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如何用桑叶养羊(科技苑用桑叶养羊视频)

如何用桑叶养羊(科技苑用桑叶养羊视频)?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湖羊;四季发情、一年二胎、每胎多羔、生长发育,快舍饲技术,下面是规模化养殖技术达人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桑叶养羊

湖羊原产地的生态环境,湖羊原产地 杭嘉湖平原,该地区处于北纬30./1~31℃,东经119~121℃,海拔3~7m,年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26天,年降水量在155/1.8mm,年相对湿度82%,日照总时数1902.1h。笔者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黄淮河流域农区腹地,界于北纬31。23~36。22´,"110。21´~116。39 ’之间,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3℃之间,无霜期210。年平均降水量约为700~800mm。经过7年的对比观察,与湖羊原产地的生态环境相比,气温稍低,无霜期偏短,降雨量较少,湿度较低,更适合湖羊的生长发育。

舍饲是湖羊的基本饲养方式,羊舍应选择坐北朝南,偏东10-15度,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一般种公羊每只占地1.5-2.0平方米,妊娠或哺乳母羊每只为1.2-1.6平方米,后备公、母羊每只0.5-0.6平方米。湖羊饲养区潮湿多雨,夏季炎热,因此要做好防暑防潮,实行公、母、羔羊分栏饲养,防止早配、滥配,应分群、分栏饲养,湖羊喜干燥、厌潮湿,俗话说:“羊脚湿一天,白养三天”。推广离地平养、用毛竹编制垫床或漏空水泥板。

饲养管理要点

湖羊饲养管理有口诀如下:要使湖羊养得好,精心饲管很重要。湖羊懦弱胆子小,切莫惊吓受干扰,羊棚要选安静处,朝南通风保干燥。湖羊爱吃百样草,不喂露水带霜草,烂泥沙土要洗掉,新鲜清洁要记牢,白天喂草一二次,晚上一餐要喂饱,白天缺草羊要叫,晚间缺草不长膘,饮水常换保清洁。适量补喂添加剂,种草养羊计划好,越冬饲料储备早,秸秆氨化加青贮,饲料多样营养好。体弱哺乳种公羊,适当补喂精饲料,出 售菜羊早安排,后期育肥要抓牢。怀孕母羊分开养,防止流胎保产羔。公母幼羊分栏养,避免早配产劣羔。近亲繁殖危害大,不忘串换种公羊。提倡一母带双羔,春配秋产多留羔,秋配春产冬出栏,选种出 售安排好。勤垫栏草勤打扫,离地平养办法巧,环境清洁疾病少,夏季防暑避蚊蝇,冬季保暖防寒潮。春秋二季抓防疫,二次驱虫定期搞。每年春秋剪羊毛,结合修蹄莫忘掉。饲养管理搞得好,羊群健壮又长膘。

饲养方式

舍饲是湖羊的基本饲养方式,羊舍应选择坐北朝南,偏东10-15度,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一般种公羊每只占地1.5-2.0平方米,妊娠或哺乳母羊每只为1.2-1.6平方米,后备公、母羊每只0.5-0.6平方米。湖羊饲养区潮湿多雨,夏季炎热,因此要做好防暑防潮,实行公、母、羔羊分栏饲养,防止早配、滥配,应分群、分栏饲养,湖羊喜干燥、厌潮湿,俗话说:“羊脚湿一天,白养三天”。推广离地平养、用毛竹编制垫床或漏空水泥板。

饲养技术

湖羊饲料以草料为主,合理搭配精粗料,青干草、枯桑叶、野草、种植牧草(黑麦草、白三叶、美洲狼尾草等)、稻草、玉米秆等都是湖羊好饲料,对种公羊、怀孕、哺乳、羔羊等都要适当喂给精粗料,每天100-250g不等。羊只是否吃饱,可听羊叫声,安静不叫则为吃饱者。喂料要定时定量,饲喂时间按喂餐数而定,喂2次可按排上午8-9时和下午6-7时。湖羊有夜食性,傍晚这次草必须放足,以满足其需要。饲料要进行合理调制,不喂带霜、雨草,泥沙要洗净,摊晾干后再喂,甘薯藤、玉米秆、稻草等需切成6-8厘米以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且甘薯藤不能长期多喂,与其他料轮喂或混喂。推广秸秆氨化养羊,提高其营养价值,精粗料以稻谷糠、麸皮、菜粕等为主,饮水清洁,供应充足。食盐能增进食欲,有利消化,一般每天每只应喂盐10-15g,可拌入混合料或饮水中喂给。

