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内容

有哪些书有介绍中国的神话故事?

一、有哪些书有介绍中国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

《封神演义》

《聊斋志异》

《搜神记》

这四本恐怕不必介绍。

《三教搜神大全》。这是叙述古代民间宗教人物的列传和神仙事迹的著作典籍,元代成书,明代完本(1368-1644年),作者不详。内容记载着三大宗教各种神灵仙佛的神话传说故事,前后两集,共有七卷。

《龙城录》,又叫《河东先生龙城录》,唐代传奇小说。《古今说部丛书》本。共二卷,四十三则。旧题柳宗元撰。其中有一部分,如二郎神赵二郎赵昱的故事。

二、中国新西兰奶粉有哪些?

有 1,Anchor 安佳奶粉,2013年,安佳纯牛奶正式登录中国,随后安佳奶粉奶油也陆续加入安佳中国之中,将新西兰的本真营养带给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

2,Bellamy's贝拉米,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奶粉品牌,成立后受邀参展中国进口博览会,并且蒙牛宣布完成对贝拉米的收购。

三、介绍中国玉器的书有哪些推荐?

不邀自来,考研之后首答!

我推荐:1、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这本书比较初级了,各个时期玉器特点都介绍,但有些观点有点想太多的嫌疑,过分注重玉器的精神文化内涵,其实有的并没有那么多含义,但看看也是蛮好的,毕竟有时候学术也需要异想天开(求不喷哈)这本书优点就是包含的面很广,适合作为一本入门书籍,因为它可以告诉你玉器研究都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比如:材质、工艺、文化内涵、形制、纹饰等等)可以有一个大致方向,以后有助于深入了解玉器,帮你构建一个研究的思维体系。

2、杨晶《中国史前玉器的考古学探索》这本书的研究质量是真心高,我好想当杨晶老师的研究僧啊,如果我进了复试就想报杨老师门下(比心❤杨老师)这本书对史前最为著名的两大玉文化系统的研究可谓是细致,几乎所有现存出土资料都有包括,并且归纳了大量的西辽河流域史前玉器和环太湖流域史前玉器的特点以及所包涵的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整体性很强,是一个动态的研究,思路超清晰,有助于构筑玉器研究整体观。

3、张明华《古代玉器》这是本小书,我当时学玉器时候的教材,但确实觉得讲得有些笼统,也有点枯燥的,但是还是建议读一下吧,也是入门书籍啦。

4、另外,当时上课我老师推荐了邓聪老师的书和杨建芳老师的书,邓老师是主要研究东亚玉器制作工艺的,做了好多实验,观点很有价值,杨老师有一个自己的玉文化研究组织貌似叫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它以自己的官网,也出版论文集,可以找来读一读,每年都有更新研究成果的,我实在太懒,学渣一个,所以也没看这二位先生的书,题主有兴趣应该看看。

5、关于玉器的图册之前的答主已经推荐了《出土玉器全集》图片质量很高,网上有电子版可看的。

大晚上答题脑子不清楚,过几天期末考完我再来更新,题主等我~耐你♪(´ε` )

四、中国承认新西兰的大学有哪些?

中国承认的新西兰大学:奥克兰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林肯大学、奥塔哥大学、怀卡托大学、梅西大学

 

五、哪些书有介绍恭王府的书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鹿苑街甲10号,是清代古建筑群之一,也是北京著名的古迹之一。作为清朝著名王府之一,恭王府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备受游客和历史爱好者的关注。

如果你对恭王府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书籍,它们提供了恭王府丰富而独特的介绍。

1.《恭王府:慈禧内定的第一座王府》

这本书由郑秀华所著,详细介绍了恭王府的历史渊源和建筑风格。书中通过深入研究,展示了恭王府作为清代王府的独特地位,以及与慈禧太后的紧密联系。这本书值得一读,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清代历史和宫廷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2.《恭王府与京城王府》

该书由范慧君编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介绍了恭王府的建筑、艺术和历史背景。书中描绘了恭王府的规模、布局和建筑风格,同时探讨了恭王府在北京王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于学术研究者和对古建筑和宫廷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珍品。

