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国民党将领邱清泉是蒋介石的嫡系吗?

网友提问:

国民党将领邱清泉是蒋介石的嫡系吗?

优质回答:1927年宁汉对立,邱清泉从武汉逃往南京投奔蒋介石,当年11月调任总司令少校侍从参谋,次年底升为中央军校中校学员队长;1940年5月,邱清泉自第五军副军长任上调往重庆,就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少将参议,无论是随从参谋还是侍从室高级军事幕僚,都是“御前行走”的近臣,黄埔二期毕业,浙江温州人,上述所有软硬件综合起来,怎么可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

在国民党黄埔系中央军内部,其实也是山头林立的,除去“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外,杜聿明的第五军系统也算是个小团体,而面对陈诚土木系的咄咄逼人,胡宗南、汤恩伯和杜聿明等其他大小派系通通是靠拢何应钦的,为了自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好像现如今的互联网创新企业,要么投腾讯、要么投阿里,第三条路就是举步惟艰。因为在军委会高层,唯一能与陈诚抗衡的,只有黄埔系军头何应钦。

蒋介石是善于玩弄政治平衡的,他极力扶植“八大金刚”原本排名最末的陈诚牵制何应钦,同时也在用何应钦制约着土木系的过度势力膨胀,因此对第五军出身的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郑洞国、郑庭笈等将领还是比较重用的,当然,这与杜聿明及其伯乐徐庭瑶(保定三期)的能力与忠诚也是密不可分的,而邱清泉正是第五军系统的重要人物。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杜聿明瞒天过海,率领邱清泉第二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和孙元良第十六兵团突然放弃徐州,南逃两淮,华野猝不及防,来不及全面反应进行追击,眼见杜聿明集团30万人马就要经两淮撤往江南,当真是千钧一发,战神粟裕回忆,那几天是他在淮海战役最紧张的时分。之前杜聿明已经在南京与蒋介石当面谈好(甚至避开了郭汝瑰),弃城南逃就不要管黄维死活,若救黄维则不应放弃徐州,蒋介石也确实答应了。

就在杜聿明率领三个兵团撤至陈官庄时,蒋介石习惯性变卦了,空投亲笔信要求杜率部救出黄维第十二兵团一起南下,且语气非常严厉,杜聿明仰天长叹,不敢独断,请来三个兵团司令共商。其实杜长官的本心是为了这30万人马计,当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抗之,但又不愿独自承担责任。

三个兵团中李弥和孙元良兵少势微,话语权最大的当属以第五军为基干的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关键时刻,邱清泉倾向于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全军停止前进折返救援黄维,犹豫之间华野大军追至,30万人马再无生机。

若非蒋介石的嫡系,全军生死关头,邱清泉怎会拂逆老长官杜聿明的决心?

邱清泉在国军系统中所谓的狂妄跋扈,以及经常抗命的根源,一方面是手中掌握着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第五军;另外一方面就是自恃蒋介石亲信加嫡系的出身,如果是杂牌军或是非侍从室出来的中央军将领,恐怕脑袋早就搬家了。

客观地说,邱清泉任军长时的第五军,在中原战场上是非常凶悍的,简直成为了满场飞的“救火队员”,中野和华野都吃过五军的亏,如果不是蒋介石经常插手指挥,“邱疯子”独立指挥作战的能力着实不弱。

豫东战役区寿年兵团被华野全歼后,蒋介石迁怒于负责救援的邱清泉,怒斥其坐视友军覆灭,但并非传说中的撤职查办,而是“邱疯子”认为麾下伤亡万余仍遭训诫,一气之下撩挑子回家守孝去了。蒋介石为了安抚,不久即将第五军扩编为第二兵团,钦命邱清泉出任司令官。

若非嫡系,邱清泉怎敢如此跟大领导犯态度?这样的精锐兵团,盯上司令官位置的国军将领大有人在,无它,蒋介石仍然信任邱的忠诚和作战能力,另外这个王牌军恐怕其他派系的将领也指挥不动。

第二兵团辖第5军、第70军、第72军、第74军(重建)、第12军共12万人马,整体战力不输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蒋介石将如此重要的部队交予邱清泉指挥,自然是视如肱股。

