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儿童心理学:让·皮亚杰认知发展论|0-2岁孩子的四个心理发展阶段2、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1、儿童心理学:让·皮亚杰认知发展论|0-2岁孩子的四个心理发展阶段
每天更新系统化心理学专业知识,避免碎片化知识输入
在心理学发展初期,儿童心理学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因为当时人们对于“童年”的定义还很模糊,认为儿童是成年人的“缩小版”,并没有对儿童时期的心理进行区别对待。直到1840年,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将自己其中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用数据记录下来,并且把这些数据像研究“新物种”一样进行科学研究,由此才作为儿童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开端。
两百年前,人们对于“童年”的定义还很模糊。图源:网络。
在20世纪初期,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 提出了“认知发展论”(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他将人类的认知发展详细归纳总结为4个阶段,这一理论被公认为是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可以自己构建认知发展的能力,是因为儿童具有自我激励的本能。由于让·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依赖于固有的知识,因此该理论被称为“建构主义”理论。
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每个人从0-15岁之间有四个主要的认知发展阶段[2]:
感觉动作期(0-2岁)前运思期(2-7岁)具体运思期(7-11岁)形式运思期(11-15岁)本文将根据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详细分析0-2岁的婴幼儿心理认知发展规律。全文共计三千余字,阅读时间预计9分钟。
让·皮亚杰认为婴儿天生就具备一系列特定的条件反射以及探索世界的本能驱动力。正是由于2岁之前的这些本能,激励着孩子在生命初期适应环境并开始发展认知。而在0-2岁内,根据婴儿对于空间能力的认知发展和对自身周围世界逐渐增加的了解程度,又可以将这一时期的感知运动阶段继续细分为6个阶段[2]。
正是根据这细致的6个阶段划分,初为父母的新手爸妈们可以根据这一经典理论完整掌握孩子在生命初期认知发展的关键时间点。
第一阶段:条件反射阶段(Reflexive Stage)时间段:从出生到第6或第8周。
第一阶段,主要是条件反射的发展。图源:网络。
条件反射阶段是新生儿刚刚接触外界世界的前两个月,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孩子条件反射的发展,特别是三个主要的条件反射:吸吮、抓握和用眼睛跟随物体移动。最初,抓握是无意识的,婴儿会不自主地抓住任何放在其手里的东西,但随着成长,婴儿会逐渐发展为根据外部刺激而产生有意识的抓握反应。同样地,其他的条件反射功能也会发生类似的发展,从本能的生存反射逐渐变成对外部刺激有意识的反应。也就是说,婴儿逐渐将不受控制的本能条件反射发展为可控制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第二阶段:习惯性或初级循环阶段(Habitual or Primary Circular Stage)时间段:从第6到第4个月。
在这个阶段,婴儿会重复自己的动作,比如在脸前挥手,反复打开和闭合手指。而当这些重复动作能带来愉悦时,就会激励婴儿更加努力地重复,产生类似于“上瘾”的习惯性依赖。比如安抚奶嘴带来的愉悦往往使这个阶段的婴儿无法自拔,吸吮这种条件反射很容易转变成这种不断重复的动作。
第二阶段,婴儿会重复自己的动作,“恋物癖”如对安抚奶嘴的依赖也产生于这个阶段。图源:网络。
而很多所谓的在婴儿时期产生的恋物癖,也多半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比如对一张毛巾、妈妈的某件衣服等产生习惯性的、甚至是带有偏执的喜爱。一旦被婴儿宠溺的物品出现,便为他们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一旦失去,婴儿便立即陷入被强行剥夺快乐和安全感的痛苦中。正是因为婴儿执迷于重复令其快乐的动作,所以在这个阶段也更容易产生习惯性的依赖行为。
第三阶段:二级循环阶段(Secondary Circular Stage)时间段:从第4个月到第9个月。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建立最初级的因果认知,他们将自己能看到的东西和这些东西会产生的影响联系起来,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实践。比如,婴儿会用脚去敲击婴儿床的侧面,会观察到床上方悬挂的玩具会晃动。这是婴儿认知事物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敲击床,发现了玩具会随着敲击而移动,于是认识到脚敲击床和玩具晃动之间有联系。
第三阶段,婴儿开始建立最初级的因果认知。图源:网络。
在二级循环阶段,有三个明显的儿童认知发展特征产生:
1.有意识地故意抓住物体。
2.为了达到目的而重复做一些动作。
比如,婴儿在这一阶段会发现,如果自己哭闹就会让家人立马来到自己的身边,就会建立“哭和家人出现”的因果联系,因此每当自己想家人出现时,就会不断重复哭的动作来达到目的。这是很好实施“哭声免疫法”的年龄阶段,为了避免婴儿为了获得关注而故意哭闹,家人可以在这个阶段阻断婴儿建立“哭和家人出现”的因果联系,所以要有意识地克制自己不要在婴儿每次哭闹的时候就立马出现。这种对自己的“哭声免疫”可能会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通情达理”、不故意哭闹的孩子。
3. 产生物体恒存的概念。
物体恒存是一个发展心理学里的概念,指的是当物体无法被感官所察觉时,也会意识到这些物体仍然存在[3]。比如,将婴儿喜欢的玩具藏在床单下,如果婴儿已经具备了物体恒存的概念后,他们就会从床单下把藏起来的玩具拿出来;如果尚未发展的话,他们可能会觉得困惑,因为他们会认为玩具消失了。
第四阶段:二级循环协调阶段(Coordination of Secondary Reactions)时间段:从第8个月到第12个月。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发展出一种真正的逻辑意识,他们会在游戏过程中意识到因果关系。每一次的新发现都会让婴儿感到惊奇和激动,从而刺激他们更积极地在智力上产生互动学习,发展逻辑思维。
第四阶段,婴儿开始发展出一种真正的逻辑意识,物体恒存的概念会加强。图源:网络。
在这个阶段,物体恒存的概念会加强,婴儿会主动寻找藏在床单下面的玩具。更意想不到的是,婴儿在这个阶段已经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思考过程,他们会明白实施方法和最终结果的联系,从而发展出以结果为导向的目的性思维,所以婴儿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学会了为到达想要的结果而筹划的逻辑思维。
第五阶段:三级循环阶段(Tertiary Circular Reactions)时间段:从第12个月到第18个月。
