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于国庆日上映。
因为对这场战役太熟悉了,以至于我不忍去观影。
我们的战士,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寒下战斗,太悲壮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去看《长津湖》。临行前,我特意备了一包纸巾,避免流泪的尴尬。
电影开场的特效确实不错,场面不亚于《珍珠港》,宋时轮的战前动员也很有感染力。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拍,电影还是不错的,我心满意足地期待着。
过去我们的导演拍摄类似《三大战役》、《建国伟业》等历史影片,往往站在领袖视角,普罗大众仅仅是背景。
这一次,导演把视角交给了普通战士,主要描写了伍氏两兄弟的故事。
这也是一种进步吧,我想。
美国大片,不就是这样一种叙事风格吗?无论是《珍珠港》、《钢锯岭》还是《拯救大兵瑞恩》,都是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展现战争。
看来,我们的导演也开始学习讲故事了。
然而,我差点忘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导演叫陈凯歌,就是当年能拍出“馒头血案”的那位。
果不其然,影片犯了“面面俱到”的大忌。
我们以《至暗时刻》为例,这部优秀的影片以丘吉尔的视角,描述了英国准备抗击德国的艰难决策。整个故事情节非常紧凑,叙事线索清晰。
《长津湖》呢?
首先是站在国家领导人的视角,拍摄了为啥出兵朝鲜。
这样拍摄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可是,出兵朝鲜这么重要的决策,导演在三个小时的影片里,却浮光掠影、轻描淡写地一闪而过。
甚至增加了“刘秘书”赴朝作战、最后牺牲的镜头,在这样一部影片里,其实没有必要。
影片放映了半个小时后,伍氏兄弟正式成为了主角。在这么一场史诗般的战役面前,导演足足花费了两个小时在讲述他们。两个小时讲啥了?士兵打闹,远观长城,女战士的红围巾,老兵给的子弹壳,躲敌机,啃土豆,畅想未来……其实,半个小时就足够了,何必花费2个小时?
我当时忍不住嘀咕:海燕啊,你能不能走点心呢?
伍氏兄弟所在的连队是第七穿插连,影片里的任务是护送电台到志愿军司令部。
我搞不懂了,穿插连啊,在这部影片里面,为啥让他们去送电台?不是说送电台不重要,但是,让他们执行穿插任务,不是更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把整个长津湖战役的脉络讲述的更清楚吗?
现在可好,我花费了两个小时,在看伍氏兄弟谈人生理想。这和长津湖战役关联性太低了。
随便拍一部《伍氏兄弟从军记》都可以讲这些人生理想,我们的导演,愣是用两个小时讲述了太多空洞的大道理。反而,长津湖战役的意义被冲淡了。
比如从头到尾,电影都在强调抗美援朝的目的就是让后代不要打仗,不要让敌人抢走自己家的土地。
这个理由太荒唐了。美国人想抢我们的土地,1945年就可以了,何必等到1950年呢?
导演难道不知道我们后来还有中俄珍宝岛战争、中印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吗?
抗美援朝,和“不让后代打仗”压根没有逻辑关系好吧。
不好意思,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馒头血案”。
其实,韩战也是美军最不想提及的往事。美国人可以谈二战,谈越战,唯独不想谈韩战。
为啥?
因为韩战对美军来说也是太莫名其妙了。死了这么多人,也没捞着啥便宜。
说白了,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因为朝鲜某个人头脑发热的决定,让十几个国家掺和进来,死伤上百万人,得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结果,谁不糟心?
长津湖战役的重要意义有两点:
第一, 我们开始意识到美军不是纸老虎,所以不再幻想一口吃掉美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团,而是把目标设定为一个营或者一个连;
第二, 美军也认识了中国军人的坚强意志,开始重视这个对手。
遗憾的是,我们的导演驾驭剧本的能力实在是太弱了,这么好的素材愣是写跑题了。
比如,我军极高的战术素养,弥补了武器装备的不足,用钢铁的意志战胜了钢铁的敌人,影片反而没有着重体现。
电影放映了两个半小时了,还没切入正题。我开始担心,是不是要放映五个小时呢,因为后面的长津湖大战还没开始呢!
没想到,导演刹车技术一流。
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战役,双方投入25万军队,就被导演半个小时给打发了。
好比小时候写作文,为了拔高主题,我们要喊两句口号一样,导演也在最后结尾,把最最重要的两个素材:杨根思牺牲、冰雕连,用几秒钟的时间草草展现了一下。
我心里那个火啊!
如果伍氏兄弟出现在杨根思连,或者冰雕连,以他们的视角来拍摄这部影片,不是更精彩吗?
可惜了,这代导演讲故事水平就是这么低。
好在我们的观众素养比较高,这么一部影片,还是给出了极高的票房。
对此我很欣慰,这说明大家用爱国热情弥补了影片编剧的不足。我在此也希望各位大导演,拍片之前,能花费更多的时间打造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