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5g消息最新进展(华为5G芯片告急,高通传来好消息,已获得继续供货许可)

本文目录

  • 华为5G芯片告急,高通传来好消息,已获得继续供货许可
  • 刚刚,5G有利好消息!
  • 三大运营商在5G消息终端上的进展
  • 中国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达到了1.8万项,这说明了哪些信息
  • 5G消息,2021年谁来发、发给谁
  • 独家观察|广电5G友好用户“192”放号测试,杀入5G市场胜算几何
  • 美国的“5G新消息”死了,我们的5G新消息还能走多远

华为5G芯片告急,高通传来好消息,已获得继续供货许可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 科技 巨头,从2019年开始,美国针对于华为发布了限制令。随后又采取了一系列非正规的商业打击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华为铺下了天罗地网。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在5G领域对华为的封锁,接二连三的翻车。从侧面印证了一句话, 科技 才是硬道理,只有掌握最核心的技术,才能让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在5G领域对华为的封锁没有成功,但在手机市场上却让华为损失惨重。国内手机巨头与国外的手机巨头相比,最薄弱的地方就是芯片。华为虽然拥有独立研发的海思麒麟,但也仅仅只是具备设计能力,而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目前华为的芯片储备量已经严重告急,好在近期华为发布的鸿蒙os2.0,得到了国人的一致支持。作为一款纯国产自研的操作系统,与安卓和IOS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华为操作系统上的突破,让不少 科技 大V认为,华为很有可能通过这个角度来破解目前的封锁局面。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操作系统上的突破也仅仅只是软件方面,进一步成长,硬件方面,华为依然不具备太过强烈的主动权。 美国正式封锁华为之前,芯片行业具有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国内手机市场中,联发科和高通,一直都是众多厂家的首选。通常情况下,中低端产品上,厂家会选择搭配价格更加便宜的联发科,高端产品上则更加倾向于性能方面比较卓著的高通。 华为和苹果,本身具备自主研发芯片的能力,不过芯片的制造往往会交给国际上的一些代加工,比如说台积电或者是三星。在此之前,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一直都是由台积电负责。很简单,台积电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个具备七纳米生产工艺的代加工厂之一。 然而随着美国频频修改规则,导致这些代加工厂先后宣布将不会与华为继续合作。也就是说代加工厂将停止为华为继续生产芯片,硬件方面的危机,才是华为在最近几年时间里面临的最大困局。 值得庆幸的是,任何一个行业的正常运转都有其不变的规律。如果通过人为的因素刻意进行操控,将会导致行业内部的一些巨头企业遭遇重大损失。据相关数据统计,高通在去年损失了最少80亿美元的订单。原因很简单,这种不正当的打击方式,给国内企业敲响了警钟,很多手机厂家放弃了高通,选择了联发科。 迫于多家企业的联名上诉,目前美国针对于华为的封锁,已经逐步开放。其中三星,英特尔和索尼等诸多企业已经获得了向华为继续供货的许可。不过对于国内众多消费者来说,关心的还是高通是否能够恢复对华为供货的权限?最近几天有消息称高通已经公开宣布可以向华为供货,预计在华为的matepad产品上,将会用上高通骁龙今年的最新芯片。 据了解,华为在5G领域方面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去年作为5G元年,从上半年开始就有源源不断的5G手机发布,下半年的时候华为也正式发布了自己的5G产品。而到今年,5G手机基本上已经烂大街。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华为的5G芯片数量不断告急。 为了确保在手机市场上的寿命,最近华为所推出来的产品当中,有很多都设计出了4G版本。其实华为这样的举动也在意料之中,虽然说现在的5G覆盖率很高,但是想要大规模应用仍然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且当下三大运营商5G套餐资费较为昂贵,因此4G手机仍然拥有着广阔的市场。 同时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5G的吸引力远远没有达到心理的预期值。目前4G手机的价格普遍要比5G手机低得多,因此很多消费者在换机的时候仍然会首选4G手机。华为之所以推出4G版本,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这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产品在手机市场上的知名度,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华为在5G芯片方面的严重告急。 高通这一次虽然公开宣布可以向华为提供芯片,但附加条件却是仅仅只限于4G芯片,5G芯片方面,高通仍然没有获得许可权。当然眼下的情况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任何商业行为及本质都是出于利益。 当下5G如此火爆,华为又作为手机市场上的一个巨头,如果能够与华为取得合作,那么利润一定会无比丰厚,高通必然不会轻易的放过这个合作的机会。也许4G仅仅只是一个突破口,接下来很有可能会说服美国方面逐步开放5G。 对于国内手机厂家而言,华为现在的情况足以让厂商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在这个诡谲多变的手机市场中,掌握核心竞争力,才拥有继续生存下去的能力。自主研发芯片,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大部分手机厂家不得不走的道路。国产 科技 崛起之路,任重而道远。

