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内容

富春山旅游路线(富春山在那个地方)

1. 富春山在那个地方

《与宋元思书》,所描写的就是从富阳到桐庐的景色:从建德县梅城镇双塔到桐庐县严子陵钓台,全长23千米,叫做七里泷,又叫七里滩或七里濑。

严子陵名严光,会稽余姚人。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少年同学。刘秀即位当皇帝,他就改变姓名隐居起来,不再与光武帝相见。后来光武帝四处寻访他,把他找到后,他坚决不肯做官。光武帝便和他叙旧情,晚上一起睡觉,严光把脚搁在光武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客星犯御座。光武笑着说:是我和老友严子陵一起睡觉。

虽然光武帝一再要严光出山,严光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还是回到富春山。后人把他钓鱼的地方称做严陵濑。钓台在富春山上,又称严陵山。李白在《古风》第十二首诗中称赞他说: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2. 富春山是一座怎样的山

由元代杰出画家黄公望所创作的书画《富春山居图》不仅价值连城,而且还有着一段离奇曲折的身世遭遇。为何这件珍宝竟会险被焚毁?又是谁将这它一分为二?

明朝末年,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被传到收藏家吴洪裕的手中。自从在父亲那里得到这件宝贝,他便爱不释手,每天不思茶饭,反复地对它观赏临摹,恨不得时刻将画卷带在自己的身边。为此,吴洪裕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名为“富春居”的小屋,以此来安放这幅《富春山居图》。

这一天,吴府上下忽然乱作一团,原来是家中主人吴洪裕病危了。寝室里,在烛光的映衬下,家人围立在病榻之前,焦急地等待着老人的临终遗言。而吴洪裕由于已被病魔折腾得不成样子,此刻已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死死地盯着枕头边的宝匣。一旁的家人顿时明白了,老爷临死前念念不忘的依旧是他那幅心爱的山水画。于是,有人把画从宝匣中取出,递到他的面前,并慢慢将其展开。这时,吴洪裕的眼角忽然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好一会儿,老人的嘴里才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说完,便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原来,吴老爷子想要将这幅名画焚烧殉葬。既然老人如此珍爱此画,为何要将它殉葬呢?大多数人认为,那是因为吴洪裕本人太喜爱这幅画作了,以至于想将它带到阴曹地府,永久的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眼见这幅在吴府传承三代,被视为传家宝的《富春山居图》即将付之一炬,从人群中猛然蹿出一人,只见他抓住火中的画卷用力一甩,愣是把画给抢救出来,这个人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为了掩人耳目,他用了偷梁换柱的办法,将另外一幅画投入火中,从而救出了这幅稀世珍品。但是,画虽然被救了下来,却在中间部位烧出几个连珠洞,从而断成一大一小两段。此画起首一段已被烧去,而幸存留下的部分也是火痕斑斑。从此,这件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便一分为二。

1652年,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画卷后,将损卷烧焦的部分细心揭下,在重新进行接拼后,正好出现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的,真乃不幸中的万幸。

于是,后人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被火烧过的痕迹,特意将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位置,这便是后来乾隆皇帝得到的《无用师卷》。至此,原《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身首各异。

吴洪裕宁可烧掉《富春山居图》,让它永远的陪在自己的身边,也不想让这幅名画流传后世。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除了这幅《富春山居图》以外,还有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流传在世。也许,您一定会感到奇怪,黄公望不是一生只画了这一幅《富山春居图》吗?哪里来的第二张画?

说起这第二幅画,就不得不提到沈周这个名字。沈周是明代着名的书画家,明代成化年间,这幅传世之作便传到了他的手中。得到《富山春居图》后,沈周自然是爱不释手,将它悬挂在墙上,反复欣赏。就这样,看着看着就发现了问题。原来,这幅名画上没有名人的题跋,于是,他不但自己在画上题了跋,还想请别人为这幅名画题跋。

像《富山春居图》这样的名画,别人都藏在最为隐秘的地方,可是,被冲昏了头脑的沈周却大张旗鼓地将画轻易地交给了别人。果不其然,在他将画交给一位友人题跋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这位友人的儿子对这幅名画产生了歹念,随即将画偷偷卖掉,并对外宣称是被人偷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沈周在一个画摊上,再次见到了这件被卖掉的名画。于是,他连忙回家筹钱买画。可是当他拿着钱来到画摊时,《富山春居图》已被人买走。痛失名画的沈周不禁放声大哭起来,可是现在后悔却为时已晚。就这样,他费尽心力得到的《富山春居图》,成为了别人的宝物。而今,所剩下的也只是名画在脑海中的记忆了。即便是这样,沈周愣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摹背出了一幅《富山春居图》。

