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儿童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高烧不退起红疹,警惕川崎病2、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1、高烧不退起红疹,警惕川崎病
每次降温,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中招的风险就更大。
但是,心血管疾病并不只盯着中老年人。这段时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门诊每天都会接诊十几个川崎病的孩子,这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
浙大儿院心内科副主任解春红主任医师说,现在是病毒活跃的季节,也进入了儿童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阶段。一旦孩子出现相应的症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症状都是发烧、发红疹
容易被误诊为幼儿急疹
最近,文文一家被折腾得够呛。两周前,3岁的文文40℃高烧不退,妈妈带他去了当地医院,但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物理治疗,体温还是降不下来。
医生发现,孩子发烧时,身上还在不断发红色疹子,就建议转到省城的医院。文文的家人很纳闷,不就是发烧起疹子,怎么还需要专门跑到杭州治?
但事实证明,医生的建议没有错。妈妈带着文文来到浙大儿院,最后心内科医生确诊他为“川崎病”,“那天早上,还有好几个孩子也是这个病,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文文妈妈说。
解春红医生解释说,其实川崎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它最早由日本的川崎医生在1961年提出,后以他的名字命名。
川崎病其实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因为是血管出现炎症,所以全身上下,只要有血管的地方,都可能会出现异样,像文文就是全身起红疹子。
因此,川崎病常常被误诊为急疹、阑尾炎、肺炎、肝炎、猩红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些孩子甚至是在做了阑尾炎手术之后依然高烧不退才被查出是川崎病。
解春红医生说,它尤其容易跟急疹混淆,两者都会发烧、出疹子,“但是幼儿往往是在烧退后发急疹,疹子是一粒粒的,而川崎病可能在发烧的同时就出疹子,而且疹子也不一定是一粒粒的,可能是一片片的红疹,甚至表现得像湿疹。”
好发于2个月~5周岁孩子
出现5个症状要警惕
川崎病高发于冬春季,在秋季也有一个发病小高峰,好发于2个月到5周岁的孩子,浙大儿院收治的最小川崎病患儿才出生1个月16天。
川崎病的发病原因现在仍不明确,病毒、细菌感染,甚至尘螨等都有可能引起川崎病。一般川崎病都表现为发热,绝大多数患病的孩子预后良好,一般八周左右就能自然恢复。
那如何发现川崎病的蛛丝马迹呢?解春红医生列出了5个症状,如果孩子发烧的同时又有其他的这些症状,那可真要当心了——
发烧39℃到40℃,并且持续5天以上;口唇红、干裂,舌头像杨梅一样,医学上叫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睛红;皮疹;手足肿胀或脱皮。到了后期,大概是7~10天左右,患者的手指还会脱皮。
解春红医生说,从临床上看,这些年川崎病的患儿不断增多,尤其是不典型的病人增多,这些病人可能5大症状只有两三条符合。如果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将孩子送到心内科做进一步的诊断。
2、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
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
发热后出疹子一般见于疱疹、风疹、麻疹,以及川崎病、猩红热等疾病。虽然这些疾病一般可以治疗、预后较好,但如果因为大意、不重视而延误病情,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1、疱疹:初期症状通常是突发高热,在发热3-5天后退烧,然后身体会出疹子。虽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但可引起剧烈疼痛而影响生活、工作等,且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感染、肺炎等并发症,所以不能大意,治疗以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为主;
2、风疹:开始的症状一般是发热、流涕、咳嗽等,类似于感冒,发热1-2天后可出疹子。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而且可能会出现急性喉炎、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所以不能大意,需要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消炎药进行镇痛、退热;
3、麻疹:通常开始的症状是高热、流涕、咳嗽、咽痛,发热4天后可出疹子。本病也是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免疫力低下或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失明等,所以也不能大意;
4、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常发生于5岁以内婴幼儿,可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多可侵犯冠状动脉,部分形成冠状动脉瘤,少部分可形成冠状动脉扩张、狭窄或血栓,导致心肌梗死,所以此时也不能大意。而川崎病早诊断、早治疗,早期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静脉注射,一般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等;
5、猩红热: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急骤、全身皮疹较多,伴随发烧、寒战等症状。早期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的预后良好,但如果大意,病情迁延可能因化脓的病灶造成中毒性肝炎等严重并发症。
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一)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时加强一次。国外主张在15个月时初次接种更为保险,并认为在1岁以内接种者,应于1年后加强一次。疫苗应保存在2~10℃暗处,每次皮下注射0.2ml,1次即可。
各年龄剂量相同,于麻疹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最好。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流行时易感者80%接种了疫苗,可于2周内控制流行。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5~14日后可有低热数日,偶见稀疏淡红皮疹。
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自动免疫;有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以免影响效果。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血清抗体都有上升,阳性率可达95%~98%,最早于12天血液中即可出现血凝抑制等抗体,1个月时达高峰,抗体效价在1∶16~1∶128。2~6个月后渐降,一般仍维持一定水平。部分接种者4~6年后可全部消失,故复种年龄可在4~6岁时。婴儿主动免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时,可形成无病区。有些国家将麻疹疫苗与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同时接种,不影响其免疫效果。
(二)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10%)0.2ml/kg,或胎盘球蛋白0.5~1.0ml/kg,或成人血浆20~30ml。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3~4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三)综合预防措施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招待呼吸道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医药送上门,易感儿不患门,集体机构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
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
宝宝发热后出疹子的类型特点
(1)婴儿玫瑰疹。
最主要的特征是病童会有3至5天的发烧,可能伴随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流鼻水。退烧时会出现红色的斑丘疹,从躯干,渐渐至颈部、脸部、四肢,这些疹子通常不会痒,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在照顾时,最重要的是在高烧期,有时会引起抽筋,但通常是良性且不会留下后遗症;在出疹期,病童可以外出、洗澡,也不需禁食某些食物。
(2)水痘。
出疹子时会同时出现发烧,刚开始的疹子为斑丘疹,然后形式有如露珠状的透明水泡疹,接着化脓形成结痂,而且这四种不同形式的疹子可以同时出现在病童身上,疹子会产生剧痒。在出疹期每天应该要为病童洗澡,同时更换衣服、床单,另外要修剪病童的指甲,以免因抓痒而造成皮肤的续发性细菌感染,甚至可让幼儿戴手套。出疹过程约需一星期,在此期间均具有传染能力。
(3)麻疹。
状为高烧、咳嗽、流鼻水及结膜炎,口腔颊侧内会出现科氏斑的小白点,而后产生红色的斑丘疹,由脸部、颈部、上肢至躯干,再到达下肢;接着疹子按顺序消褪,皮肤会出现脱屑及留下色素沉着。传统认为出麻疹时,不能吹风洗澡,身体要包的密不透风或禁食某些食物,这样疹子才会完全出来,如此反而更易引起并发症。
在出疹期,可用清水清洗皮肤保持干净,尽量让病童休息或做适度的活动;如发高烧,应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不可穿太多的衣服,甚至可使用退烧药降温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能够正确快速地判断出疹子的种类并及时解决宝宝的痛苦是每一位妈妈的共同愿望,这就需要妈妈们好好学习以上几种常见疹子的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以便采取正确的就医方向和有效的日常护理,否则在孩子发病后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误导。
本文关键词:发热后出疹子,发热后出疹子几天退掉,发热后出疹子怎么处理,成人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不疼不痒,发热后出疹子的图片。这就是关于《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儿童发热后出疹子别大意(高烧不退起红疹,警惕川崎病)》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