3.《北京恭王府研究》

这本由张不畅主编的专业研究书籍对恭王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书中详细介绍了恭王府的历史沿革、建筑结构和文物保护状况,还对恭王府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于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士和对古建筑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权威著作。

4.《恭王府:北京古建筑研究论文集》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恭王府的学术论文集,由多位专家合著。书中收录了许多关于恭王府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涵盖了建筑、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深入了解恭王府的研究者和对古建筑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5.《恭亲王一家》

虽然这本书不是专门介绍恭王府的,但它以恭亲王作为主角,通过讲述恭亲王一家的生活故事,间接展示了恭王府作为恭亲王的居所的情景和历史背景。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加深入地了解恭亲王和恭王府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一些关于恭王府的推荐书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度和风格介绍了这座著名王府的精髓。对于想要了解恭王府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内涵的读者来说,这些书籍无疑会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视角。

六、有哪些系统的介绍中国古建的书?

该文章转载自:墨鱼建筑考研(更多详情可嘉v: MO_xiaobushijie)

图说中建史 | 01期: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细则

01

建筑图说

屋顶

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总起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機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悬山等变化形式等。总之,我国古代屋顶的式样丰富多彩,屋顶的装饰也是各式各样。屋顶的式样有等级高低之分,屋顶的装饰也同样有等级的区别。

(硬山式屋顶)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纂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简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悬山式屋顶)

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不过,它又有不同于硬山式屋顶的地方。悬山式屋顶在山墙处不像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平齐,而是伸出山墙之外。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檩)承托的。所以悬山式屋顶不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上也有出橡。悬山又称“挑山”,就是因为其桁(檩)挑于山墙之外。从外观上来看,这可以说是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最大的不同点。悬山式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的,特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

(重歇山顶)

“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般”、“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歇山式屋顶在具体形式上又有最基本形式的单檐歇山顶,以及变化形式的二层、三层或多层屋顶的重檐歇山顶,还有最上面的屋顶可以不设正脊而形成卷棚式的卷棚歇山顶等多种形式。

1屋面:

屋面就是建筑屋顶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

2剪边:

在我国古代的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处往往会有与上部不一样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绿色,屋檐处却是一道横的黄色带,这样的色带就称作“剪边”。它是由于屋面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铺瓦而产生的效果,它丰富了屋面的色彩。

3正脊:

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它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一般来说,在一座建筑物的各条脊中,正脊是最长、最大、最突出的一条脊,所以也称为“大脊”。

4正脊装饰:

在我国古代的很多建筑中,特别是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其屋顶正脊上往往设有各色装饰。除了常见的正脊两端的吻和正脊中心的宝顶外,在正脊的前后两个立面上,还会雕饰或塑有花、草或龙等。

5垂脊:

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而在歇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和戗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垂脊都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走势下垂。

6戗脊:

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

7出檐:

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8套兽:

在建筑屋檐的下檐端,有一个突出的兽头,套在角梁套兽榫上,防止梁头被雨水侵蚀,这个兽头就称为“套兽”。

(歇山式屋顶)

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歇山式屋顶在两侧山墙处,不再像硬山式和悬山式那样,山墙是由正脊处向下垂直一线。歇山式屋顶的正脊比两端山墙之间的距离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顶是在上部的正脊和两条垂脊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垂直区域,称为“山花”。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将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

(汉阙石刻中的歇山顶)

根据目前资料来看,歇山式屋顶最早见于汉阙石刻,并且早期的歇山顶较小,直到明清时期的官式做法中オ有了大歇山。但是,尽管早期歇山式屋顶并不大,但与硬山式和悬山式屋顶相比,歇山顶在建筑的等级上还是很高的。

(透空式山花)

在歇山式屋顶的两端、博风板下的三角形部分即为“山花”。山花在明代以前多为透空形式,仅在博风板上用悬鱼、惹草等略加装饰。

(封闭式山花)

