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只要有流量,就会有人关注,有人关注,自然就能将自己的流量变现。
自从某爽日入两百万的消息被爆出之后,大众都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明星的天价片酬上。
流量明星们的演技真的能配得起数千万乃至上亿的片酬吗?
前段时间,65岁的老戏骨李幼斌更是大胆直言:他们都是奔着钱去的。
这番话也引起了一众网友的共鸣。
现如今踏踏实实提升演技,脚踏实地拍戏的演员太少了。
各式各样的真人秀综艺捧红了一批明星。
接拍各种广告、直播带货更是让明星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毫无疑问,在真人秀中总是以固定人设出现,久而久之就会固化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当然,娱乐圈中还是有着这样一股清流,他们既不接广告、不带货,也从不会参加任何真人秀综艺,提高自身曝光度。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六位,既不上综艺也不接广告的实力派演员。
1,富大龙
即便你没有听过富大龙的名字,你也一定看过他演绎的角色和作品。
2001年,由冯小宁执导,富大龙主演的电影《紫日》播出,上线后立刻掀起了一阵观影热潮。
为了将这个角色演好,他更是深入了河北的农村,亲身体验一把农民的生活。
最终他也凭借剧中“杨玉福”一角,向大众证明了自己的演技。
这部影片还在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中,斩获了最佳影片的奖项。
然而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富大龙出演的影视作品却是少之又少。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无戏可拍,而是因为他对剧本和影视作品的质量都十分挑剔。
大部分发来的剧本都被他婉拒,他宁愿吃不上饭,也不接烂剧烂片。
娱乐圈内的很多演员只是稍有名气,便开始疯狂接综艺、接广告,只要能捞金,再烂也无所谓。
富大龙却不一样,在他最窘迫的时候,宁愿去送外卖,也坚决不接广告、综艺。
2007,兢兢业业的富大龙终于等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机遇。
这一年,他收到了《天狗》导演发来的邀约。
看完剧本和角色后,富大龙万分欣喜,连片酬都没看便接了下来。
在《天狗》中,他演绎了英勇无畏的护林员李天狗,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在影片中撕心裂肺的哀嚎,让无数观众身临其境地进入了电影世界。
最终,富大龙凭借“李天狗”一角,成功斩获金鸡奖、华表奖以及华语电影传媒奖等三大奖项的影帝。
之后,富大龙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想被捧得太高,演员需要塑造各种不同的角色,演绎不同的形象,曝光率过大不利于角色的转换。”
2,王志文
1991年,王志文四处奔波,找关系托人脉,才求得了一个在赵宝刚导演的《南芜记》中,出演一个龙套角色的机会。
果然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方法奏效了。
两年后,赵宝刚再次邀请他出演自己的新剧《过把瘾》。
这一次王志文终于演了一次男主角。
而他在剧中饰演的是情感细腻、内心强大、沉默寡言的“方言”一角。
连王志文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凭借这个角色斩获飞天奖影帝。
由于长相太过平凡,一直以来不被演艺圈看好的他,却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奶油小生。
随着王志文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观众却极少在影视作品之外见过他的身影。
因为他从来不接任何广告,也极少参演综艺。
用王志文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谁都喜欢钱,拍几部戏都不如一条广告的代言费来得多,但这钱我赚得不安心。”
他还表示:“我无法保证代言产品的质量问题,更不能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王志文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毕竟因为虚假代言、夸大宣传而遭到大众抨击的明星不在少数。
2014年,王志文凭借《大丈夫》,斩获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项。
记者采访时问到:时隔十八年再次拿到视帝,片酬会暴涨吗?
王志文回应道:“片酬不能再涨了,再涨就暴了,如果观众喜欢,我可以降一降。”
3,李保田
1985年,李保田在电影《流浪汉与天鹅》中,首次担纲男主角,饰演了“抹桌儿”一角。
他将这个苦中作乐的流浪汉角色演绎得绘声绘色。
两年后,他又在电影《人鬼情》中,饰演了秋芸的父亲。
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十分复杂,既偏执压抑又要强固执,需要拥有强大细腻的演技来支撑。
李保田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他也凭借该影片,成功斩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项。
在演艺圈中蛰伏多年的李保田也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将金鸡奖、百花奖、飞天奖等各个奖项拿了个遍。
《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他又凭借“刘罗锅”一角红遍了大江南北,获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誉。
起初他与张国立、王刚因为拍戏相识,志趣相投,关系很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保田发现,自己与他们的追求不同,根本不适合做朋友。
三人都因这部剧风靡全国,不少广告代言人都主动找上了门。
王刚、张国立也因为多个代言赚得盆满钵满。
但李保田这辈子却没有接过任何一个广告代言,因为这是他作为演员的底线。
他推掉的所有广告,代言费加起来甚至超过两千万。
在这个不少老戏骨都开始直播带货、卖惨的时代,他仍然坚持不接任何广告、综艺,只用作品说话。
4,张译
在张译二十八岁那年,《士兵突击》恰巧正处于筹备阶段。
张译意外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给导演康洪雷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的自荐信。
