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豆瓣非常专业的王牌对王牌影评,希望可以解救你。
弗雷德•埃克莱曾写道,不管背景或实质性问题如何,“要举行谈判,通常必须要有两个要素:必须要有共同的利益,必须要有冲突的问题。没有共同的利益,便没有任何谈判的目的;没有冲突,则没有任何实质谈判的内容。同时,谈判本质上是一种涉及多项任务和目标的沟通和互动过程。每一次谈判都存在着两个条件,一个是最低条件,这是一方在谈判中不可退让的条件,因此被称为“阻抗点”(Resistance Point)。另一个就是最高条件。(
《谈判专家(The Negotiator)》便将冲突与利益呈现出来,在谈判中进行问题的解决。同时,展现了作为谈判者应具有的素质与技巧。更深刻地,在谈判这条明线的背后,影片更深刻地诠释了人性的贪婪与丑陋。然而,邪不胜正,这才是永恒的主题。
Danny是芝加哥警察局的谈判专家,解救过无数人质,同时也拯救了无数罪犯,本片以Danny的一次行动为开头,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个谈判专家应该具有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丰富的知识。谈判专家用看似普通聊天的方式,实质上却在争取着解救人质的时间,转移着劫持者的注意力。犬类的品种;海军陆战队的经历……有时候这些知识可能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也可能就此激怒劫持者。同时,影片后部Danny与Sabian剧中两大王牌的交手也谈到了西部片。他们还就片中男主角是否死争执了一番,同时,这也是非正面的交锋。同时心理素质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千钧一发(at the gunpoint)之时,人的神经高度紧张,这是最考验人心理素质的时候,每一个细小的失误都有可能触发劫持者的神经,最终爆发,酿成大祸。
纵观全片的谈判(始于Danny将Niebaum劫持)。此时他喊道:“I’m not going to jail today!”暗示了他的条件。深谙谈判策略的Danny最终提出了四项条件,其中在我看来,查明杀死Nate的凶手,查明200万伤残基金是谁偷走的是Danny的阻抗点。即还事实一个真相,证明自己的清白。
从谈判手段来说有三点。首先,深谙谈判之道的Danny要求与Sabian进行谈判。这是Danny的策略,因为他知道既然有人能杀了他的朋友也能杀了他,而芝加哥警方早已是腐败黑暗,警局中存在着想要治他于死地的人。正如Danny说的一样,选择Sabian是因为对于Sabian来说,Danny是个陌生人。只有这样,谈判才能顺利进行,才有可能取得Danny想要的结果。了解Sabian曾经55小时不间断谈判,拒绝使用武力也是另一个原因——保障自己和人质的安全。其次,通过表达自己与警员的关系,生死与共博得了警员们的同情。在Sabian赶路的同时,Danny再次表明自己想要证明自己清白的强烈愿望与现实中警局内部治他于死地的现状。这就向这群人施加了压力,不敢轻举妄动。这一手段在指挥下令开枪杀掉Danny是起了作用。尽管Palermo已经掌握了最好的时机,他却并未扣动扳机。第二,争取舆论的支持,让公众的压力迫使他们无法轻易干掉(take down)Danny。尽管知道自己在公众的严重因莫须有罪名成为众矢之的,Danny仍然让人们站在道义与人质的角度上思考。他喊道;“我只需要多一点时间,他们就想杀死我,这就是芝加哥警方解救人质时最大限度保护人质生命的政策!”第三,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必要时进行交换。正如弗莱德`埃克莱写道的一样,共同的利益是谈判的必要条件。影片中Danny与Sabian的两次正面对峙的几个细节体现着这一点。Sabian在进入Danny劫持人质的房间之前下令将暖气关上,迫使Danny以一个人质交换。并且Sabian也提出自己的要求——人质安全,否则将终止谈判。两次谈判中,两人的共同利益就是需要谈判这个平台,Danny需要同Sabian谈判拖延时间,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而Sabian需要尽全力保障人质的安全。
同时,影片中不断体现的谈判技巧,使影片更为精彩,印证了中文译名——王牌对王牌。首先,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在谈判中,电话,不仅起着沟通的作用,也成为两人斗志斗勇的平台。Danny听见Sabian的手机发出电池不足的声音,知道Sabian当时还在路上并未在20分钟内赶到市政大楼,并向Sabian提出,表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拆穿Sabian的小把戏。起到威慑的作用。Danny假装杀死攻击他的人以此威胁暗处的坏人不要以为他不敢杀人,以此威胁。而Sabian在这之后时两次挂断电话,而Danny两次重新打回来使当时在Danny一方的优势向Sabian转移,Sabian表示Danny是有求于自己的。第二次正面交锋中,Sabian将供电中断,Danny要求(want)供电恢复,同时要求给人质提供食物和毯子,这是,Sabian反复问Danny,是否是有求于他。并表示杀了人质并不能对Danny更有利,并以自己随时可能中断谈判,让外边的警察干掉Danny为威胁。加大着Sabian谈判的筹码,使优势进一步转移。在双方的“讨价还价”中,谈判重启。Danny在Niebaum的电脑里找到了相关的录音证据,要求Sabian向Nate的妻子寻求更多的证据——以一名人质进行交换。然而此时,Sabian想要蒙骗Sabian,解救人质心切,当以为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戏剧性的场面,Danny揭穿了Sabian。也使谈判陷入僵局。但也显示了Sabian从单纯想要解救人质到希望同时证明Danny的清白。几个回合,几次心理上的拉锯战,两个谈判专家用着各种技巧——显示强硬,威胁,骗局与揭穿骗局,迫使对方有求于自己使谈判的优势在双方之间转移。