抗日名将,死守南京,战昆仑关,远征缅甸,反攻滇西,淮海战役阵亡后,被追晋陆军二级上将。其他网友观点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七:陆军中将、第2兵团司令官;整编第5军、第5军军长邱清泉。

邱清泉,字雨庵,浙江温州人,黄埔二期生。其善于治军、指挥独特,用兵大胆。因昆仑关打败日军第5师团而名动三军,被誉为“邱疯子”,成为蒋的嫡系爱将。

邱清泉文武双全,文化底蕴深厚,精通英语、德语,喜好诗文创作、研究军事理论,并创作了《建军从论》等多部军事著作,是著名儒将、军中秀才。

邱清泉性格多变,一方面爽直正气、开明纳新;另一面乖戾暴虐、十分迷信。其对部属爱护有加,却轻视同僚甚至看不起上司。长期在华东作战,常以“逢五不打”自诩。

1948年,第5军为整5军,又改编为第2兵团,辖第5、12、70、72、74军。邱清泉出任副司令官,参谋长李汉萍;熊笑三接任第5军军长,属徐州剿总序列,受国防部节制。

淮海战役中,杜聿明率3个兵团本已跳出包围圈,邱清泉坚持要调头回去救起家部队第45师,结果被围陈官庄,全军覆没、兵败身亡。

邱清泉投笔从戎,考入黄埔二期工兵科。参加过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凭战功升迁中央陆军军官大学少将处长。

邱清泉(1902-1949年),原名青钱,字雨庵,浙江温州永嘉人。7岁就读于县城高小,19岁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温州中学,后半工半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1924年,邱清泉准备投笔从戎、南下参加革命。他考入黄埔军校二期工兵科,其在给父亲的信写道:“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中十万兵”,抒发自己爱国意愿。

在校期间,邱清泉参加镇压商团叛乱和东征,毕业后任工兵排长参加第二次东征。后随革命军北伐,参加克复武昌,历任工兵连长、随从参谋、工兵营营长。

中原大战后,邱清泉以战功升任第10师第59团团长,率部驻地南昌。1933年邱清泉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处少将处长。1935年10月,他考入德国陆军大学,公费留学。

邱清泉文化底蕴深厚,好文学诗词,编有多部军事著作,可谓文武全才。

邱清泉文化底蕴深厚,精通英语、德语。他好诗文创作,行军打仗时亦不断创作,被誉为军中秀才。他喜爱读儒家书典,经常用朱批注释、圈点。他的书法有一定造诣,清秀雅静。

邱清泉喜欢专研现代军事作战理论,对于机械化部队的训练、作战有独特心得,著有《教战一集》、《教战二集》、《建军从论》等一系列军事著作。

邱清泉指挥独特、用兵大胆、爱护部属,对能力强的人尊敬有加。

第5军刚成立时,是全军第一支机械化军,其第22师是真正意义的装甲师。时任师长邱清泉依照德国陆军大学所学,结合实际,练出了一支精悍的部队。

邱清泉对下属爱护有加,如果部属有难,必拼死相救。徐州撤退途中,杜聿明已带3个兵团脱离险境。但邱清泉坚持要回头救第5军45师,导致被解放军包围在陈官庄。

邱清泉个性张扬、蛮横,如他将顶头上司、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称为“一只猪看门”。但并非对所有人都蛮横无理,遇到他认可的、或比他强的,必恭恭敬敬,十分客气。

如杜聿明是他老上司(第5军二任军长),邱清泉对杜聿明非常恭敬,部下不解,问其原因,原来是杜聿明书法在他之上,令他非常佩服。

邱清泉善于治军、练军,所带部队军事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国军。他任新22师师长时,驻军湖南东安,士兵多为江西湖南征集的新兵。邱清泉积极教战装甲兵战法,并创新伍长制,改进班编组。

