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媒体(个人自媒体)
一提起医院,你是否百感交集?你是否想着最好一辈子都不跟它打交道;可是当你情况危急时,你又想着快点到达那里,那里有好的可能,生的希望。
你害怕医院,畏惧生命,所以对医学也退避三舍,你觉得你不是学医的,看不懂也没必要学习这些医疗知识?
你既相信医生又怀疑医生,你期待他能给你最好的建议和治疗,又忍不住怀疑他有没有私心?因为你看到听到太多的信息,你困惑了。
医患之间频频出现问题,是什么原因?
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迫切需要了解一些真相和知识。
常年关注过度医疗、药物过量等领域,写了《疾病发明者》《无耻的药物》等书籍的德国最佳医药记者尤格·布莱克在《过度的医疗》一书中,阐述了大量我们所不知道的医疗的另一面,讲述哪些是“过度的医疗”。
我们必须承认医疗的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忽略其不当之处,只有克服其缺陷,医疗才会变得更好。
本书相当于医疗界的“吹哨人”,引发了德国国内关于药物过量的全国性辩论,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并由此促进了人们对“不滥用药物”“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视。
知识无国界,很多现象也有普遍性,过度医疗不仅仅在德国。
什么是过度医疗?过度医疗就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特别是那些建立在错误谬论以及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非医疗必须的诊断、开药和外科手术。
一个患者来接受治疗,他看到的是纯白的工作服,彩色的药丸和闪闪发光的医疗器械。他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但他的信任换来了什么?医生建议他冲洗膝关节,刮擦软骨,做这种所谓的关节镜手术,对他那因磨损而导致的膝关节炎根本没用。
你可以说这只是个例。
但此类个例并不少!
据全球权威医疗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道:有20%至40%的患者都接受了没有显著效用甚至完全无效的医疗程序。
大部分的普通民众懂什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骨质疏松症”听说过吧?
人老化,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脆弱,容易骨折,这是个正常而普遍的现象。
但在1993年,两家医药公司推动下,定出的数据让骨质疏松症成了全民疾病。
于是人们开始疯狂补钙。没钱也买钙片、喝骨头汤;有钱的则服用高效药。
全球最畅销的骨质疏松症药物名叫阿伦磷酸盐,据称它会进入骨组织,增加骨密度。这种宣传效果很好的药特别昂贵,连续服用四年多,费用高达30万美元。
人们忽略了治疗的原本目的其实是避免骨折。
不管是钙片,骨头汤,还是这种高效药,都无法防止摔倒,更不能确保摔倒后骨骼还能恢复如初。也就是说,这些并不是针对骨质疏松的神丹妙药。
那究竟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尤格·布莱克说,经常运动、均衡饮食及尽量降低摔倒风险。
制药厂和医生不会告诉你这些自己就能执行的有效措施。
《人民日报》曾在《过度医疗猛于虎》一文中报道:人死了,药还堆积如山。医生明知患者是癌症晚期,已经没有治疗价值,仍在拼命开药。
过度医疗已经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问题,它逐渐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它具有普遍性,全球性,且自成规则。
我们能做什么?德国的过度医疗泛滥成灾,中国的治理措施频频出台。
央视痛批:小病大治,大病久治,过度医疗猛于虎!震慑了一大堆人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