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竹筒烤鱼(新竹筒怎么处理好用)?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大叔家的大理年夜菜:香辣烧鱼,鲜辣香浓,做法简单,家人爱吃!,下面是大叔下厨房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竹筒烤鱼
从小就知道吃鱼的好处,自古就有无鱼不成席的说法,那你吃过大理的香辣烧鱼吗?大理人爱吃鱼,懂吃鱼,所以做鱼的时候与其他地方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按照当地的做法,你可能还不会做呢~大叔先介绍一下他们当地吃鱼的方法,一般他们把鱼打理好后,配上葱、姜、蒜、辣椒面及香茅草、槟榔青、野芫荽、盐巴果、小米辣,可煎、炸、蒸、煮、烧烤、腌、熏。
尤以包烧鱼和竹筒烧鱼、烤鱼、酸鱼、鱼剁生、“臭”鱼的做法和味道最有特点。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瑞丽本地生长的青竹片夹住鱼,用明火烤,因此既有烤肉的香,又有竹的清香;二是该菜用的是瑞丽盛产的香茅草和香菜,所以带着一股香茅奇特的香味。它最具特色的是鱼肚之内还有傣家的特殊酱料——“番茄喃咪”。这是咱们这里没有的东西,不过今天大叔下厨房教你做家常版的大理香辣烧鱼,希望你吃的开心~
罗非鱼、葱、姜、蒜、香葱、青蒜、辣椒、剁椒酱、生抽、八角、料酒、胡椒粉适量
1、首先把葱、姜、蒜、香葱、青蒜、辣椒都切碎备用即可;
2、然后把鲜活罗非鱼一条洗净擦干,身上斜切几刀,锅里油烧热下鱼煎制两面金黄即可;
3、接着在在鱼边上,先下葱姜蒜辣椒八角,爆出香味,再下剁椒、生抽、料酒、胡椒粉小火煎两分钟即可;
4、最后翻面再烧另一面,加一杯水烧煮,大火收干汤汁,撒上香葱青蒜就可以出锅上桌啦~
鲜辣香浓的辣烧鱼做好了,趁热开吃吧,喜欢的话,自己可以动手试试吧~
大叔小提示
1、罗非鱼肉质较软,煎透再干烧能让肉质紧实;
2、在煨焖过程中,要少翻动鱼,为防止巴锅,可将锅端起轻轻晃动。
新竹筒怎么处理好用
中国人爱茶,更讲究茶器。
“茶仙”陆羽就曾在《茶经》中提出煮茶二十四器。如今虽已简化,但一壶一杯一茶台,仍是饮茶必备。
其中,茶台虽为配角,却不可或缺——
将其一摆,壶、杯有了立足之地,端茶起落四平八稳,品茶论道更有意境。
茶台万千,要说清雅相宜的,还得数竹茶台。
清代名士傅山就有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更是在无数画作、诗作中表达对茶与竹的喜爱
竹茶台众多,我唯独青睐这一款 竹+厚泽茶台 。
它设计从简,但不失仪式感、韵味和雅意。
而且是市面上少有的、用整张竹子制作的茶台,可干泡、湿泡,不易发霉,美而实用。
用它布一方茶席,执杯起落间,多了一份潇洒恣意、宠辱不惊的东方气度。
初次用它泡茶时,便有一种身在茶席、心在闲野的雅趣。
烫壶,温杯,置茶......每一步,都在这方寸之间施展,大有纳四方之气势,却无一丝喧宾夺主之感。
总是随着此刻的心境,全然在你的掌握之中。茶香起,心绪漫随天外,茶汤落,纷扰宛若流水。
此般诗意,离不开竹+团队的坚持——
他们深知竹子虚心、有节的禀性,是演绎茶台意境的绝佳之选,清净的质感,也更能诠释“雅静”之美。
为此,甚至不惜舍弃黄花梨、金丝楠等名贵木材。
最初设计时,他们反复沟通,才决定以「长方」为器形,来定义「无的丰富」:简约中有美感、雅意。
到了具体制作,更是运用了独家“竹整张”专利技术。这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工艺,稍一疏忽,竹纹就会断层,竹面就会裂开。
▲【竹整张】专利技术
▲将一个圆的竹筒,通过高温处理,无裂痕、无缝隙展开形成幅面。
历经几个月的试验、打磨,终成这款厚泽茶台。
远观其形,简洁方正、平和大气,完全符合欧阳修所说的“泉甘器洁天色好”中的“器洁”,能使茶愈之为生色。
细看其纹,深浅相间、若隐若现的竹纹并排呈现,从不间断,好似置身于竹林之中,目之所及,皆自然、素雅,备受喝茶之人喜爱。
每张竹子皆有自己独特的纹理,所以每一张竹茶台都是唯一。
摆上这样的茶台,如在尘俗之中平出一片清净之地,从茶起,到茶落,都是一场美妙的身心漫游。
上好的竹茶台,离不开好竹材。
他们为做出美观且实用的竹茶台,尝试过不同地域的竹子,不是无法“竹整张”铺展,就是做出来品质感不强,不够沉稳。
直到他们把目光定格在了——福建武夷山。
这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造就了毛竹的优良品质:口径大、壁厚,纤维致密。
厚泽茶台的最终成型,便是选用武夷山口径12公分以上的楠竹(这是毛竹中的名贵品种),不仅纹理清晰优美,质感更是沉稳、厚实。
长期使用也不易变形开裂,冲完晾干,更不易发霉。
除了对“美”的讲究,它的实用性也很到位:可干湿两用。
褐色一面是湿泡台,浅色一面是干泡台,用起来顺手、方便。简洁的台面,也能让人更专注于茶事,忘却俗务。
加之湿泡台足够浅,因而不易积水,茶杯拿取很方便,于人于己皆是。
宽度也极为适宜,不仅轻易承载各种杯、壶、宠,还能就宾客之多寡,随意兼容,宛若一方天地。
整个茶台沉稳有力,茶杯起落不偏不斜,茶水因而不溢。为人处事亦如此,唯有平正,才能得人心。
北宋大家苏东坡曾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一款干、湿泡两用的竹茶台,放在任何风格的家里,都不显突兀,别有一番韵味。
买来自己用,闲时一盏茶,闻竹香之上飘茶香,细尝慢品一份雅致,便是百忙之中至好的享受。
作为赠礼也极为体面,将茶的闲趣、竹的虚怀如谷,寄送与知心友人,更显情谊真切。
年关将至,也是呼朋引伴之时,以竹为器,以茶会友,纷纷扰扰中,自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