明代以后多用砖、琉璃、木板等,将歇山式屋顶山花的透空部分封闭起来,并在其上施以雕刻作为装饰。这种山花形式称为“封闭式山花”,它与早期的透空式山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与韵味。自此以后,山花也逐渐发展成为建筑的一个重要装饰区域。

(悬鱼)

悬鱼位于悬山或歇山建筑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件,大多用木板雕制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关于这个装饰还有一个典故。据《后汉书》记载:府丞送给公羊续一条活鱼,公羊续接受了却没有吃,而是将鱼挂在庭中。当府丞再送鱼来的时候,公羊续便让他看悬在庭中的那条鱼,以此婉转地拒绝了府丞的第二次送鱼,明示自己不愿受贿的心意。后来人们便在宅上悬鱼,以此表示房主人清廉高洁。

(悬鱼形象的变异)

悬鱼装饰在发展的过程中,鱼的形象渐渐变得抽象、简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变换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

(卷棚式屋顶

卷棚式屋顶也称元宝脊,其屋顶前后相连处不做成屋脊而做成弧线形的曲面,也就是说卷棚式屋顶的“正脊”是弧形,与普通的人字形屋顶不一样,没有屋顶端的正脊。譬如北京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式屋顶。

(卷棚悬山式屋顶)

和普通人字形屋顶一样,卷棚式屋顶也可以处理成硬山、悬山、歇山等形式,从而产生出卷棚硬山式、卷棚悬山式、卷棚歇山式等多种新的屋顶形式。卷棚式屋顶形象非常优美、线条柔顺,特别是单檐卷棚悬山式屋顶,属于较为简单的卷棚顶,大多出现在园林建筑中,更添园林的优雅韵味。

(攒尖式屋顶)

横尖式屋顶没有正脊,而只有垂脊,垂脊的多少根据实际建筑需要而定,一般双数的居多,而单数的较少。如,有三条脊的、有四条脊的、有六条脊的、有八条脊的,分别称为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等。此外,还有一种圆形攒尖顶式,也就是没有垂脊。

(攒尖式屋顶的亭子)

横尖式屋顶多见于亭、阁,尤其是亭子,绝大部分都是尖式屋顶,作为景点或观景建筑。北京顾和园中的廓如亭,是全国最大的攒尖式屋顶的亭子。

(攒尖式屋顶的殿堂)

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则极少使用攒尖顶。较重要、较尊贵的建筑中使用攒尖式屋顶的例子,目前可见的主要有北京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几座。

(宝顶)

在建筑物的顶部中心位置,尤其是攒尖式屋顶的顶尖处,往往立有一个圆形或近似圆形之类的装饰,它被称为“宝顶”。在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或者确切地说,在皇家建筑中,宝顶大多为铜质蘯金材料制成,光彩夺目。

(庑殿式屋顶)

庑殿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非常特别。庑殿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在古代只有最尊贵的建筑物才可以使用庑殿顶,如,宫殿、庙宇殿堂等。明清时期,庑股式屋顶的建筑实例最为多见,最著名的要数现存的明清紫禁城(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

(唐代时的庑殿顶)

根据资料与记载,庑殿式屋顶早在般商时代就已出现。不过,现在对唐代中期以前的庑殿式屋顶的具体结构已无从得知,晚唐以后渐有实例可査。其形象是屋面平缓,正脊较短。正脊两端为鹪尾而不是鸱首。

(五脊殿)

五脊殿,“殿”和“歇山”一样是清式说法,在此之前它又有“五脊殿”等名称。因为庑殿式屋顶上共有五条脊,即,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所以称为”五脊殿”。

(吴殿顶)

吴殿顶也就是“庑殿顶”。“吴殿顶”是宋式叫法。

(九脊顶)

九脊顶也就是歇山顶,因为在歇山式屋顶上共有九条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所以叫做“九脊顶”。

(四阿殿顶)

四殿顶也就是“庑殿顶”。“四阿殿顶”也是宋式叫法。“阿”是建筑屋顶的曲檐,“四阿”就是四面域式的曲檐屋顶。庑殿顶共有五条脊、四面坡,所以叫做“四阿殿顶”。

(十字脊式屋顶)