刚刚,5G有利好消息!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周三表示,美国一项针对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新规定是一个必要的“澄清”,以帮助制定标准。他还补充称,对这家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安全担忧依然存在。

罗斯补充说:“这有助于确保5G无处不在。”

这项将于周四正式发布的新规,对限制美国商品和技术出售给华为的“实体清单”禁令进行了修改,将允许美国企业向华为及其子公司公布某项技术,前提是该技术有助于“修订或制定某个‘标准组织’中的‘标准’。”

美国于2019年5月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罗斯周三表示,这些担忧仍然存在,尤其是在5G领域。

“间谍活动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罗斯在采访中表示。

什么意思呢??放开一个允许M企业与华为联系的条款,想利用华为的5G技术免费让高通使用,由高通出面发展M国技术。

搞那么复杂,华业与高通合资公司行不通,单独让高通用华为技术,然后用M国制造设备发展5G技术。

总之,华为5G的事情有松动了,反正华为研究的6G技术(利用北斗,加近轨卫星无线传递信号,去光纤化),免费送给他,任总也表示过,不就是少收了钱。

M方只想要技术,但不给钱,设备由高通生产;总之这个事情,有松动,可以谈。下午,5G板块有望资金回流。

三大运营商在5G消息终端上的进展

终端基数是5G消息产业规模的根基,「新5G消息」整理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相关领导在众视Tech和中兴通讯联合主办的“2021亚太5G消息应用大会”上关于终端推进方面的进展及观点。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

  魏晨光表示,截至2021年5月11日,已经有56款定制终端支持5G消息;主流终端厂商已完成首批支持5G消息功能的商用版本推送。

  目前正研发5G消息协议一致性测试云平台,可有效降低终端厂商研发门槛。目前已完成多款主流品牌的终端测试。此外,正在研发针对Chatbot的协议一致性测试,以确保Chatbot良好、统一的用户体验。

  面向产业链赋能,推进5G消息SDK适配集成。对于5G消息SDK技术研究及产品孵化,目前已实现DM设备管理、注册认证、一对一消息、MaaP消息等5G消息核心功能。终端厂商认可运营商自研5G消息SDK,联合研发赋能产业链、助力业务推广的模式 已得到初步验证 ,目前正与小米、OPPO、VIVO、酷比等厂商对接SDK终端适配,预计Q2完成首款终端适配及入库测试。

  下一步中国移动将通过扩大终端覆盖规模、促进业务能力丰富和推进终端体验一致性加速推进5G消息商用进程。

   中国电信集团产品中心主任杨岭才

  杨岭才表示,中国电信积极推进5G消息终端测试及终端功能覆盖,已完成包括三星、魅族、OPPO、华为、中兴、海信、小米等10多个终端品牌的终端测试。在2021年2月份,支持中国电信的5G消息终端天翼1号上市。

  5G消息终端标准方面,杨岭才表示5G消息作为5G建设标准体系组成一部分,三大运营商与工信部的相关机构更需要一起努力来推动终端原生支持5G消息成为现实。

  基于互补,基于共赢,才有望能够让各方抛弃眼前的一些利益纠葛,更加注重长远的合作空间,创造更大的新的蓝海,满足多种网络环境,多种用户终端,未来将会有更多的AI和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与5G消息业务生态链当中,为广大用户客户提供更多的高价值服务。”

