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虽好,但先别急着往家里买,除非你已考虑好这三个问题:家人的体质适合吃三七吗?适合生三七还是熟三七?只吃三七就行,还是要搭配其他药食才能补而不伤?
三七究竟怎么吃才对?这要从瘀血问题说起……
瘀血是不是血瘀堵了?瘀血质是指体内血液运行不流畅,而产生的有瘀血内阻病证倾向的状态。
注意,我们说的是「有瘀血内阻病证倾向的状态」,意味着容易导致瘀血内阻病证,但还未构成瘀血病证。
这就是体质跟病证的区别:两者一是在程度上有差异,二是体质是病证的背景。
有那样的病证存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有那样的体质背景。
比如,以下疾病容易带有瘀血体质的背景:
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各种疼痛,精神疾病,提早老化,老年性痴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各种肿瘤等。
心脑血管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机制——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的中医病机,相当比例是落在瘀血上的。
怎样判别瘀血体质?瘀血体质的成因,多有家族性的心脑血管病史(或者可以表达为,父母的家族性瘀血倾向赋于后代);
或长久不运动劳作,致气血不流通;或后天跌打损伤,瘀血未完全排干净;又或者肝气郁结,气滞导致血瘀;又或者年老阳气不足,推动血行无力;或者久病入络。
判断有无瘀血体质,主要是看有没有这些表现:
瘀血体质特征
面色偏晦暗,体表易出现青紫瘀斑,口唇色偏暗或紫,舌偏暗或有瘀斑,皮肤偏暗或易有色素沉着、轻度黄褐色斑块,易患疼痛,妇女月经色常紫暗,时挟血块,痛经,脉涩。
瘀血的特征其实蛮容易掌握,首先外观有一个颜色偏暗的特征。
比如正常的女性月经应该是鲜红的,如果月经颜色紫暗,那就是瘀血;同时,多数人有过跌打损伤的病史,也能看出局部的瘀血是发暗的。
假如整个舌头偏暗,那么估计这种属于瘀血的病症,而不是体质。体质的偏暗,多半是出现瘀斑,或者更小的瘀点。
当然,我们也可以去看发暗的程度,比如舌头发暗的程度不算太明显,恐怕是属于体质倾向。
看舌象还可以顺便看舌下络脉。假如舌下络脉,青紫曲张,或者拉长了,或者瘀暗面积比较大,颜色比较深,那么应该也是瘀了。
假如经常出现局部有疼痛,痛的位置比较固定,而且,痛处比较尖锐,像针刺样、刀割样,而且用手按它越按越痛,是偏瘀了。
把脉的时候,指下有不流畅的感觉,这个就是「涩」脉,多半情况下是气血运行艰涩,往来不流畅所致,这对于判断瘀血体质也有意义。
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瘀血问题的调养,常会用到三七。
三七就是田七,性味甘、微苦,温。功效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瘀血病症和因瘀血而导致的出血(这类出血有个特征,就是血色紫黑,夹有血块),还可以用在外伤出血。
有些人可能觉得奇怪,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是怎么回事?
中药跟西药有所不同。西药往往是单一成分,起的作用很分明;而中药,一味药含的成分就很多。
三七之中,既有活血成分,也有止血成分,当它进到人体之中,就跟人体内的生化状态产生互动。
也就是说,三七类似于供货商,我有这么多货,你就根据你的需要来选择。你需要止血成分更多,那就止血成分发挥作用更多;你需要活血成分更多,就活血成分发挥作用更多。
某些中药有双向功效,原理大抵就这样。
这里推荐一道三七蒸鸡。
药膳:三七蒸鸡
备料:母鸡1只,三七20g,姜、葱、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带水上笼蒸2小时左右,吃肉喝汤,佐餐随量食用。
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主治虚劳瘦弱诸证。
你适用生三七还是熟三七?这里,如果用的是生三七,那么主要功效就是散瘀、止血、定痛,主治各种瘀血,或瘀血吐血之症。
如果用的是熟三七,那么主要就是益气养血、补益强壮的功效了,当然也略有点活血作用。
很多人一听到三七,第一感觉就是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很好。但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个功效基本上是生三七的,坊间就有一句话叫做「田七,生打,熟补」。所以,熟三七的功效是补益强壮、活血化瘀。
那么可能有人问,是不是把三七放到水里面煮熟了叫熟三七?
不是的。熟三七是原本就炮制好的,你拿来熬汤,它就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生三七即便煮熟了,还是不能叫熟三七。
就好像生附子跟熟附子。熟附子是炮制过的。我们现在开方,一般开出来的是熟附子居多。生附子的功效比熟附子猛多了,当然毒性也大,多半是有经验的医生用来回阳救逆,治疗亡阳的。
假如你开方用的是生附子,那么即便在汤里面煮熟了,他还是不能叫熟附子。
而现在,假如你到药店,开口就说买三七,那么给你的多半是生三七。有些药店是有炮制好的熟三七卖的。
老年人吃三七,有好处吗?另外,现在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把三七打粉用,来预防心脑血管病,对不对呢?
道理上,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预防心脑血管病或者是动脉硬化讲得过去。但问题是,如果活血化瘀药用的时间久,它是耗人气血的。
所以,单一味的三七,最好不要久服。
如果要防止它耗气血,有什么弥补方法?
假如是寒底的人,最好是红参配三七各半,打粉用;热底的人是西洋参配三七各半,打粉用。
不寒不热体质的人,红参跟西洋参合起来占一半,三七占一半,再打粉用,这样用起来会相对稳妥。
「气行则血行」,所以一般用活血的食物或中成药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些补气、行气之品,如人参、陈皮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