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开始有了创新意识,他们会试图找到达到目的的新方法。这个阶段,每个孩子都是在做创新实验的发明家,他们会为了目的穷尽自己能用到的一切环境资源来寻找新的方法,无论是为了更轻松地拿到玩具还是更快速地吸引到妈妈的注意力,你甚至会发现婴儿会通过使坏来获得家人的关注,比如故意把玩具扔掉。
第五个阶段,婴儿的创新意识开始萌芽。图源:网络。
这是孩子创新意识的萌芽阶段,也是塑造孩子思维习惯的重要阶段。由于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利用周围的环境想方设法找到新的方法,所以,有限的外部环境刺激,比如适当的玩具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第六阶段:洞察力发展阶段(Insight)时间段:从第18个月到第24个月。
这是感觉动作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主要侧重于初级创造力的发展。此时,孩子们学会了三思而后行,在行动之前会思考问题和解决办法。
第六阶段,孩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会了模仿。图源:网络。
这个阶段里,孩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会了模仿,让·皮亚杰认为:模仿是儿童的一种象征表现形式,是一种认知外部环境的方式。通过模仿特定的事情进行学习,从而把这个事情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5]。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也将成为心理象征的基础。孩子通过模仿的行为学习自己看到的事情,了解陌生事物的特点,并转化为自己的“常识”,这就是观念的诞生。
由于孩子在一岁半到两岁这个阶段的模仿能力极强,孩子们试图通过对外界的模仿来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这是成长中重要的生存技能。因此,在这个阶段,家人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给孩子树榜样、“立规矩”、培养气质的最佳时期。一个两岁的孩子很快地就能模仿到自己父母发火时候的样子:气急败坏、说话大声、面目狰狞;同样,孩子可能也能很快地从父母那里学到和颜悦色、轻声细语、从容淡定。每个小孩从小就具备不同的气质,而这些气质大多都是孩子在1岁半到2岁之间从外界环境中通过模仿产生的。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身。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洗儿诗》
可能有很多父母跟苏轼的心情一样,并不特别追求孩子非要聪明绝顶,只希望孩子没病没灾地长大成人。但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在生命早期其实就天生有股“聪明劲儿”的本能。让·皮亚杰指出,孩子的推理能力绝没有缺陷,在推理能力方面甚至和成年的科学家一样好。只是因为孩子们受限于有限的人生经验,以及缺乏关于自然和外部世界的信息积累,所以导致孩子们没办法得到和成年人同样的结论[2]。但如果强大的推理能力意味着“聪明”的话,那2岁之前的孩子其实已经具备了相当可观的聪明程度了!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 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ige.ch/piaget/Presentations/presentg.html
[2] Piaget, J. (1972).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s.
[3] Object permanence. (2020, March 20).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bject_permanence.
原创作者|心理学简报
版权归心理学简报所有
心理学简报主笔团 | 一批有志于推广全民科普、为传播科学知识做出贡献的基础科研工作者
2、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乳儿期(0~1.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这一阶段的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表现为一个人对他周围的世界,特别是他的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可以通过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以关心和爱护婴儿的需要而培养出来。当一个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时,儿童就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感;当父母的信念发生矛盾或父母在照料儿童的方式上不一致时,儿童就会出现恐惧和不安,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婴儿期(1.5~3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羞耻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让我来做”成了这一时期儿童的主流话题。儿童渴望自主,渴望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父母应允许儿童自由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对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示认可和赞扬,以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相反,如果这个时期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干涉过多,甚至支配儿童的一切活动,儿童将对自己的行为或自身产生羞怯感,从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
【第三阶段:学前期(3~6、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日益增多的语言和运动能力使这一时期的儿童把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他们的家庭环境之外,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个体未来在工作、经济、生活上所能取得的成就,都与儿童在这一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学龄期(6、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活动和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了社会。