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族的礼仪风俗的形成原因?
蒙古民族是重视礼仪的民族。从《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可以看到,成吉思汗肇兴于朔漠之时,各种礼仪已经整然有序。成吉思汗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遣侍臣刘仲禄“如朕亲行”的虎头金牌去迎接邱处机。邱处机所到之处,蒙古族群众皆以稽首礼夹道欢迎。到元代,蒙古族的礼仪又有新发展。元初,衷从本俗之礼(即蒙古族礼仪,见《元史·礼乐》),至元六年,忽必烈又“稽诸古典,参以时宜”,丰富了蒙古族的礼仪。
十三世纪出使蒙古草原的柏朗嘉宾说,蒙古人非常讲究礼仪,“十分尊敬别人,互相间不论谁都是友好的”。蒙古族这种尊敬别人的风尚,至今仍能到处可见。在今日草原上,蒙古人见面必互相致问候,即使邂逅相遇的陌生人也要问好。如是平辈熟人则互问:“赛音白努?”(意为你好)接着互相问全家好,草场好,牲畜好,最后互问“索宁尤白那”(意为有什么趣问,或有什么新闻)。如客人需要到家里叙谈,主人则前边引路,行至蒙古包或板升(房子)门前,主人站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微鞠身躯,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进入室内落座后,则用奶茶相待(农业区则用红茶待客)。当客人离开时,主人则送至路上,然后互致“白日太”——再见。
成吉思汗制定的大札萨中说,行路时经过用餐人的旁边,要下马与之共席用餐。这是蒙古族传统的礼俗之一。据《蒙古秘史》说,朵奔蔑儿干猎于脱豁察黑温都尔山林中,遇见兀良哈歹人杀三岁鹿而烧其肋脏者,朵奔蔑儿干说:“朋友,将分子肉来!许之。”兀良哈歹人自己把鹿身上象征福气的部分和皮子留下后,就把鹿肉全部分给了朵奔蔑几干。此事说明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并沿袭至今。行路热在与用餐人共席用餐时,也必须对主人特别敬重,如不是特别饥饿,略作共餐的表示即可。
古代蒙古人见面时有互赠皮条之俗。后来,哈达传入蒙古地区后,为蒙古人所吸纳并成为蒙古族最上之礼敬用品。凡遇喜庆佳节,宾客迎送,或朋友见面,首先互献哈达表示庆贺。同时也是丧葬时表示哀悼的敬谒礼品。哈达的质料分丝绸、或绢纱及用白布制成的普通品。以白色为主,也有蓝、红、黄、绿色的。蒙古族历史上则注重蓝绫哈达。其长短不等,一般礼尚往来所用者为一尺三寸至三尺,特别重大礼仪时才用三尺以上的哈达。至今蒙古族仍把哈达作为重要礼敬用品,敬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也躬身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献哈达分敬献和互递,朋友相见则互递,专门拜访某人或对政治、宗教界高级人物则敬献哈达,其质料也上等。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而言。但哈达成为蒙古族人民日常交往礼节中的礼敬用品,当在明末及清代随着喇嘛教的盛行,广泛流行起来。据说,北京崇文门的别称“哈达(德)门”,就是因为清代蒙古人进京拜谒时多为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在清代鼻烟壶风靡一时,大约从乾隆初年开始,“料烟壶之制”兴盛(见《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几乎官商所必备,在蒙古地区也流行起来,朋友见面,第一件事互赠鼻烟,以示敬意。此俗在内地虽于民国以后渐衰,但在蒙古族中仍盛行。特别是在伊克昭盟地区,一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鼻烟壶仍是人们见面时的必备之物。无论贫富,也不分男女,平时都以一个精美绣花小口袋装上鼻烟壶,悬于左胁下,在会客时,彼此取出互递鼻烟壶。递鼻烟壶也分长幼,即长者向晚辈递鼻烟壶时,只上身略屈,以右手递过去就行了。但晚辈必须一腿弯曲双手接受,恭敬的嗅一下后躬身奉还。晚辈向长者递鼻烟壶,也必须一腿弯曲双手奉上,长者接过后略表笑意即可。 现在这一习俗渐衰,除在民间婚礼和喜庆之日仍有使用外,已不多见,基本上为互蒙纸烟所代替。
二、蒙古族的风俗?
