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如何用spass做基线(图表怎么做基线)

如何用spass做基线(图表怎么做基线)?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ACDF术中钩突完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探讨,下面是骨科在线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spass做基线

——术前椎间孔大小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的影响

来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脊柱一病区 孙柏峰,刘洋

目的:分析术前颈椎椎间孔大小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的影响,从而探讨钩突完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9月至2018年01月,在我科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在ACDF术中保留钩突的患者126例。应用椎间孔的宽度及高度评估颈椎间孔大小,通过颈椎斜位45度X线片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椎间孔宽度及高度进行测量。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颈脊髓病功能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JOA recovery rate,RR)、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疼痛缓解程度(VAS recovery rate)评价患者术后临床效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椎间孔宽度及高度、症状持续时间、术前C2-C7 COBB角及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与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并对患者进一步分组,比较术前不同椎间孔宽度对术后疼痛评分改善的影响。

结果:随访时间为12-2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7.5个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椎间孔宽度小于3毫米是影响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的风险因素。通过比较发现,对于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行ACDF术后椎间孔宽度明显增加至(5.36±1.18)毫米;且术后VAS评分改善率为90.32±5.52%。而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术后椎间孔宽度没有得到明显的扩大,术后VAS评分改善率为48.4±7.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当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时,通过ACDF术重建颈椎曲度及恢复椎间高度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此时没有必要在术中行钩突完全切除。而对于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且术中保留钩突的患者来说,术后难以获得满意的椎间孔宽度撑开。因此,针对术前椎间孔<3毫米的患者可以考虑术中对钩突进行完全切除。

前言

钩突是构成椎间孔前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方及侧方有神经根和背根神经节通过。因此,椎间孔狭窄可导致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受到压迫,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痛,上肢放射痛及上肢肌肉力量减退等[1]。引起椎间孔狭窄的主要原因包括:由于钩突退变增生引起的椎间孔骨性宽度减小;或由于椎间隙高度减低引起的后方软组织皱褶导致的椎间孔宽度相对减小[2][3]。此外,椎间隙狭窄也会引起相应椎间孔高度的丢失,从而导致神经根受到纵向压迫[4][5][6]。因此,彻底去除退变的椎间盘组织,扩大椎间孔宽度,恢复颈椎序列及椎间隙高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7]。术中可通过应用枪钳对钩突后缘进行减压,但在椎间孔严重狭窄的病例中使用枪钳,可能会造成神经根的医源性损伤。随着手术器械的发展及手术技术的革新,钩突完全切除这一技术变得简单易行。然而,钩突是构成钩椎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钩椎关节在限制颈椎过度活动及维持颈椎稳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切除钩突可能会影响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同时,该操作还存在一定的血管及神经损伤风险[8]。且针对不同的神经根致压因素,应选择合理的减压方式。在最大限度减压的同时避免造成过多的损伤。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行ACDF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例。通过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椎间孔的变化,探讨椎间孔大小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关系,并对钩突切除的手术适应证进行讨论。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2016年09月至2018年01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我科行ACDF术治疗的126例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压表现,如单侧或双上肢的麻木、肌力减退、颈部及上肢放射痛。并对患者年龄、手术节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术前椎间孔宽度及高度、症状持续时间、术前C2-C7 COBB角及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

纳入标准包括:

(1) 年龄小于70岁的患者;

(2) 手术节段为C3-C6之间的患者;

(3) 患者存在典型的根性症状,且影像学检查与症状体征定位相一致;

(4) 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

排除标准包括:

(1) MRI显示脊髓异常信号的患者;

(2) 术前伴有颈椎后凸畸形及颈椎分节不全的患者;

(3) 手术节段超过3节以上及手术节段不连续的患者;

(4) 应用2节及2节以上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的患者;

(5) 术中对钩突进行完全切除的患者;

(6) 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外伤、肿瘤等其他因素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

(7) 合并帕金森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对术后评分产生影响的患者。

二、评估指标

术前及术后第2天,分别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颈脊髓病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应用颈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根性疼痛症状,采用尼莫地平评分法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疼痛缓解程度=(术前VAS评分-术后VAS评分)/术前VAS评分×100%,依据Hirabayashi等学者的研究,将术后疼痛缓解程度超过50%的患者定义为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小于50%为不明显[9]。术前及术后第2天分别对患者的椎间孔宽度及高度进行影像学测量。由于C3-C6椎间孔在颈椎斜位45度时显像最为清楚,所以手术前后椎间孔的宽度及高度均在颈椎斜位45度X光片上进行测量[10]。椎间孔宽度定义为:上位椎体的后下缘与椎间孔后壁之间的距离。椎间孔高度定义为:上、下椎体椎弓根中点连线的距离[11](图1.)。

图1.

