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事业改革(2021年事业单位大调整)

事业改革(2021年事业单位大调整)

事业单位改革,对于现有的事业单位员工而言,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在事业单位改革结束之后,自己的身份从事业编制变成了合同制,失去了事业编制这个“铁饭碗”身份。对于事业单位员工而言,最大的安全感,就来源于这个事业身份。如果没有了事业身份,所谓的“铁饭碗”,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失去了事业身份,不再是事业员工,今后就有下岗和失业的风险,甚至可能被裁员,工资收入也不稳定。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2种事业单位,在改革完成之后,单位的事业身份属性依然保留,但员工的事业编制却将全部消失变成合同制员工。但是,这种身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合同制”员工的含金量变低,反之,事业单位的改革,反而使得这2种事业单位的员工,含金量更高了。这两种事业编员工,一种是医生,一种是高校教师。

1.医生

公立医院的属性是事业单位,即便是事业单位改革完成之后,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属性依然不变。但是,作为公立医院的医生,身份却有了明显的变化。过去,医生和中小学教师一样,身份都属于事业编制,每月按时领工资。改革之后,医生将变成合同制员工。看起来,变成合同制员工,对医生而言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加了。可是,从医生群体的反馈来看,这并没有降低医生的职业含金量。相比之下,很多医生对于这种改变“喜闻乐见”。

作为一名业务精湛的医生,在事业单位改制后变成合同制员工,是利是弊?其实,这对大多数医生而言都是好事。变成合同制员工,意味着合同到期之后,他们可以选择和公立医院续约,也可以选择不续约去其他医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普通的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业务精湛的医生,到哪里都有市场,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根本不愁收入问题。过去,因为,医生有事业编制属于是铁饭碗,他们想辞职也会患得患失。现在,医生没有事业编制了,选择自然也更多了,顾虑也更少了,当然是好事。

2.高校教师

我国的高校多数都是公办高校,作为公办高校的教师,过去身份也是事业编制,在事业单位改革之后,高校仍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但是高校教师的事业编制将收回。这对于那些在高校混日子的教师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只要你授课能力强,或者在科研方面有突出成果,也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反而是因为身份变得更加灵活,选择更加有余地。合同到期之后,哪一所大学开的工资高,就去哪所大学任教。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高校教师对于事业身份被收回,完全不在意的原因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大秃顶子山(大秃顶子山值得去吗)

下一篇: 官方回应巨型关公像或将搬迁(搬迁补偿标准)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