学龄儿童与学前儿童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开始体会到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并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在这一时期里,同伴在衡量儿童本身的成功或失败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和从事社交或集体活动,儿童就会获得一种胜任感而避免自卑感的产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在以后的社会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危机,此时青少年个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感或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和感情。埃里克森在此阶段提出了一个“社会心理的合法延缓期”的概念,认为随着青春初期的到来,青少年往往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持久地扮演一种社会角色和承担社会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前,需要进入一种“暂停”期,以便延缓眼前必须承担的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如果青少年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同一性,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角色混乱,表现为在生活中不能选定一个正确的角色,不能确定自己是谁、干什么等。角色混乱的青少年常常焦躁不安,对社会所赞赏的角色表示蔑视和敌意。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埃里克森认为,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走向社会的青年,未免太全神贯注于自己是谁,以致不能担当起此阶段形成亲密感的任务,可能产生孤独感。只有建立同一感才有可能形成亲密感。所以,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努力获得亲密感,体验爱情和婚姻的实现,从而避免孤独感。在埃里克森看来,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0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这一阶段的个体已建立家庭,其兴趣扩展到下一代。这里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因此本阶段的个体既要生育、抚养和指导下一代,又要不断工作以创造事物和思想,这样才能富有创造力,否则将出现人格的停滞。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0岁以上),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在这一阶段,进入老年期的个体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如果对自己的一生作肯定和满意的回答,就能够完全接受自我,获得一种完善感。反之,个体就会充满焦虑和失望,对死亡产生恐惧感,也会努力去发现一种自我整合。
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的典型的特征,通常所说的儿童年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儿童的经验积累,都与生活时间相联系。儿童心理的发展和这两个方面也不可分。一方面,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形成的自然前提。一般说来,儿童年龄较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大。反之,儿童年龄较大,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小。因此,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对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
另一方面,儿童心理是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在儿童自己的活动中,通过掌握社会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来发展的。正是在一定的时间进程中,儿童和周围人进行交往,积累各种经验,形成了心理发展的新特征,从而保证从一个发展阶段向另一个发展阶段过渡。
因此,年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对心理发展起着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但是,年龄本身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不能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的实际年龄完全对应起来。大家知道,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常常会有所出入。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固然受客观的自身发展规律所制约,但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会出现差异。比如,原始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极低,幼小儿童已经能够和成人一起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因而儿童期很短。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准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儿童期逐渐延长,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可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自发地出现的。
在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用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来否定本质特征。大家知道,智力测验或行为量表,往往以 “常模”代表某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事实上,“常模”有助于说明群体的行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大体速度和特征,但不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个体。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是由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等,大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但是,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或是社会环境与教育在幼儿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幼儿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即某些特征的可能提前或推后,但这些变化是有限制的。
