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缆分类?
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电缆按照光伏电站的系统可分为直流电缆及交流电缆,根据用途及使用环境的不同分类如下:
1、直流电缆
(1)组件与组件之间的串联电缆。
(2)组串之间及其组串至直流配电箱(汇流箱)之间的并联电缆。
(3)直流配电箱至逆变器之间电缆。
以上电缆均为直流电缆,户外敷设较多,需防潮、防暴晒、耐寒、耐热、抗紫外线,某些特殊的环境下还需防酸碱等化学物质。
2、交流电缆
(1)逆变器至升压变压器的连接电缆。
(2)升压变压器至配电装置的连接电缆。
(3)配电装置至电网或用户的连接电缆。
此部分电缆为交流负荷电缆,户内环境敷设较多,可按照一般电力电缆选型要求选择。
二、rvvp电缆用途?
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电压300V/300V 2-24芯
用途:仪器、仪表、对讲、监控、控制安装
三、电缆的用途?
电缆用途:
1、电力系统。电力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有架空裸电线、汇流排(母线)、电力电缆(塑料线缆、油纸力缆(基本被塑料电力电缆代替)、橡套线缆、架空绝缘电缆)、分支电缆(取代部分母线)、电磁线以及电力设备用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等。
2、信息传输。用于信息传输系统的电线电缆主要有市话电缆、电视电缆、电子线缆、射频电缆、光纤缆、数据电缆、电磁线、电力通讯或其他复合电缆等。
3、仪表系统。此部分除架空裸电线外几乎其他所有产品均有应用,但主要是电力电缆、电磁线、数据电缆、仪器仪表线缆等
四、ryjpvp电缆用途?
yjv电缆用途有:低压电缆适用于固定敷设在交流50Hz,额定电压3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上作输送电能用
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电压300V/300V 2-24芯
用途:仪器、仪表、对讲、监控、控制安装,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电缆 用途:电器、仪表、配电装置的信号传输、控制、
五、yvw电缆用途?
标准:|本产品按国家标准GB12706-2002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502-1:2004标准制造| 型号:|VV,VLV一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V,VLV一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 用途:|供固定敷设在额定交流电压UO/U为0.6/1KV及以下的室内、架空、电缆沟道、管道内的输配电力线路用。| 使用特性:|1、电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低于0C,弯曲半径应不小电缆外径的10倍。
|2、电缆导体的长期最高温度不超过70C。
|3、短路时
六、fv电缆用途?
F是绝缘材料,既是氟塑料;V是外护套,即是聚氯乙烯。FV电缆可以叫做铜芯氟塑料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聚氯乙烯本来就有阻燃的种类,再说电缆在生产的时候,有可能内部会加入阻燃材料或颗粒,所以FV电缆完全可以做成阻燃性的。NH是耐火的意思,耐火电缆的等级肯定比阻燃的等级高。字面上讲,阻燃是可以自行熄灭火焰,而耐火可以理解为不燃烧。
七、elv电缆用途?
是RVv电缆,没有elv电缆。RVV电线电缆俗称护套线,它是一种多股软线,柔软性好,实用性高,适用于家用各种电器仪表连接线;对于小规格的RVV称为电线,规格较大的称为电缆,因此RVV有了电线电缆的称呼,但市面上人们习惯称为护套线/电源线。RVV电线电缆字母的含义:R——表示软线;V——表示绝缘体聚氯乙烯(PVC)。全称: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RVV是弱电系统最常用的线缆,其芯线根数不定,两根或以上,外面有PVC护套,芯线之间的排列没有特别要求。
八、UPS电缆用途?
1、目前基本所有场所都要用到UPS电源,常见的场所:交通、机房、机场、地铁、大楼管理、医院、银行、电厂、办公室等等场合都要。
2、用途:保障这些场合所要的不间断供电需求,当这些场合的市电停了之后,UPS电源会立即供电,保证这些场合的用电设备不间断的工作。
3、家庭也是可以使用UPS电源的,目前我国用电量极大,偏远山村常常断电所以备一台UPS电源是可以考虑的,当然大城市的家庭或办公司也可以使用UPS电源,因为城市家庭的用电设备一般比较高端,如电脑或服务器都算精密设备,猛然断电同样给设备造成很大损害,所以也可以使用UPS电源来保护。
九、电缆胶皮分类?
一般常见的电缆护套材料(外皮)塑料类电缆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全氟乙丙烯(F46),还有尼龙的,聚烯烃等。
对于橡胶电缆他的外皮有:氯化聚乙烯(CPE),氯磺化聚乙烯(CSM),氯丁橡皮,硅橡胶。
十、主板用途分类?
1、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2、AT:标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机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采用AT结构布局。
3、Baby AT: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装机的一体化主板首先采用此主板结构。
4、ATX:改进型的AT主板,对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优化,有更好的散热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专门的ATX机箱使用。
5、BTX:是ATX主板的改进型,它使用窄板(Low-profile)设计,使部件布局更加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