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的特点(金文的文字特点)
中国文字大体经历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几个阶段。
笔者认为,金文是中国文字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由于金文存在的独特性,不仅文字体系日趋完善,同时也把汉字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金文所处的时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高峰。金文之所以叫“金文”,就是因为它是铸造或錾刻在铜器上的铭文,主要以上周青铜器为主。我们知道,青铜器本身就代表着一个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其冶炼技术、造型艺术都是不可超越的。所以青铜器上的“金文”自然是“美”的代表。
二、金文体系庞大横跨千年。金文之所以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主要是得益于其载体——青铜器。这种器物即使埋入地下数千年也不会被腐蚀,所以依然能够字口清晰,易于辨认。金文商代早期产生,历经商、周、战国等多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目前已知金文有3722个,目前可以辨识的有2420个,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文字体系,能够记录几乎所有事件或情感,应用极其广泛,奠定了其书写与铸造的艺术性基础。
三、金文的流传大多是通过高等级社会活动。金文大多铸造在青铜器上,而青铜器大多是王室、贵族于祭祀、饗宴等场合所使用的礼器,内容涉及祭辞、训诰、律令、乐律等诸多方面。可见其书写水平、铸造水平、艺术水平要求之高,代表着当时社会的最高水准。
四、金文的圆转笔法是其主要特征和美学气象。金文自然是承袭甲骨文发展而来,但书写特性更加突出,一改甲骨文挺直的线条,笔画多为圆转,形成了多变的风格,具备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创造的空间。
五、金文的美来自于书写者、铸造者的共同创造。保存下来的金文基本上是青铜器铭文,墨迹难以见到。使用者的社会阶层较高使得书写者定会是当时最好的书家,铸造者也是当时最好的工匠,当然还一定会有一个懂艺术的官家总体负责铸造工作。故而金文的产生经过了多次的艺术创造,最终呈现出来无可替代的独特美感。
本期介绍:《秦公镈》
秦公镈(Qin Duke Bo),春秋晚期打击乐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今陈仓区)太公庙出土,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秦公镈》
秦公镈通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舞宽30.4 X 26厘米,重62.5公斤。
《秦公镈》铭文拓片
《秦公镈》铭文26行135字:
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赏宅受国。烈烈邵文公、静公、宪公不坠于上,邵合皇天,以虩事蛮方。公及王姬曰:余小子,余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厥心。 盩和胤士,咸畜左右。蔼蔼。 允义,翼受明德。以康奠协朕或(国), 盗(讨)百蛰,具即其服,乍厥和钟。灵音铣铣雍雍 ,以匽皇公,以受大福,屯鲁多釐 ,大寿万年。秦公骐畯紷才(在)立(位), 膺受大命,眉寿无疆,匍有四方,其康宝。"
《秦公镈》铭文拓片局部
《秦公镈》铭文拓片局部
《秦公镈》文字较舒展。其铭文居于镈的环形带状部位,空间较为宽松,行列随之疏朗,字法亦流美遒宛,是学习大篆的上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