十字脊,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屋顶形式,它是由两个歇山顶呈十字相交而成。目前留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字脊建筑是北京明清紫禁城的角楼。

(十字脊的角楼)

角楼因建于城角而得名,主要的作用是暸望和警卫。北京紫禁城四角的城墙上各建有一座角楼,平面呈曲尺形,高四层,三重檐十字脊,顶部装饰金宝顶,脊上有大吻和神兽。楼体四面各建一突出的抱厦,其中位于角楼外侧、城墙角上的两面抱厦的进深比对准城墙延伸方向的两面浅,形成了一个不对称的十字折角,使角楼的星顶造型更优美,具有特别的艺术效果。

(宮殿建筑上的吻)

吻,也称“正吻”、“大吻”,是明清时期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为龙头形,龙口大张咬住正脊。而在当时的南方有些地区则将之称为"鳞尾”,与大吻的做法有一些不同之处,如,尾部卷曲时不并拢,或在边缘加有许多花纹等。

根据现存资料来看,吻最早出现于汉代,如,汉代的石朗、明器上就有“吻”的形象,不过,其形象与现今所能见到的明清时期的吻有很大差别。汉代的“吻”,大多是用瓦当堆砌的組起的形状,尊贵的建筑中则多用凤凰、朱雀或孔雀等。由汉代至清代,“吻”有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并且在工艺上也是越来越精美、生动。

(故宫太和殿上的吻)

吻多由陶或琉璃制成。重要的宫殿、殿堂等建筑中,大多使用琉璃吻,北京明清紫禁城中的主要宫殿正脊两端的吻都是琉璃制品。太和殿屋脊上的大吻就是最典型的一例,此大吻高达3.4m,重约4.3t,由数块琉璃件拼合而成。如此庞大而精致生动的装饰,是如何设计建造出来的,真是难以想象。看着它,让人不得不由衷的叹服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鸱尾)

南北朝时期及其之后,鸱尾逐渐代替了汉代的朱雀等形象,而成为正脊脊饰的新样式。郦道元在《水经注・温泉》中就有“广兴屋宇,皆置鸱尾”的记载。鸱尾,原是一种鹰。看来,这一时期的鸱尾还保留有一定的鸟的形象,也就是说,虽然它由汉代的朱雀发展而来,但还有一些朱雀的影子。

(鸱吻)

中唐至晚唐时期,鸱尾发展演变成带有短尾的兽头,口大张,正吞着屋脊,尾部上翘而卷起,被称为鸱吻,又叫蚩吻,据明代李东阳《怀鹿堂集》记载:“龙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象。”明人认为蚩吻是龙的儿子,而龙生于水、飞于天,人们将它放在屋脊上既是装饰又有兴雨防火的喻意。

(民居建筑上的螯鱼)

从设置的位置上来看,民居建筑中的整鱼与官式建筑中的吻是同一种建筑构件。因此,鱼的发展与吻是一样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吻在某一阶段时出现的形象。也可以这么说:吻这种构件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整鱼即是其中之一。据《事物纪原》引《青箱杂纪》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则降雨。汉柏梁台灾,越巫上大庆胜之法:起建昌官,设鸱鱼之像于屋脊……”看来,这种设于屋脊上的鸱鱼装饰,应当就是我们现在在某些民居等建筑中能看到的鱼。

(古代殿堂屋脊上的神兽)

在古代建筑的屋脊上,除了正脊两端的吻之外,还有很多走兽类的装饰,因为它们的形象都非凡间可见,所以也称为“神兽”。它们的位置在垂脊或戗脊的脊端。神兽的形态都很特別、非常有意思,不过它们的排列和所用数量是很有讲究的。在宫殿上所用神兽的数量,其最高等级是十个,外加一个跨凤仙人。按顺序分别是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故宫殿脊上的神兽)