日常饮食: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
节日:白节、那达慕、马奶节
三、家乡风俗礼仪?
我的家乡是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有给小孩子煮红鸡蛋,健康成长的意思
四、乌克兰礼仪风俗?
一、相见礼仪
1、乌克兰人总体上来说都是非常的有风度的,性格比较温和严肃,不大喜欢开玩笑,在上下飞机或者坐车的时候都很有的风度的让女士先行,小孩在遇到长辈的时候都是需要鞠躬问好的。
2、陌生人在见面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称呼女士、先生,如果是熟人见面的话可以直接叫他自己的名字或者是父亲的名字,这样会显得更加的亲密;如果是兄弟姐妹的话,在称呼的时候多用昵称,乌克兰人的姓名排列和俄罗斯人基本相同。
3、当地人在见面的时候多行握手和拥抱礼,对于任何的客人都不会怠慢,非常喜欢结交朋友。
4、在社交场合,如果对方没有做自我介绍的话,最好是不要直接询问对方,可以过会儿时间和其他人打听,他们认为这样才比较礼貌。
二、餐饮礼仪
1、乌克兰在饮食方面和东欧的大多数国家都比较相同,以面食、稻米为主食,在口味上更加的喜欢甜、酸,喜爱面包、面疙瘩、薄饼等面食,另外对于猪肉、咸鱼和烤、煎等食品也非常的喜爱。
2、乌克兰人还很小喜欢吃一种热气腾腾的甜馅饺子,里面包的是奶渣或樱桃,等到甜馅饺子煮熟了以后还需要在上面加上酸奶油调料,非常可口。
3、乌克兰人在招待来宾时,菜肴非常丰盛,事先往往会先询问对方喜欢何种食物,有什么禁忌和要求。
4、用餐时很讲规矩,在吃饭的时候不能够随意走动、指手划脚,聊天的声音很小声,不会出现高声说话的清。如果有人用刀叉敲击碗碟,会被旁边的人马上制止。
三、旅游礼仪
不管是乘坐飞机还是汽车,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整个国家的运输秩序良好,拥有让人满意度的服务态度,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需要给小费。如果有事情让当地人帮忙的话,一般都会得到热情的帮忙。
乌克兰大多数的人性格都非常坚强而又温和,特别是上阶层的人,颇有儒雅风度,即使是很熟悉的人在见面的时候都要点头致意打招呼,大人间的争吵基本上不会在小孩子面前出现。
五、济宁风俗礼仪?
山东济宁结婚习俗分别是这样几个步骤:议婚、订婚、送日子、铺房 、迎娶、拜堂合卺。
在这几个步骤中,“迎娶”最为热闹,也最为有特色。
婚礼日早晨,首先要在主家的大门口演奏一曲,然后进洞房再吹。稍事休息 后 ,接了新娘的花轿就可以返回了。
【轿子】一般迎亲的花轿有两乘,新郎坐的叫"官轿",给新娘准备的叫"花轿"。去迎亲的时候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 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要巾"吉星高照"的红符,执事的大扇上也要写上"小登科"字样。
【迎娶】吹鼓手经过"三吹三打"后,新郎才能进入女家门内。新郎先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长。新娘梳妆打扮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新娘由其兄弟用椅抬出闺房,送入轿中,意为脚不沾娘家的土。
【习俗】结婚那天,新娘的兄弟背着新娘跑,伴娘在后护卫。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争夺后,才把新娘请上轿子。姑娘便随着娶亲的队伍出嫁了。
到此山东济宁结婚习俗中女方的事宜就算告一段落了。
六、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
导读:云南民族多,各个民族除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节日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节日食俗。节日食俗传统色彩浓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节日食俗是一种能够烘托节日气氛,凝聚亲情和友情,甚至传承道德礼仪的重要形式,表达了人们酬神祭祖,祈福纳吉,驱邪祛病,喜庆吉祥,团圆美满等美好的愿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怒族的传统节日食俗
怒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三种,即原始的自然崇拜、基督教和天主教、喇嘛教。其中在天主教和基督教未侵入前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万物有灵,还没有祖先崇拜的习俗。
怒族
怒家把四季常青的松树当作吉祥的象征。春节期间,互送年猪肉和给长辈拜年的礼品,也要包上绿松毛。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团圆,吃年饭,春节期间,邀约乡里亲友欢聚宴请,猪、鸡、牛、鱼、野味、应节时鲜,非常丰盛,喝同心酒。初一凌晨,小伙子们打着火把挑吉祥水,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早饭做好后,作为回报要先给自己的牛和狗吃,送上份油煎面饼和一碗肉汤给它们。
