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头像表达穷人(表达自己很穷的图片)?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你喜欢帮助富人还是穷人?,下面是制作个性头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头像表达穷人
为什么要帮助富人?
因为富人对赚钱更感兴趣,富人对商业,对创业更加感兴趣。
穷人对这些不感兴趣,穷人只喜欢打工,只喜欢没什么风险,不好沟通,也不懂得回报。
穷人也没有能力回报别人。
所以,所有的人,都要养成帮助富人的习惯。
喜欢把富人教得更聪明。孔夫子都是这样干的。
富人才是民族的希望,国家就靠富人了。
富人勤奋,好学,对知识有渴求,天天都在努力奋斗。
富人重视自己的教育,重视学习。
穷人饭都吃不饱,不要去帮助穷人,时间会对付他们的。
表达自己很穷的图片
万恶的旧社会!这是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前的“旧中国”的印象。但是旧社会有多么落后、贫困、丑陋,却缺乏直接的视觉印象。
本文将带领大家,随着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的镜头,来看1933-1946年的北平街头真实照片。上图是北平街头的一个小贩。
北平的一个小吃摊,一个乞丐一样的摊主,正在忙他的生意。这种卫生条件,当时很常见,现在肯定达不到“饮食从业许可标准”。
北平街头,一个卖竹席的大哥。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拍的照片,大清已经结束很久了,他居然还穿着长袍马褂。当时人们的床大概很大,这竹席起码3米宽吧?现在的人,大床也就1.8米。
一个街头卖帽子、围巾的小哥,眉清目秀,一副文化人的气质。可能是地主、资本家的儿子,只是家庭没落了,被迫街头卖货为生。
北平街头,一个卖烟斗的老哥。在旧社会,还不流行抽卷烟,当时都是这种带杆的旱烟袋,直接买烟草,切成烟丝放入烟杆头内,就可以抽了。
北平街头,一个卖竹筐的大爷。在旧社会,还没有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太贵买不起,普通人家都使用竹筐制品。
北平街头,一个卖烤红薯的小哥。当时生活太穷,买不起三轮单车,更不必说三轮摩托了,只能使用这种木头制作的“土家伙”。
这位穿长袍的大哥,经济条件好一些,使用板车开了一家移动杂货摊。当时街头的人不那么多,不会被认为摆摊影响市容。
这位高大的小哥,全靠人力挑着一担日用品,有水壶、鸡毛刷等。
民国时的北平,毕竟是大城市,街头已经有卖外国香烟的小摊了。当时有钱人家,才消费得起“洋货”。不过这位大姐,衣服实在有些土,毕竟是旧社会。
小编顿时感觉穿越了,这个卖鱼的老哥,穿的短袖衬衫,怎么看也不像民国,这不是90年代的吗?不过,这确实是赫达·莫里逊于1933-1946年在北平街头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