如何用好偏振镜(偏振镜什么情况使用)?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专业摄影师告诉你什么是偏振镜?具体怎么使用?,下面是西部牛仔WESTCOWBOY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好偏振镜
首先讲讲偏振镜的概念?什么是偏振镜的?偏振镜借助的是偏振光的原理,其在风光摄影中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将天空变得更“蓝”。记得我有个朋友是海军的记者啊,是那种摄影记者,她在潜艇上服役啊,当潜艇浮出海面的时候,他和舰长,同时出现在舰桥上面照相啊,这时候他拍的出的片特别好。经常投稿解放解放军画报啊,都获得啊,奖品啊奖状,他的舰长的问他那天那个大海土黄土黄的不好看,你拍的这个大海的颜色非常蓝是怎么实现的?他的回答:偏振镜!偏振镜还可以滤除水面、大海浮游生物等物体的部分杂乱反射光,令颜色还原更加真实,色彩饱和度更号,大海的颜色更惊艳。滤色镜是拍摄风光必备的摄影附件。图片包含大量的城市风光和自然风光题材,人像摄影,比如说您拍妹子非常漂亮,非常端庄,非常迷人的背景呢,是城市的玻璃幕墙有很多杂光,这时候您不用偏振镜,背景是很乱的,必须使用偏振镜,使用完之后效果非常好,玻璃幕墙变得非常非常漂亮,没有那么凌乱。拍摄风光时常用的偏振镜、中灰滤色镜和渐变滤色镜是摄影师必备的附件。偏振镜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常用来消除或减弱水面及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以及消除或减轻光斑。偏振镜还可以压暗蓝天的亮度和色调,起到提高色彩饱和度的作用。好了,关于偏振镜,今天就讲这么多,由于我才疏学浅,可能讲的不对,不完善的地方,还望各位朋友多多包涵,谢谢大家阅读,再见。
分享一下我的摄影作品
偏振镜什么情况使用
一提到“广角”,大家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想到“大场面”“全景”。
广角头视角很大,视野宽阔,确实非常适合拍摄气势恢宏的辽阔大场面,但问题在于,如果老拍这种照片,不仅看着烦还对拍照水平提升木有帮助。
这样的照片挺好看,但看多了也会无聊
说“广角头适合拍大场景”的确没错,但如果说“广角头只适合拍大场景”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中、小景致风光、人像乃至静物,都可以尝试使用广角头拍摄,只要你了解广角头的特性,就可以因器制宜地拍好不同题材。
小编今天要为您讲述的就是使用广角头的一些拍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您真正地了解广角头,用好广角头。
各式各样的滤镜会为画面带来各种不同的效果,是我们拍摄时的好帮手。有的题材甚至可以尝试多种滤镜联合使用,拍摄效果会更好。
但是,在用广角头乃至超广角头时,使用滤镜却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副作用,那就是暗角。
什么是暗角?所谓暗角,其实就是使用广角、超广角头的时候,在画面边缘出现画面模糊、亮度和色彩饱和度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变成一片死黑。
暗角的范围和变暗的程度与两个因素有关,那就是镜头的焦距与镜片的实际厚度。
镜头焦距越短视角越大,暗角也越明显;同时,镜片的实际厚度越大,暗角的状况也越明显。
焦距是镜头固有属性,不受实际操作的影响,而镜片的实际厚度则受到加载滤镜数量的影响。
例如,同样的镜头,加载一块偏振镜,比不加偏振镜暗角更明显;加载一块偏振镜,同时再放上 UV 镜,比只加载一块偏振镜暗角更明显。
加载偏振镜后天空更蓝,但也开始出现暗角
在搭配广角头使用滤镜前,先掂量一下使用滤镜带来的好处和副作用暗角孰轻孰重,再做出决定要不要用滤镜吧。
当然,说了那么多暗角,其实暗角也未必是坏东西,它能提供一种四面向中央的渐变感,画面有种向中心聚焦的心理感受,其实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玩小清新 LOMO 题材的时候,还有人专门后期加上暗角呢,可见暗角也不是洪水猛兽,至少在不少人眼中和不少题材里,还是挺可爱的。