邱清泉顶头上司杜聿明。

邱清泉作为一军主帅,虽然文化很高,还是留学生,却又非常迷信。

邱清泉相当的迷信,一次16兵团司令官孙元良曾给其找来大师测字,邱清泉写了个“笑”字,想讨个彩头,大师说:笑乃两人升天也。邱清泉顿时脸色铁青,一直耿耿于怀。

第5军曾驻军河南商丘,商丘音同“伤邱”,邱清泉认为此地不吉利,心中大为不悦,多次打报告要求调离,转移防区。

被围于陈官庄时,邱清泉到杜聿明司令部,非要杜聿明砍掉院子里的树,说树和院子组成了一个“困”字。弄得杜聿明哭笑不得,只好将树砍掉。殊不知人在院中,岂不成了个“囚”字。

邱清泉脾气暴躁,性格狂妄,桀骜不驯,和同僚、上司向来关系不好,唯蒋介石能收拾的服服帖帖,是其心腹爱将。

邱清泉性格矛盾,经常口出狂言,向来看不起同级别的将领,对自己顶头上司甚至更高级别长官,也是口无遮拦。遇到战斗力弱的友军,邱清泉将其当作累赘。

蒋介石任命刘峙出任徐州剿总司令官时,邱清泉说:“徐州是南京门户,应该派一员虎将驻守,不派一只虎,也要派一只狗看门,没想到派了一只猪来。”一时此言在国军内成为笑谈。

豫东战役打响,中原名城开封失守,邱清泉奉命增援。解放军把开封作为诱饵扔给邱清泉,致使区寿年兵团被歼、黄百韬兵团被围困。

蒋介石派飞机空投亲笔信,严令邱清泉限期三日救出黄百韬兵团。邱清泉拼死进攻,解了铁佛寺之围。战后黄百韬升任第7兵团司令。而邱挨了蒋介石一顿臭骂,气得他请了长假回家去了。

后来蒋介石把他叫了回来,任命他为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顿时感恩戴德,喊到:我找解放军拼命去!蒋介石这套御将之术,恩威并施,把邱清泉收服的服服帖帖。

邱清泉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后回国,随即参加抗日,一直在第5军任职,指挥装甲部队对日作战。

1937年,邱清泉从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回国,任教导总队参谋长。随即参加淞沪战役及南京保卫战,南京城陷后后部队困于乡间,次年2月才逃出南京。其后任200师副师长,参加台儿庄会战。

第200师装甲兵一部编为突击军第一纵队,邱清泉任司令。率部调往第一战区参战。在兰封对抗日军第14师团,9月调信阳参加信阳战役。

10月,军委会组建第一个机械化军第5军,辖荣誉1师、新编22师、第200师,杜聿明代理军长。邱清泉担任新22师师长,负责指挥装甲部队,组训新兵,并修订步兵班教范,后推行全军。

第5军机械化装备精良,主要有苏制T-26坦克80余辆、意大利“菲亚特”CV35超轻型坦克90多辆、德制“毫须”装甲车10余辆、德制苏制卡车400多辆、摩托车40多辆。 配属重炮14团一营,拥有150毫米榴弹炮6门,各师均配有大量的山炮、野炮。在中国军队中是首屈一指的。

桂南会战是日军想切断中国对外所有交通线,迫使重庆政府投降的军事行动。昆仑关战役是主要战役,第5军击败日本钢军第5师团,挫败日军战略,成为抗日王牌。

1939年11月日军第5师团、台湾混成旅团、第5舰队等部迅速在钦州湾登陆,攻陷防城。24日日军占领南宁、龙州。军委会急调第5、第99、第36军向广西增援。

白崇禧临危受命,命以杜聿明第5军为主力,预围剿昆仑关之敌。邱清泉接到命令后,迅速率兵掉头南下,于当日开赴战场。

战前邱清泉召集营团长指示作战事宜,并宣布:“本人与廖副师长(耀湘)、柴参谋长 (钊)、唐参谋主任(铁城)都是留学生,国家对我们实属优待,这次有机会杀敌,我们决定以性命去拼。我若阵亡,由廖副师长为第一代理人,柴参谋长为第二代理人,刘团长 (俊生)为第三代理人。凡攻不能克守不能 ” 固贻误戎机者,一律军法从事。

