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体在地震中的作用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性的事件之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影响。在地震发生后,媒体的作用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及时传递消息和信息,还可以发挥宣传、救援、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媒体在地震中的传递信息作用
地震发生时,人们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就是获取最新的信息和消息。这时候,媒体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地震的相关信息,如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大小、可能造成的灾害情况等。这些信息对公众采取正确的防范和救援措施至关重要。
媒体在地震中的传递信息作用还体现在帮助政府和救援机构及时了解最新情况,协调救援工作。通过报道地震灾情,媒体可以帮助各方更好地制定救援计划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媒体在地震中的宣传作用
地震灾情严重时,公众往往会感到恐慌和焦虑。这时,媒体可以发挥宣传作用,通过报道英雄故事、救援进展、物资捐赠等正能量信息,鼓舞人心,凝聚社会力量,增强人们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媒体还可以利用影视、音频等形式进行宣传,普及灾害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媒体在地震中的救援作用
媒体在地震中的救援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救援方向和协调资源。通过报道受灾情况、道路交通状况等信息,媒体可以帮助救援队伍迅速到达灾区,搜救受困群众,减少人员伤亡。
此外,媒体还可以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支持救援工作的开展。通过专家解说和研究报告,媒体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在地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宣传者、救援者,在灾难面前,媒体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各方应当充分重视媒体在地震中的作用,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灾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云南巧家地震中心在哪里?
云南省巧家县地震中心应该北纬26.93º,东经102.92º发生4.2级地震,这个北纬度的中心地震,国家地震网都有公布,在一些平台上都可以知道云南巧家县地震中心在什么位置,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伤亡,到时候已经开始张开营救工作了,希望地震中心的云南巧家县人员平安。
三、陈浩在地震中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14时许,5·12汶川地震发生,许多建筑物垮塌。教室里人员恐慌,正在聊天的陈浩挺身而出,呼号着让大家快速、顺利地逃离。于是,大部分同学们安全地撤离到了操场安全地带。 [1]
大部分同学安全撤离后,陈浩发现操场的屏风开始摇摆,于是高喊了一声“快闪”。几个女生逃离了,但一位女生吓愣在那里毫无反应。陈浩冲上前伸出自己的手拽住该女生的手,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她推向了一边。三四米的砖墙倒下,那个陈浩不认识的女孩安然无事,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瓦砾中。 [1-2]
救援过后,陈浩被解放军战士从废墟中抬了出来。陈浩有微弱的意识,不顾自己的创伤,却惦记着同伴和老师的安危。陈浩双下肢骨折,右上肢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肺出血,是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上伤得最重的伤员。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由于伤员太多,陈浩没能用上麻药,陈浩没有哭出一声。
2008年5月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度。昏睡中,陈浩突然扬起双手,呢喃“我抓住她了”。事后,陈浩表示,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他还会这么做,因为能救而不救,他肯定会惭愧。
四、在汶川地震中都有那些歌曲?
《生死不离》《承诺》《震因为有爱》《有一种怀抱很温暖》《宝贝妈妈爱你〉《我们心在一起》《相信爱》《有爱就有一切》《天使的微笑》《与爱同行》《天堂里的课堂》《和你一样》《众志成诚》《爱 奇迹》《相信》《呼唤爱》《爱也希望》《因为有你》《爱在人间》《爱的集结号》《朋友别哭》《爱的力量》《因为爱》《生命的歌唱》《我们在一起》《去天堂的孩子》《从建家园》《爱把爱传递》。。。。。。。。。伤心啊!
五、学校地震科普活动:如何保护自己在地震中
地震科普活动简介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为了增强师生对地震的认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举办了地震科普活动,旨在教育师生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在活动中,专业地震科学家会讲解地震的形成原理、常见的地震前兆以及地震对建筑物和人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还会组织地震疏散演练,让师生学会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安全地疏散到指定地点。
活动内容
地震科普活动内容主要包括:
地震常识普及: 介绍地震的定义、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逃生等基本知识。 地震疏散演练: 实地演练师生如何在地震发生时有条不紊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专家讲座: 由地震科学专家讲解地震的科学知识,提高师生对地震的认识。 教师、学生互动: 学生可以提出关于地震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活动目的
此次地震科普活动旨在提高师生对地震的认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地震防灾意识,让师生在地震灾害中能够做到冷静应对、迅速疏散,并且降低地震灾害给师生带来的伤害。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师生们能够更加了解地震,做好地震自救互救措施,提高地震防灾减灾能力。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可以更加了解地震科普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在地震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六、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一、他是在江苏南京江宁区乞讨的老人,名叫徐超(音)。15日中午,他向募捐点捐了5元钱;下午3时,他又来了,这次捐出了100元,塞进募捐箱,将工作人员惊呆了。他说,中午捐的时候,因为身上都是零钱,不好意思拿出来,后来到银行兑换成100元整钱,才拿过来捐 “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他说。据知情人19日报料,徐超又捐了339.01元。
二、“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位妈妈留给她三四个月大的宝宝的手机短信。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在一堆废墟的间隙,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着地支撑着身体。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小宝宝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手机塞在包裹着宝宝的小被子里,保存着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
三、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当救援人员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
四、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她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五、震灾中,什邡龙居小学教学楼坍塌,上百师生被埋于废墟下。在清理废墟时,人们发现英语老师向倩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但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在场所有参与救助的人员均泪流满面,自发向向倩遗体鞠致敬。
七、地震的震中是什么?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八、地震中的撑起理解?
《地震中的撑起》分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字面意思:地震时母亲为女儿用手撑起一片空间的行为。
深层含义:生命的撑起,以母爱为理由,在地震时母亲为女儿撑起了她的生命。
九、房子在地震中裂缝了怎么办?
筑结构专家认为,余震之后,砖混结构房屋主体结构只要没有开裂,只是出现了抹灰层开裂、装饰层开裂、瓷砖地板开裂空鼓等现象,仍可居住;框架结构主体没有横向开裂的,也可以正常居住
十、在地震中如何逃生?如何自救?如何救人?
地震后如何自救与互救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在行驶的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震后应严防传染病发生 在震后救灾工作中,搞好卫生防疫非常重要。 首先要把好“病从口入”关。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饮水时,最好先进行净化、消毒;要创造条件喝开水。要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储存、运输和分发进行监督;救灾食品、挖掘出的食品应检验合格后再食用。对机关食堂、营业性饮食店要加强检查和监督,督促做好防蝇、餐具消毒等工作。应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其次是要消灭蚊蝇。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场所。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烧、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就应赶快找医生诊治。 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地震后要积极防止次生危害发生。 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修。 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地震若发生在山区,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 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要尽可能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此外,平时要妥善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就近躲避可以减少伤亡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网站的文章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并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 文章还指出,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因为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而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破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时躲避,因为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历史经验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文章说,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态度,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全世界的科技人员为地震预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地震监测手段和仪器进步神速,地震预报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仍不能对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报。地震孕育过程的极其复杂,使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目前仍处于经验性预报的探索阶段,仍是世界级科技难题。 目前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中长期地震监测预报相当于确定地应力易于积聚的部位。重大工程建设就是避免在地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并制定工程抗震设防标准,以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地震预报实质就是确定地震能量释放的时段,让社会有转移和避震的时间,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震源、震中以及地震波 震源: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公里至300 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地震的类型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最大,约占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