湖羊引入到沿江的江西、安徽、湖北、重庆、四川,黄淮流域的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这些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湖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均表现的比较适应。湖羊进入新疆、甘肃等高海拔寒冷、干燥地区后,舍饲条件下同样表现出良好的发育和繁育性能。湖羊的特性是适合舍饲,在牧区经过1~2年的驯化,同样可以进行放牧。

亲爱的养殖朋友们,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生猪报价/dfj878),有什么养殖方面的问题,行情分析,养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读我们会有专业老师第一时间给你回复!

科技苑用桑叶养羊视频

农业文化遗产:守望智慧之光

土神为“社”,谷神曰“稷”,合称“社稷”,代指国家。这样的指代,显示了一个古老民族对农业的看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劳动实践中,遵循天人合一之道,孕育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智慧,创造了稻鱼、梯田、草原游牧等类型丰富的农业系统。不仅如此,农耕文明还伴生了底蕴深厚的耕读文化。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并负责认定。它被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和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9项,居世界首位。广袤中华大地上,传承千百年的农业文化遗产闪耀着中华传统智慧之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一些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党的二十大吹响建设农业强国的号角。紧接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此相继作出详细部署。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文化遗产挖掘,在希望的田野上深耕优秀农耕文化,既助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又使之恒久造福后代。同时,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构建机制化合作平台,促进不同农耕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智慧全球共享。

之一:农遗变现,沃土生金

随着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9项,数量居世界首位。从稻鱼共生、旱作梯田的耕作实践,到村落民宅、古树深巷的乡村景观;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到耕读为本、邻里守望的村规民约……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间孕育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

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农耕智慧、生态思想、自治伦理,与以“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全面振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尾田鱼的致富山歌

山头绿树摇曳,山腰梯田成垄,一弯清溪从山间泻下,溪边是幢幢民居。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村民吴勇强正在自家田地里补放鱼苗。“这里的鱼都是吃稻花和害虫长大的,还能给水稻施肥松土。所以,我们村种的大米、养的鱼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

村民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方山核心保护区捕获“青田田鱼” 黄宗治 / 摄

在龙现村,村民在4~5月向稻田里投放鱼苗,到来年秋收时捕鱼,平均一条重7~8两。吴勇强向半月谈记者介绍,水稻亩产在800到900斤,平均售价6元/斤;鱼的亩产在100斤左右,平均售价60元/斤。在与青田县相邻的沿海城市温州,不少食客认为,青田的“稻田养鱼”,口味不亚于海里珍贵的黄鱼。

“稻鱼共生需用,是我们当地村民千百年传承保留下来的农业种植经验和生活方式,它的精髓就是田尽其用,遵循天人合一之道,是一种循环、生态的农业种养方式。”方山乡乡长李怡乐说,经过千年的累积沉淀,当地形成了以“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鱼粮共存”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种养模式,既改善了山区人民的生活,也让山区人民萌生感恩自然之意。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年主持申遗的原农业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叶明儿说,这套系统充分体现了当地农民的智慧,之所以能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可,很大原因就是它能够为欠发达国家的山区农业提供借鉴。

“我们几千年前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这是中华农耕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叶明儿以他主持申报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为例说,当地地处太湖南岸的低洼地带,夏天容易受到太湖支流东西苕溪的洪水侵袭,先民就开挖了“纵浦横塘”的水利体系,利用洪水挟带的泥沙修筑塘埂,然后在塘中养鱼,埂上种桑,以桑养蚕。

“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循环系统,几乎无污染,所以当地的外河水质良好,适宜缫丝。”叶明儿说,“这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向全球的农业界,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

旱作梯田奇迹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地处太行山深处,年降雨量仅540毫米,蒸发量却达1720毫米,“举头尽见山峰峙,着足曾无尺土平”是这里的生动写照。其中,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涉县井店镇王金庄片区,面积达1.2万亩,土层平均厚度不足0.5米。这里的梯田都是由一块块山石修葺而成,石堰长度达数千公里,高低落差近500米。石堰平均厚度为0.7米,每立方米石堰大约由400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堆叠而成。最小的田块面积甚至不足1平方米,土壤瘠薄处深度不足20厘米。