而这幅由他所摹背的画卷,也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直到1996年的北京瀚海拍卖会上,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以1000万元的高价拍下收藏。除了沈周摩背的这幅《富春山居图》以外,现可查询的临摹本还有十余幅。清乾隆年间,不知是何人临摹的《富山春居图》,竟然与真迹《富山春居图》先后传入宫廷,并由此上演了一出真假画卷之争。

1745年,一幅《富山春居图》被征入宫中,乾隆皇帝对这幅画是爱不释手,经常将它取出欣赏,还在六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填词,并且加盖玉玺。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幅《富山春居图》征选入宫的第二年,即1746年,地方官员又呈上另外一幅《富山春居图》。

当然,这两幅作品中,肯定有一幅是假的。但是这两幅画,实在是太像了,很难区分出真假。但是,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乾隆皇帝认定最先进宫的那一幅为真画,也就是他在上面赋诗题词的为真迹,而另外一幅为仿品。但是,由于后来者实在是画得太好了,简直足以“以假乱真”,所以连乾隆皇帝也不忍将它丢弃,所以也将其收入到了内府。

而其后的百年间,也没有人去质疑乾隆皇帝的鉴定。直到清朝灭亡以后,学者们才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那幅经乾隆皇帝鉴定为假画的《富山春居图》才是黄公望的真迹。而理由自然是,只有那幅画是半截画,并且具有明显的火烧与修补的痕迹,与历史记载相吻合。

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两岸专家反复鉴定,才最终确定,由乾隆皇帝鉴定为真迹的画作是一幅假画,而那幅被鉴定为假画的才是真迹《富山春居图》的后半段《无用师卷》。

就这样,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幅假画居然骗过了朝廷鉴定专家的眼睛,被天下第一收藏家乾隆皇帝所悉心珍藏。而黄公望的真迹《无用师卷》,则备受冷落,被放置在了一旁长达200年之久。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幅真迹才没被乾隆皇帝题词赋诗,加盖玉玺,落了一个“干净之身”,从而完好地保持了原画的风貌。

3. 富春江旁边有什么山

富春江边有一座山,人人都叫它鹿山,说起这座山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富阳陆家村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陆大牛。他从小与众不同,十来岁时就长成七、八尺高,十一、二岁就能挑二、三百斤柴到富阳街上去卖,二十几岁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犁田师傅了。

有一年夏天,他帮邻村大户人家去犁田,走到半路上口里燥得要命,正巧有位大嫂给丈夫送饭路过这里,他向大嫂讨口水喝,大嫂心里想,反正一竹筒水够二个人喝的,就把水递给他喝,大牛接过竹筒一口气把水喝了个精光。这时大嫂有点急了,对大牛说:“这下不好了,我这筒水是给我丈夫送的,他在山上砟柴,如果他晓得这水是你喝光的,他肯定会对你不客气,你还是快走吧”。大牛一听也吓了一跳,忙将牛往腋下一挟,急匆匆地赶去犁田了。大牛到了田边,上气不接下气,放下牛和犁便一头倒在地上,不知不觉就困着了,等到醒来,太阳已经快下山了,这时他急忙寻找水牛,只见水牛正在田里跌烂塘,浑身上下都是泥,这时大牛有气有急,一只手牵住牛子,另一只抓牢牛尾巴,在富春江里来回晃了几下,,只见牛身上的料泥土已经冼的 干干净净,这时许多过路的人,看见这位犁田师傅有界大的力气,就一传十,十传百,方远几百里的人都知道,富阳陆家村有个力大无穷的犁田师傅陆大牛了。

陆大牛不仅力气大,而且还是个孝子。每年每当梨头好吃的时候,他总要到村后陆背坞梨子湾摘梨头给母亲尝鲜。有一年,梨头又熟了,大牛与往年一样,歇工后又到后山摘梨头去了。当大牛爬到半山腰里,远远听到一阵阵动听的歌声响彻山谷,当他走到梨子湾时,看见一群姑娘有说有笑,已先他一步把山上的梨头摘光了。这时大牛心里很难过,心想今年再也没有梨头孝敬母亲了,于是就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嚎淘大哭起来。他的阵阵哭声,惊动了摘梨头的这群姑娘,有个姑娘见年青人坐在路边痛哭,就上前问他一个人为何在这里伤心痛哭,大牛就一五一十把每年这个时候上山摘梨头孝敬母亲的事情讲给这位姑娘听。姑娘看见这位五大三粗的汉子,虽然相貌一般,还是个难得的孝子。于是,随手从蓝里拿了一个梨子向大牛抛了过来,大牛忙伸出双手去接梨头,忽然间梨头越来越大,把天都遮黑了, 大牛急中生智,伸出双手向富春江方向一推,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到他神智清醒过来,眼前的姑娘不见了,只见满山遍野都结满了梨头。再朝山外一看,富春江边多了一座山头。后来,老百姓见这座山是从陆家村村后飞出来的,大家都叫它“陆山”了。多少年以后,陆山上树木林立,各种鸟类、动物都到山上去栖息了,连大家难得见到得梅花广也经常来山上觅食。久而久之,人们把“陆山”叫作鹿山了。

