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古代中国为什么不向南扩张?

网友提问:

古代中国为什么不向南扩张?

优质回答:

准确地说,古代中国没有向海上扩张,至于陆地上的南扩,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就已经开始。古代中国是一个由农耕民族建立的陆地强国,在陆地上驰骋千里,纵横捭阖,而面对茫茫大海时又显得手足无措,望洋而兴叹。纵观古代历史,只有宋朝建立起了强大而又昙花一现的海上贸易,而其他朝代始终视大海为一道天然的围墙,控制百姓走出,拒绝夷人闯入。直到清朝末年,有着号称是裱糊匠的李鸿章才惊觉到:19世纪的危机起源于大海,而不是西北内陆,此中国3000多年未有之变数。

确实,从秦统一中国之后直到清末,中原王朝的危机感一直来自于西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所以中原王朝一直采用北拒南扩策略,并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岗底斯山)筑建起一条军事防线——万里长城。与长城遥相呼应的就是著名的幽云十六州,而只有唐朝与元、清朝将疆域扩展到了幽云十六州之外,这也是此三个朝代很自信地将万里长城束之高阁、任其风残雨摧的主要原因。介于游牧民族强大的军事实力,其他多数中原王朝向北很难有施展身手的空间,所以都将目光瞄准了南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马上派50万大军开启了南征百越(闽越、于越、瓯越、南越、西瓯等八部)的宏图大业。然而,赳赳秦军虽可以横扫六国,但是在面对复杂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和神出鬼没的越人面前却显得束手束脚。特别是受制于粮秣的供应,秦始皇第一次劳师远征,折戟沉沙。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人开凿灵渠,连通湘江与珠江水系,源源不绝的战略物质运送到了战争前线。随后,后勤无忧的秦军向越人发动了猛攻,终于公元前214年征服越族,秦朝设桂林、象、南海三郡,流放50万囚犯与越人杂居。

刘邦建立西汉后,为稳定广大南方地区封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封无诸为闽粤王。吴芮长期为官江南,经营有方,深得人心。无诸为越王勾践之后,在闽越地区有很强的号召力。刘邦此举一石三鸟,既稳定了南方疆域又为解决异姓诸侯王赢得时间,可谓是高瞻远瞩、深谋远略。此后,广大南方地区表面上的遵从汉朝统治地位,而实际上他们又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树大根深的南越国丞相吕嘉杀死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樛氏反汉,武帝派兵灭南越国,并设儋耳(今海南儋州)、珠崖(今广东琼山)、南海(今广东广州)、苍梧(今广西梧州)、郁林(今广西桂平)、合浦(今广东河浦)及交趾、日南、九真(此三郡位于今越南中北部)九郡。此时,汉朝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张至了今天的越南北部,而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了北宋时期。南宋孝宗时期,交趾独立为交趾王国。明朝时期,交趾得而复失,从此不再属于中国领地。

南越灭亡不久,汉武帝又派兵平定东越,在当地设置郡县,依当地风俗管理辖区百姓。到此,西南少数民族全部并入西汉版图,但是中原王朝一直没有对此地进行全面开发。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中原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代,而不绝如缕的东晋王朝贵胄、士大夫惶惶南下并反客为主成为江南地区的主人。由此,为南中国注入全新活力,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甚至还为将来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隋朝的文帝时代采用的是“关中本位”政策,所以将经济重心还是放在了中国北方,但随着隋炀帝的继位,经济中心逐渐向南倾斜,甚至有取代关中本位的意图。事实上,隋炀帝的施政策略并没有达到保预期的效果,因此唐朝建立之后又纠正了隋炀帝的理政思想,依旧奉行“关中本位”策略。但是经历数百年的发展,江南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已经不可替代,其活力源源不竭,四通八达。

但是,江南并不等同于西南,与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相比,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受限西南地区一直保持了“蛮荒之地”的局面。而这一切又没有影响他做为中国领土的事实。所以,并不是古代中国没有向南扩张,而是没有向更南的地方或是海上开发。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古代为啥不向东南亚扩张?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中原人无法适应东南亚的气候!