图1. 椎间孔宽度及高度的测量方法。宽度:上位椎体的后下缘与椎间孔后壁之间的距离。高度:上、下椎体椎弓根中点连线的距离

三、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c2/t检验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变量分析,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术前椎间孔宽度及高度、症状持续时间、术前C2-C7 COBB角及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P值<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

一、一般情况

随访时间为12-2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7.4个月。共随访患者126例,其中疼痛缓解程度<50%组47例,疼痛缓解程度≥50%组79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表1.)。

表1.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

二、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的风险因素

对患者术前椎间孔宽度及高度,症状持续时间,C2-7 COBB角变化,椎间隙高度变化和术后疼痛缓解程度进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0.5倍以上均为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50%的风险因素(表2.)。

表2.术后疼痛缓解程度<50%的风险因素

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

三、术前椎间孔对临床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

根据logistic回归的结果,按患者术前椎间孔是否>3毫米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并通过1:1倾向性评分均衡两组患者基线,共匹配68例患者,每组34例(表3.)。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JOA及VAS评分改善率的比较发现,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术后VAS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改善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表4.)。

表3.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情况

wIVF:width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 ,椎间孔宽度;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

表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情况

wIVF:width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椎间孔宽度;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

四、术后椎间孔宽度变化情况

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椎间孔宽度从术前(3.29±1.14)毫米扩大至术后(5.36±1.18)毫米(P<0.05)。而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术前的椎间孔宽度平均约为(2.21±1.09)毫米,术后为(2.98±0.86)毫米,椎间孔宽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表5.)。

表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孔变化

wIVF:width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椎间孔宽度;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

讨论

颈椎椎间孔由上位椎体的后下缘,下位椎体的后上缘,上、下椎弓根及上、下关节突关节共同构成[12][13]。由于缺少两侧钩突的限制作用,胸椎及腰椎椎间盘退变后;既可以向后方突出,也可以向两侧突出。但在颈椎,钩椎关节可以很好的限制椎间盘向侧方突出[14]。钩椎关节是构成椎间孔前壁的主要组成部分,且钩突的后外侧缘毗邻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因此,当钩突向后外侧增生时,会对相应的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造成压迫。通常情况下,C3-C6的椎间孔宽度约在6毫米以上,神经根约占整个椎间孔宽度的50%左右[15]。

虽然CT是明确椎间孔大小的理想辅助检查,但由于其辐射剂量的问题,不适合在随访中规律应用。因此,本研究选择应用颈椎双斜位45度X线检查评估患者椎间孔宽度的变化。椎间孔平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由头端向尾端逐渐减小。根据椎间孔形态的特点,C3-6椎间孔可以在斜位45度X线片清楚显像,而C6-7椎间孔则需要在斜位55度X线片中才能完整显影。

所以,本研究只纳入手术节段为C3-C6的患者。除神经根外,背根神经节也是毗邻椎间孔及椎动脉之间的解剖结构。背根神经节又被称为“感觉根”,由脊髓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是感受神经冲动的重要结构[16][17]。若背根神经节受压,患者常常表现为顽固性的颈痛,甚至发展为轴性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将骨赘连同钩突一并切除。但该操作不但要求外科医生具有一定的手术经验,且同时存在一定的血管及神经损伤风险。理论上认为,如果在ACDF术中彻底去除退变的椎间盘组织,通过内固定系统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以获得满意的椎间孔扩大,那么切除钩突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探讨ACDF术后椎间孔宽度的变化与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可以为钩突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椎间孔宽度、C2-7 COBB 角变化及椎间隙高度变化倍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将这些变量都纳入至logistic回归当中。虽然两组患者术前椎间孔高度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考虑到椎间孔高度与临床的相关性,我们仍将术前椎间孔高度纳入至logistic回归当中。并依据logistic回归的结果,以术前椎间孔宽度是否大于3毫米将患者重新分为两组并通过1:1倾向性评分排除症状持续时间,C2-7COBB角,椎间隙高度变化等其他因素。