农历三月十五鲜花节,怒江两岸三山九乡的怒族男女老幼身着盛装,背上咕噜酒,带上熟肉、米饭和苞谷炒面,手捧鲜花,云集在阿茸姑娘受难的仙女洞周围的山上,把一束束鲜花献给阿茸石像,以纪念阿茸姑娘发明了飞跨怒江的溜索桥的功绩。
苞谷炒面
尝新节由各家族自行安排,祭祀天神、地神和家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天,同一家族的妇女早早起床,带上自舂的新米,集中到家族长的家里,背水、淘米、煮饭:男人们到别家去捉猪、鸡、小羊,集中到家族长家里,杀猪、杀鸡、宰羊。待饭肉熟后,女子将米饭放入簸箕内,男人们捞出煮熟的肉,剁成肉末,与新米饭拌匀,再用核桃仁、盐调味,拌出香中有甜,甜中有咸,美味可口的肉拌饭。之后,由家族长端着一簸箕饭去祭神灵,后至火塘边,取少许肉拌饭捏成大圆坨形,往火塘上的三脚架的每个支撑点放一坨,表示敬献家神、灶神。最后,所有成员围在簸箕的周围,用手抓吃肉拌饭。
怒族手抓饭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食俗
基诺族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均有各自的神灵鬼魂,故产生与其相应的名目繁多的崇拜祭祀活动。
基诺族
基诺族过年叫“妥模确”,时间在农历腊月末,各村寨的过年时间和时间长短由各村自定。宰牛祭祀,祭后牛肉大家分吃。其间,要制作一种叫“克勤刹”的礼物,用牛瘦肉、牛皮、内脏、血、苦胆、大蒜、辣子、生姜、酸笋、槟榔、绿叶、酒制成的凉菜与鸡和鼠干巴组成的礼物,派人送往友好村寨的寨父家,第二天黎明接受他们的回访。除夕晚上,由寨父等人提着酒、鸡肉到铁匠家请客并颂扬铁匠的功绩。过年时,全村还要在寨父家里,由寨父杀狗一只、杀鸡两只,聚餐宴客。客人临别,要高举两杯酒,向寨父、寨母家供着的木鼓敬献,以示告别。寨父还要向客人赠送肉干巴、鸡肉、兽肉、狗腿、槟榔等礼物。
基诺族春节活动
基诺族过年既隆重又热闹,除本寨互庆外,还要走亲访友。由于基诺族各个村寨过年的时间不同,因而在一个寨子过年的那几天,总要邀请左邻右舍寨子的亲友。他们来后一般都要住几天,待杀的年猪吃完方回。在邻近橄榄坝的一些寨子中,过年时一些寨子的傣族朋友倾寨而来,走时还可带一些肉及蔬菜瓜果。待傣族人过年,基诺人也同样倾寨而去。基诺族收获前要举行吃新米仪式,日期由寨父选定一个属虎日。吃新米以村落为单位,各家都同一天吃,所有食物都是新鲜摘取的。
基诺族新米节活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食俗
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尤重敬天、敬火神、敬山神、敬祖先。云南的蒙古族与住地之族相同,大都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中秋节。
云南蒙古族
正月过春节,除夕的团圆饭丰富多彩,以肉食为主,必须有鱼,有鱼意味着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春节是蒙古族最隆重的节日,节前置办年货,准备年节食品,一片忙碌。年三十,换新衣,敬天敬神。然后合家团聚一堂,桌上摆满手抓羊肉、奶食品、香烟、水果糖、饺子、酒等。 初一至初四一般不远行,初五至初十,即骑马带上哈达和礼物,走亲访友,通常只敬酒不吃饭,但有带一小包砖茶回去的习惯,取“带喜回家”之意。
蒙古族手抓羊肉
清明节当天早晨,一般吃青蚕豆米拌红糖做馅煎成的糯米粑粑,然后带上供品,阖家携老扶幼一同到坟山去上祖坟。供品有新鲜米饭一碗,饭上要放一个熟鸡蛋,另外还有猪肉、鸭肉和鱼等食品,还要带上一瓶酒。上坟时要奠酒,但不兴用茶水。上完坟后,全家围坐在坟地的草坪上,把供品吃完才回家。
蒙古族的糯米粑粑
我是烹饪与营养老师——食悟者。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转发、点赞、收藏,喜欢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获取更多营养美食及美食文化。本文文字内容为原创,版权归“食悟者”所有,商用需要授权,转发注明出处,朋友圈随意。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七、蒙古族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个。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2)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 4、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5、祭祀风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娱乐风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8)“沙嘎”那达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八、蒙古族的风俗特色?
1、献哈达
哈达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一种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去蒙古旅游经常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2、祝寿
