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谈人生价值!)
今天是季羡林先生逝世12周年。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
下面分享《季老在爱中永生——羡林师言传身教实录》中的一个篇章,让我们一起怀念季羡林先生。
先生拨冗赐序的《白凡逸志》中译本出版后,我们给先生送书去。先生特意带我们参观了他个人的工作室和藏书库,浓浓的学术气氛深深感染了我们。
随后在谈话的过程中,他谈了自己从清华毕业后回家乡执教的例子来教育我。他说人生的成功之路是“天资+勤奋+机遇=成功”,而天资是由“天”决定的,自己无能无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他说,“我这么大年岁,每天都在写,好像一天不写些东西,全身都难受,像白过一样,我现在正在写《中国佛教史》。你还年轻,才60多岁,虽然退休了,可干的事情还很多,来日方长,正是人生起跑线的开始。”
接着引用了王静安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季先生知道我是人民出版社的编辑,特意讲了编辑工作。他引用唐朝秦韬玉的两句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并说古往今来,每一个社会都需要这种“为人作嫁”的精神,说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先生重视编辑工作,尊重编辑劳动,倡导编辑精神,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这些当编辑的人,我不禁要高呼:“知我编辑者,季先生也!”
图为季羡林先生亲笔题签赠给学生的部分著作
接着,季先生现身说法,说他自己从清华毕业后回家乡当中学教师时,学校让他一个学期同时开三个年级的课,他用他亲身经历的事例来教育我。他还说他身处逆境时,仍旧争分夺秒,利用扫厕所、看门房的空隙时间,翻译了印度鸿篇史诗《罗摩衍那》。
最后他告诉我说,韩国著名学者李永文教授来找他,想要翻译出版他的著作《〈论语〉、〈孟子〉和行政学》的中文本,他对李教授说,“此事别找我,去找张明惠。我不管你头上有什么头衔,相信你一定能把此事办好”。
图为先生与《〈论语〉、〈孟子〉和行政学》中译本的一位译者张明惠合影。
先生还说,人来到世间,就应该为世人留下点什么,否则就是白来人世一趟,有什么意思。那天先生从两点半一直谈到五点半,还推迟了开晚饭的时间。
在先生的启发教育下,我重新端正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并把先生过去给我们的题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季老在爱中永生——羡林师言传身教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