   中国联通集团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

  张云勇认为,在新发展阶段,5G消息随着运营商5G规模商用,供给能力集体升级,合作协同带来发展新动能。全球终端广泛支持,消息服务赢得应用新生态。与此同时,行业发展迎来新格局,行业客户、CSP运营商、终端厂商、用户五位一体,为端到端的业务体验共同努力。另一方面是新发展格局,监管部门、标准组织、5G消息工作组也指导和引领行业有序发展。

  未来中国联通将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共同推动技术演进,模式的创新。终端方面提供全网接入全时接入通道,面向海量的富通信物联网终端逐步覆盖。

此外,中兴通讯在大会上正式官宣中兴手机全系支持5G消息。

中国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达到了1.8万项,这说明了哪些信息

世界上非常先进的5G技术,我国可以说是最先开始进行设计和安排,在必要的专利当中我国已经达到了1.8万项,通过这项技术也帮助我国在5G技术标准方面取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地位,在全球排名的前15位专利申请量当中,中国的企业占了接近一半达到7家。根据信息显示,我国申请的专利项目占世界总申请的40%左右,这项数据已经表明我国在5G技术方面已经领先于全世界,这也说明我国已经实现了在5G技术领域领跑的目的,不仅如此这项数据也向大家展示了我国在高精尖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这也代表了我国将会在5G技术领域取得很强的通信技术,这已经意味着我国的5G市场将会在全世界都占有很强的地位。这说明我国在全球5G时代形成竞争优势方面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将会在全球通信领域取得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些信息也代表着我国科技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此项信息也展现了我国在重点科研领域已经不再受制于其他发达国家而是拥有了自己独创的技术。通过这些信息也代表着我国将会带领互联网时代进入新的时代,甚至是从零专项到5G标准专利数量领先全球,也可以看出我国科技发展和鼓励创新上的不懈努力以及部分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会拥有更多的创新技术专利,并且通过5G应用市场加强各大领域的连接,这些信息也向大家展示了我国通过政策的改革和创新,使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抢占了先机和市场,5G技术的成熟也将帮助我国在工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甚至让大家看到了超越美国的机会。

5G消息,2021年谁来发、发给谁

5G消息,2020年以面向公众用户第一款5G应用的身份亮相,成为最吸睛的5G行业应用之一。在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后,行业内时不时会传出一些进展,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5G消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并没有直观地感受到5G消息的魅力。

原因其实很简单,和其它互联网应用程序不同,5G消息处于最底端,商用需要网络、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层全面支持,整个生态链缺一不可。而一旦突破网络、终端、商业模式的瓶颈,5G消息将成为每一部智能手机的基础能力,前方就是一望无际的蓝海。

挑战大,潜在的回报更大,需要多一些耐心。进入2021年,5G消息将会发展到一个怎样的阶段?近日,5G消息网络和产业生态链的重要建设者中兴通讯,举办了一场在线媒体沟通会,对C114等媒体分享了自身的观点“关键在终端”。

已具备全面商用条件

中兴通讯5G消息项目总监周小军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5G消息“已具备全面商用条件”,进入2021年后,到了商用倒计时的阶段。

其依据是,网络侧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信通院、三大运营商和行业合作伙伴的努力下,去年12月通过了5G消息跨运营商互通标准,清除了技术障碍。在终端侧,国内六家主流终端制造商已经全面支持5G消息功能。

在应用侧收获也颇丰。2020年6月,中兴通讯协助浙江移动发起5G消息应用开发者大赛,到11月份进入决赛,评选了26个应用,覆盖交通、教育、政务、 娱乐 等九大行业,目前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已经可以体验部分业务。此外,中兴通讯协助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5G消息应用试点也在推进中,例如中国电信计划在春节前面向10万友好用户试点商用。

据悉,国外一些领先的运营商,也开始了5G消息商用。5G消息基于GSMA RCS UP2.4标准构建,技术相对成熟,数据显示全球已经有60多个国家、90个运营商提供RCS服务,月活达到4.73亿,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市场,已经形成区域性发展联盟。以韩国为例,RCS用户达到2300万户,渗透率接近半数。