祝寿是蒙古族人民为老人举行的一个礼仪庆典。蒙古民族的祝寿礼和过本历年都是在年纪大时才举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时才祝寿。不过父母亲在世时,儿孙辈即使到了七八十岁也不许做寿。
3、好客习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4、婚礼习俗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要举行“姑娘宴”。
5、育儿习俗
蒙古族人民对于生儿育女极其重视,所生婴儿无论男女,均在婴儿落地后即在家门外树立标志。如生婴儿为男的,即用榆树枝条削一把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挂在门外。如所生婴儿为女孩,就在门外挂一个红布条。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洗礼仪式,备办酒席招待亲朋,以示报喜
九、深入了解蒙古族的礼仪与风俗
蒙古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蒙古族的礼仪和风俗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瞩目的话题。通过了解蒙古族的礼仪和风俗,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他们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
蒙古族礼仪的特点
蒙古族历史悠久,其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蒙古族的礼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尊重与崇拜:蒙古族重视长辈和师长,尊重和崇拜是他们礼仪行为的重要方面。 群体意识:蒙古族注重集体活动,无论是庆祝节日、举办婚礼还是进行重要事务,都需要有群体参与。 丰富多样:蒙古族的礼仪形式和仪式很多,既有正式庄重的宫廷礼仪,也有简单随意的日常礼仪。蒙古族婚俗风情
蒙古族的婚礼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仪式,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蒙古族的婚俗风情具有以下特点:
多样化的婚俗:蒙古族的婚礼有许多不同的仪式和习俗,例如迎亲礼、红头绳、定情包,每个细节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家族的重要性:蒙古族的婚礼是两个家族的联姻,家族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婚姻不仅仅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涉及到整个家族的荣誉和地位。 骏马奔腾:在蒙古族的婚礼中,新娘和新郎会骑着骏马一起奔腾,以示英勇和坚定的决心,这是他们婚礼中的重要环节。蒙古族传统节日
蒙古族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其中一些是他们独有的,也有一些是与其他民族共同庆祝的。以下是蒙古族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射箭、摔跤、马术比赛盛会,每年夏天举行,是蒙古族人欢庆丰收和赛马的重要节日。 大召:大召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意为祭祀天地之大典。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蒙古族人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祝福。 嘎查节:嘎查节是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节日,象征着牛羊繁盛和主人丰收。在这一天,人们会欢聚一堂,举办各种游戏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和团结友爱的精神。通过了解蒙古族的礼仪和风俗,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也能更好地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让您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族的礼仪与风俗。
十、蒙古族见面礼仪?
1、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2、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
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
3、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4、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5、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