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

关于【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2、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洛阳两河流域的古今变迁

1、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

洛阳古称“天中”,位居黄河南岸。东临嵩岳,西据崤函,南望伏牛,北依太行;境内有伊、洛、瀍、涧、金水、畛河宛延期间,奔流不息;城外有函谷、轘辕、虎牢、太谷等八关林立,环卫四塞。“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 故有五大都(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荟萃于此;“河山控戴,形胜甲于天下”,故开埠建成4000余年,留下了十三朝安邦兴国的历史侧影。滔滔黄河之水天上来,带给它绵延不尽的河洛文化。

中华民族的根在河洛,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自旧石器时代起,洛阳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而在王湾、孙旗屯、矬李文化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已经证实,距今五六千年以前,这里就有大规模的人类聚居。伏羲降龙马创制八卦,大禹释灵龟浮出洛书,“中华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河图洛书》从此享誉世间;仓颉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造文字,伶伦取懈谷之竹、感凤鸟鸣声而作12音律,华夏文明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据考证,始祖炎、黄二帝的母族有蟜氏生息的平逢山就在洛阳北邙之首,而孟津县横水镇张庄村附近就是炎帝和黄帝出生的地方,给古老的河洛大地增添了几多祥和文明的气息;被誉为“豫西张家界,洛阳九寨沟”的青要山曾是轩辕黄帝的“密都”,自古就以神秘莫测和山水之胜闻名,更有数十处龙山、仰韶文化遗址可寻,人类祖先的生活遗迹随处可现;堪称“华夏第一王都”的夏都斟浔,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其都邑的大型城址、建造的缜密规划、布局的严整对齐,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建制的先河。