关于建筑上神兽的使用,清朝规定,仙人后面的走兽应为单数,按三、五、七、九排列设置,建筑等级越高走兽的数量越多。例如乾清宫,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寝宫,在脊上就排列有九个走兽,按例是最高等级。但太和殿的地位显然比乾清官更为显赫,因此在太和殿的脊上多设了一只神兽一一行什,它是能飞的猴子,可以通风报信。而交泰殿是皇后在重要节日接受朝贺的地方,较乾清官又低级,所以只有七个小兽。

故官宫殿脊上的神兽,在色彩与材质上均与殿的屋瓦一致,和谐统一。它们立于脊上,除了区分等级还有重要的装饰作用,给庄严肃穆而恢宏的宫殿中增添了一道活泼、灵动,可爱的风景。

(穹窿顶)

“官窿”本身指天空,也形容如天空般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同时也泛指高起成拱形的建筑形式。穹窿顶就是穹窿式的屋顶,一般从外观来看为球形或多边形的屋顶形式。如,伊斯兰教清真寺中的天房,室内顶部呈半圆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顶”。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圆顶的民居,也可以归为穹窿顶建筑一类。因此,穹窿顶也称“圆顶”。

(圆券顶)

在我国的山西一带,有一种用砖或土坯砌筑的半圆形的拱顶房屋,或是两间,或是三间,或是数间相连,外形圆润优美而又给人完整与统一之感。这种拱顶形式就是“圆券顶”,也可以直接称为“拱顶”。

(平顶)

“平顶”简单地来说,就是建筑的顶部是平的。这种“平”既包括水平,也包括中间顶部略有突出,或是屋顶为一面坡式,当然这种“一面坡”与单坡顶是不同的,它没有单坡顶屋面那么大的坡度。平顶建筑主要常见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和华北等地区,这些地区干旱少雨,较为适合建筑平顶房屋。平顶的做法是先安檩、钉椽,然后在椽子上铺设苇草、秸杆或是铺板等,其上再用土和草墁成灰顶。稍微讲究的做法是再于灰顶上墁石灰打压磨平。而最为讲究的做法是用方砖铺顶。

(盔顶)

“盔顶”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屋顶名称,也就是像古代军队中战士所戴的头盔一样形状的屋顶形式。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就像是头盔的下沿。盔顶的顶部中心有一个宝顶,就像是头盔上插缨穗或帽翎的部分一样。盔顶在现存古建筑中并不是那么多,我国著名的岳阳楼就是使用的盔顶。

(重檐)

重檐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屋檐。一般来说,重檐大多是指在一层建筑上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屋檐比如,单层重檐歇山顶、单层重檐庑殿顶。但有的时候,人们也将一座多层建筑,只要是每层上都有一层檐,或是这座多层建筑的全部檐数加起来为“二”或超过“二”,就叫做“重檐”。重檐屋顶的“重檐”,可以是上下屋平面相同的,也可以是上下屋檐平面不同的。

(单坡顶)

单坡顶就是只有一面坡的屋顶。它与我们常见的两面坡屋顶有较大的不同,但从一面来看又有极大的相似性。我们甚至可以说,单坡屋顶就像是两面坡屋顶被从中间一切两半了。单坡屋顶一般都用在不太重要的建筑或是附属性的建筑上。在已发掘的商代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到在商代即有单坡顶的廊子了。而现在的陕西、山西等地的农村,许多民居仍然使用单坡式的屋顶,成为现今较富有特色的一种民居形式。

(勾连搭屋顶)

勾连搭屋顶就是两个成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但看起来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只是个屋顶之间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的屋顶形式,可以在建筑下部形象不变的情况下,使上部屋顶更富有变化,更为生动多姿。另外,也在不提高屋面整体高度的情况下,扩大室内空间。

(一殿一卷式勾连搭)

在勾连搭形式的屋顶中,只有两个顶相勾连的形式,并且屋顶为一带正脊的硬山悬山类、一不帯正脊的卷棚类,这样的勾连搭屋顶叫做“一殿一卷式勾连搭”。比较著名的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屋顶建筑,要数北京四合院中的垂花门。

(带抱厦式勾连搭)