关键在终端

既然商用已是万事俱备,那么“东风”是什么?周小军认为,关键在终端。还是以韩国为例,5G消息发展如此之快,在于韩国手机终端主要是三星、LG等本土厂商提供,而这些终端厂商全面支持了RCS native。

5G消息要触达用户,终端必须支持。但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随着终端性能提升延长到3年左右,旧机型如何升级支持5G消息,是一个挑战。另外,新机型除了苹果,主流手机厂商中均在运营商的渠道版中实现了支持,目前用户数约为大几百万户。

那么,关键的非渠道版呢?周小军坦言,5G消息创造了全新的流量入口,其所有权归属,一度存在一些分歧。不过,在行业主管机构的推动下,终端升级的标准已经提交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通过,目前正处于工信部的审批阶段。通过后,将可以助力支持5G消息终端的快速普及。

周小军认为,运营商渠道版已经强制支持,公开版还需要三到六个月时间走完审批流程,面向手机厂商推广。中兴通讯同时也有手机业务,今年上市的所有高端手机,包括Axon系列、Blade系列都将支持5G消息功能。

其中,谷歌安卓系统已经从原生支持5G消息。对于占据15%~20%市场份额的苹果,周小军建议,业界重点是把85%到80%的用户服务好,通过产品发展趋势反向推动苹果的支持,再就是通过行业主管机构和苹果沟通来推动。

服务的起点

5G消息的基础商业模式清晰,以运营商为中心,连接各行各业的商业服务,精准、智能地分发给用户。相比以往短信,送达后就是服务的终点,5G消息送达后,是服务的起点。这是一个根本性转变,对行业客户而言是最高效、直接、安全、可靠、公信的服务通道和产品通道。

周小军因此高度看好5G消息走向成功,认为5G消息活跃用户规模达到一亿以后,将会充分发挥巨大的商业价值,取得实质性的业务突破,形成产业大生态。产业各界应该目光长远,先把5G消息的蛋糕做大。中兴通讯在其中不仅帮助运营商建设了5G网络平台,更深度参与了生态链建设。

据悉,中兴通讯在2020年搭建了全国首家5G消息Openlab开放实验室,致力于推动5G消息产业链端到端的成熟。目前,实验室已接入了40多家产业链企业,完成了120多个5G消息应用的验证,帮助运营商成功引入多个优秀的合作伙伴。

就在近期,中兴通讯还与银联数据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5G消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周小军指出,金融行业是5G消息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跟钱相关的服务,第一时间安全送达客户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用户会有多张银行卡,多个金融账户,都下载APP利用率极低,而5G消息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通道,为用户提供各家金融机构的服务。

目前来看,5G消息将是一个面向C端个人用户的应用,由各个行业的服务机构通过同一个通道送达。尽管还面临不少挑战,但其产业链正在走向成熟,大的商业模式也能够为各方所接受。“风物长宜放眼量”,5G消息的2021年,有望不断取得进展,让用户收获新的使用体验。C114通信网 刘定洲

独家观察|广电5G友好用户“192”放号测试,杀入5G市场胜算几何

据中国广电总局信息中心官方微博账号“视听中国”披露,中国广电5G“192”号段内部友好用户放号测试已经启动。此前,中国广电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将有序实施“192”号段全国放号商用。“192”号段的发放,将预示中国广电移动通信业务正式走向商用阶段,向广大用户提供5G通信服务。

事实上随着新兴媒体不断发展,广电企业深陷经营困境,而5G被看做是广电的一根“救命稻草”。不过对广电而言,此前在移动通信业务领域没有相关经验,也没有产业配套设施,在体制机制、资金等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想要利用5G打“翻身仗”并不容易。

自5G牌照发布以来,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都在马不停蹄的建设5G基站,目前已经累计开通90多万个5G基站,发展5G套餐用户数也已经接近5亿户,发展成绩尤为亮眼。而反观中国广电,规模建网和放号运营刚刚起步。

当然,2021年,伴随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深入推进,中国广电5G在基站/天线设备招标、700MHz迁移招标、商用站点开通、192放号等方面不断传来消息,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流媒体网(ID:iptvott)着眼广电5G发展,从建网和商用角度出发,梳理2021最新进展和成果,探讨业务创新方向。