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王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定都。历时一千五百余年,岁月几度变迁,王朝几经更迭,缕缕风尘漫过天宇浸入心海,至今穿越河洛大地,拂去历史蒙上的尘埃,依然可追思那永不泯灭的悲壮和激荡。禹传子家天下开启奴隶制王朝先河、成汤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金规铁律、武王伐纣拉开牧野永驻史册的战幕、周公定鼎述说天下之中的历史地位、入周问礼儒道大师划时代神圣会晤、合纵连横呈现鬼谷门派的风起云涌、光武中兴创造一姓之再兴家族奇迹、三国鼎立演绎几多战火风云儿女情、司马篡政唱响家国命运为谁主沉浮、八王之乱掀起亡国灭种的血雨腥风、五胡乱华民族自尊践踏到空前绝后、孝文改革打造时代融合里太平盛世、则天称帝一代女皇承前启后扬伟名、李杜相会邂逅诗坛巨星的旷世之约、安史之乱四海南奔之势由此成燎原、翟氏抗金奏一曲保家卫国苍劲悲歌……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剧都在洛阳这块大地上演。战火纷飞起,江湖情愁绪,春风秋月等闲度,更频添几多诗词歌赋,千年之路,欢歌曼舞,抑郁惆怅兮,唱不尽的歌谣,写不完的心事。而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又孕育出了数不尽的科学泰斗、学术名流、鸿生巨儒。如:伊尹、周公、老子、白圭、苏秦、贾谊、桑弘羊、王充、蔡邕、王粲、王钧、阮籍、嵇康、张说、王湾、李格非、赵普、吕蒙正、富弼、邵雍、程颢、程颐、种师道、姚燧、王铎等,真可谓名家荟萃,百舸争流,更是创造了各种自由文明思想交汇碰撞的辉煌。翻开历史,儒学奠基于此,道学渊源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创立于此;周公在此制礼作乐,《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道德经》在此著书成文,孔子到此“入周问礼”;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著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纂《资治通鉴》;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著无一不得助于洛阳这块沃土;三国曹植的《洛神赋》多方着墨、生动传神、格调凄艳哀伤、辞采华茂风流,铸就千古文坛最高丰碑;晋人左思闭门谢客十年研磨终成《三都赋》,一经问世时人竞相传写,满城百姓争相传阅,一度曾使“洛阳纸贵”;而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程氏兄弟无不在此谱下享誉天下的篇章;唐代刘希夷更是凭一首《代悲白头吟》,唱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代悲歌;宋代陈与义追忆旧游不觉豪酣成怅悒,写就《临江仙》里“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千年美梦;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或生于此、或长于此、或游于此、或终于此,都在这里留下了流连的足迹和不朽篇章。至于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就更不胜枚举了,诸如汉代蔡伦的造纸术、张衡的地动仪、三国华佗的妙手回春、西晋马钧的发明术、隋代巢元方源候论、唐代僧一行的天文学著述等等,他们都是在洛阳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名扬中外受到世界人们称赞,这无疑又给河洛文明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品味那段凄美优柔的岁月,虽色彩依然已悠远单调,但吊古寻幽的情怀清澈如水,繁华之易尽,盛世之难留。杏花疏影里,景色几清幽,倚笛而歌者,清韵而悠然,回首历史风云,放飞今朝梦想,寂寞,无处不在,美好,也俯拾即是。中国是文明的古国。要了解中国的沧桑巨变,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二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西安,五千年看洛阳”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洛阳堪称帝京,这最早可追溯到传说时代,《周易·系辞》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在这片先民繁衍生息的中原大地,老祖宗伏羲据此创制“八卦,大禹得洛书悟出治水安邦奥秘,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根基;东汉傅毅《洛都赋》中写道“被昆仑之洪流,据伊洛之双川,挟成皋之岩阻,扶二崤之崇山”,以凝练生动的笔墨说明河洛地区山川险固,河流纵横,可驭四方,因此造就了洛阳“帝王之宅,王者之里”的帝京地位。洛阳名为华夏之根,居于天下之中的洛阳,不仅是中华文化和中华姓氏的总发源地,而且也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在;《史记·封禅》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所谓“根在河洛”这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认识;生而为人,首先有姓,姓氏是标志家族的称号,故土情深牵动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目前已考证出1500多个姓氏源于河洛地区,其他姓氏追根溯源都与河洛有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洛阳又叫花城,以盛产名贵牡丹和家家户户遍种牡丹而千古流芳、冠绝古今;大诗人李白一曲“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以花团锦簇之感、雍容华贵之姿,写就皇室宫苑满纸春风,频添上花光无限,虽是美人玉色却早已人面迷离,成为吟诵国画牡丹的千古绝唱;在《赏牡丹》一诗中,诗人刘禹锡又唱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时代最强音,充分显现“花中之王”的牡丹深受世人的喜爱和尊宠程度,自此洛阳牡丹甲于天下。洛阳被誉为诗都,自古文人骚客云集,留下几多风流笔墨,四万多首的全唐诗中跟洛阳相关的就有5000多篇;《诗经》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所描述的故事、场景,就真切自然地发生在黄河、洛水交汇一带,至今回味起这些永远与洛阳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符号和故事传说时,仍忍不住感慨叹息;武皇御驾亲临举办的“香山赋诗夺锦袍”,风流儒雅为世瞩目,一袭激起千重浪,有力地推动了唐诗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洛阳是丝绸起点,数千年文明史造就泱泱帝都辉煌荣耀,千古帝王地成就了华夏文明璀璨绚丽;《后汉书·西域传》说:“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这都是东汉皇帝派人自洛阳出发去打通开凿的;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自东汉始,魏、晋继之,历经北魏、隋、唐而达于鼎盛,其为时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较之长安,亦不遑多让;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横跨亚欧大陆连接洛阳与罗马的丝绸之路也沟连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洛阳还是女儿的圣城,上古伏羲氏的女儿宓妃因迷恋洛水风景遂成洛神;三国甄妃为洛阳留下了充满诗意的地名和传诵千古的悲情爱恋;“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绿珠、窈娘的纵身一跃,坚贞定格成青史的永恒;洛水滋养的莫愁女,在后世的歌声中无不寄托着世人无尽的怜悯和怀念;洛阳女子总是用她们的美丽善良、聪慧才华、忠贞痴情和胆识魄力,让生命摇曳如花,在历史的莽原散发千年幽香。洛阳更是心灵归宿的圣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自古以来,洛阳邙山都是世人向往的长眠之地,这里不但汇聚了帝王将相的陵冢,而且也是历代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竞相营造茔墓的“风水宝地”;唐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旧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足见当时邙山墓葬之多之盛之拥挤程度,以至于呈现邙岭无卧牛之地的盛景;再加上文人骚客的吟咏传唱和稗史传说的流载附丽,形成了洛阳独具特色的墓葬文化。

古人对这座城市光辉灿烂文化发出的感慨不仅于此,宋朝司马光老先生为此更是作下高瞻远瞩的论断:“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裙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在这历史积淀极其深厚的文化面前,我们除了漫抚诗书醮满忧伤,感慨飞逝的流光,写下繁华落尽的一声叹息,又能揣摩多少古人的心事呢?