中国的南面就是东南亚,纬度非常低,基本上都在热带,生存环境是很恶劣的。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去过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一个热带岛国,你在新加坡居然很少见到蚊子,新加坡的灭蚊工作非常严格。

为了灭蚊,政府对于城市街道上的积水是零容忍,并且会定期在树林和草丛中喷洒杀虫剂。

(防疫人员喷洒杀虫剂)

此外,如果警察在你家中发现有蚊子,那么你会被处以300新元的罚款,约合RMB1500元。

对此外国人会很惊讶,区区一只蚊子也要遭受处罚,新加坡的法律也太苛刻了吧?

其实新加坡也不想这样,但由于气候原因,新加坡一直盛行登革热病,而登革热就是由蚊子传播的。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重症症状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进而诱发脑膜炎、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如果是严重的登革热感染,24小时内就能置人于死地。

登革热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方法,只能采取应对性治疗,例如降低体温、注射维生素等等。

仅仅在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就有1.7万人感染了登革热,要知道新加坡的灭蚊工作已经很出色了,但仍然还有大量民众被感染,可想而知在古代的东南亚地区,感染登革热更是一种更加普遍现象,并且在古代社会,登革热是无解的。

(古代东南亚都是热带雨林,类似于登革热的病毒比比皆是,中原人统称为瘟疫)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历史上的中原王朝是不会南征的,主要就是害怕东南亚的瘟疫。

当年在清缅战争时,清军就饱受瘟疫之苦,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副都统永瑞、提督五福、叶相德都是因为瘟疫病逝,就连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也是因为感染瘟疫而病逝,可见东南亚的气候之恶劣。

(《延禧攻略》中的傅恒)

所以说古代的东南亚就是一片禁地,对于中原人而言,当地的气候环境非常不适宜居住生活,远征东南亚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当然,在历史上中原王朝曾长期统治越南北部,但汉人对东南亚的统治仅限于越南北部地区,绝不会再往南走。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古代历史大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到三国,属于中国的扩张期,后一阶段是五胡乱华至清,属于中国的守成期。这个划分当然不是很科学,但大略可以看出一些历史轨迹。在汉代以后,中国在南方的扩张基本就停止了,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中国领土往南是大海,往西南有横断山脉阻隔与原始热带丛林,都不是适宜居住区,着实没兴趣。

下面我重点来说说秦汉中国在南方的扩张,这两个朝代奠定了中国在南方的版图。

第一,秦对岭南的经略

华夏文明原本是出现在黄河流域,后来中国能成为一个大帝国,是两千年对外拓展的结果。在南方的拓展上,最重要是秦、汉两个时代。

先说说秦。

在中国东南及广阔的南方,是传统上的蛮夷区,这里文化落后,民风强悍,又称为“百越之地”,这些蛮人又统称为越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挟灭六国之威,派尉屠睢统率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大举进攻东南与岭南,先后征服瓯越、闽越等。然而,在征服岭南时,秦军却遇上大麻烦。一方面南方多河流,且山深林密,士兵容易染疾,后勤补给跟不上。再者,岭南这些越人十分骁勇,《淮南子》一书曾这样写:“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他们过惯自由的生活,现在有人想统治他们,当然得奋起反抗。在越人英勇的抵抗下,一向战无不胜的秦军竟然吃了大亏,“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说秦军死了数十万,这夸张了,但秦军久战无功,却是事实。

要解决南方战事,就得解决运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想到用水运的方法,沿着河流用船运输。只是长江水系与南方珠江水系并不相通,总不能让将士们抬着船只,翻过山走水路吧。为了打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秦始皇派史禄主持开挖灵渠。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建设,灵渠终于顺利开通。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发兵攻打南越。有了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征服南越并不难。越人虽悍勇,但没有强有力的政权,很容易被秦的优势兵力一一击破。在秦的铁拳之下,南越被征服,分置为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秦始皇把国内五十万罪犯迁移到岭南,与越人同居。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经略南方。

第二,汉代对南方的经略

秦末天下大乱,秦国南方驻军将领、龙川令赵佗乘机割据南方,建立南越王国。南越国存在了将近百年,直到汉武帝时才被征服。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大举南征。南征军兵分四路:第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指挥,从桂阳出发,顺着湟水南下,进攻番禺;第二路由楼船将军杨仆指挥,从豫章出发,顺横浦南下。另两路分别由南越降将指挥,一路从零陵出发,沿湘江支流溯流而上,再经灵渠进入珠江水系;另一路从牂牁江出发,经盘江,下西江,然后东进番禺。