广电5G规模化建设启程

5G发展,基站建设是基础。而由于5G建设规模广、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等,5G共建共享成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底,中国电信、联通的 5G 共建共享基站达47.8万站,累计节省超千亿资金。而另一对共建共享“CP”中国广电和移动,伴随7月双方5G 700MHz基站和天线产品集采结果出炉以及8月在广州开通全国首批100个700MHz 5G商用站点,700MHz 5G网络共建共享也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不过这距离2020年5月双方正式达成共建共享5G合作协议已经过去一年有余。

广州开通全国首批100个700MHz 5G商用站点

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业务领域具有很强的业务实力,中国广电手握700MHz黄金频谱,双方“牵手”将有利于加快5G建设步伐。但双方在原有业务、组织管理、机制体制上存在不同,5G合作又涉及到建设、维护、市场和结算等具体事宜,如何建网、如何合作是个问题,这也是导致双方合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发展至今,双方合作的细节问题还在不断调整。9月10日,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5G共建共享补充协议曝光,此次700MHz 5G网络建设费用由此前各掏一半的约定更改为由中国移动一家全部承担,并先行享有700MHz无线网络资产所有权,不过双方均享有700MHz无线网络使用权。

5G共建共享补充协议

暂且不谈此次补充协议条款和内容对双方带来的利弊,单从建网来看,这为700MHz 5G建设中主要痛点的资金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有望加速700MHz建设进度。而事实上,随着5G网络深度覆盖进程加快,700MHz频谱建设已经变得尤为紧迫。

不过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合作细节的不断敲定,双方已经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随着双方在建网、出资等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有望加快双方的推进建设。根据计划,2021年双方将完成建设20万基站,明年则继续建设28万站。

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高杨曾表示,借助中国移动丰富的建网经验,双方按计划推进网络建设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影响700MHz网络最终商用时间点的反而是广电自身的频率迁移工作,即实现对700MHz频段在播地面模拟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的业务迁移。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约有12700多个地面数字电视频道和7600多个地面模拟电视频道,而由于牵扯大量 历史 问题,清频工作将不可避免带来地面模拟和地面数字发射机变动,需要地方部门协同,并且按要求清频过程要确保在播电视不受影响,所以整个清频过程较为复杂。在2021年7月2日中国广电宣布第一次开启的700MHz频率迁移项目因有效投标人数不足3家招标失败,某种程度上也说明700Hz清频工作的难度之大。

不过仅隔两天,7月5日中国广电又启动700Hz频率迁移项目第二次招标,并于7月27日对中标候选人进行公示,预示着700MHz正式启动清频,按规定,此次迁移项目总工期为一年,将根据广电5G 700MHz网络建设进度和“边建设、边运营”需要作出科学安排。这也侧面反映出清频工作短期内仍无法真正完成,或对5G 700MHz建网和商用进程产生影响。

700Hz频率迁移项目中标结果

总的来看,2021年,中国广电5G发展释放出的更多是积极的信号,无论是700M基站/天线的招标、700MHz频率迁移招标落定,还是首批商业站点开通等等,都预示中国广电5G建网取得了积极进展,广电5G规模化建设进入到真正的起步阶段。

业务商用和差异化方向

5G建网进度也直接影响商用拓展,对于中国广电而言,面向个人的移动通信业务仍未启动,广电5G“192号段”使用还未真正走向市场。而如今三大运营商已经发展5亿5G套餐用户,显然已经拉开不小的差距,另外中国广电也没有相关的用户积累和运营经验,并且在尚未完成全国一网整合下无法满足电信服务全程全网需求,后续在TO C公众市场发展的压力可想而知。

实际上,中国广电发展5G个人业务并不占据优势,而业务需求更旺盛、市场空间巨大的2B垂直行业市场或将是其发力的主赛道。中国广电董事长宋起柱在2021世界5G大会期间也明确表示将重点助推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落地,聚焦媒体、应急、警务、电网、港口、制造、农林等领域,努力打造5G融合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目前中国广电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近100个广电5G示范应用。