走进洛阳,每一片瓦砾都在默默地诉说,每一条溪水都在凝神地沉思,每一寸土壤都在静静地回味,每一缕时光都在轻柔地雕刻,每一步脚印都在深深地叹息。或褒或贬,道不尽千年帝都的兴废盛衰;或诗或文,诉不完牡丹花城的名流韵事;或咏或叹,唱不够河洛之根的源远流长;或悲或喜,诵不辍丝路起点的千古美谈;或泣或笑,歌不出圣城诗都的景象万千。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邙山晚眺、平泉朝游,八大景中有绝美的人文风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动人的历史故事;东城桃李、西苑池塘、石林雪霁、伊沼荷香、午桥碧草、瀍壑朱樱、关林翠柏、龙池金鱼,八小景中有别富风韵的精彩美艳,有简约家常的优雅别致,有诗人文士歌咏的久负盛名。龙马负图寺、洛河出书处、周公庙、孔子入周问礼碑、上清宫、吕祖庙、汉函谷关、汉光武帝陵、汉魏故城遗址、文峰塔、潞泽会馆、灵山寺、千唐志斋、杜康仙庄等风景名胜;伯夷叔齐、庄子、吕不韦、狄仁杰、白居易、杜甫、范仲淹等名人墓葬,还有东周王陵、汉代皇陵、曹魏皇陵、西晋皇陵等巍巍帝陵;苏秦、李贺、玄奘、赵匡胤、“两程”、王铎等故里寻踪……这些灿若群星的风景名胜、名人轶事,已经深深地融进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你置身何处,都会使你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景观和奇情异趣。古时的人物风情、民族气节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其景其情就犹如一副美妙绝伦的图画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仿佛那一切都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历史风云起伏,城事铺展而来,时代烽烟弥漫,战火几经燃起,任风华绝代,一场烟花许几世繁华,亦难敌似水流年;岁月孤影深幽,遥望沉没天际,问苍天可知晓,岁月无尽悲欢,携满纸烟霞,一寸相思化万千愁绪,消刹那逝尽芳华。

广袤千里的河洛大地,写满了洛都山水的万般风情。“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每逢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成为洛阳城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有“洛鲤伊鲂,贵似牛羊”之说的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在一道道汤水之间,洛阳水席以其“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独特风味、精湛技艺、逼真造型、美好传说、文化积淀而被称作古都的一朵奇葩。而新近开发的旅游胜地洛浦、重渡沟、老君山、鸡冠洞、白云山、龙浴湾、花果山、龙潭峡等景区,或奇峰峻秀、翠谷深幽;或杉林接天、山清水秀;或沟壑纵横,飞瀑流泉;或云海茫茫、林深鸟乐。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勤劳勇敢的洛阳人民,集名山丽水,挑国画意境,写风华壮丽,唱古今风笙,用执着的信念、火热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谱写出了一曲曲古都洛阳精彩纷呈的崭新篇章。

洛阳兴盛甲于天下,得益于洛阳的山川形胜。而洛阳的山川形胜,托起了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坐上了105位皇帝。君临天下,才有了一朝一代的历史风情;群星荟萃,才有了传诵千古的诗词歌赋;名士追寻,才有了传承不息的文化苦旅;倾负韶华,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洛阳两河流域的古今变迁

洛阳“两河流域”的古今变迁

余子愚/文

1.洛阳“两河流域”

对于洛河和伊河,自我感觉非常熟悉。

洛河穿洛阳市区而过,与我朝夕相伴。伊河是洛河的一级支流,在偃师杨村汇入洛河,形成伊洛河,最终注入黄河。伊河在洛河的众多支流中远远超过其他支流,又相对地自成一个流域和水系,世人多把伊、洛两河相提并论。

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

(洛河风景)

洛河和伊河对我来说,又是非常陌生。

孔子面对奔腾的黄河之水,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洛河和伊河不舍昼夜的流水,我除了有孔子一样的感慨,还有一些困惑。千百年来,伊、洛河发生了哪些变迁?

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

(伊河、洛河示意图)

直观来说,今天的洛龙区古城路、开元大道,在隋唐时期就是古代的洛河河道!考古证明,现洛河河道位置与当时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今天洛阳市区段的洛河,就是古代的通济渠,是人工开挖出来的运河,而非天然河道!套用一句流行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隋唐大运河就在洛阳人身边。

考古学家许宏曾著文详述洛河河道的变迁:整个洛阳盆地,西高东低。伊、洛两大历史名河横贯其中。“十三朝故都”洛阳遗留下五大都邑遗址。它们绵延分布于长达30多公里的盆地中心地带,由西向东分别是东周王城、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被誉为华夏文明腹心地区的五颗明珠。中国古代以水之北、山之南为“阳”。上述五大都邑,都背靠邙山、面向古洛河(隋唐洛阳城虽跨洛河而建,但其重心仍在洛北),是为“洛阳”。