通过比较发现,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其术后疼痛缓解十分明显,约缓解90%左右。其椎间孔宽度也在术后扩大至5毫米左右。而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不如前者明显,且术后椎间孔宽度约为3毫米左右。

首先,椎间孔的狭窄往往继发在力学改变之后,常表现为椎体序列的异常及椎体间不稳定等。我们认为,对于术前椎间宽度≥3毫米的患者,其椎间孔狭窄主要是由于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而钩突的增生骨赘是导致椎间孔狭窄的次要原因。因此,即使在术中对钩突后缘骨赘进行处理,也不会医源性损伤神经根。

此外,通过ACDF术植入椎间融合器,重建椎间高度,恢复颈椎序列,可以在术后获得一定的椎间孔宽度的扩大。且术后椎间孔宽度约为5毫米左右,略小于正常椎间孔宽度。神经根的宽度通常为2-3毫米,背根神经节的宽度约为3-5毫米[18]。虽然在颈椎屈伸活动过程中,椎间孔宽度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在骨性融合后,相应节段的活动度丧失,术后椎间孔宽度维持在5毫米左右,对于神经根来说也有足够的空间。但对于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的患者来说,除椎体序列的问题外,钩突骨赘增生可能是导致椎间孔狭窄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这部分患者通常合并有更为严重的钩椎关节增生。

因此,虽然ACDF术可以很好的重建颈椎生理曲度、维持椎体序列、撑开椎间隙,但术后很难获得满意的椎间孔宽度扩大。即使椎间孔宽度在骨性融合后维持在3毫米左右,但我们所选择评估椎间孔宽度的方式为斜位X光片,由于后方韧带结构及椎间孔周围的软组织无法在该检查上显影,因此只能测量椎间孔的“骨性”宽度。所以,这部分患者术后椎间孔的实际宽度可能不足3毫米。

因此,对于神经根的压迫可能还持续存在。此外,引起这些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的原因还可能来自手术本身。对于术前椎间孔已经严重狭窄的患者,术中对神经根管道的探查及对两侧钩突后方的减压,都有可能造成神经根的医源性损伤。

此外,本研究还指出术后椎间隙撑开高度超过术前椎间隙高度的1.5倍时,也可能是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的风险因素。首先,过度撑开椎间隙可能导致后方关节突关节的应力改变,从而导致颈痛[19]。其次,大号融合器还会对上、下临近椎间隙产生过多应力,从而加速临近节段退变的发生[20]。

另一方面,Jiayong L 等研究指出,过度撑开椎间隙会造成后方关节突关节间隙增大,进而导致颈椎受力载荷过分集中在椎体和假体上,从而导致假体下沉,内固定失败等问题[21][22]。同时,为了术后可以获得满意的融合率,主刀医生通常会选择对上下终板进行一定的刮除,这本身会对椎间隙撑开产生一定的影响,且融合器通常只置入椎间隙的前三分之二(图2.)。

图2

图2.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显示,椎间隙后缘撑开没有椎间隙前2/3部分明显

因此,椎间隙的撑开也未必会导致椎间孔高度的明显增加。此外,本研究认为术前椎间孔高度并不是影响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的风险因素。通过解剖学的研究发现,神经根的走行通常位于钩突顶点的下方。但当椎间隙减低,钩突变扁变宽后,可向下或水平对神经根造成压迫。一些临床研究认为,神经根受压的因素可来自于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甚至是多个方向同时作用的结果[23][24]。

但实际上,神经根很少受到来自椎间孔上、下方向的压迫。因为椎间孔高度通常在10毫米左右,远超过神经根的高度。且神经组织在整个椎间孔的占比仅为2%-35%左右[25]。Kadish L J等学者认为,虽然一些患者的椎间孔在影像学表现上十分狭窄,但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这可能与神经根发育及其走形的变异有一定的关系[26][27]。因此,椎间孔狭窄也不是绝对行钩突切除的手术指征,还应结合病史,查体,肌电图检查结果等。