广电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

当然,面对三大运营商的激烈竞争,无论是TO C亦或是TO B业务,广电5G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是一个大课题。中国广电相关领导也在各个场合多次强调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而找寻差异化的突破口,关键在于结合自身优势,打造有实力竞争的业务。

此前广电最核心的产业是广播电视业务,这也意味其在发展5G过程中不仅拥有700MHz广覆盖优势,同时具备视频内容优势。因此,推进5G和传统有线电视相互融合、相互赋能,创新大小屏融合收视体验成为广电5G业务差异化 探索 中可选的一大路径。

况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用户时间碎片化、观看行为多样化趋势越发明显,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受到冲击,而有线无线协同发展,也有望让传统广播电视重新焕发生机。

目前广电差异化业务主打的一大方向是5G NR广播,即通过5G蜂窝移动基站和广播电视塔的混合传输覆盖,使得传统广播电视服务、交互化的融合信息服务进入到移动终端,从而实现广播电视的终端通和人人通。据悉,5G NR广播可以应用于4K/8K/VR等个人视频内容消费,也可应用在应急广播等 社会 公共服务,甚至应用到车联网、物联网场景中。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打通了一个无处不在的泛在化业务平台和通道。目前5G NR广播相关标准化工作、终端适配、业务试验工作都在积极推进中,并有望在冬奥会进行5G NR 广播标准试商用以及 700M 应急广播的平台预商用。

5G NR广播应用试验

另一方面,广电还在围绕传播内容和传播流程方面发力,尝试建设广电的5G应用平台,打造国家级5G视频内容平台和智能化平台服务。目前东方明珠BesTV+流媒体平台已经获准成为“广电5g应用平台(上海试点)”,该平台以用户为中心,“内容+服务”双核驱动,通过大小屏多终端打通和精细化运营,提升广电消费体验,从中或看出全国性“广电5G应用平台”所主打方向和业务重点。

无论是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在移动端接收的5G NR广播,还是定位视频流媒体平台的广电5G应用平台,通过有线无线融合、大小屏联动,为广电业态创新和服务升级带来利好,为其在5G时代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不过,伴随视听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广电内容对用户吸引力有多大、移动+有线网络的内容服务场景能否有效打通等等都影响其下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广电能否走出差异化,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小结:

当前,通信运营商建设5G的步伐日渐加快,而广电5G作为后来者,如何与三大运营商竞争,或者说如何在三大运营商的压力下跟上5G发展的步伐而不被市场抛下就成为了业内众多人士关注的问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5G建设还是用户发展方面,广电5G肯定是远远落后三大运营商的。

在此背景下,广电5G发展时间紧、任务重,700MHz清频、全国一网整合迫在眉睫,留下的时间窗口期已经有限。可以说,中国广电的5G部署已经进入既要雷声大,也要雨点大的关键阶段,发展刻不容缓。

美国的“5G新消息”死了,我们的5G新消息还能走多远

还记得“5G消息”吗?

2020年4月8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举行线上发布会,宣布共同发布《5G消息白皮书》,重磅推出“5G消息”业务。除了三大运营商之外,包括中兴、华为、小米、OPPO在内的11家终端厂商也纷纷积极表态,将对该业务予以全力支持。

新闻一经公布,马上引起了行业内外的震动。媒体纷纷发文进行报道,相关股票也接连涨停。有人甚至惊呼:“这是三大运营商在借助5G向微信发起绝地反击”,“社交通讯工具又将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毫无疑问, 运营商对“5G消息”是寄予厚望的 ——传统运营商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管道化趋势,利润空间不断被积压,急需和OTT抢占流量入口,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可以说,5G新消息成为了运营商面对OTT业务的最后一搏。

关于“5G新消息”的故事不光发生在中国,在美国也同样在上演,但是,先上路的美国运营商似乎走向了一个并不美好的结局——

2019年中,美国三大运营商曾联合宣布,将在2020年共同推出RCS消息应用程序,为此,它们达成了一个“跨运营商消息计划”,并聘请了一家名为Synchronoss Technologies的供应商来实现技术流通。

故事看上去很美好,但事实并未如计划发生。

近日,Verizon的一份声明宣告了美国三大电信运营商RCS联合发展计划正式破产,在声明中,Verizon明确“CCMI的所有者决定终止合资企业的工作”,这意味着,基于RCS的“三国联盟”正式解体。

美国的“RCS”,也就是中国的“5G新消息” ——“5G消息”,其实和5G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既不是5G特有的功能,也不是5G时代新开发出来的业务。它的真实身份,是2008年就已经诞生的RCS业务——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富媒体通讯套件。

那现在问题来了, 美国三大电信运营商RCS联合发展计划正式破产,中国三大运营商基于“5G新消息”的发展联盟还能走下去吗?

