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企业淘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
8月13日,新三板公司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莱盛隆)正式宣布破产。
但财报显示,公司2017年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
短短几个月,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反转。来生龙经历了什么?
(1)
在一份离职公告中,赖声隆通知所有员工:
由于经营不善,公司仍拖欠全体员工2018年5月及6、7、8月的工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经全体股东充分考虑,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网传赖声隆公告)
紧接着,8月14日晚间,券商郭蓉证券发布的莱晟龙风险提示公告证实了公告的真实性。
根据辛志勋引用网友的消息,在宣布正式弃商之前,来生龙已累计负债2.007亿元。
其中拖欠银行贷款3670万元(以5套房屋抵押),小额贷款1.39亿元,供应商货款2200万元,支付员工工资300万元。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很惊讶。
首先,来生龙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家放弃业务的新三板公司。
其次,来生龙上市后公布的业绩还不错。
财报显示,其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764万元和1.15亿元。
现在已经沦落到生意做不下去了。
最后,也是最尴尬的,赖声龙居然倒在了“跨界”的路上。
(2)
公开资料显示,莱圣龙成立于2007年1月,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拥有自己的大型工业园区和500多名员工,是集R&D、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中型高科技上市企业。
之所以能取得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它在保护膜、充电器、蓝牙耳机等手机配件上做得比较好,之后成为了魅族、努比亚等手机厂商的供应商。
然而,经过几年的努力,来生龙对手机配件行业越来越不满意。
竞争激烈,利润不高,赚的都是辛苦钱。
于是,赖生龙想到了玩“跨界”。
当时的无人机市场还只是风口之上,DJI的风光让很多企业蠢蠢欲动。
赖胜龙就是其中之一。
但为了错开DJI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已经展现出的锋芒,有兴趣的赖胜龙选择了植保(如喷洒农药、种子)无人机方向。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目前植保仍以手动、电动喷雾器等半机械化设备为主。
相比之下,日本的航空植保覆盖率已经达到50%左右。
也就是说,无人机在我国农业行业的应用前景相当诱人。
而且这个领域刚刚起步,新人有很大的机会“弯道超车”。
也正因为如此,赖胜龙对植保无人机寄予厚望,并一步步将业务重心转移到这一领域。
2015年,来生龙在广东、河南、哈尔滨、黑龙江等地区设立现代化工厂,已安装生产线多达十条。
2016年7月,莱盛龙正式成立无人机事业部。
2017年,进一步,无人机学院成立。
凭借首创的重型植保无人机,来生龙在这一领域也开始初见成效。
2017年财报显示,其无人机服务费收入约为755万元,占营收的7.2%。
(3)
不幸的是,这种势头没有持续多久。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公司想在植保无人机行业分一杯羹。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植保无人机概念。此外,新三板上也有10多家公司涉及植保无人机相关业务。
残酷的竞争限制了植保无人机在价格上做文章的空间!
不仅如此,无人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而技术突破有赖于R&D的投资。
然而,赖生龙
因此,在研发无人机的三年内,莱盛隆只能通过频繁的股权质押获得流动资金。
资金短缺直接体现在研发质量上。
2018年,其“植保无人机”频频发生爆炸、坠落、失控等事故。
就在今年7月,黑龙江多家代理商跑到来升龙公司门口拉横幅维权,称订购的20多架无人机已约定4月份发货,但7月份仍未发货。
这无疑给了赖生龙“致命一击”。
(7月,代理人在来生龙门口维权)
对于企业来说,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失去市场无异于“自杀”。
果然,一个月后,赖生龙被举报主动宣布破产!
就这样,我想利用无人机,上一层楼就能飞到莱盛隆In,结果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4)
赖胜龙不是个例!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青睐“跨越式发展”。
他们几乎会放弃原有的行业和技术,完全专注于新的领域。
殊不知,你能看到的潜力,其他企业也看到了。
于是,大家蜂拥而入,行业的蓝海瞬间变成了红海。
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新手,如果既没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也没有突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那么是什么让你幸运地从中幸存下来呢?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并不容易。
为了更有竞争力,热衷多元化体验无可厚非。
但是,并不是所有风口都能追,尤其是你不了解的风口。
不然别人的跨界是创新,你的跨界却是性命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