在勾连搭的屋顶形式中,相勾连的屋顶大多是大小、高低相同,但有一部分勾连搭屋顶却是一大一小、一主一次、高低不同、前后有别,低小的建筑部分就像是另一部分的附属抱厦,所以这样的勾连搭屋顶形式称为“带抱厦式勾连搭”。

(盝顶)

盝顶,是一种较为特别的屋顶形式。这种屋顶形式是在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屋脊,四条屋脊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顶,其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向下斜伸,共形成四块坡檐。涨顶这种顶式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为少见。

(人字顶)

建筑的屋顶分为前后两面坡,两坡上端在屋脊处相交,形成建筑屋顶的正脊。这种两面坡屋顶从山墙立面看,其屋顶的形象就像是一个“人”字,所以把这种屋顶形式叫做“人字顶”。人字顶是一般住宅较常用的屋顶形式,硬山顶、悬山顶都属于人字顶。

(万字顶)

“卐”字纹是我国古代装饰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纹样,“卐”读作“万",它可以代表“万事如意”、“万寿无疆”等,非常吉利。因为它的吉利意义,所以也有一些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卐”字形,这样的屋顶形式就叫做“万字顶”。北京圆明园中的“万方安和”就是采用的万字顶,建筑名称与建筑形式相应。

(扇面顶)

扇面顶和万字顶一样,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屋顶形式,扇面顶顾名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檐线呈弧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建筑的两山墙的墙线若向内延伸,可以交于一点,而这一点就是扇形的扇子柄端。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也可做成卷棚形式。扇面顶一般都用在形体较小的建筑中,会让建筑看起来更为小巧可爱。

(灰背顶)

灰背顶就是屋顶表面不用瓦覆盖,仅凭灰背密实的面层防雨防漏。灰背顶做法大多用于平顶或囤顶建筑,但也可以用在起脊建筑上。不过,在起脊建筑上使用灰顶,大多只是局部使用。灰背顶属于一种民间建筑形式。

(勾连搭顶灰背)

勾连搭顶中使用灰背,大多是局部形式,并且大多是用在两个相互搭连的屋顶间的部分,也就是天沟处。当然也有同时在外侧两屋面上做棋盘心的形式。

(盝顶灰背)

盝顶建筑中的灰背,大多用在其屋顶顶面由四条与屋平行的脊围成的部分,单就这一部分来看,它是平顶形式。中心平顶使用灰背做法后,与四面铺瓦的屋面形成一种对比,让建筑的形式更富有变化,更有趣味。

(棋盘心屋面)

棋盘心屋面是将屋面的当心部分做成灰背或石板瓦形式,这一部分所占屋面面积相对比铺瓦面积大,并且位置略为偏下。它不是整个屋面做成一块灰背或石板瓦形式,而是每一间的屋面中部偏下位置做一块灰背或石板瓦形式,即建筑有几间星面就有几块灰背面或石板瓦面,剩下的部分铺瓦。因为这样的屋面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的棋盘,所以得名“棋盘心”。

(清水脊)

小式瓦作的屋脊大多用于硬山或悬山建筑,这类房屋的屋面只有两坡,较为简单,相应的屋顶的正脊做法也较简单、朴素,没有复杂的饰件,大多只是在两端雕刻花草盘子和翘起的鼻子作为装饰,这种装饰简单的脊就叫“清水脊”。

(清水脊鼻子)

在清水脊中,脊端向上翘起的部分,叫“鼻子”,也俗称“蝎子尾”。

02

实际案例

(实际案例)(实际案例)(实际案例)(实际案例)(实际案例)(实际案例)(实际案例)

本文由“墨鱼建筑考研”原创整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请勿商用。

更多详情可嘉 MO_xiaobushijie

七、哪些书有介绍恭王府的

介绍恭王府的书籍推荐

介绍恭王府的书籍推荐

恭王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恭王府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经过多年的修复,如今成为了一个以恭王府博物馆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景区。想要了解恭王府,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来深入了解这个历史名胜。

1. 《恭王府与恭王府博物馆》

这本书由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编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介绍了恭王府的历史、建筑特色以及收藏品。书中详细解读了恭王府的建筑风格、设计布局以及庭院景观,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恭王府的方方面面。

