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英语赞美昆曲(关于昆曲的诗句)?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昆曲艺术在英国受欢迎,下面是人民网湖北频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英语赞美昆曲
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文化保护项目“康河计划”主持人艾伦·麦克法兰近日表示,“康河计划”今年将举办一次围绕昆曲的文创设计大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昆曲近年来在英国受到欢迎。既有以“康河计划”为代表的从学术角度研究、保护昆曲艺术的项目,也有许多研习、表演昆曲的爱好者。
去年,英国首个昆曲文化遗产展在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举行。该展览向观众呈现了2016年启动的“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的成果。这一项目由“康河计划”和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联合主办,与中国昆曲博物馆等机构联合共建。据了解,该项目已完成了超过30万字的昆曲资料翻译工作和超过5太字节的数字化工作,英国民众今后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和体验昆曲文化。此外,剑桥康河出版社还将陆续出版介绍昆曲的英文书籍。
对英国研究者而言,被称为“中国戏剧之母”的昆曲是中国文化的缩影。说起昆曲,大多数英国人会首先想到《牡丹亭》。麦克法兰对记者表示:“与英国文化中音乐是音乐、文学是文学不同,中国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是无法割裂开的。一部《牡丹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英国民众需要了解这一点,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爱情的主题是跨越国界的,这也是昆曲《牡丹亭》在英国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伦敦京昆研习社创始人李惠馨表示。在麦克法兰看来,《牡丹亭》所代表的视觉艺术是可以被西方观众所理解的:“我和妻子于2013年去苏州旅游时,第一次听到了昆曲。昆曲华美的服饰和艳丽的色彩,对于外国人而言,是一次视觉上的冲击。”
《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生于同一时代、逝于同年,喜欢莎士比亚戏剧的英国观众自然地对汤显祖有了一份亲切感,也让《牡丹亭》在英国更为人熟知。正因如此,2016年,中英两国共同举办了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国的昆曲艺术家在伦敦上演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用昆曲这一传统艺术演绎西方经典文学,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好评。
现在,诸如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高校,经常会举行一些小型的昆曲表演和讲座。去年,李惠馨的徒弟、剑桥大学学生汤姆在学校舞台上表演了《牡丹亭》选段“游园”,反串剧中杜丽娘的角色。从汤姆的剧照看,从行头、妆容到眼神、做派,都让人啧啧称赞。
“在发掘昆曲传统魅力的同时,我们还要给昆曲的传播注入新的动力。这些动力来自年轻人,来自国际化,来自跨文化的互动。”麦克法兰表示。即将举行的昆曲文创设计大赛,正是出于这个目的。他期待今年的设计大赛“让全世界的人们感受到昆曲鲜活的一面”。
(本报伦敦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1日 18 版)
(责编:关喜艳、周恬)
关于昆曲的诗句
小时最早的音乐启蒙是夯歌。村里有盖房搭屋需要砸地基时,大人们弄个石滚子,找两根粗细合适的木棍,用绳子绑在石滚上,十多个人把它举起再撒手,地基就夯实了。夯歌主要起号令的作用,一人主唱,其它跟唱,步调一致,劳累的程度也就减轻了。那时总是追在大人们身边,跟着听,跟着看。不知是天生的五音不全,还是夯歌的单调,大脑的音乐区域好像终未开化。小时村里来唱戏的,或电影是戏曲的,没有别的,醒来时,戏收场了,电影也散了。乡下的小学聘个教师都很难,音乐对我们这些土孩子们算是奢侈品了。中学的音乐课形同虚设,没有听两首歌就毕业了。岁月流逝,音乐的开化与兴趣始终提不起来,戏曲就更不用说了。
近四五年,不知什么具体时候与缘由,忽然对戏曲有了兴趣,京剧、越剧、黄梅戏大杂烩地胡听乱听,欣赏、品味、思考与灵悟,心灵的自由与快乐在慢慢扩展。当触摸到昆曲的时候,内心很快沉淀下来,这一沉就是两三年,这一沉就让昆曲夺走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每当昆曲响起,心灵的愉悦瞬间打开,感性的冲动与天籁之美交合相融。
昆曲之美,美在地域。昆曲的主源地在昆山无疑,但我自己感觉其生成的土壤应更为广阔,浙北、苏南,或说长三角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十几年前,从温州考察归来,车过绍兴一带时,第一次对人杰地灵有了深刻的领悟。放眼车外,金黄的稻浪,显示着富有的村庄别墅,绵延的小山,清澈的溪水,遥想兰亭当年,群贤毕至,流觞吟诗,其兴何雅,天地又何等美哉!几去昆山的周庄,江河烟波之上,石桥居楼交错,咫尺相望地,荡舟通往来,河街相依,桥街相连,小桥流水人家似天堂而来。或沈厅、或张厅,已不能准确记忆,深宅大院内,小船与外面江河相连,前门进入,后院划船而出,人之灵性在那一刻呼之欲出了。昆山一带,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为昆曲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衣食住行无忧,才会不断衍生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昆山一带,钟灵毓秀,总会不断激发人对大自然的激情,人是灵性的,自我的觉醒会迸发出无穷的魅力。
昆 曲之美,美在唱词。每次翻阅《牡丹亭》,似乎没有情节的推演,只有凝滞的画面,唱词之美,直入心间。细想中国几千年艺术史,戏剧一直是短板,而昆曲的兴起是有时代背景的。蒙古铁木真和子孙们立马横刀,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华夏中原成为其治下的一个广阔民族区域。他们不懂汉文,也不屑汉文化,马背征服的快感使之压制汉族知识分子。汉族读书人通过考试做官的路阻断了,或做官不适应等级歧视辞职了。这些人没有了生活出路,没有了精神寄托,创作剧本已别无他择。元杂剧的兴起奠定了昆曲发展的人才基础,至明朝时昆曲则繁荣已极了。南方的文人多出显达,汤显祖等一批人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唱词的创作呈唯美之势,唱的是诗句,描摹的是美景。《浣纱记》中有段西施、范蠡的对唱:
西施:秋江渡处,落叶冷飕飕。何日重归到渡头。遥看孤雁下汀洲,他啾啾。想亦为死别生离。正值三秋。
范蠡:片帆北去,愁杀是扁舟。自料分飞应不久。你苏台高处莫登楼,怕凝眸。望不断满目家山,叠叠离愁。 文字扑面而来,收获的是无尽的享受。再有,花落水流红,无语怨东风,这是《西厢记》;云霞翠轩,烟波画船,这是《牡丹亭》;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这是《桃花扇》。
昆曲之美,美在曲韵。昆曲的质地是柔的,这与昆山一带的方言,与江浙的吴侬软语是有直接关联的。我认为还与演出的舞台有关系。或戏台搭在水边,或楼船居中,或众船散落,或园林台榭,此时坐船听曲,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美景,才子佳人,老老少少,心静意纯,柔美至极,任何粗广与鄙俗都会大煞风景的。昆曲之腔字清、腔纯,人入其间,音似天来,声似地出,少越剧之平直,少京剧之刚脆,音不高不低,呈天地中合之美。随着一叹三折的韵律,你会把心慢慢静下来,忘我地醉于其间。
昆曲之美,当然还有服饰、扮相等多种元素,因只是听听曲,翻翻书,其它的感受自然写不出了。如有时间,不防一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