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掌管财政的部门?
宋代的三司制中财政权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这样就可以将财政权力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加强皇权,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古代掌管礼仪的部门?
古代礼部掌管文教礼仪以及部分对外事务,主要负接待外宾、筹划典礼、办立学校、科举考试等等,最高管理者是礼部尚书,礼部下设四个部门:
1、第一个部门负责办理学校和科举考试等文化教育事宜。
2、第二部门负责祭祀宗庙,为统治者卜测吉凶,挑选良辰吉日。
3、第三个部门主要是接待外宾,搞好外交。
4、第四个部门掌管膳食、牢狱、典礼及制作官服印信等事务。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其中礼部在六部当中,古代礼部掌管文教礼仪以及部分对外事务,所分部门比较多,分别掌管不同的事务。
三、春秋掌管礼仪的官名?
西周始置。金文都作司工。现存《周礼》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仅存《考工记》一篇,故司空之职守未详。《后汉书·百官志》在“司空”条下,原注说:“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这虽是东汉的制度,但也可大体了解司空之职掌。春秋战国时各国亦多置之,用以掌管工程。
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
孔子就曾任鲁国的司空。
四、宋代拜见母亲的礼仪?
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这儿的“拜”就是焦仲卿对母亲行的这种礼节。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如《鸿门宴》中的“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这儿的“拜”应是这种跪拜礼。
五、掌管朝廷礼仪的官是什么官?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
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六、宋代后妃得谥礼仪?
谥法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历代王朝统治的重要工具。
谥法产生于西周,创立之初,纯粹是为尊祖敬宗、神化先人,春秋战国之际,谥号被赋予褒贬功能。
先秦时期,皇帝谥号与其生前行为大致相符,汉代以后由于儒家为君父讳恶思想的渗入,皇帝的谥号大多为美谥。
西周至唐前期皇帝谥号字数较少,唐后期逐渐增多。
后妃谥号产生于先秦,大多冠于帝谥。
唐以前后妃谥号一两字兼用,唐玄宗时期开启后妃四字谥号先例,后妃的谥号也大都为美谥。
宋代皇帝及后妃得谥有一定的程序和礼仪规范。
得谥程序大体上是大臣议谥,命令官员撰写谥册宝,请谥号,奉谥册宝于灵座等四个步骤,表明皇帝及后妃得谥程序在宋代逐渐成熟。
皇帝及后妃得谥的礼仪比较规范,但也非常繁琐,这是维护皇家尊严必不可少的环节。
宋代继承唐代为先帝增谥之风,除宋钦宗、宋度宗谥号没有增加外,其他得谥皇帝的谥号都有增加现象,有时还出现更改。
宋真宗时期揭开了为先帝增谥的序幕,被宋代历朝所沿用,宋徽宗时期多次为先帝增改谥号,反映了宋真宗、宋徽宗崇尚虚名,不求实际的作风态度。
后妃由于不干涉政事,谥号只是出现更改现象,目的是为了从于帝谥。
宋代严格规定皇帝及后妃谥号册宝的材质、尺寸大小和内容,但得谥对象的不同,内容也会有差异。
宋代皇帝及后妃谥号用字有一定规律可循。
字数上,皇帝的初谥为六字,一般由嗣帝为其奉上,举行祭祀活动时,为其增加谥号,至十六字为止。
但宋神宗谥号增至二十字,是宋代谥法史上的异典。
后妃的谥号字数一般为两字,但垂帘听政的太后谥号为四字。
用字上,皇帝谥号中一般都含有文、武、德、功、孝五字,反映出大臣对皇帝的期许,同时也映射出统治者所倡导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
后妃的谥号与其个人的品行、天资、性格、爱好、才能等有关,反映出中国古代对妇女的最高道德要求。宋代皇帝及后妃谥号的发展变化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皇帝及后妃谥号制度成为统治者区别尊卑、维护等级的工具,惩恶劝善、维护礼教的手段,尊崇祖宗、表达孝敬的方式,神化皇帝、维护皇权的武器,因此皇帝及后妃谥号制度是宋政府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是统治阶级的必然产物。
宋代皇帝及后妃谥号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被同时代的少数民族及后代所继承,因此在中国古代史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宋代最早的家庭礼仪是什么?