2. 《恭王府的历史与文化》

这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国内著名的文化学者。书中深入研究了恭王府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影响。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翻阅和实地调研,将恭王府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事件相联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恭王府的地位和价值。

3. 《恭王府的故事》

这是一本以故事方式讲述恭王府历史的书籍。作者通过创作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恭王府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本书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通过阅读故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恭王府的故事背后的历史。

4. 《恭王府的收藏珍品》

想要了解恭王府的收藏品,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书中详细介绍了恭王府博物馆的收藏珍品,包括瓷器、字画、家具等。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恭王府收藏品的品种、价值以及文化背景。

5. 《恭王府与北京的历史名人》

恭王府作为北京的一处历史名胜,与众多北京的历史名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与恭王府相关的历史名人,包括恭亲王奕訢、爱新觉罗·溥仪等。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恭王府所处的历史背景。

6. 《恭王府的传奇故事》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恭王府的传奇故事,包括恭亲王奕訢的人生经历以及恭王府的兴衰历程。作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采访相关人士,还原了恭王府的辉煌与沧桑。这本书适合对历史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恭王府的传奇之旅。

7. 《恭王府的建筑艺术》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本书主要从建筑角度出发,对恭王府的建筑风格、布局以及装饰艺术进行了解析。通过对恭王府的建筑艺术进行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恭王府的建筑之美。

8. 《恭王府的后花园》

恭王府的后花园是恭王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恭王府的后花园的设计理念、植物种类以及园林艺术。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恭王府后花园的魅力所在,欣赏到其中独特的园林风景。

9. 《恭王府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恭王府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通过对恭王府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作者深入探讨了恭王府在文化传承中的挑战与机遇。这本书适合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恭王府的发展历程。

10. 《恭王府的藏书之谜》

恭王府作为恭亲王奕訢的宅邸,曾经聚集了一批珍贵的藏书。这本书主要揭开了恭王府的藏书之谜,介绍了恭王府的藏书特点以及珍贵的文献资料。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恭王府的藏书文化和其藏书的独特之处。

以上是我推荐的一些介绍恭王府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恭王府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如果你对恭王府感兴趣,不妨选择几本书籍来阅读,亲自探索这座历史名胜的魅力。

八、中国出版的书有哪些?

《全国总书目》是国内唯一的年鉴性编年总目,自1949年以来逐年编纂,收录全国当年出版的各类图书。是出版社、图书馆、情报资料和科研教学等部门必备的工具书。《全国总书目》以中国版本图书馆征集的样本为依据,收录当年中国出版的公开发行和只限国内发行的各种文字的初版和改版图书(不包括重印书),也收录中小学、师范学校、业余学校教学用书。它由分类目录、专题目录和附录3部分组成。

九、中国开头的书有,哪些?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儒家的九部经典著作,是儒家先哲们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正宗传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轨迹,涵盖了中国历史中思想文化发展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史料,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十、介绍新西兰书籍有哪些

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介绍新西兰书籍有哪些。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新西兰有许多引人入胜的作品值得一读。无论是文学作品、历史著作还是关于当地风土人情的书籍,这些作品都能让读者体会到新西兰的独特魅力。

新西兰文学经典

新西兰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从莫里·凯鲁纳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新西兰有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其中,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大地之歌》被认为是新西兰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一段新西兰家族的传奇故事。

新西兰历史著作

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是理解其现状和未来走向的重要途径。新西兰的历史著作涵盖了从早期毛利文化到英国殖民时期再到如今独立国家的演变过程。通过阅读这些著作,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西兰的根源和文化传统。

当地风土人情书籍

除了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新西兰还有许多关于当地风土人情的书籍。这些书籍通过描绘当地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新西兰。

总结

通过介绍新西兰书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不论是文学作品、历史著作还是当地风土人情书籍,它们都为我们打开了了解新西兰的窗户。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国家。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新西兰的主要牛类养殖业

下一篇: 苹果12怎么不能下载头条极速版?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