路博德与杨仆顺利在番禺会师,发动猛攻。南越国宰相吕嘉见大势已去,趁着夜半时分,与新任国王赵建德分乘几艘船,逃离番禺城。路博德派几十艘快船,在南海海域进行拉网式搜捕。经过一夜的搜捕,终于在第二天追上了吕嘉与赵建德的逃亡船只,并且将两人全部擒获。

南越王国至此灭亡,此时距赵佗立国,共计九十三年。

自从秦帝国经略岭南后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南越这片广阔的土地再次并入中国版图。汉帝国将南越分割为九个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范围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越南的北部与中部。

平定南越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是汉帝国开疆拓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幅员广阔的南方地区,成为中国永久性的领土。

第三,汉对西南的经略

汉武帝除了平定南越外,还大力开拓西南。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以唐蒙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夜郎国。唐蒙拜见夜郎国王多同,代表汉帝国政府,提出由汉朝廷向夜郎委派官吏,实际上就是将夜郎纳入中国的管辖。夜郎等国贪图汉之财物,纷纷表示愿意缔订盟约。于是武帝下诏设置犍为郡,负责管理夜郎国及其周边的小国,夜郎王改称为夜郎侯。

位于巴、蜀两郡西南部的邛都、莋都、冉駹等国,听说夜郎与中国交通,捞到不少好处,也纷纷派出使者到长安,表现愿意归附中国,接受帝国政府管辖,请求朝廷派出使者前往沟通。武帝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夷,赏赐给这些国王们大量的巴蜀物产及金银帛物。这些西南国家得到赏赐,非常开心,纷纷表示愿意内附中国。于是汉政府设十个县,派遣一位都尉,负责管理这片新开拓的土地,在行政上属于蜀郡管辖。

在唐蒙、司马相如等人的努力下,汉帝国对西南的开拓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带回一个消息,他认为从西南可以打通一条经印度通往中亚的道路。汉武帝认可张骞的判断,决心打通一条西南国际交通线,直抵西域。然而,由于西南地形实在太复杂了,山河相间,丛林密布,加之受到当地人的袭击,这条国际通道最终未能打通。

公元前111年,西南诸夷爆发大规模的叛乱。

最先叛乱的是且兰国,且兰王杀死汉使者,率兵对犍为郡发动袭击,杀死犍为郡太守。而后邛都、筰都纷起响应,加入叛乱的行列。汉武帝起用一名非常优秀的将领,曾经多次追随卫青出征匈奴的中郎将郭昌,平定西南之乱。郭昌作战以勇猛著称,且经验丰富。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解决且兰国的叛变。且兰国的军队武器窳劣,焉是汉军的对手,又没什么战术,很快便被击破。郭昌进据且兰国的都城,斩首数万,国王在逃跑途中被斩杀,且兰国的叛乱完全平定。

然后郭昌挥师西向,又击破邛都、筰都两国,杀死两位国王。汉军的进攻势如破竹,西南诸夷大为恐慌,冉駹等夷国纷纷向汉军表示归附,请求汉帝国派官吏管理。

武帝刘彻诏令在西南设立五郡:牂牁郡(管辖区为且兰国,位贵州都匀)、越嶲巂郡(管辖原邛都国,四川西昌一带)、汶山郡(管辖原冉駹国,位四川茂汶)、沈黎郡(管辖原筰都国,位四川汉源)、武都郡(管辖白马氐部落,武都在今甘肃成县)。

这次出兵西南,一举将这些夷国置于郡政府的管辖之下,朝廷对西南的控制力更强了。

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决心以武力征服滇国、劳浸与靡莫。

汉军深入南方,由在西南战场立下卓越功勋的将军郭昌任总司令,势如破竹,轻松击破劳浸与靡莫,进入滇国境内。滇王大惊失色,自思不是汉军的对手,决定举国投降,归附汉朝。刘彻下诏,在滇国、劳浸、靡莫这一地区设益州郡。

从元光五年(前130年)唐蒙出使夜郎,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滇国入帝国版图,前后共计二十一年的时间,汉帝国领土向西南方向大大扩张,共设立七个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嶲郡、汶山郡、沈黎郡、武都郡、益州郡),归降的西南夷国家及部落共计一百多个。

至此,中国南方及西南的领土,大体就确认了,两千年没有多大变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历史上有哪些一战定乾坤的战争?

下一篇: 菲律宾和印度属于什么人种?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