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如何评价电影《青春之歌》?

一、如何评价电影《青春之歌》?

旁观者·见证者·革命者——电影《青春之歌》里的身份转向

张雍

电影《青春之歌》的开场,是想要轻生的林道静被余永泽救了下来。紧接着,电影用轻快的节奏交代并且展示了林道静与余永泽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发展。此时的余永泽,无疑是以一个有力的“拯救者”的身份出现于林道静的生活。

从某种角度来说,余永泽的学识和“北大学子”的身份满足了刚获得“新生”的林道静对于“知识”的幻想与渴望,直到卢嘉川的出现。如果说余永泽给予了林道静以“新生”,那么卢嘉川便是给她提供了“重生”的可能。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电影文本并没有指出并指认林道静和卢嘉川之间的情感是爱情,但是“两男一女”的人物关系布局仍然为角色之间的内在张力和戏剧冲突提供了动力。而且,正是借由着这份不明朗的“暧昧”,从而将余永泽和卢嘉川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具体可感。

当卢嘉川和余永泽全都在林道静的生活里“消失”了以后,电影的叙事也进入到了后半程。尽管卢嘉川已经不再出现于镜头里,但是“卢嘉川”这个角色仍然以其影响力和感染力实现着另一种形式的“在场”。对于林道静来说,卢嘉川的梦想和愿景,已然成为了她所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而且,接下来出场的江华和林红,无疑可以视为是“卢嘉川”这一角色的“再生”。他们与卢嘉川一样,继续引导着林道静向前进。

在《青春之歌》的语境里,主人公林道静的身份更接近于一个“见证者”。尽管她也参与了革命的工作,但是镜头却主要借助她的眼睛去“看到”许许多多的“卢嘉川们”的优秀品质和信念。

也正是因为认识了卢嘉川、江华和林红,林道静拥有了奋斗的方向和方法。属于林道静的青春之歌,由此才得以唱响。

在塑造《青春之歌》里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时候,电影编导并没有简单直接地选择给角色们带上“脸谱”的方式,而是尽可能地去给每个角色以“个性”的展示。在好坏分明的前提之下,再去设置出不一样的“好”和不一样的“坏”。

当然,这些角色之所以能被“成全”在银幕上,也离不开演员们的演技。比如,演员于是之先生便以一份“松弛感”成功地把握了“余永泽”这一角色的复杂性和灰色。而演员秦怡女士在没有戏剧动作的依凭下,仅是通过铿锵有力的台词和坚毅的眼神,便让“林红”的宣言拥有了说服力。

尾声,林道静成为了卢嘉川,也成为林红。至此,她的“见证者”身份退后,“革命者”的标识被最终确立。在一曲慷慨激昂的青春之歌里,留下了属于了她的青春和歌声。

张雍

2022年10月6日

二、以青春之歌续写春天的故事演讲稿?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自从那以后,神话般地掘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曲《春天的故事》唱响大江南北、传遍大街小巷。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

摊开中国的历史,一段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就如万里长城般令人瞩目。这段历史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理想与生活的探索与追求。它让国人骄傲与自豪,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始终处于相当落后的地位,人们吃够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苦头。当时中国人民处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之下,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推翻了这三座大山。然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

如今,中华民族成为了世界上的顶梁柱。原来泥泞的小路,现在成为了宽阔的马路;原来的茅草房,现在成为了高楼大厦;原来破旧的自行车,现在已成为闪亮的小轿车……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已渐渐富强起来了。

历史给我以启迪: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未来给我以召唤;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胸怀宽广,博采众长,才能以昂扬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为祖国效力。

三、你如何看待《青春之歌》?

电影还不错。

本来我都有点批评想说的。但看完结尾我放弃了。

我想批判的一个就是更年长的人的懒惰啊。电影里,他们一开始是不关心国家的,是看到年轻人关心,他们才被感染,转而关心的。

一个是主角是通过调研才发现农民苦的,而我不用调研也知道,因为我就是农民。

讽刺的是:革命成功了,农民依旧苦。

不喜欢那种好像过来呼喊说 农民你要反抗 我带领你们反抗 这样子……不过这样觉醒的 中上层的人毕竟是少数嘛 还是要争取,但却要等他们成长然后领导我们。

教育培养他们 ……来领导我们

四、青春之歌概况?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青春之歌》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几个正面人物,真实感人。这部小说是学生和知识分子题材作品中的优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

五、青春之歌原唱?

最美校歌2018青春之歌”全国校园跨年晚会主题歌;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青年词作家李俊伟作词,海政文工团青年作曲家王喆作曲,著名导演郑浩监制,“金钟之星”于海洋、杨西音子共同演绎,青春旋律,时代之声。

中文名

青春之歌

所属专辑

青春之歌

歌曲时长

0时04分22秒

歌曲原唱

杨西音子

于海洋

填词

李俊伟

六、青春之歌作品?

《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青春之歌》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几个正面人物,真实感人。这部小说是学生和知识分子题材作品中的优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

2019年9月23日,《青春之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七、青春之歌寓意?

《青春之歌》的寓意,在于它以文学的方式把一个时代概括了出来,把一个时代的精神提炼了出来,做到生动地保存历史、再现历史;同时还在于,它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时代风云人物形象,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成为几代青年人学习的对象,到现在还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八、青春之歌主角?

1、《青春之歌》女主人公是林道静,男主人公是余永泽和江华。

2、林道静——生活原型:作者杨沫自身。杨沫(1914~1995年),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汨罗,1914年08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3、余永泽——生活原型:张中行(1909-2006.2.24)杨沫第一任丈夫,原名张璿,字仲衡。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学者,国学大师。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4、江华——生活原型:马建民(1911-1985年)杨沫第二任丈夫,河北省深泽县故城村人。他15岁时即参加了革命工作,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党委书记、办公厅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代理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等职。

九、青春之歌感悟?

《青春之歌》感悟:

我认为,《青春之歌》中政治化的爱情故事很好的反映了混乱的社会状态下,个人对命运的坚决反抗。“婚姻”二字意蕴的不断演化足以代表了中国社会和群体思想的觉醒过程。从“受之于天”“父母之命”“三妻四妾”到“自由”“开放”“文明”的恋爱态度,在不断的演化中,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腐朽的封建礼教被不断打破。以林道静在时代中不断争斗的故事为例,细致的描绘了时代命运下小人物从独自孤单的抗争不公的命运到认清现实后融入集体,以全新的精神面容思索中国未来的命运,在批评和痛苦中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青春之歌》,当代作家杨沫的半自传小说,首次出版于1958年,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之间的社会动荡,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阶段下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十、青春之歌导演?

1959年上映的电影《青春之歌》的导演是崔嵬。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员工自评怎么写

下一篇: 人际沟通的技巧经验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