这里石多土少,早在13世纪,当地先民便凿石垒堰、覆土务农。一代代人接续努力,建成了规模庞大的梯田。涉县梯田层层叠叠、蔚为壮观,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作“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涉县刘家村村民刘志凯介绍,父辈基本上只靠梯田种地去生存。随着时代发展,种地已经维持不了现在的生活。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每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梯田上出现太多荒地,心痛又无奈。

城镇化进程加速,让这个农业系统曾受到威胁。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贺献林表示,一部分年轻人开始走向城市、走向城镇,梯田荒废,价值流失。为促进山区百姓增收,涉县保护性开发梯田,所产核桃、花椒远近闻名,小米、玉米、大豆、黑枣等农林产品丰富多样。同时,县里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休闲旅游经济。梯田沿线的40多个村庄搭上乡村振兴快车,增加就业800余人。

2022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等中国3个传统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个消息,迅速传遍梯田人家。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不仅蕴含因地制宜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技术和“节粮于口”的生存技巧,还创造独特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保存重要农业物种资源。

农户在河北省涉县井店镇三街村的千亩连翘种植基地旱作梯田上进行种植管理

贺献林介绍,梯田申遗成功后,当地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对梯田系统的地名文化、村落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为将来发展梯田研学旅游打开新思路,并谋划梯田博物馆,将传统农耕文化集中向世界展示。新时代,古老的农耕智慧可望继续在太行山区延续传承。

古桑富民,泽惠至今

青青陌上桑,沃若泛碧光。桑树,在闫发刚眼里是夏津黄河故道上村庄的根。闫发刚今年67岁,是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北城街道西闫庙村人,曾任村党支部书记。依村而建的颐寿园内,6000余棵古桑树大多是由西闫庙村民代代相传而来,村里200多户几乎家家有古桑。

“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关门盖着锅,土饭一起咽”。改道的黄河给夏津留下大量沙丘地,桑树群就是为了防风固沙而种。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开创以桑治沙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兼顾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沙地农业系统的重要典范。2018年,它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落霜之后,夏津县苏留庄镇前屯村传峰椹果种植合作社就忙活开了,社员们采摘霜后的桑叶制作霜桑茶。一片片打霜后的桑叶在经过切碎、杀青、揉捻、烘干、提香等多个步骤后,才能制作成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霜桑茶,每个步骤都要依靠精准的时间和火候把控。

合作社理事长刘传峰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炒茶都是电气化,电脑控制温度,香味、质量、功效比原来都有提高。我们对桑叶进行再加工,提高了桑叶的附加值。”

霜打过的桑叶加工成霜桑茶,既有保健价值,又有经济价值,不仅在本地有旺盛的市场需求,还远销到上海、浙江、四川、河南等地。刘传峰说:“我们合作社一天可以采3000斤左右霜桑叶,这些桑叶大约能出600斤霜桑茶。按目前行情,霜桑叶的价格在150元一斤左右。社员们的收入能比原来翻两番。”

夏津县苏留庄镇前屯村党支部书记褚运林说:“我们村围绕桑产业一直在摸索新出路,除了销售新鲜桑果,还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自主加工桑椹干、霜桑茶、桑椹酒等产品进行销售,来延长桑椹产业链。同时,我们还利用村里的资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网红民宿等项目。这样一来,村集体一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

自2008年起,每年5月,当地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通过系列民间艺术演出、摄影、诗歌、百台大联访等活动,全方位宣传古桑文化,餐饮收入、特色农商品销售额节节攀升。

夏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苏景田表示,下一步将积极配合“专家+遗产地深耕行动”,做好结合文章,加强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讲好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古今故事。

之二: 农遗蝶变,留住根魂

与传统一般意义上的“静态式”“博物馆式”保护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内核是“活态保护”,也就是在农业文化遗产产生与存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在农民生产与生活状态中进行整体性、适应性及动态性保护。保护、传承、利用为一体,既可以保护农民生计来源的生产系统,也能保护农民生活的社会系统以及稳定有序的传承机制。

农业文化遗产不再只是过去式,而是关乎当代与未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遗产业是健骨塑形,留住农遗文化则是存根铸魂。

广阔学术天地

“我愈发觉得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急需一种力量让濒临失忆的乡村重新拥有记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表示。