家道家礼的主要内容包括孝亲尊老、兄友弟恭、礼让邻里几部分。
八、宋代礼仪手势和行姿?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时代,人们注重在各种场合展现得体的手势和行姿。以下是宋代常见的一些礼仪手势和行姿:
1. 揖礼(yī lǐ):两手合十,稍微弯腰,向他人示意敬意或问候。
2. 鞠躬(jū bǒwěng):身体前屈,手放在膝盖上,表示恭敬或致意。
3. 双手合什(hé shí):两手合十,放在胸前,表示恭敬或诚心。
4. 双手托物(tuō wù):两手平伸,手掌向上,表示奉献或奉送物品。
5. 行礼(xíng lǐ):行走时,轻轻弯腰或鞠躬示意敬意或问候。
6. 竖起食指(shù qǐ shí zhǐ):表示请求或指示。
7. 右手捧心(pěng xīn):右手捧在胸前心口,表示真诚和敬意。
8. 手背相对(shǒu bèi xiāng duì):两手背相对,表示歉意或道歉。
9. 衣襟交叉(yī jīn jiāo chā):将衣襟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恭敬和庄重。
这些礼仪手势和行姿在宋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官场、社交和公共场合中,人们通过这些手势和行姿来显示彼此之间的尊敬、礼貌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九、宋代的婚俗礼仪是什么
宋代的婚俗礼仪是什么
宋代的婚俗礼仪是中国历史上婚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婚姻制度与礼仪方面也有独特的发展和变化。
在宋代,婚姻被视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相关的婚姻制度和礼仪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宋代的婚姻制度以“婚姻家族化”为主要特征,即通过婚姻来加强家族的权力和地位。因此,宋代的婚姻制度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更加注重家族的利益和传承。
婚姻仪式的准备
在宋代,婚姻仪式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首先,男方需要向女方的家族提亲,然后经过一些礼仪程序,最终确定婚约。接下来,双方家族会商定婚礼的时间和地点,并进行详细的安排。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妆、选纱、选择吉日等。特别是选纱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宋代人认为丝绸是贵重的材料,婚纱则象征着新娘家族的财富和尊贵。因此,选纱的过程十分繁琐,需要精心的挑选和制作,以确保婚姻的吉祥和美满。
婚礼仪式的具体流程
宋代的婚礼仪式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讲究。婚礼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迎亲、交拜和婚宴。
迎亲是指新娘入新郎家的仪式。新娘需要在迎亲车上向新郎展示完美的婚姻形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代表了新娘的美丽和贞洁。同时,迎亲的队伍需要通过一些道具和装饰来体现家族的地位和富裕。
交拜是新娘在新郎家中进行的仪式。这一环节通常在新婚之夜进行。新娘在新郎家中拜祭祖先,并向新郎和新婚夫妇祈求幸福和美满的生活。同时,也会进行一些象征着新婚愿望的仪式和游戏活动,以增加新婚夫妇的亲密和默契。
婚宴是婚礼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宋代,婚宴通常非常盛大,邀请了很多宾客和亲友。除了丰盛的美食和美酒之外,还有一系列的节目和表演。婚宴的主要目的是展示新婚夫妇的地位和财富,同时也是家族的面子和荣耀的象征。
婚后生活的规范和责任
在宋代,婚后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规范和责任。首先,丈夫和妻子应该相互尊重和关爱,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其次,夫妻需要共同努力,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子女的责任。此外,妻子还应该尊敬丈夫的家族并尽力去融入。
另外,婚后的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道德规范和约束。比如,丈夫不能虐待妻子,妻子也不能违背丈夫的意愿。夫妻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是相互的,应该互相理解和支持。这些规范和责任的遵守对于婚姻的稳定和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
婚俗礼仪的现代传承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一些婚俗礼仪仍然有着现代的传承和发展。许多人在婚姻仪式上仍然会选择传统的方式和流程,以彰显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此外,现代人对于婚姻礼仪的要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婚礼的规模和仪式通常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意性,以满足现代人对于浪漫和独特婚礼的追求。而婚姻生活中的规范和责任也更加强调平等、共同成长和相互关爱。
总的来说,宋代的婚俗礼仪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婚姻文化的传统和瑰宝。婚姻仪式的准备、婚礼仪式的具体流程以及婚后生活的规范和责任,都体现了对家族传承和幸福美满的追求。在现代,婚俗礼仪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同时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十、宋代属于礼仪的什么时期
宋代属于礼仪的什么时期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宋代更加注重了礼仪的规范和发展。那么,宋代究竟属于礼仪的什么时期?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宋代社会秉承儒家思想,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相对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因此,在宋代社会中,礼仪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
新儒学思想的兴起
宋代是中国儒家思想传承的重要时期,新儒学思想的兴起使礼仪成为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儒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社会秩序。这一思想的影响使得礼仪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强调。
新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朱熹对礼仪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他认为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应基于礼仪,通过恪守礼仪,可以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朱熹的理论对于宋代礼仪的规范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官方制定的礼仪规范
在宋代,礼仪不仅在思想层面有所强调,还在官方层面得到了规范和制定。官方对礼仪的重视表现在多个方面:
章程制度:宋代朝廷颁布了一系列章程制度,细致规定了官员的举止仪态、宴会活动、礼仪仪式等方面的规范。这些章程制度的实施使得礼仪规范成为一种约束和规范官员行为的工具。 护卫制度:宋代朝廷实行了严格的护卫制度,对来访的外宾或重要人物进行礼仪接待。护卫制度体现了对礼仪仪态的高度重视,为外交交往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规范的行为准则。 皇家婚嫁仪式:宋代皇室的婚嫁仪式也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家婚嫁仪式的庄重与繁复,体现了礼仪在皇室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风俗的礼仪
宋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也强调礼仪的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遵守一定的礼仪仪式:
礼仪之让: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让,人们会注意对长者、上级以及他人身份高于自己的人表示尊重,例如行走时避让、坐姿端正等。 生活仪式:比如饮食礼仪,在用餐时要注意礼貌待人和规范的饮食方式;还有节日庆典,会有一系列的庆祝仪式和礼仪习俗。 婚丧嫁娶:宋代对婚丧嫁娶的礼仪规定较为繁琐,从婚姻介绍、聘礼、婚宴到葬礼等,都有相应的礼仪仪式要遵循。文人雅士的礼仪修养
宋代的文人雅士以其高尚的情操和人文精神而著称。他们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准则,礼仪修养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文人雅士会根据礼仪的规范来处理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力求遵循礼仪的要求。他们的交往方式注重谦逊和尊重,遵从礼仪的准则来展示自己的教养和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宋代可以说是礼仪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社会秩序稳定,儒家思想传承,官方制定的规范以及文人雅士的修养,使得礼仪在宋代社会中处于重要而普遍的地位。
礼仪规范的遵守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礼仪实践为后世所借鉴,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