综上所述,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及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0.5倍以上均为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的风险因素。当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时,通过ACDF术重建椎体序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此时为了彻底减压而切除钩突是没有必要的。当术前椎间孔宽度<3毫米时,仅通过ACDF术单纯减压椎间盘组织、重建颈椎序列难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此时,对神经根的减压不够彻底,可以考虑术中对退变钩突进行完全切除。

典型病例

男性,61岁,主诉“双上肢麻木无力5年,加重伴行走不稳1年”。

诊断:颈椎病(混合型)

术前侧位片

术前斜位片

术前MRI

术前CT测量

术后侧位片

术后斜位片

术后MRI

术后CT

参考文献

1. W DILLIN,R BOOTH,J CUCKLER,R BALDERSTON,F SIMEONE,R ROTHMAN. Cervical Radiculopathy: A Review[J]. Spine,1986,11(10).

2. Grundy P L,Germon T J,Gill S S. Transpedicular approaches to cervical uncovertebral osteophytes causing radiculopathy.[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00,93(1 Suppl).

3. Kim, D. Y., Kim, W. K., Lee, S. G., Kim, Y. B., Park, C. W., Park, C. W.Technical Evolution of Anterior Microforaminotomy for Unilateral Cervical Radiculopathy[J]. 2004.

4. Chung Sang-Bong,Muradov Johongir M,Lee Sun-Ho,Eoh Whan,Kim Eun-Sang. Uncovertebral hypertrophy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the occurrence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after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survivorship analysis of Bryan disc for single-level cervical arthroplasty.[J]. Acta Neurochirurgica,2012,154(6).

5. Tanaka N,Fujimoto Y,An H S,Ikuta Y,Yasuda M. The anatomic relation among the nerve roots,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and intervertebral discs of the cervical spine.[J]. Spine (Philadelphia, 1976),2000,25(3).

6. Johnson J P,Filler A G,McBride D Q,Batzdorf U. Anterior cervical foraminotomy for unilateral radicular disease.[J]. Spine (Philadelphia, 1976),2000,25(8).

7. Francis Shen,Dino Samartzis,Edward Goldberg,Howard An. P97.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with or without direct uncovertebral joint decompression[J]. The Spine Journal,2003,3(5).

8. Daentzer D, Deinsberger W, Böker D K. Vertebral artery complications in anterior approaches to the cervical spine :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 Surgical Neurology, 2003, 59(4):299-308.

10. 罗久伟, 苏衍峰. 颈椎椎间孔大小与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S1):204-205.

9. Hirabayashi K,Miyakawa J,Satomi K,Maruyama T,Wakano K. Operative results and postoperative progression of ossific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ossific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J]. Spine (Philadelphia, 1976),1981,6(4).

11. Manohar M. Panjabi,Travis G. Maak,Paul C. Ivancic,Shigeki Ito. Dynamic Intervertebral Foramen Narrowing During Simulated Rear Impact[J]. Spine,2006,31(5).

12. Houser OW1, Onofrio BM, Miller GM, Folger WN, Smith PL, Kallman DA. Cervical neural foraminal canal stenosis: 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myelography diagnosis[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1993, 79(1):84-88.

13. Kumaresan S, Yoganandan N, Pintar F A. Methodology to Quantify Human Cervical Spine Uncovertebral Joint Anatomy[J]. Journal of Musculoskeletal Research, 1997, 1(02):131-139.

14. Lu J,Ebraheim N A,Yang H,Skie M,Yeasting R A. Cervical uncinate process: an anatomic study for anterior decompress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J]. 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 SRA,1998,20(4).

16. Khorooshi M H,Fischer Hansen B,Keeling J,Nolting D,Kjaer I. Prenatal localizat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in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normal human vertebral column.[J]. Spine (Philadelphia, 1976),2001,26(1).

17. Jan Van Zundert,Donal Harney,Elbert A.J. Joosten,Marcel E. Durieux,Jacob Patijn,Martin H. Prins,Maarten Van Kleef. The Role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in Cervical Radicular Pain: Diagnosis, Pathophysiology, and Rationale for Treatment[J].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2005,31(2).

