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甲骨卜辞记载,殷商王畿西南部活跃着一支命名为“宁”的氏族,即商代宁国,也叫泞国。汉代《韩诗外传》记载:“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更名宁曰修武,亦曰大修武城。”商末武王伐纣时,将宁地改为修武。修武,即现在的河南修武县,故修武县当为商代宁国故地,许多权威古籍上都这么一致认为。《史记·魏世家》载:“通韩上党于共、宁,使道安城。”《史记正义》解释说:“共,卫州共城县;宁,怀州修武县,本殷之宁邑。”《左传·定公元年》记载:“(魏舒)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宁。”魏舒是晋国大臣,他去了大陆泽田猎,焚林围猎后回来,死于宁地。大陆,即大陆泽,但这里所说的“大陆泽”并非今河北邢台的大陆泽。根据《水经·清水注》,其地理位置在今河南的获嘉县与修武县一带,后世也称“吴泽”,今已消失。此大陆泽的供体为清水,就是现在的卫河,卫河自宁地以北注入大陆泽。宁方处于商王畿与外服边缘,是守卫商王畿抗击西南敌寇入侵的重要门户。《殷周金文集成》著录有不少宁器,如“宁父鼎”、“矢宁父乙方鼎”、“宁戈父乙甗(yǎn)”、“宁觚(gū)”等等,应该属于商代宁国或商周宁族铜器。
需要提示的是,商代宁国的“宁”跟现代语境“安宁”的宁并没有直接联系。“安宁”之“宁”来源于“寧”,“宁”、“寧”本是两个不同的字,两字均有甲骨文存在,写法差异颇大,字义迥异,后者跟“盛器”有关。现代意义的“宁”即来自后者。这里要说的是宁地之大陆泽,即荥泽,《说文解字》说,“荥泞”是叠韵连语(古声相近),意思是小水之貌,即沼泽之地为荥泞,故泞、荥相通。荥,古作“滎xíng”,两字有承续关系。“滎”、“荥”两字无论上面的“两个火”,还是“艹”,都比较符合泞地的地质环境。“滎”上面两“火”指水面上泛起的波光,可见早期宁地湖泊密布,水质纯净,无论白天阳光下还是夜晚月光下,湖面总是波光粼粼,碎星闪耀;但湖泊的水位往往会随着气候或季节演变而升降,若湖面干涸则变成沼泽,水草丛生,故为“荥”。泞地应该像南方的云梦泽一样沼泽遍地,这或许是古泞地的由来。而“泞”所以叫“泞”,可能源于早宁部族依水而居。宁人傍水即为“泞”,便将当地取名为“泞”,而“泞”字也多了一层泞淖、泥泞等意义。照此推测,再结合甲骨文象形,“宁”的造字本义可能是一种行走于沼泽地带的代步工具,类似后世的泥撬。
宁的甲骨文
商代宁方族人世代生活在清水流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湖沼遍地,植被繁茂,是动植物的天堂,非常适合田猎活动。商王在此设立狩猎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卜辞中就有“惟在泞田”的记载。商王多次去泞地进行狩猎,如“翌丁亥勿焚宁。”焚,古代狩猎方式之一,通常天气晴好,又恰巧遇到大猎物,不易追捕,便用焚烧山林的方式将野兽驱赶到方便自己围捕的区域。商王在宁地狩猎多用“焚”,说明宁地多有不易猎捕的大型野兽。
宁鼎铭文拓本
卜辞“师般氐人于北奠次。”、“人于泞次”,“次”在卜辞中指驻扎的军队,北奠和泞地出现在同一组卜辞中,说明两地相近,一期卜辞中曾有“奠来宁”的记载,奠宁两地确实有联系。“奠”在这里并非“置奠”,而是作为国名,即商代奠国,位于王畿内,具体位置不明,北奠即奠国以北。奠国是武丁儿子的封国,其权重自不必说。师般,即商武丁辅臣甘盘,曾助武丁成就“武丁盛世”。以上一组卜辞大意为师般率人来到奠国北部的奠军驻扎地,接着又来到宁方宁军驻扎地。商王因何派师般来奠国、宁方视察军部,卜辞没有说明,但可以肯定,宁方有商王的直隶部队。卜辞:“……卜,在宁師。”这支“宁師”恐怕就是商王驻扎在西南部抗击外敌的主力。“于泞帝(禘),呼御羌方于之。”这是商王令在泞地行军事祭祀,准备抵御羌方的入侵,这也或可说明武丁时期,游牧于西北部的商朝劲敌羌方,其势力已漫延到了商王畿西南一带,而且直逼王畿内核。
晚商矢宁父乙方鼎
根据《韩诗外传》,商末,大约牧野之战前夕,宁国率先被武王所灭,成为周军修兵厉武的场所,故赐名修武,号大修武城,据说被分成了大小修武城两座,可能源于军事部署的需要。可见,宁国故地曾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武王克商的根据地。周代商后,宁地被划给了文王十三子雍,成为西周雍国的领地。春秋时宁地属晋,三家分晋后,划为魏国领地。《战国策·魏策》载:“秦罢邯郸,攻魏,取宁邑。”最后落入秦国囊中。商代宁国之后有宁姓,是后世宁姓的其中一支。
文/堰风
殷商古国——栗国,最早栽培板栗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