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内容

佛山旅游区观音(佛山的观音)

1. 佛山的观音

佛山南海观音高61.9米,宽36米。西樵山南海观音坐落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大仙峰顶,这里海拔290米。观音法相为坐姿61.9米,寓意观音成道于6月19日之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造观音像。观音端坐于直径36米,高14.9米,上下三层共66片精致莲花瓣组成的莲花座上.

2. 佛山的观音寺

大佛山观音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国公园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毁于1940年,1998年7月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新修建。大佛山观音禅寺占地1700平方米,大佛山观音寺大雄宝殿是目前亚洲佛教圣地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大佛山观音寺建筑按照岭南古寺院建筑风格修建,规划占地约二百五十亩,以种植松科类植物为主,林木葱郁,空气清新,交通方便。

3. 佛山观音山在哪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3.3公里

起点:西樵镇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28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朝新路

2.沿朝新路行驶210米,左转进入江浦西路

3.沿江浦西路行驶720米,稍向右转进入锦湖路

4.沿锦湖路行驶730米,直行进入锦湖大道

5.沿锦湖大道行驶2.1公里,左转进入S363

6.沿S363行驶160米,朝环山大道/西樵山(南门)/国艺影视城/南海博物馆方向,右后方转弯进入环山大道

7.沿环山大道行驶3.8公里,左转进入登山大道

8.沿登山大道行驶420米,右转

9.行驶470米,左前方转弯

10.行驶100米,右前方转弯

11.行驶160米,左转

12.行驶340米,左后方转弯

13.行驶280米,右前方转弯

14.行驶120米,右前方转弯

15.行驶1.3公里,右前方转弯

16.行驶100米,左前方转弯

17.行驶100米,右前方转弯

18.行驶130米,左前方转弯

19.行驶100米,左前方转弯

20.行驶40米,右前方转弯

21.行驶190米,左前方转弯

22.行驶610米,左前方转弯

23.行驶70米,右前方转弯

24.行驶110米,左转

25.行驶590米,右前方转弯

26.行驶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西樵山-南海观音

4. 佛山的观音寺庙

西樵山观音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内。

西樵山南海观音文化苑坐落于南海市西樵山大仙峰顶,由南海观音主体法相、圣境汇芳、圣域市肆、福寿莲池和环海镜清组成,面积15万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别为双马峰和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龙蜿蜒,右白虎驯伏,背玄武垂头、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势。

观音法相高为61.9米,寓意观音成道于之意。法相为坐姿,顶有宝珠天冠,项有圆光,弯眉朱唇,眼似双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挂璎珞,带项饰,着罗裙,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救苦救难的慈悲法相。观音法相莲花座直径36米,外部镶嵌上下三层共66片莲花瓣。法座内部是蔚为壮观的五层大厅,陈列众多的观音文化艺术品及功德林等。莲花座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方德水,四边皆道之佛境。

5. 佛山的观音庙在哪里

西山寺座落于石岐西山之上,始建于明代,初为乡贤毛可珍读书之所,后改为寺院,历经多次增建重修。寺院坐北向南,深两进,硬山式顶,抬梁式木架构,面积690平方米。前进两边有厢房,天井两旁的雨廊为卷棚顶,后进两边有偏殿。寺额横匾书“仁寿禅林”,左右对联为“红棉旧荫,福地重光”,上款“咸丰元年夏日”,下款“循州张玉堂拳书”。寺前置有石雕半月池,用三块麻石支撑。寺内墙壁上镶嵌有刻于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的石碑记。

西山寺,摄于1997年

寺外山门镶嵌有石对联和石横匾,石对联书“山小岂无云出岫,台高还有树参天”,上款“咸丰壬子秋月”,下款“里人曾望颜书”。石横匾书“六棉古道”,上款“民国十七年”,下款“毛研陆书”。相传在宋代,西山寺四周种有六株木棉树,后年久枯萎,明代寺僧又补植于此,故树下的环山小路称为“六棉古道”。1990年,西山寺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寺外山门,摄于1997年