15. Kitagawa Tomoaki,Fujiwara Atsushi,Kobayashi Naoki,Saiki Kazuhiko,Tamai Kazuya,Saotome Koichi. Morphologic changes in the cervical neural foramen due to flexion and extension: in vivo imaging study.[J]. Spine (Philadelphia, 1976),2004,29(24).

18. Alleyne C H,Cawley C M,Barrow D L,Bonner G D.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dorsal cervical nerve roots and the cervical dorsal root ganglion/ventral root complexes.[J]. Surgical neurology,1998,50(3).

19. Nicolas V. Jaumard,Joel A. Bauman,William C. Welch,Beth A. Winkelstein.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the Cervical Spinal Facet Joint: Considerations for Maintaining Joint Anatomy and an Intact Capsule[J]. Spine,2011,36(15).

20. Li Jia,Li Yongqian,Kong Fanlong,Zhang Di,Zhang Yingze,Shen Yong.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single-level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disc space distraction and its impact on clinical outcomes.[J].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eurosurgical Society of Australasia,2015,22(3).

21. Farmer J,Albert T J,Balderston R A,Vaccaro A. Foraminal pressure changes during intervertebral distraction simulating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J].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1998,11(4).

22. Liu Jiayong,Ebraheim Nabil A,Haman Steven P,Sanford Chris G,Sairyo Koichi,Faizan Ahmad,Woldenberg Lee,Goel Vijay K. How the increase of the cervical disc space height affects the facet joint: an anatomy study.[J]. Spine (Philadelphia, 1976),2006,31(12).

23. Ebraheim N A,Lu J,Haman S P,Yeasting R A. Anatomic basis of the anterior surgery on the cervical sp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cus-artery-root complex and vertebral artery injury.[J]. 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 SRA,1999,20(6).

24. Zhong Wang,Hui Zhao,Ji-ming Liu,Li-wen Tan,Peng Liu,Jian-hua Zhao. Resection or degeneration of uncovertebral joints altered the segmental kinematics and load-sharing pattern of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A biomechanical investigation using a C2–T1 finite element model[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16,49(13).

25. Rongming Xu,Jason Robke,Nabil A. Ebraheim,Richard A. Yeasting. Evalu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Lateral Mass Screw Placement by Oblique Radiographs[J]. Spine,1996,21(6).

26. Lee Kyu H,Park Hee J,Lee So Y,Chung Eun C,Rho Myung H,Shin Hyunchul,Kwon Young J. Comparison of two MR grading systems for correlation between grade of cervical neural foraminal stenosi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2016,89(1062).

27.Kadish L J,Simmons E H. Anomalies of the lumbosacral nerve roots. An anatomical investigation and myelographic study.[J].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BRITISH VOLUME,1984,66(3).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作者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线观点。本文的发表已经取得了作者必要的授权。

图表怎么做基线

编者按:

可视化有许多“规则”。有的是实际的规则,有的则是帮助你做出选择的建议。如果是出于数据的要求,而且你也知道该怎么做,那么许多实际的规则也不必遵守。

但是,的确有一些规则不应该违背。这些规则通常是用于一些特定种类、几乎只能用特定方式阅读的图表。当这些规则被打破,阅读过程中,数据有可能被误读。这会有点棘手。

条形图的基线必须从零开始

条形图依赖长度来呈现数据。短的条块代表较低的值,长一些的则表示较高的值。条形图的原理就是通过比较条块的长度来比较值的大小。

当基线被改变了,视觉效果也就扭曲了。

举例来说,请看上图。左边第一幅条形图比较了两个值:50和100,它有一条并且它有一条以零为起点的基线。很好。代表数值100的条块长度正好是数值50的两倍长,为100正好也是50的两倍大小。

但当你把基线变为一个更高的、非零的值时,第一个条形的长度变短了,而另外一个条形的长度却没有变。此时值为100的条形不再是值为50的条形的两倍长。以此类推,当最后左边代表数值50的条形彻底消失了,意味着100无限地大于50了。

条形图的基线必须从零开始。

例:这张条形图是经福克斯新闻准许使用的。

3月31日目标的值为7,066,000,比6,000,000高17.8%,然而第二个条形几乎是第一个条形长度的三倍。

有人也许会反驳说,这张图的重点在于两个值的差而非这两个值本身。即便如此,用条形图来表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使用时间序列来呈现月累积数也许会更好。

