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经济学?
1、整体效益原理。
根据系统观点,即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生态农业要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利用系统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进行调控,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稳定性。
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利用生态位原理,把适宜的价值较高的物种引入农业生态系统,以填补空白生态位。
3、食物链原理。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往往是食物链较短而简单,这种不仅不利于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有效利用,而且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人们可以以“有机物”为主线,将各营养级上因食物选择所废弃的物质作为营养源,通过混合食物链中的相应生物进一步转化利用,使生物能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4、物质循环和再生原理。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农产品向系统外输出,不可避免要有向系统内输入的部分。生态农业体系讲究尽量较少的外部投入,通过立体种植及选择还田率较高的作物,以及合理的轮作、制作有机物堆肥等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尤其要注意物质再生利用,使养分尽可能在系统中反复循环利用,提高营养物质的转化及利用效率。
5、生物种群相生相克原理。
利用生物种群相生相克的原理组建高效复合系统,如立体种植、混合养殖等,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生产更多的产品。我国普遍运用的熟制种植(间作、套种、混种、复种)以及立体种养等都是利用各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建立的合理的群体结构。同时也有利用相生相克的原理,有效控制病虫草害。
二、农业生态的定义?
农业生态(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三、农业生态补偿含义?
农业生态补偿意思是指如何通过经济手段优化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效率与福利。
四、农业生态研究方向?
农业生态的研究方向:
1.更新自然资源采取节约型技术,对不可更新资源采取替代技术,对农产品采取绿色有机技术,对污染物采取环境友好型技术,用整体布局、循环体系、多样性利用等模式,构建生态农业系统,全面提升农业的产品、环境和精神文化服务功能。
2.生态农业是基于新世界观、价值观下的新经济,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本和智慧创造财富的新型产业,是融合生产与生活、修心养性的产业,是有限市场化的小规模经济的农业,而最大限度利用新能源是生态农业主导方向,生态农业与乡村文明共生发展是中国生态农业最大特色。
3.生态化农业要坚持“技术规范”与“制度建设”两条腿走路,注重区域生态问题的针对性、同类生产产业的代表性、具体操作方法的规范化、监测评估操作的可行性、红线限制行为的权威性、绿灯鼓励方向的有效性。
4.要研究建立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经济政策,来鼓励采用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使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
五、生态农业概念?
生态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可分为区域与景观布局模式、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和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在一个农业的区域和景观区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整体布局。
六、生态运营基础知识?
生态运营是指生产性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前提,以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为立足点,以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在发展企业主导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关联性产品,培育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经营共生体,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的经营管理方法。
七、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是指利用土地、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种植农作物、养殖畜禽、渔业等生产活动的综合性生产部门。以下是一些农业基础知识:
1. 农作物:农作物是指人类栽培和利用的各种植物,如谷物(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白菜、西红柿、黄瓜)、果树(苹果、梨、桃)等。农作物的种植需要考虑土壤质量、水分供应、气候条件等因素。
2. 养殖业:养殖业是指人类饲养和繁殖畜禽的生产活动,包括家禽(鸡、鸭、鹅)、家畜(猪、牛、羊)等。养殖业需要提供合适的饲料、养殖环境和健康管理,以确保畜禽的生长和繁殖。
3. 渔业:渔业是指捕捞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经济活动,包括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海洋渔业主要依靠海洋资源进行捕捞,而内陆渔业则是指在湖泊、河流、水库等内陆水域进行养殖和捕捞。
4. 农业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也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精确农业、温室种植、水稻机插秧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养殖环境,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5. 病虫害防治:农作物和畜禽养殖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毒、细菌和虫害的侵害。为了保护农作物和畜禽的健康,农民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合理的轮作、施肥和使用农药等。
6.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保护耕地、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农业副产品和有机肥料,加强土壤保育和水资源管理,都是维护良好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
需要指出的是,农业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众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农业基础知识,如果你对特定方面或具体问题有更深入的需求,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我将尽力为你解答。
八、基础农业有哪些?
基础农业,个人认为应该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层面:
一是农业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层面。即满足正常的粮食供应和饭桌的蔬菜供应。
另外的一个层面是相对农业多样化而言,相对休闲农业、观光、绿色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而言。即农业发展的基础层面。
九、印度农业基础好嘛?
众所周知,印度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农业生产大国之一,耕地面积广阔,农业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实事求是的讲,在农业生产方面,印度远不如中国,说中国农业发展水平秒杀印度都不为过。
因为通过对比两国的农业生产各项数据,不管是粮食总产量方面,还是粮食平均亩产方面,印度都是明显落后于中国,而对比起双方的人均粮食消费量,这个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水平的数据时,我们就会发现,印度人均粮食消费量仅为中国的一半。
十、农业生态化是什么?
1.农业生态化(AgriculturalEcologization)隶属产业生态化范畴,是产业生态化在农业领域的引申。关于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概念,部分学者做出了解释说明。
2.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