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师同文馆现在叫什么】,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京师同文馆现在叫什么2、为何不能说京师同文馆是北京大学的前身1、京师同文馆现在叫什么
京师同文馆现在叫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5月改名北京大学。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2、为何不能说京师同文馆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1859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郭嵩焘上奏咸丰,请求设立外国语学校。这是近代中国首次提出设立外语学校。
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打开。在抵抗外强侵略时,一些注重社会实际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重要。于是,要师夷、制夷,就得先知夷;而知夷就要懂得洋文,这样才能了解外国。
但是,郭嵩焘的建议并未得到朝中重臣的支持。
同文馆
直到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陷京师,咸丰逃往热河,恭亲王奕欣受命前往议和。奕欣不知从何开始,只好委托之前俘虏的英国参赞巴夏里致书联军统帅联系议和。这巴夏里可能是怀恨在心吧,亲书了一封中文信,但在旁边也写有数行英文。这下可难到了大清王朝的大臣们,因为没人认识这些英文的意思,哪里敢立即发出。之后,听说天津的一广东人通晓洋文,随即八大轿将他抬进紫禁城。最后,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经此人辨认,那几行英文不过是巴夏里的签名及年月日而已。这让清政府很没面子。这样,朝中开始有人支持郭嵩焘开设外文学校的建议了。
不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签定和重新修改的《天津条约》,两个条约中都有关于两国交涉使用文字的条款。规定:两国交涉均使用英文或法文,暂时附送中文,待中国选派学生学习外文后,不再附录中文照会,而且此后若是对各项文件或文词有争议的,都以外文为准。
就这样,主持对外交涉事务的恭亲王奕欣不得不与桂良、文祥联名上奏:请开办外语学馆。
同文馆的学生跟洋教头学外语
俗话说,朝中有人就是好办事,咸丰皇帝很快就批准了恭亲王奕欣等人的建议。
1862年6月11日,总理衙门挑选八旗学生十人,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为英文教习的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
次年4月,俄罗斯文馆并了进来,俄国驻华使馆翻译柏林被聘请为俄文教习。不久,也开办了法文馆,聘请法籍传教士司默灵为法文教习。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建馆伊始还沿用私塾教学,加上学生基础又太差,同文馆难免受到顽固派的指责。
直到丁韪良出任总教习后,开始添设德文馆,规定除了英、法、俄、德等外语以外,学生要兼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航海测算、万国公法、政治学、世界历史、世界地理、译书等课,成为兼并西学的综合性学校,一改之前只是单纯的外语学校变成以外语为主的局面。之后还设置东方馆,主要就是学习日文。
京师大学堂
1902年(光绪二十七年) 1月,清政府正式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光绪帝下令将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学习外文的专门学校。
而这个京师大学堂始建于1898年,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1902年学堂恢复时设速成、预备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预备科分政科及艺科。次年友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因此,也可以说京师大学堂和作为京师大学堂一部分的同文馆,实际上至今还存在着。
这就是关于《京师同文馆现在叫什么,为何不能说京师同文馆是北京大学的前身》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