小清新 LOMO 风往往要后期加强暗角
由于广角镜的视角大,画面中会纳入很多景物。只要距离稍微远一些,景物的画面比例就会变得很小。
一大片体积很小的景物挤在画面中,画面很可能就会缺乏主体,没有关注点,观众根本不知道该看哪,就像下图这样。
在拍摄此类大全景时,你需要为画面添加一些与众不同,存在感超强的景物作为“亮点”,让观众有明确的关注点。
比如说,在拍城市大全景时,选择空中有壮丽云层,或在日落时进行拍摄。
也可以在取景时,选择一些与周边环境区分度较大的景物作为主体。
如下图,在灰黄色基调的环境中,绿色的楼就显得分外显眼。
给你的广角头画面找到“亮点”之后,就该考虑对焦的问题了。既然已经找到了亮点,当然就该把焦点对在这个亮点上。
但当你的广角头焦距很短的情况下,即使是数米之外景物的画面比例也会变得很小,你可能很难把焦点对在你想要的位置上。
稍远一些的物体,就会变得超小
在这种情况下,请把你的相机调成手动对焦——当然,如果可以手动选择自由对焦点,自动对焦也无妨,只要保证你能把焦对在想要的位置上就行。
除了视角大视野广,广角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边缘畸变,即越靠近画面边缘,物体的变形拉伸效果会越强。善用这种作用,能大幅增强画面纵深感。
边缘畸变作用的具体应用方式就是近边原则:将近景放在画面边缘,利用畸变作用将其进一步放大,这样能有效强化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纵深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广角镜的边缘畸变作用放大了这种透视效果,画面自然更具纵深感。
选择前景、中景、后景都存在的相同重复景物,按照近边原则进行部署,能更好地强化大小对比,增强画面纵深感。
龟裂纹从近到远急剧减小,画面纵深感极强
选择条状、线性延伸的物体作为前景景物,效果最佳。
除了能利用近边原则排布,增强大小对比,这类物体的边缘本身就是一组视觉引导线,能有效地增强画面纵深感。
螺旋线和框中框结构,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表现力会更强。
近处的台阶显得极为巨大
广角头的边缘畸变固然能带来增强画面空间纵深感的好处,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是一个大问题,它会使画面产生不自然变形,看着十分别扭。
最常见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广角头把地平线或水平面弯成弧线。
如果你不是刻意追求这种哈哈镜一般的效果,那就尽量保持水平线的平直,别让它们出现在接近画面边缘的位置上。
在拍人像时,更应该避免过于夸张的变形。
如下图,脚太靠近画面边缘,小腿变得极粗,同时脚也长得离谱。
可以通过改变角度、调整构图或拉开与被摄物体的距离,来减少这些不自然的变形。
如下图,近处的大炮炮管,变得极为巨大;而远处的大炮,虽然位于画面边缘,变形效果却不明显。
广角镜头拍风光,除了视角的优势之外,还非常适合拍竖幅风光,让相机以高于前景的角度俯拍,将大量地面纳入画面前景。
普通镜头这样拍,整张照片可能全都是地面,而广角镜头出众的视角,使得画面能纳入更多远景和中景。
将地面景物的比例控制在三分之二左右,广角镜头对近景的放大效果使观众的代入感、临场感更强,契合直式构图的主旨。
如果你问我什么拍摄角度最适合广角头,我会告诉你:仰拍。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广角头的边缘畸变,在仰拍作品中不仅不会显得不自然,反而会最大限度发挥出作品的魅力。
你可以把建筑拍得更高大雄伟:
仰拍树木,不仅能把树拍得更高大雄伟,密集而细长的树木会汇聚在画面中心,极具视觉冲击力。
拍人时,轻微仰拍可以使人的腿看起来更长。
需要注意的是,广角畸变可能会让小腿和脚变得又大又粗,需要配合姿势,并控制仰角来减轻这一负面效果。
在拍这类照片时还需注意,尽量不要拍侧面,否则双腿看起来会一长一短,让观众误会“这人是不是天生腿有毛病”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