2014年,孙庆忠专门组建了一支由本硕博共同参与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5年间先后在陕西佳县的泥河沟村、内蒙古敖汉旗的大甸子和大窝铺村、河北涉县的王金庄村等地进行驻村调查。

他们投入心力最多的一个点是陕西佳县的泥河沟村。这里的36亩古枣园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枣园中树龄最长者有1300多年,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枣园掩映的泥河沟是黄河边上一个贫瘠的古村落,晋陕大峡谷虽风光绝美,但凋敝破败的村落无法掩饰沧桑与无奈。刚进村时,80后年轻人只有一个,做淘沙生意。泥河沟村似乎成了一个很难看到活力的村庄。

两位村民在晨雾中的千年古枣园旁走过 陶明 / 摄

古枣园是这里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孙庆忠和学生进村之前充满对千年枣树和古村落的想象。然而,他们查遍县里的史志资料,对泥河沟村的记载加在一起也不超过300字,于是,便决定从撰写村志入手,为村庄找回过往。这既是每一处农业文化遗产地应该具备的文化资源,也是培育农民热爱家乡情感的重要途径。孙庆忠想:如果把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干预,它是否能为乡村发展带来一线生机?

他们从收集老照片、老物件开始,以此结识每一位在村的老人,熟悉每一户人家的生活状况。在一点点挖掘老人记忆的过程中,在场人一起流了很多泪。为保护枣园修建堤坝,用肩挑、背扛,从山上运石头到黄河边,讲起枣树被河水冲走,老人会坐在地上痛哭不已。

“正是在这样的收集工作中,陕北地域文化得以清晰呈现,讲述者也在往事的追溯中回归了昔日的感人岁月。这是一个彼此传递温暖和幸福的过程。”孙庆忠说。

驻村期间,研究团队以群众联欢的方式在村里连续举办了3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暨中国传统村落周年庆典”,还开办了3次“泥河沟大讲堂”。从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还变成泥河沟老百姓的集体自觉。

“我们在陕北的工作成果是跟村民共同完成了3本书,既是我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贡献,也是青年学子对村子的精神回馈。村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主动的讲述者。”孙庆忠说,“看似一个平常的口述文本,却给老人们带去太多的精神力量,也让年轻人通过祖辈的讲述知道过往生活的不易。我把这种记忆和情感看成是一种社区感的回归,这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会跳舞的小米”与“梯田兰子”

90后王雪飞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内蒙古敖汉旗玛尼罕乡玛尼罕村自主创业。热爱视频制作的他,选择短视频领域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2021年,一个念头渐渐在他心里萌芽:能不能将家乡特产和创业方向结合?

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敖汉旗,几乎家家都种谷子和杂粮杂豆。”王雪飞家中种了近60亩谷子、高粱、绿豆、黄豆,“地里的粮食品质好,但知道的人却没多少。”敖汉小米成为王雪飞视频中的主角,他和女朋友利用小米制作定格动画,推出一系列“这里的小米会跳舞”视频。

在敖汉旗丰收乡千亩谷子试验基地,当地农民正在收割谷子

在农村的小平房里,桌面铺上黑布,用小米摆出不同的舞蹈造型,固定好手机就开始拍摄。“目前推出了30多期用小米做的定格动画。拍摄这样的一部定格动画大概需要拍四五百张照片,一开始比较慢,摆一个舞蹈造型要一个多小时,一天也就拍四五张照片,一期视频要15天才能拍好。现在越来越熟练,七八天就能做好一期。”

伴随或急或缓的旋律,小米拼出的人物翩翩起舞,视频最高点击量超过80万。有网友评论:“我竟然没有一堆小米跳得好。”

由于“这里的小米会跳舞”,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王雪飞的视频和他家乡敖汉旗的小米,王雪飞开始为家乡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直播带货。王雪飞将视频账号取名叫“小米野疯狂”。“我们还想让小米做更多事,不断更新视频内容。”他说。

秋收时节,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梯田一片金黄,从山脚到山顶,最多级数达3700级的梯田像一座座时光天梯。

2010年,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热爱摄影的“梯田兰子”在当地小有名气。“梯田兰子”名叫丁继楠,是元阳县本地人,2019年在短视频平台上传了首个视频——哈尼族美食马刺花粑粑的制作过程,随后便走上为大地代言、传播哈尼农遗文化的道路。

