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如何用数字回答99977(怎么用数字代码表白)

如何用数字回答99977(怎么用数字代码表白)?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互联网“黑话”盛行,为何不好好说话,下面是红星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数字回答99977

你听说过“栓Q”吗?你知道“蚌埠住了”是什么意思吗?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正在被一些组合奇奇怪怪的互联网“黑话”所包围,大家跟风使用,张口就来。甚至“黑话”的生产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学习的速度,你还在品味着上一句,已经错过了下一句。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跟我说话,我每个字都认识,放到一起却听不懂。对此,抖音、B站和微博近日接连发布声明回应称,将规范汉字使用,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什么是互联网“黑话”

来自浙江的00后女生小圆(化名)告诉记者,她现在常常会有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身边同学“梗”太多,都是从互联网上学到的。而她不爱上网,喜欢看书,喜欢慢节奏,似乎与同龄人格格不入。比如说最近他们同学群里发的“99977”,她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99977”是一个依据于九宫格输入法展开的语言梗,大部分人在手机键盘上敲下这五个数字,谜底便会揭晓——“珍惜眼前人”,这才是它隐藏在数字背后的“黑话”。

所谓互联网“黑话”就是这样,它是一种语言玩梗。解题思路当然不止输入法这一种,它可以借助谐音,也可以是语意延展,还有些情况下,它会以图片、小视频等形式出现。

所以现在网上冲浪,很有可能跟别人没聊几句,就开始听不懂对面到底在说什么。因为一句话、一个词表达的意思早已不固定,和我们的传统认知有了分歧。

哪怕是中国杰出的文学作家,遇到互联网“黑话”,也会头疼。比如说,被许多人称为“行走的金句王”的余华在一堂公开课采访中,挑战了目前网络上常用的流行词,“我‘emo’了什么意思,‘小丑竟是我自己’是自嘲的意思吗?‘夺笋啊’这是什么?”最终他只给自己打了60的及格分。

为理解“黑话”网友组团学习

为了搞懂互联网“黑话”,有人专门出教程,豆瓣上还设置了讨论小组“村通网——网络黑话指南”。目前已经有15万多名成员,大家将不理解的“黑话”发至小组,一起解答,一起揭秘。由此可见,我们真是苦“黑话”久矣。

为什么非要学习“黑话”?组里的一名成员告诉记者,不学习会有一种落后于其他人的感觉,“尤其是同龄人说的话,你不懂会很难受。”

是的,互联网“黑话”常常与“刷屏”绑定。一个语言梗出现,如果趣味性够强,一般都能引起网友疯狂复制,从而形成流行词。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所著书籍《自私的基因》中,探讨过流行梗的刷屏现象。他这样定义这种刷屏行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主角可能是一张图片、一段旋律、一个词语……理查德·道金斯表示,这些图片、旋律和词语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每天快乐5分钟,“它需要很容易被记住和传播。”互联网“黑话”就是如此,它们往往简短利落,生动幽默,偏向情绪化的表达,不一定容易被理解,但一定要方便被记住。网友们记住后,再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场景。

因此,互联网“黑话”早已闯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作家李尚龙在微博里分享了一个生活小片段:我今天回家,在小区里一群孩子扯着嗓子喊“完了,芭比Q了”!我一看这群孩子,也就三五岁,刚学会汉字没几年。

为何不能好好说话

李尚龙在那篇文章中提出了他对于部分互联网“黑话”的观点。新一代人正在养成一种新型的文字体系,而这种文字体系可能是平台故意制造的错别字。他尤其吐槽了当前直播间存在的文字游戏:秒杀不让说,要说成“秒秒”;赚钱也不让说了,要改成“赚米”;最可怕的是“直播间”也不让说了,改成了“啵啵间”。

“接受并使用这些错别字的,正是那些孩子,也就是我们的下一代。”他表示实在无法想象,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在暑假作业里写着:白雪公主吃下王后给她的苹果,芭比Q了。

对此,抖音7月13日发布声明回应称,抖音没有相关规则,网友使用变体、谐音表达属于网络黑话,平台并不提倡。无独有偶,B站和微博最近也接连发布通知。B站称将规范汉字使用,集中整治利用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微博称将健全平台用语管理机制,完善关键词识别模型,引导站内用户规范使用汉字。