客观来说,运营商在5G消息这项产品上描绘的蓝图是非常诱人的,通过整合各种在线服务,打造一个高度中心化的移动服务入口,以此来吸引个人用户,从而带动数据流量业务的增长,当然,流量收入只是小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是——一个请各大互联网巨头入瓮的服务平台,一站式实现全部互联网生活。

但是,过去这么多年里,试图将去中心化的APP服务整合到一个中心化的平台中,对此种模式抱有商业想象的并非只有运营商,各大智能手机厂商、微信等超级应用,都曾为此付出实践,比如微信的小程序,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那以三大运营商之力,能成事吗?

问题在于,今天的用户真的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服务入口吗?我们假设这种需求是存在的,那么这便意味着用户希望某些服务在某个统一入口中获得,而非服务所对应的独立APP。

但事实上,即便那些超级APP中囊括了许多服务,用户也不会轻易卸载掉某个服务对应的APP。你会因为微信上有京东入口就卸载了京东的APP吗?你会因为支付宝上有 旅游 服务就卸载了携程吗?我不会。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所谓的5G消息,事实上,今天的用户不是需要一个集成的平台,而是需要一些真正创新的产品,用户很懒,但他们是希望有新的产品帮他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不是在5G消息里跟机器人玩文字 游戏 !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中心化“其实是不成立的。“5G消息“的出现,除了额外多出一个服务入口之外,很可能什么都不会改变。因此,打造一个中心化的服务入口这件事,虽然充满想象空间,但想象可能永远大于空间。

更关键的一点,产业链上下游大大小小的企业会配合打造5G消息生态吗?

显然,在三大运营商的规划中,5G消息是一个生态化的产品,运营商只负责平台,前台的服务和后台的技术实现都必须依赖产业链上大大小小的企业来提供。

运营商最大的优势是,它占据着手机系统原生的短信入口,用户不需要一个个去安装各种APP,这确实是一个优势,但依靠这个优势是不是就能将大大小小的企业收归旗下呢?

智能手机厂商自然是乐见其成的,5G消息可以直接提升手机系统本身的智能化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这对5G手机而言无疑是个加分项。因此在协助运营商打造5G消息生态这件事上,各大手机厂商拿出了极高的配合度。

不过苹果是个例外,iPhone制造商苹果并不支持RCS服务,这是美国RCS联合计划走不下去的一个重大的障碍,毕竟iPhone在美国占据超过半壁江山。

5G消息生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商表现得似乎有些冷淡。在2020年三大运营商举办的《5G消息白皮书》的发布会上,没有一家有影响力的应用厂商出席。如此尴尬的局面,究竟是三大运营商在嘉宾邀请上选择性忽略了应用商,还是目前尚未有代表性的应用合作方导致的,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这个情形就跟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嵩山派掌门人左冷禅处心积虑要统一五岳派一样,左冷禅想让五岳派以其为中心,听其号令;运营商想要让产业链上下游以其为中心,由其来统一统筹和分配资源,醒醒吧,现在早已经不是梦网时代了,那些巨头哪个是个省油的灯啊!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APP流量向第三方入口流失的情况出现。

可以确定的是,没有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商的支持,5G消息生态就只能是个一厢情愿的设想。

当然,从美国RCS计划破产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断言5G消息已经没有未来,毕竟两国市场差异颇大,比如RCS在日韩市场就活得很好,但三大运营商需要深入去反思,怎样才能摆脱左冷禅式的思维和形象,打造一个产业链真正喜闻乐见的平台。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spent怎么读(花费的过去式怎么读)

下一篇: 家乐邦电器(乐邦电器品牌介绍)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