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美山水的诗句 古诗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2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7、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0、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www.lz13.cn)——夏完淳《别云间》
31、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3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3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3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0、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4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3、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4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二、赞美山水的诗词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还有: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描写山水的古诗和赏析
五六、楚山欲雨图
举杯风雨中,
人去楼空。
可叹茫茫楚河水,
依旧只流东。
我借天上天公笔,
写君惨淡人生。
记当时:
只有楚山客,
愤世嫉俗,
难改初衷。
欲诉万种情,
石破天惊。
天下人落天下魄,
独做寥寥寒星。
喋血黄昏空喋血,
不见旧日雄风。
看今日:
空有凌云志,
弃我而去,
何太匆匆?
五七、千里江山图
“大鹏一日乘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五千年里数骄子:
武羞霸王,
文怒苏轼。
龙飞凤舞挥巨笔,
天下第一!
忽闻天外雷声急,
生灵亿万齐欢喜。
为赴大义轻生死: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多少豪情在诗集?
天开地辟!
后记
诗潮澎湃
有涯沧海,无涯胸怀。
乱世诗狂,盛世英才。
历经蒙古铁骑的疯狂践踏;饱尝满清胡虏的野蛮奴役;残遭八国联军的枪炮轰击;忍受日本强盗的烧杀抢掠……压抑了几十年,几百年。今天,在华夏大地上,终于爆发出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激发出一种令天下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都为之震撼的东西——这,就是《诗词三百首》!
读了《诗词三百首》,颇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书中有雷鸣,有号角,有虎啸,有龙吟。好似惊涛骇浪,以波澜壮阔的气势,揭天掀地,席卷而来。大笔挥舞,铿锵有力,所向披靡。字字句句落地有声,振聋发聩。自然流露出处在变革时期的求索者“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的豪迈、奔放、乐观、旷达。
伟哉!《诗词三百首》。读了你,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的高风亮节!
壮哉!《诗词三百首》。读了你,我们可以呼吸到诗人的浩然正气!
——孙培军
跋
诗韵悠悠
天地之道,恒久不已。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
——《周易》
《诗词三百首》真真写煞,真真写绝。不能不让人们引为知己,叹为观止。与其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倒不如说是炎黄子孙从此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作者强烈感情的喷发。她不单纯是作者博古通今之后的知识发挥,而且是:作为一个平民的血与泪的痛苦结晶;作为一个战士的生与死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学者的灵与肉的慷慨独白;作为一个游子的爱与恨的情感升华。
她叩响世纪之门,奏起时代弦律,歌唱美好生活。最贴切地道出了一个群体的心灵之声,最直接地反映了一代人的精神风貌。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读了《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想起一段难忘的岁月。是为跋。
——胡庄
再版说明
诗风隽永
华夏文明,精彩纷呈。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诗词三百首》能够再版,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神州神韵的源远流长和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生命力量的无穷无尽,实现了多少人多少年的梦想。最终使优秀的传统得到继承,使崇高的精神得到发扬,使伟大的人格得到尊重。简而言之,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
通过《诗词三百首》,我们可以体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辛;感受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勇气;领略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激情。
《诗词三百首》内涵丰富,简古流畅;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易学易记,易吟易诵。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过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今天,我们再一次读到她,除了可以尽情享受和惊叹她的大气之外,还能够找回那种久违了的自豪与欣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永远无法预见、不可估量的。 ——李正刚
四、赞美山水的诗句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 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
请贸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五、形容山水画的诗句
1、《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清代: 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译文:
这里的山色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参差不齐的树影映在江面上。
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2、《题稚川山水》
唐代: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译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3、《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唐代: 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译文:
画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极之天,如罗浮之山与南海相连。
此画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笔驱赶着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
4、《望洞庭》
唐代: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5、《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唐代: 李白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译文:
在高堂白壁之上,有一幅海上仙山图。举烛前观,但见沧洲清逸,招人欲去。
仙山高峻峥嵘,四周洪波汹涌,神山光华匹照,犹如丹丘,遥隔大海,可以直望赤城。
六、写山水的古诗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
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
(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风景旧曾谙。”
“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曾经。
“谙”:熟悉。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文人心态录——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主体 华夏历史悠久、一统时间长为山水田园诗提供了审美时间,美丽风光为古代诗人提供了审美空间,创作出至美的山水田园诗。西方风光也自具美的特色,为何其山水田园诗远不如中国兴盛,且其内蕴远不如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那么深远婉曲复杂有味呢?除了前文所说审美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审美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的原因,即古代文人心态的原因。
爱国之情——山水田园诗的高亢主调 以名山大川为筋骨血脉,以田园为肌肉的神州大地是华夏民族获取生活资料赖以生存的源泉。山水田园哺育人,人必热爱山水田园,产生一种深沉的山河之恋、乡土之情。
这种山河之恋与乡土之情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愈益浓烈,到民族国家形成时便成为爱国主义崇高感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爱国主义最终形成。反过来,古代山水田园诗人又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之下遍游山水,饱览田园,讴歌华夏风光,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使山水田园诗获得很高的思想意义,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遥远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就有许多祭祀山川、旅游、隐逸的传说。黄帝游天下,封禅五岳;巢父、许由因自标高洁不受天下而遁迹山林;虞舜东巡狩,登南山,观河渚,南巡苍梧而死,葬于九嶷山; 《诗经·周颂·殷》歌颂武王克商,天下统一,疆域辽阔,群山环岳,百川汇河的壮美景象;魏武侯游于西河,赞叹“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孔子游缁维之林,坐杏坛之上,又出游少源之野、戎山之上,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著名观点;屈原在《招魂》中描绘楚国“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以故国山川美胜,光景可人,呼唤楚王之魂归来。
六朝以后山水田园诗大盛,歌颂描写山水田园以表山河之恋、故土之情的作品不胜枚举,借山水直抒爱国之情的作品也纷至沓来。高适有“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之颂(《奉酬睢阳李太守》);储光羲作《游茅山诗》五首,极写茅山风光的清美与野逸的情趣,诗中“此意在观国,不言志远游”,“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意在歌颂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叹(《春望》);陆游抒“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