白衣庵

白衣庵,又名白衣古寺、紫竹禅林,位于北区插笏山颠之阳(即今天门庵前正街),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经多次重修,规模不断扩大,设有“白衣古寺”石牌坊、“禅关”石牌坊、山门、西村庵、十五殿、大院、正殿(紫竹禅林)、祖堂、祈园等建筑。

1958年,白衣庵被石岐陶瓷厂租用,山门、大院、庵堂、祈园等被拆建为车间、仓库、饭堂、宿舍等。目前保留较好的只有白衣庵正殿,面积383平方米,二进三间,设有偏殿。建筑为硬山式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墙上饰有灰雕,是明清时代的建筑特点。1990年,白衣庵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古寺(局部),摄于 2012年10月22日

大环华佗庙

大环华佗庙座落于火炬开发区,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1993年重修。庙宇坐东北向西南,面积约93平方米。庙内为穿斗与抬梁混合木架构,面阔三间,深一进,置有木雕“百鸟归巢”棚架。

大环华佗庙

大环华佗庙是中山清末庙宇建筑的典型,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素胎瓦、青砖墙,正面麻石门框,门前有石级,正门上方檐墙和屋顶女儿墙上多饰瑞兽、花鸟等灰塑。正门两侧外墙开有侧门,存有篆书灰塑对联:左门横额为“洞天”,对联为“一林花影云无际,半壑松涛月有声”;右门横额为“福地”,对联为“风清月白饶生趣,水绕山环极大观”。1990年,大环华佗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环华佗庙上的瑞兽、花鸟等灰塑装饰

罗三妹庙

罗三妹庙,又称罗仙姑庙,位于三乡镇雍陌村,罗三妹山巅之阳,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是当地旅居美国檀香山的华侨和乡人为纪念孝女罗三妹而建。庙宇为硬山顶,穿斗式梁架,庙柱上刻着“音鸣金华惊奇石,迹幻琅环瞰沸泉”的对联。庙内有石刻“迁建孝女罗仙姑庙碑记”一通,记载了罗三妹的事迹及建庙始末。

罗三妹庙

传说罗三妹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孩,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她的母亲一直生病,长年卧床不起,罗三妹侍奉无倦。在罗三妹14岁那年,母亲病逝,罗三妹悲痛欲绝,十多天粒米未进,哀伤而死。乡人感其孝道,故以山、庙为念。

涌头武帝殿

涌头武帝殿座落于沙溪镇涌头村,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1912年重修。武帝殿建筑坐东北向西南,面积386平方米,硬山式顶,抬梁式木架构,两进三间布局,左边建有一长廊,天井两旁有廊,置有花鸟木雕棚架,中有一重檐四角亭。庙额楷书阳刻“武帝殿”,大门对联楷书阳刻“勋名垂后汉,神武著西乡”。前檐保存有精致的木雕、灰雕、石雕艺术。长廊墙上镶嵌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石碑记一通、民国元年(1912年)石碑记两通

石仔庙

石仔庙,又称匡卢古庙,位于南朗镇大车村蒂峰山腰上,依山建筑,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庙宇坐东北向西南,并不大,仅深2.2米,宽0.9米,初建时用麻石构筑,后改为砖瓦结构。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庙前加建了平顶凉亭和护栏。庙前第一对石联书“神仙福地真人府,名士骚肠古佛心”,背面对联书“洞卧云霞清意障,亭凝烟霭篆心香”;第二对石联书“山入画图天乍晓,境催诗句月三更”;庙额横匾隶书“匡庐古庙”;庙门对联书“米石倪山处,尧天舜日藏)

康真君庙

康真君庙位于南区北台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庙宇坐东北向西南,深两进,面积220平方米。建筑为硬山式顶,抬梁式木构梁架,原天井设有香亭,后已毁。庙右设有华陀偏殿,正殿与偏殿间隔有青云巷。庙额横匾阴刻“康真君庙”,左右对联阴刻“功完金阙北,果满玉清台”,清代举人彭炳纲(书画家余菊庵的岳父)所书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那些旅游区有观音(观音镇旅游景点)

下一篇: 四川安岳石窟l旅游(安岳县石窟)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