人工插秧、手工脱粒、捉稻田鱼……丁继楠的短视频平台上,记录着哈尼梯田上的农事活动,吸引了众多粉丝点赞。她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些网友在看见她的视频后专程来到哈尼梯田,体验稻田插秧、捉稻田鱼、打糍粑、徒步找水源。

如今,丁继楠和团队开始进行电商孵化,村民做起电商直播,年轻人渐渐愿意回村发展。“让镌刻在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走上云端,让更多人知道独特的农遗文化。”她说。

注入“她”力量

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诞生地,有一位80后姑娘何环珠,建立了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茶文化平台,为茶文化传承注入“她”力量。

出生于制茶世家的何环珠2017年被评为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注意到,不论是背着竹篓穿梭垄间、手指在茶树尖跳跃的采茶人,还是弯腰摊青、摇青的制茶人,或是从事茶叶营销的泡茶人,不少是女性。在整个茶产业链和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女性从业者发挥着重要作用。“安溪全县有几十万女性从事与茶业相关工作,包括种茶、制茶、售茶、说茶等,女性从业者占比约70%。” 何环珠说。

在何环珠眼里,女性的一些特质,如嗅觉细腻、灵敏度不亚于男性,使女性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女性获得更多学习和工作机会,何环珠邀请当地女性茶业从业人员来到传习所,以传承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为重点,组织制定传承人培养方案,邀请茶叶及茶学专家开展专题报告学习班,日常举办铁观音文化比赛、培训与讲座等。

从成立之初的95人,传习所规模至今已扩大至387人,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传习所组织的培训,实现自我价值。截至目前,传习所共组织参与茶文化培训200余场,线下参与者超5000人次,线上参与者3万余人次,“师带徒”培养近百人参与安溪茶产业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标准制定、技术攻关等,拥有发明专利近百项。

“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劳动中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主要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何环珠说,研习所发挥更好聚集产业人才的作用,激发女性终身学习潜能,以茶为媒,让更多的“她”发挥更高价值。

之三: 补齐短板,擦亮品牌

乡村振兴为农业文化遗产提供发展机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更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重要农遗开发利用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加强,部门间缺乏协同性,缺少有针对性、多学科融合的团队支持,品牌建设投入及相应宣传重视不够,未真正将农业与生态、文旅融合起来。

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农遗文化载体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传承保护迫在眉睫。

突破三大瓶颈

——组织协调困难,专业人员匮乏,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涉及范围广,除了农业、文化等少数职能部门外,大多数职能部门不了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部门参与少,而且缺乏专项资金和明确的工作要求,很难全面落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河北省涉县关防乡后池村拍摄的梯田雪景 王晓 / 摄

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张红榛认为,一些干部群众只知道世界文化遗产,而不知道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文化、农业、生态、旅游等部门多是从各自角度进行解读,没有形成整体系统的认知,造成管理中存在条块分割现象。

目前,参与农遗开发与利用的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专业人员匮乏,对农业文化遗产比较陌生,大都是在边学习边工作,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农业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很多,要开展的工作很复杂,需要足够资金做保障。以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来说,如传统农耕器具、农家品种的搜集与整理,农耕记忆的保留、旱作农业博物馆的建设、活动宣传等,都需要一定资金投入。

——保护政策、管理制度有待落地生效。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表示,尽管2015年原农业部颁布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但由于宣传不够、检查等工作没有跟上,总体落实情况并不好。

由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地、传统村落等关联性很强,一些地方保护农遗的制度存在衔接不畅之处。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维奇指出,尽管某些遗产地针对具体遗产系统出台了保护办法,但是省、市级仍然没有通用性的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和政策支持,致使一些保护项目、相关制度和政策难以持续。

——传统农遗遭受现代文化、科技的冲击。

2022年5月,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文化已深受当代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冲击。定居代替游牧,与之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牧民其其格表示,摩托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深受牧民欢迎。不过摩托车不能完全代替马,例如山路崎岖的地方能走马,但摩托车上不去。

定居游牧民的生产、生活相对稳定,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由过去单一的游牧畜牧生产开始向种植、圈养畜牧生产为主的多样化方式发展。饲草料基地、草场围栏封育、家畜越冬棚圈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规模集约化经营,加上畜牧业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畜牧业生产条件和效益提高了许多。还有一部分牧民离开草原来到城镇,开始全新生活。游牧畜牧业存在逐渐被现代畜牧业替代的可能。