4. 富春山的景色

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剧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用夸张的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其他句子:

①总写自富阳到桐庐山水之美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交代人在富春江沿岸的美好环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③从听觉方面描写山中泉喧鸟鸣情景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④描写富春江沿岸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⑤文章中直接表达对富春江及沿岸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句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朱元思书》中与其写作手法相似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⑦第一段中可作为全文纲领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aef76094b36acaff4b1322977d98d1000e99c96

5. 中国的富春山在哪里

据记载,《富山春居图》创作于1350年,是中国著名的传世水墨画。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收藏家吴洪裕从他的父亲那里得到了这幅画作。对这幅画吴洪裕非常喜欢,整日反复观赏、临摹,爱不释手,时刻将画带在身边。他甚至专门修建了一座小屋,将其命名为“富春居”,用来妥善保管这幅画作。

就这样,这幅名画在吴洪裕的手中收藏了很多年,直到他去世。在1650年的一天,吴洪裕突然病危,整个吴府上下乱作一团。在其寝室内,家人们围在他的病榻前等待着这位一家之主的临终遗言。不过,由于病痛的折磨,此时的吴洪裕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只是用眼睛紧紧的盯着枕头旁边的一个盒子。

站在一旁的家人很快明白了老爷子的用意,原来,他在弥留之际,还是放心不下这幅水墨画。明白了用意的家人,将画从盒子里面取出,并在老人的面前展开。此时的吴洪裕顿时眼角流出两行热泪,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一个字:“烧”。之后,便撒手人寰了。原来,吴洪裕是想要用这幅画给自己陪葬。

《富川山居图》就由原来的一幅画,变成了两幅画。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在康熙八年(1669年)让与王廷宾,后来,就辗转于民间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 1652年,《无用师卷》从丹阳张范我手中转于泰兴季国是收藏,之后,又历经高士奇、王鸿绪、安岐诸人之手。

6. 富春山景点在哪里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杭州钱塘江上游即桐庐至富阳段的富春江山水景色,该画作由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目前这一段河流分布有很多景点,其中著名的是梅城的十里杨帆、桐庐的严子陵钓台、富阳桐洲岛、东梓关渡口、黄公望森林公园等,这些也是欣赏这一段山水的主要景点。

7. 富春山在哪里?

在《富阳历代名人》一书中,王益庸认为,李煜葬在湖源钟塔山。他说,有两个论据。一按《富阳县志》载:“在重耳墓北,月燕山吴驾坞(今湖源乡钟塔山)。”重耳即魏安南大将军李重耳。二按同期的吴越忠懿王钱弘俶的《南唐后主陇西郡公李煜公墓志铭》载:“次明年己卯(979年)乞恩归柩于杭之富春山,越岁辛巳(981年)二月十一日葬于祖重耳公之墓北,月燕山之阳,因曰吴驾坞,适俶祭省归杭,且有姻娅之好,事状强志其墓。”

  蒋增福先生在《富春闻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中也提到:“李重耳死后,葬在钟塔山……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封吴王。死后,子孙将他归葬于先祖李重耳的墓北。”

文物馆:有待进一步确证

  富阳市文物馆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说,南唐后主李煜葬在湖源钟塔山,有这方面的传说,但史料记载还不多,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和确证。

  李煜(937—978),字重光,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文艺才能。在961年他继中主即位的时候,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更岌岌可危。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且偷生的生活,还纵情声色,侈陈游宴。南唐为宋所灭后,他被俘到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公元978年的七夕,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当年李煜饮"牵机药"被毒身亡,葬身洛阳.事隔多年,其后人冒死将李煜从洛阳迁徙葬于富阳湖源一带,而李姓人为了守陵,也世代隐居山林,与世人无争,形成了今日的李家村.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河东区相公镇旅游景点(河东区相公镇旅游景点有哪些)

下一篇: 旅图旅游导航地图怎样(带旅游景点的导航地图)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