据研究,现在洛河下游自今洛阳市与偃师交界处,汉魏故城西南到伊、洛河交汇处河段就并非先秦时期的古洛河。该河段不仅形成晚,而且还是因人工干预而改道的。从汉魏时期开始,为了保证“东通河济,南引江淮”的漕运畅通,人们在汉魏故城西南一带,用堰塞疏导的方法迫使部分洛河水流入人工渠——阳渠(谷水),增大其流量以助行舟。这就是所谓“堰洛通漕”的水利工程。洛河故道则应在今洛河河道、汉魏洛阳城和二里头遗址以南。

从偃师商城去二里头遗址,要跨越洛河,进入伊、洛夹河滩地区,事实上当时这两座大邑都是在古伊洛河的北岸。

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

(伊、洛河与五大都邑遗址示意图)

所谓古伊洛河,是与现伊洛河区别而言。现在的洛河、伊河交汇处,位于偃师商城东南,以下河道称为伊洛河。但是古伊河、洛河则合流于汉魏洛阳城南一带,在二里头遗址的上游,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当时流经二里头和偃师商城南的河段应该称为古伊洛河,而不是古洛河。

3.伊洛河古今变迁

许宏指出,“堰洛通漕”使阳渠(谷水)成为主河道,最终冲决成了现在的洛河。这一人工改道对当时人来说也是有利有弊。

“堰洛通漕”虽有通航之便,但河水在泛滥时极具破坏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漫长的岁月中,洛河不但冲毁了汉魏洛阳城的南垣,也破坏了偃师商城西南城垣的外角。另外,它还使得原洛河河道的水流量逐渐减少,流速减慢,逐渐淤塞,以致最终废弃。

现洛河对二里头遗址的破坏是巨大的,600多米宽的洛河河道横扫遗址北部,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的遗址可谓“劫后余生”,据推测,至少有100万平方米的二里头遗址被彻底切割破坏。

阳渠(谷水)的冲决,导致汉魏故城城南重要礼制建筑和太学,已与城内宫室及永宁寺、白马寺等隔河相望。

清乾隆《偃师县志》记载:“伊水(伊河)又东曲而北迳安家滩(今安滩村),西由王家庄(今王庄村)渡、岳家庄(今岳滩村)渡东一里许与洛水(洛河)汇。”这个伊、洛河汇合口,约在今日汇合口以西两公里。据此可知,伊洛河汇合口在三国时期以前在汉魏故城之南,后在王家渡东,今在杨村。将来还要继续东移。由古证今,河水含沙量越大,河床淤高越快;河床越高,水行越缓。因此,近代伊洛河汇合口向东推移的速度正在加快。其速度约40—50年向东延伸500米。

从历史回到当下,洛河、伊河仍在不断地改变着形态。从沿着穿越市区的洛河两岸而建造的洛浦公园,到伊滨区的伊河生态治理等,古老的洛河、伊河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

(伊洛河风景)

2014年10月,洛河市区段第10座拦河坝——洛河东湖拦河坝工程开工。洛阳市水务局的规划显示,该拦河坝建成后,洛河将形成约4850亩的的东湖水面,为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提供水源。

与洛河东湖拦河坝同时启动的伊河东湖橡胶坝,共8跨660米,加上两侧740米的宽顶堰,成就了伊河东湖拦河坝长国内之最的美誉。大坝拦蓄后,可回水7.3公里,形成水面4050亩。

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位于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两大都城遗址之间的伊洛河夹河滩地区。洛河东湖、伊河东湖和连通洛河东湖、伊河东湖的伊洛运河是建设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基础和保障。

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

伊洛运河长约5公里,河道横截面呈倒梯形,顶部到底部的高度约6米。眼下,在洛龙区李楼镇潘寨社区东的洛岳路上,洛河、伊河已经通过运河提前“牵手”,伊洛运河从洛岳路下穿过,水面波光粼粼。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伊、洛河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河洛文明,更展现着绚丽的生态文明。我祝福伊、洛河。

2016/10/7定稿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喜欢此文,请打赏!您的鼓励,小编的动力!

本文关键词:洛阳几千年历史,洛阳有几千年的建城史几千年的文明,洛阳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洛阳有5000年历史吗,洛阳有几百年历史。这就是关于《洛阳有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荡气回肠——洛阳五千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蒂芙尼最经典10款钻戒(蒂芙尼钻戒六爪经典款)

下一篇: 陈松伶古装电视剧全部,《惊艳一枪》中的陈松伶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