统筹发力,精准施策

王维奇建议,在机构设置上,有条件、有需求的遗产地,可以成立专门的农业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其他遗产地在相应部门设立专职岗位和专职人才,保证遗产保护措施、制度和政策持续性落实。在农业类项目中设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同时设立一些农业文化遗产类的基础性研究专项。

无人机拍摄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方山核心保护区 黄宗治 / 摄

一些遗产地相关干部建议,要加大对遗产地的农田森林草原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坡改梯、节水灌溉、残次林更新改造、天然草原植被恢复等项目,加强退耕还林、耕地保护等补贴政策落实,改善遗产地耕地、牧场、林地质量,提高优质农产品产出率。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表示,根据农业农村部采集的信息,全国已建有1600多家各种类型的农耕文化博物馆,但普遍缺乏精准扶持和规范管理,主动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农耕文化教育活动较少。

他建议,农业农村部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条例,设立专门资金,修缮和充实已有博物馆,确保其发挥应有作用。同时,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地“天然博物馆”优势,将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这既是传播农耕文明不可或缺的路径,也是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文化阵地和展演平台。

部分遗产地在保护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模式。浙江省青田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吴敏芳介绍,青田建立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种质资源保护、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区建设以及交流培训、科研合作及核心保护区生态补偿等。此外,还积极强化本土人才培养思路,吸引华侨回国创业,培养妇女致富带头人,评选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师。青田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探索出的“青田方案”值得借鉴。

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委副书记、旗长陈虎男表示,当地将建立保护和传承的志愿者队伍,包括一些传统技术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热心游牧文化的年轻人。由老一辈游牧牧民带动年轻一辈牧民,解决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问题。当地还准备建立遗产地传统生计策略的补贴机制,对采用传统生计策略的牧户进行补贴,保障年轻人从事传统游牧的收入。此外,将加强在遗产地定期举办游牧业经营的专业培训班,解决年轻牧民从事传统游牧的技术问题。

质量立身,走农遗品牌化之路

依托特色农遗品牌打开销路,是各遗产地致富的金钥匙。设计独有品牌标识是农遗品牌化的重要策略之一。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识的设计,融合了古桑树群、智慧农人、传统院落、祥云纹的多种元素。夏津还悉心打造“夏津椹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走出一条高质量、高品质、好口碑的农业品牌建设路子。

江西景德镇浮梁茶文化系统是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看好家乡的古茶树资源,钱锋于2017年返乡创业引进网红民宿品牌“云里雾里”。为了让茶旅融合更深入,民宿会主动向住客推荐江村乡的古树茶资源,邀请住客去爬爬与民宿一墙之隔的古茶山。

“运营不久,开始有住客打听哪能买茶。我们这儿一直是祁红产区,很多村民会去安徽那边当制茶师傅,如今家门口就能制茶、卖茶,就不用出去打工了。”钱锋说,以前村民在家里只能卖茶青,如今能卖成品,一斤最高上千元。

河北涉县是花椒适宜生长区,太行山深处独特的气候和土质造就了拐里花椒的上佳品质,被誉为“中国花椒之乡”。当地政府在井店镇拐里村建立拐里花椒交易市场,该市场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集加工、仓储、物流运输、销售一体的花椒交易中心,不仅将当地花椒销往全国各地,还引入重庆、四川、山东等地的优质花椒进行交易。

涉县井店镇拐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献琳介绍,村里很多人做起了“花椒经纪人”,走出大山,奔走于省内外,还有些人在县城、市里开了铺面,进行批零买卖。就连周边镇、村的村民乃至外省市的人,都被吸引到这里,做起花椒生意。

涉县还发挥依山傍水、花椒满山的自然优势,整合闲散房屋,集中打造“山间民宿游”。游山水、坐游艇、采花椒、住民宿,这里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被誉为“太行小漓江”。

之四: 人类共享,全球守望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全面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从“民以食为天”的维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农耕文化对世界具有重大贡献

