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苏六娘(经典潮剧100部)南方日报2021-04-27 09:49:36
姚璇秋《扫窗会》演出剧照
资料图片
姚璇秋《江姐》演出剧照 资料图片
姚璇秋《春草闯堂》演出剧照 资料图片
编者按
2021年4月,中国戏曲学院与汕头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中国戏曲学院将与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合办中国戏曲学院首个全日制潮剧本科班,这对推动戏曲事业及潮剧艺术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仪式现场,中国戏曲学院聘请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为荣誉教授,当天还举行了姚璇秋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姚璇秋的表演艺术特色、艺术传承、唱腔特点、艺术人生等展开研讨,旨在吸引更多人关注潮剧,进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潮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广东省戏曲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林金洲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应邀撰写了评论文章。
本期文艺评论还包括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为电影《抢花炮》撰写的影评。该片以粤北地区壮族民俗“抢花炮”为题材,融体育竞技、青春、励志、成长等元素于一体,体现了连山少数民族积极向上、敢于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以及清远美丽乡村建设的最新成果,自今年3月底全国公映以来获得积极评价。此外,还有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申霞艳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蒋述卓《生命是一部书》等新作撰写的书评,敬请垂注。
●林金洲
我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姚璇秋老师的名字在潮汕大地家喻户晓,我为姚老师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我小时候就爱看姚老师演的戏,儿时的记忆非常深刻。她演过的戏文经典唱段我现在还记得,因为唱词很典雅。以前我虽然对姚老师仰慕已久,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近距离与姚老师碰面,直到在广东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工作后,才和姚老师有着较多的接触,因此,也更加了解和敬仰姚老师。
姚老师是潮剧表演艺术大家,曾获得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更是一位和蔼可亲、至情至性的长辈。姚老师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都让我服膺不已。她的艺术人生可以概括为三个字:真善美!
姚老师是一位爱党爱国、服务人民的潮剧表演艺术家。姚老师的一生为人真诚,从不矫揉造作。她真诚地感恩党和国家对于她的培养。黄剑丰在其编著的《当代岭南文艺名家·姚璇秋》中披露了姚老师的坎坷身世:日本侵略中国,让千万中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姚老师一家也难逃劫难,她幼年便失去了双亲,漂泊无依,与大伯母相依为命。新中国成立以后,姚老师走上了戏剧舞台艺术之路。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潮剧艺术承前启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姚老师于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作为党和政府培养起来的新一代潮剧演员,姚老师的艺术代表了潮剧的最高水平。在2010年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她动情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姚璇秋!”这是姚老师最真诚的心声。我每次去看望她,她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也就只是一个女工,我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培养”。
姚璇秋老师在她从艺70余年的艺术生涯当中,始终不忘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与观众在一起。她塑造的艺术形象如王金真、苏六娘、江姐等,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深入人心、光彩夺目,她为潮剧艺术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与她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为了实现艺术上的“真”,她坚持深入生活,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在《万山红》中,姚老师塑造了一位在原则问题上铁面无私、在生活中却极富人情味的女村主任。这位女村主任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观众,与姚老师的一段亲身经历密切相关。据说,姚老师曾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住在一位76岁高龄、生活艰难的老婆婆家里,并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缘,这段经历对于她在舞台上塑造王凤来的形象起了关键作用。从真实生活中积累创作力量,努力实现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高度统一,这是姚老师为文艺工作者带来的重要启迪。
姚璇秋老师在戏里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好人、充满正能量的人,而她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向与人为善。多年的交往,让我深深体会到,善良是姚老师最大的美德。姚老师获得了很多荣誉,在海内外潮剧圈影响巨大,但是她从不利用她的名誉和影响力去谋取利益,也从不向当地政府和院团主动伸手。退休后的姚老师在家潜心钻研潮剧,授徒传艺,甘于过平淡的生活,耐得住寂寞。我于2014年调到省剧协工作后,第一次去探望姚老师时,发现她为了方便授课和与潮剧戏迷交流,自己掏钱租了一套小房子住。房子很简朴,仅有几件普通的旧家具,条件十分简陋。她的助理黄剑丰说,姚老师不在乎物质享受,在录制《我是姚璇秋》纪录片的时候,她也是以一身朴素的装扮出镜。
姚璇秋老师在生活中以朴素为美,但在戏剧舞台上,却以“声、色、艺”三绝之美享誉戏剧界,获得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从名动京城艺坛的传统戏《扫窗会》中的王金真、《荔镜记》中的黄五娘、《苏六娘》中的苏六娘,到新编历史剧《辞郎洲》中的陈璧娘,从革命现代戏《革命母亲李梨英》中的李梨英、《江姐》中的江雪琴,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戏《万山红》中的女村主任,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这些经典作品和经典角色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舞台功底给几代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姚璇秋老师热爱潮剧艺术,她以多年的辛勤钻研和艺术实践推动了潮剧艺术的发展,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潮剧表演艺术家,我认为她对潮剧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丰富并发展了潮剧表演艺术。姚老师继承潮剧表演传统又融兄弟剧种之所长,在演出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表演风格,对潮剧表演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她台风雍容大方,做工流畅自然,在塑造角色时,能够保持形象的内在感情和形式美的统一。她的唱功有深厚的基础,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既有名师指点,又肯勤奋学习;她的发音自然、纯净大方,高音优美流畅,中低压音圆润,音域较宽;“含咬吞吐”遵循传统的演唱规范;口型美观,咬字清晰明亮,字字珠玑,行腔婉转,收韵浑圆。著名艺术家老舍、田汉、王季思、张庚、李少春等大家对姚老师的表演艺术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是提高了潮剧艺术的社会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1957年,潮剧与广东的琼剧、汉剧晋京演出。她主演《苏六娘》中的苏六娘和《荔镜记》中的黄五娘,特别是扮演《扫窗会》中的王金真,细腻的唱做艺术,获得首都文艺界的赞赏。在中南海演出时,她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潮剧首次进京演出,一炮打响,好评如潮。随后她又到上海、杭州等地巡回演出,影响遍及大江南北。从1979年开始,姚老师随广东潮剧团先后到泰国、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地演出,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提升潮剧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姚老师主演的潮剧《苏六娘》《荔镜记》,先后被摄制成舞台艺术影片风靡全国,还有大量作品被摄制成录像带以及灌录成唱片发行,扩大了潮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三是培养了一批潮剧人才。姚老师十分注重潮剧人才的培养,多年来,她广收门徒,培养了吴玲儿、张怡凰、詹春湘、林碧芳等众多优秀弟子,其中,张怡凰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2008年,姚老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潮剧的代表性传承人。此次中国戏曲学院与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探索“学院+基地”的教学模式,专门为潮剧招收24名本科生,且聘请姚老师为荣誉教授,为新时代戏剧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模式。已经86岁高龄的姚老师欣然积极参与,不遗余力地为潮剧事业的传承发展而奔忙。
潮剧成就了姚老师,姚老师也发展弘扬了潮剧,潮剧已融入姚老师的灵魂、血液,成为她人生的一部分。衷心祝愿姚老师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祝愿潮剧人才辈出、潮剧艺术瑰宝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