不要过分热衷于饼图

有些人认为,应该完全避免饼图。他们也许是对的,也许又不是。有些人也许会说,使用饼图完全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错误。对此,我不同意。不管怎样,事实情况是人们仍然使用饼图,所以我们至少可以争取正确地使用它们。

避免过度切割饼图,否则最终对它的阅读将难以为继。

那么多少是“太多”?这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不过,如果已经很难从图中看出其中一块扇形是另一块两倍大,或者好几个较小的扇形区域看起来差不多大时,在扇形切割上面就该收手了。此时可以考虑把较小的类目归入一个更大的:“其他”。圆环图也是一样。

同时也考虑一下用其他种类的图表来表示比例。

不要太依赖于饼图。

例:这张饼图来自维基百科,它展示了国家的不同区域。

左边这张饼图中已经切割了许多块,但旁边另分离出一张饼图,显示了左图中看不清楚的更小国家的情况,以此来提供更多的信息。有许多方式可以展示这组数据,比如树状图、按照数据比例制作的图标,或者就用普通的地图。单薄的饼图只适用于显示只有几组值的数据。

尊重部分所占整体的比例

相较于呈现数值,有些图更着重于表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表现的数据是部分所占整体比例。比如,堆积式条形图,堆积区域图,树状图,马赛克图,圆环图以及饼图。在这些图表中,每一个部分都表示一个独立的、不重叠的比例。

关于这一条,最常见的错误发生在调查问题允许多选时。比如说:“你上周使用了哪一种交通工具?可以多选。”这样的话,在人们多选的问题上就会出现比例的重叠,不同选项的百分比之和大于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不能直接把比例做成统计图。

例:这张饼图来自福克斯新闻下属机构,它表现了三个不属于同一个整体的百分比。

每一个值都是一个单独的整体,因此在这一例中,用三个堆积式条块(或普通的条块)会更直观地表现每个值的比例。

展示数据

让读者看到数据,这是可视化的重点。如果数据的呈现不够清晰,就违背了做图表的初衷。这常常是因为一张图里的数据太多,于是读者的兴趣就被分散了。

这是一个经典的“绘图过度”的问题,相关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基本的图表,也有一些简单的解决方式。

首先是可以改变符号的大小,这样上图中的小圆点(或者是其他的符号)就不会占据太多空间。为了让数据直观清晰,主要要增加空白。

调节透明度,多层次的图案就不会被覆盖。

通过取样或者把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方式,把总体分成几个更小的子群。从中,你可以采取小而多的方式,这样每张表里的信息就会少一些。

数据进行再统计及分门别类。

总而言之,更好地呈现数据。

例:这张图展示了金州勇士队在2008-09赛季的每个投篮。

这张图最终形成了一个球场的形状,并得出了对于球员们投篮最多的地点的一个小结论——近框,中距离,以及三分球。但是它们之间的差距是很小的,读者并不能看清真正量级上的差距。

数据聚合法将有助于解决此类问题。

解释编码

通过一定的形状、颜色和几何图形的结合,将数据呈现出来。为了让读者能读清楚,图表设计者就要把这些图形解码回数据值。经典的例子是没有标注的坐标轴。

有时编码不需要解释。比如说,读者也许知道怎样读条形图,就不必解释条的长度表示的是值的大小了。但是设计者的确应该解释数据,也就是图表的单位和主题。

所以标明坐标轴代表的含义。要给读者提供线索或图例,解释图表。

例:这个错误标注的图表来自温尼伯太阳报:

我们要是能知道这是统计关于什么的问题就好了。

大功告成

搞定了。最后一件事就是确保你没有违反最基础的可视化规则——这都是关于理解数据转换可视化图形的过程。如果能弄明白怎数据是如何转换成几何图形的,你就可以创作自己的可视化作品了。但对于特定的几种只能用特定方式来读取的图表,是没有什么改变的余地的。

总之,一定要学会把数据转换成可视化图形。然后真正理解可视化制图中“规则”和“建议”的不同之处。

via:镝次元数据新闻 翻译:宋宇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近义词和反义词成语大全,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

下一篇: 左下眼皮跳是什么征兆吉凶(左下眼皮跳是什么征兆)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