谈判是一门学问。在此片中我深有体会。两人冲突在事态的变化中不断升级。但使谈判得以延续的是两人共同的利益。对方使用的技巧,一方能轻易看破,但大家都心照不宣,继续着谈判。两个英雄之间的心有灵犀最终成就了真相,成就了正义。加之两个重量级演员的出色演出,真正的王牌对王牌。
关于此片,不仅仅是谈判使人印象深刻,片中警局真正应该受惩罚显示的人性的贪婪,为了利益想要致人于死地的邪恶,面对生命逝去的冷漠与Danny,Sabian,Maggie -甚至看似小人的Rudy对于正义不懈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恶与善,丑与美,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现实中,太少人选择了对抗,太多的人选择了屈服,丢失了做人的信仰。
“王牌对王牌“影评
看好莱坞的动作片总会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需要在屏住呼吸的同时,瞪大眼睛盯紧屏幕,以防漏掉精彩细节。
从《七宗罪》里的摩根.弗里曼与布拉德.皮特,到《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蒂姆.罗宾斯与摩根.弗里曼,再到05年热映的《极限特工2》里艾斯.库柏与斯科特.斯比德曼,好莱坞一直致力于塑造经典的“黑白配”荧幕形象。就是那么几位固定的演员,就是那样程式化的表演,然而每一部“黑白配”似乎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的把你吸在电视机前,你能做的,就是关掉家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将音量调到你可以接受的分贝,然后屏息凝视,翘待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诞生。《王牌对王牌》同样没有让我们失望:行云流水般的节奏,张弛有度的表演,华丽精巧的场面调度。当然,我们的两位“王牌”——塞缪尔.杰克逊与凯文.史派西更是酷到骨子里。
导演加里.格雷说:"我们的想法源于发生在圣路易斯的真实事件。当地最优秀的谈判专家丹尼(塞缪尔饰)声称被同僚陷害,于是挟持人质试图查明真凶。他认为只有陌生人才值得信任,于是要求圣路易斯的另一名顶级谈判专家赛宾(凯文饰)与他合作..."灵感就是一瞬间脑海中闪现的火花,导演紧紧抓住这类扣人心弦的题材的内核,用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将这部集悬疑,剧情,动作,犯罪为一体的影片诠释得无懈可击。
可以说,这部电影将平行蒙太奇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开场5分钟,导演就干净利落的向我们交待了丹尼的职责——他试图接近绑匪,为其做“思想工作”,以便为队员的营救争取时机。镜头在丹尼的小心翼翼和队员的蓄势待发间来回转换。我们看到,在丹尼将绑匪机智的引到队员们埋伏的窗口时,他做了一个数一的手势,这时,镜头切换至狙击手的枪眼里。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又起到了强化戏剧冲突的作用。影片的后半部分是全片的高潮,导演处理的更为用心——一边是50层大厦里丹尼随时有可能被“引爆”的焦躁不安;一边是大厦外防爆队员,武装特警,消防战士的十面埋伏。面对昔日战友对他的陷害真相一步步被揭开,丹尼的情绪也随之失控,
矛盾逐渐升级,影片的节奏开始加快,大家都在紧张的期待着这场亦正亦邪的“王者游戏”尽早结束。谁也不愿意看到在绑架现场有无谓的人员伤亡,然而被逼到精神濒于崩溃边缘的丹尼,在接听妻子埃伦的电话过程中,两次拿起又两次放下,痛苦到无法自拔的他最终举枪“杀”死了一名人质——昔日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
在大的场景转换上,导演多用远景,大远景来做时空过渡,这也是好莱坞一贯遵循的套路。片中,我们多次目睹直升机飞临芝加哥上空的画面,让我们在紧张局促之余能够得到片刻的心情舒缓,也使情节的发展有条不紊的进行。其实,在动作片,警匪片等带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的类型片中,一些镜头的过渡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一列几十米长的警车长龙响着刺耳的警铃在繁华的街道上风驰电掣;一架直升机在城市上空静静的盘旋;一组特警队员紧贴着墙壁警惕的作匍匐状前进……等等,都是这类影片的标志性场景。然而,能将宏大的场面与精巧的细节完美结合,而且还要尽可能在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尽可能流露出人性复杂的一面,并非易事。但加里.格雷做得不错。片中去掉了昔日战友血淋淋的火拼场面,代之以几段小规模的短兵相接;影片中后半部分其实就是丹尼与战友们的对峙过程。是强攻还是谈判,是孤立还是理解,我想,好莱坞又多了一个经典的“荧幕硬汉”,而观众们又多了一个崇拜的“英雄偶像”,能做到这两点,影片便可以称得上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