我国以有限耕地解决数量庞大人口的温饱,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一、创造丰富的农耕文化,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将这种贡献提炼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最早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水稻、谷子等农作物,枣等果品,茶等饮品,猪与鸡等畜禽,制作丝绸等用品,并向世界进行传播,形成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稻米之路等。稻米传到东亚与东南亚等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主粮;茶传到日本、韩国、印度等地,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二是中国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并不断丰富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如间作套种与轮作技术、农林牧结合技术、桑基鱼塘技术、稻鱼(鸭)共生技术等,体现人地和谐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的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农业生产观念和技术,100多年前就引起国外科学家关注,并成为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富兰克林·H·金的著作《四千年农夫》中的重要内容。稻鱼共生被传播到日本、东南亚国家,近期被推广到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

三是中国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土地利用与水土资源管理技术,形成环境优美、生态与经济效益统一的乡村景观,梯田、垛田、圩田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与意大利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缔结友好关系,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与墨西哥传统架田农作系统缔结友好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们想学习中国的方法和机制,想知道为什么中国做得这么好。”墨西哥驻华大使馆经商处负责人鲁本表示,中方宣布将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启动总额为300万美元的第二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为1000名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推动在华设立能力建设参考示范中心。这将为世界带来中国知识和经验,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人类农业文明精华完全可以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促进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国家关注。

秘鲁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在不同海拔种植特定作物,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大利翁布里亚橄榄种植系统以独特的种植方式、制作工艺,产出享誉世界的产品;坦桑尼亚马赛游牧系统尊重野生动植物的可持续方式,是干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院长戴永务介绍,在利用农遗传播本国文化、提升形象方面,欧洲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发展主要围绕葡萄园、植物园等。西班牙和意大利是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较多的国家。欧洲地区的政府管理自上而下,以政府为导向,有相对具体的措施。

在亚洲地区,日本、韩国、伊朗等国家非常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宣传。闵庆文介绍,日本农业文化遗产地得到认定后,由旅游部门推荐为旅游目的地,在各类展览宣传中注重农遗元素,每个遗产地都设计了专用标识,并在核心区农产品的宣传材料中使用。

戴永务认为,日本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类型比较丰富,且多方参与机制到位,因此在都市农业和历史文化传承方面比较有优势。在日本静冈传统茶—草复合系统,当地推行“实践者认证制度”以鼓励传统茶种植方式,获得认证的茶产品价格更高,消费者认可程度也更高。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后,静冈县挂川市将农遗品牌用于茶产品推广,通过品牌故事讲述来提升茶产品的市场价值。

拓展朋友圈,让中华田园智慧光耀全球

作为世界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中国用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对本国乃至世界都至关重要。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维奇认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如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等茶类遗产都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通过定期举办茶王赛、大师赛、建立传统制作工艺传承人制度等活动,促进技艺传承。

我国一些农遗还通过国际培训班、国际大会和推介会等方式助力文化传播。浙江青田与贵州从江等稻鱼(鸭)共生所体现的物种互利共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等所体现的循环农业思想,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对于沙地治理与利用,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对于传统农作品种的保护,都是典型案例,其中一些在生物多样性履约报告、生物多样性大会、荒漠化治理大会等进行传播。

王维奇建议,进一步充分挖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积极向全球宣传和推介遗产地特色农业品牌、文化品牌等。比较成功的实践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结对子、福建省推进闽茶海丝行等活动,都是在借助全球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传播好中国声音。

浙江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叶明儿认为,首先应利用现有平台加深交流合作,借助召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契机,与相关国家的专家、政府官员、农民代表等建立长期的沟通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开展互访,以实地参观的方式,互学互鉴,并扩大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利用海外社交媒体等新平台、新技术,在海外青少年群体中扩大影响力。可借鉴个别网络红人在海外社交媒体走红的案例,组织国内的农民网红开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展现日常生活中的中国农耕文化,并探访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同时,可以开发利用VR、AR等新技术,让海外受众沉浸式体验中国农耕文化。

教材凝结着人类知识和智慧。可组织农遗相关专家,编写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教材,针对海外孔子学院开设专门的课程。同时,建立农遗保护的青少年联盟,探索常态化交流机制,加强中国农耕文化在海内外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总策划:叶俊东

统筹实施:周清印、邓伽

策划编辑:郑雪婧

调研采写:叶婧、庞梦霞、郭雅茹、许舜达、李云平、魏婧宇、杨静、袁慧晶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3年第2期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戴尔手机评测哪款最值得买?

下一篇: 水操台遗址(关于水操台遗址简述)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