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乳儿期(0~1.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这一阶段的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表现为一个人对他周围的世界,特别是他的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可以通过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以关心和爱护婴儿的需要而培养出来。当一个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时,儿童就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感;当父母的信念发生矛盾或父母在照料儿童的方式上不一致时,儿童就会出现恐惧和不安,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婴儿期(1.5~3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羞耻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让我来做”成了这一时期儿童的主流话题。儿童渴望自主,渴望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父母应允许儿童自由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对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示认可和赞扬,以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相反,如果这个时期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干涉过多,甚至支配儿童的一切活动,儿童将对自己的行为或自身产生羞怯感,从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
【第三阶段:学前期(3~6、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日益增多的语言和运动能力使这一时期的儿童把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他们的家庭环境之外,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个体未来在工作、经济、生活上所能取得的成就,都与儿童在这一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学龄期(6、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活动和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了社会。学龄儿童与学前儿童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开始体会到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并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在这一时期里,同伴在衡量儿童本身的成功或失败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和从事社交或集体活动,儿童就会获得一种胜任感而避免自卑感的产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在以后的社会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危机,此时青少年个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感或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和感情。埃里克森在此阶段提出了一个“社会心理的合法延缓期”的概念,认为随着青春初期的到来,青少年往往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持久地扮演一种社会角色和承担社会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前,需要进入一种“暂停”期,以便延缓眼前必须承担的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如果青少年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同一性,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角色混乱,表现为在生活中不能选定一个正确的角色,不能确定自己是谁、干什么等。角色混乱的青少年常常焦躁不安,对社会所赞赏的角色表示蔑视和敌意。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埃里克森认为,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走向社会的青年,未免太全神贯注于自己是谁,以致不能担当起此阶段形成亲密感的任务,可能产生孤独感。只有建立同一感才有可能形成亲密感。所以,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努力获得亲密感,体验爱情和婚姻的实现,从而避免孤独感。在埃里克森看来,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0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这一阶段的个体已建立家庭,其兴趣扩展到下一代。这里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因此本阶段的个体既要生育、抚养和指导下一代,又要不断工作以创造事物和思想,这样才能富有创造力,否则将出现人格的停滞。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0岁以上),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在这一阶段,进入老年期的个体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如果对自己的一生作肯定和满意的回答,就能够完全接受自我,获得一种完善感。反之,个体就会充满焦虑和失望,对死亡产生恐惧感,也会努力去发现一种自我整合。
本文关键词: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8个阶段,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个信号,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的依据的标准,儿童心理成长五个阶段。这就是关于《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让·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