康洪雷被他的诚意打动,决定让他出演班长“史今”。
《士兵突击》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史今这个角色也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将正直朴素的军人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之后,他又相继出演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新上门女婿》、《北京爱情故事》、《温州一家人》、《绣春刀》等多部影视作品。
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打破了长相平凡不能在演艺圈大展拳脚的魔咒。
四十岁那年,张译又凭借《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一角,斩获白玉兰奖的最佳男主角奖项。
入行十六年,张译的敬业绝对是大众有目共睹的。
拍摄《红海行动》期间,张译不小心骨折。
为了不影响拍摄,坚持不打石膏,不用替身,拖着受伤的身体,将戏拍完。
拍摄《攀登者》时,他光着脚在雪地里行走,冻得双脚没了知觉。
作为演员,张译一向都有着自己的坚持。
在参加访谈节目《可凡倾听》时,主持人问道:你为什么不接真人秀综艺的通告?很赚钱的。
张译耿直地表示:“我推掉了好几个,我知道自己不适合真人秀。”
主持人又追问张译为什么认为自己不合适。
他才解释道:“我不认为我是一个能娱乐大众的人,修为太低了,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大俗大雅,但做那些事还是会让我难受。”
之后,在参加某个活动的时候,张译再次被记者问到相同的问题。
张译再次耐心地解释:“我不喜欢过度包装,演员的主要任务是拍戏,明星负载得更多,责任更重,但我做不到。”
他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间清醒”诠释得明明白白。
坚持初心,才能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远。
5,李幼斌
2004年,《亮剑》在山西开拍,恰巧到了北方最寒冷的日子。
拍摄的地方是农村,气温骤降到了零下二十度。
即将奔五的李幼斌果然吃不消了,还没拍几场戏便染上了风寒。
更让李幼斌崩溃的是,他要饰演的“李云龙”一角,不仅戏份重、台词多,拍摄的时间也非常长。
由于预算吃紧,摄影机的租借费又十分高昂,只能尽量缩短拍摄的时间,降低成本。
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也只能抵着严寒,在冰天雪地里冻得瑟瑟发抖。
好在这部剧播出后的收视率和人气,没有令演员和工作人员们失望。
因为《亮剑》与普通的抗日神剧不同,既没有手撕鬼子的低级戏码,也没有降智的日本人。
直观的将抗日战争的残酷,以及军人们的英勇无畏展现给了广大观众。
粗狂鄙俗却又正直刚毅的李云龙,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幼斌也给观众们贡献出了教科书般的演技。
2006年,李幼斌受邀出演了由孔笙执导的商战剧《闯关东》,在剧中饰演了男主角“朱开山”。
朱开山与李云龙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角色,朱开山是一个既成熟内敛,又思乡情切的人物。
李幼斌用炉火纯青的演技,将这个角色的形象、性格和心理演绎得出神入化。
《闯关东》在央视播放后,再次创下不俗的收视纪录,红遍了大江南北。
李幼斌也彻底被贴上了实力派老戏骨的标签。
现如今他已经是年过六十的老汉了,却依然在为自己热爱的演艺行业添砖加瓦。
前段时间,李幼斌在访谈节目《蓝羽会客室》时,就曾提及关于演艺圈各种乱象的话题。
他直率地说道:“我不会去录真人秀,他们都是奔着钱去的,演员就应该演好戏,一大把年纪还去录综艺,太丢人了。”
除此之外,李幼斌还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年轻人也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地伟人,演员算什么英雄。”
6,葛优
1988年,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葛优,终于等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一年,导演米家看重了王朔撰写的小说《顽主》,准备将其改编成电影。
导演看到葛优的照片之后,立刻敲定了让他来饰演男三号“杨重”。
他也没辜负导演的期望,将这个面冷心热的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葛优也成功凭借这个角色入围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项。
不过真正让葛优爆火的还是,1991年的那部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
由于无比的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播出后立刻引发了观众们的强烈共鸣。
葛优也凭借炉火纯青的演技,成功斩获当年的金鹰奖视帝。
之后,葛优相继出演了《活着》、《霸王别姬》、《秦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手机》等多部影视作品。
先后将戛纳影帝、百花奖影帝、华表奖优秀男演员等多个奖项收入囊中。
近几年虽然葛优出现在大荧幕上的次数越来越少,但仍被无数观众视作演艺圈的演技派代表。
不少观众都希望能多见见风趣幽默的他。
所以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许多演员都开始参加各个综艺节目,为什么你没有去?
葛优则表示:“有七八个节目都有给我发邀约,却都无一例外的被我拒绝了。”
不少观众都不理解为什么葛优放着钱不赚。
但他自己很清楚,综艺的录制时间和周期更短,酬劳却高很多,不过为了收视率和热度,节目组可能会最大程度的恶搞你,换取流量,这太消耗口碑了。
加之,葛优极其不适应对其他人指点江山,不愿意得罪别人,为难自己,也不够资格评价选手。
演员最忌讳的就是被过度消费,尤其是在观众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一旦被破坏,那必然是覆水难收的。
不得不说,葛大爷还是十分清醒的,深谙综艺节目的套路和规则,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
结语
在这个连老演员都开始接广告、接综艺、直播带货捞金的年代,却有这些能够坚持初心的演员,实属不易。
我们也不难发现,为什么这六位演员能够如此清醒。
那都是因为他们自身有过硬的实力,也因为他们足够热爱演员这个工作。
他们的清醒,究竟打了多少明星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