这些事情也引起了许多网友讨论,有网友表示,互联网“黑话”,有的或许是在逃避网站审查。为了避免被屏蔽,有些人使用大多数人看不懂的数字代码,在自己的圈子里无障碍沟通。通过简写和代称,来聊八卦,挖个人隐私。长久下去,这样的互联网“黑话”会助长网络语言暴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赵伟告诉记者,古代历史中,“黑话”又有“行话”之说,指的是一个行业里的人常讲的话。这些话让这些人形成了固定的圈层,圈层外的人未必能理解。在他看来,现代网络社会也是,各自有各自的圈子,同时有自己的流行语。至于评价一条流行语是好是坏,则要交给时间。实际上,语言一直在演进,包括书写形式、词汇和读法,“语言是用来与人交流的,无论是表达观点,还是表达情绪,但是不管怎样,毫无由来的人身攻击,不可取。”

来源:扬子晚报

怎么用数字代码表白

今天,520相关话题挂上了微博热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5月20日这一天突然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之一。除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7月7日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还有“520”和“521”都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情人节。

对于这一天,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生活需要仪式感,爱情也需要在这一天有所表达,送花送礼送红包,都是对待爱情的态度。有人则认为,520不过是一年中平常的一天,爱情都是体现在日常的细节里的,不需要特地拿出来一天的仪式感来证明。

但无论怎样,“520”这一天在逐渐深入人心。

在笔者看来,送花送礼送红包,其实本质上都是爱意的表达,而爱意的表达,却又不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方式。相比起来,古代人表达爱意,却比我们浪漫多了。

那么,来看看古代人都是如何表达“520”的吧!

01 用食物表达思念之情

《诗经》有记载,“投桃授荑,抛桃掷李。”

古时候男女青年在夏季瓜果成熟之际,于林中聚会,对中意的人会投以梅子、木瓜等食物,来表示自己的倾慕之情。

唐代诗人王维也曾在《相思》一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从这首诗之后,红豆就变成了寓意相思和爱情的一种“专属”信号了,包括后来衍生出来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其实都是用食物来表达思念之情、以食物作为爱情见证的典型代表。

苗族还有姑娘对意中人赠送糯米饭的习俗。如果姑娘看上哪个小伙子,就可以主动赠送他一包糯米饭,数量越多,感情越深,假如男方对这姑娘也是有意思的,就可以收下,然后禀明父母,再托媒人前来提亲。

其实用食物来表达思念和爱情,是一种既直白又含蓄的方式,情意能直接被传递出去,又不会因为过度直白而尴尬。这种方式,我们现代人也可以化为今用啊。

02 用诗词表明爱意

古代流传下来最经典的告白方式,大概就是以诗词的形式了。

追溯到最早的表白诗词,莫过于《诗经》。《诗经》中所记载的一些经典诗词,可谓是后世告白的参考模板,哪怕是今时今日,都可以随时拿来用,也一点都不违和。

比如那一句最常用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是当时最浪漫的爱情诺言了,所谓山盟海誓,感人肺腑,也不过是这句话的原型。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句话在任何表明爱意的场合都被拿来使用,快被“用烂了”,所以远不及当时那样惊艳。

还有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原型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句诗词是出自于汉代才女卓文君的《白头吟》,她和司马相如的爱情虽然不一定是一桩美谈,但这句经典的诗却流传了下来,并且在这几年还火起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经典的。

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婉转的情意,小小的幽怨,无处隐藏的思念,都在这短短几个字中饱含了。

还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尤其是这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更能抓现代人的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凤栖梧》这句最为经典,形容为爱伤神的神韵都寄托在里面。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出自汉乐府的《古相思曲》,更是道不完对心上人的相思与倾慕。

像这种以诗词的形式来表达爱意的,历史“宝库”中其实留存的并不少。诗词的诗情画意,无形中也给这份情意染上了浪漫的基调。

03 送定情信物

古人对心上人表达爱意,还常常采用送定情信物的方式。

定情信物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某种物件,而常用的,大概是这几种。

玉佩、簪子等首饰。这些首饰不只是男子可以送给女子,女子也同样可以将自己的首饰送给意中人,即便是不能每天相见,玉佩和簪子陪在心上人身边,犹如日日相见。

香囊。香囊其实在古代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定情信物的“标配”了,如果说有心上人的话,女子可以亲手做一个细致的香囊,然后赠予他,男子也有意,就会将香囊作为贴身之物,而且常常佩戴。

木梳。木梳在古代有“白头偕老”的美好寓意,正所谓“结发同心,以梳为礼”,把梳子当做定情信物,其实也是很合适的。而且,古代女子在出嫁前也有木梳梳头的习俗,如果“520”不知道送心上人什么礼物的话,送一把梳子也是很浪漫的哦。

“520”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情人节,也不是必须要送花送礼送红包才可以,而是通过爱意的表达,让心上人知晓你的情意,感受到你的爱意,这其实就足够啦!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常见管件有哪些(管件有哪些)

下一篇: 广州亚洲国际饭店(广州市亚洲国际大酒店地址)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