白崇禧令第5军主攻昆仑关。杜聿明令200师、荣誉1师正面主攻昆仑关;邱清泉新编第22师右翼迂回部队,由小路绕过昆仑关,攻占五塘、六塘,阻击南宁方面日援军。

虽然有汉奸告密,透露第5军行动,但日军指挥官今村师团长根本不信,在群山密林会出现国军机械化军团。 此时第5军机械化重炮旅,已经开到了昆仑关附近的密林中,距日军仅3、4里。

邱清泉第22师战车部队,也已从向昆仑关南面的五塘地区穿插。在今村命令日军向镇南关出发的18日拂晓,国军也下达总攻命令。第5军重炮团和各师炮兵同时开火,掩护200师官兵发起的攻击。

第5军戴安澜第200师主攻,邱清泉22师阻援,各建奇功。

18日晨7点,200师突破日军昆仑关主阵地。今村如梦初醒,命令前往镇南关21联队回援。午后, 邱清泉率新22师占领昆仑关五塘与六塘。

日军步兵21联队由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领救援昆仑关,突击非常迅猛,在炮兵的支援下,几次破新22师阻击阵地,直扑九塘。

九塘埋伏有邱清泉的新22师战车部队,第21联队下午八时许到达九塘,立即被埋伏在公路两侧的邱清泉坦克部队切断了后路。

坦克炮火将六塘至七塘的桥梁全部轰塌。整个联队被邱清泉部分割包围,日军溃不成军,丢下无数尸体和200多辆各型车辆,在昆仑关日军接应下逃出包围圈。

其后今村指挥日军疯狂反扑,居然重新夺回昆仑关主阵地。并组织大量敢死队,神抱炸药冲向邱清泉的装甲部队。但邱清泉死战不退,牢牢将六塘控制在手里,为昆仑关大捷奠定基础。

20日第5军在友军阻止日军援军情况下,锁紧包围圈。 今村师团长感觉不妙,命镇南关日军和21旅团主力回援昆仑关。邱清泉新22师在五塘与日军激战2天2夜,使日军援兵无法前进。

军委会督战,友军各部挡住各路日军。21日蒋介石对昆仑关作战效率表示不满,但桂系夏威部为保存实力,作战依然不积极。

22日,邱清泉退出五塘。 200师受阻于日军交叉火力。杜聿明分析后,决定从外围消灭据点,逐渐缩小包围圈。 24日荣誉1师郑庭笈发现公路有日军军官开会,逐用炮兵袭击,把前来增援的中村旅团长炸成重伤。

6日200师对昆仑关发动总攻,师长戴安澜亲自指挥冲锋,并被日军炮火炸伤,带伤指挥战斗。28日对昆仑关最高峰界首发起总攻。

第3团士兵手握大刀,身上绑着手榴弹扑入日军阵地,很多敢死队与日军同归于尽。日军也身绑炸药,手握军刀反扑。 但郑庭笈第2、3批敢死队持续不断的冲上,日军终于崩溃。

战至29日,昆仑关已变成冷兵器战场。弹尽粮绝日军依靠格斗优势死战不退。整个战场都是日军人肉炸弹和肉搏近战,日军甚至削制竹枪作战。

战后日军承认,昆仑关第21旅团成建制被消灭,为日本陆军建军以来尚无第二例:此乃陆军建军最黑暗时代,重庆军攻击规模之大,战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为历来战斗少见其匹。

昆仑关战役后,杜聿明出任远征军指挥官。邱清泉任第5军副军长、军长,参加滇西作战。

1940年5月,邱清泉任第5军副军长。9月任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参议。1941年3月,任军训部第16补充兵训练处长兼重庆第三警备区司令。1942年,邱清泉任陆军军官学校第7分校副主任。

1943年1月,邱清泉任第5军军长。次年9月奉命参加滇西对日作战。1944年,中国远征军部队从印度反攻缅北,驻滇西宋希濂第11集团军也反攻滇西松山、龙陵以配合,但因日军经营已久,工事坚固,久攻不下。

邱清泉奉命率200师增援龙陵城,负责切断龙陵、芒市两地日军之间的联系。邱清泉亲自飞临前线视察,提出"火烧背阴山,水淹龙陵城”的策略。

消息传出,龙陵城日军未战先乱。10月29日,第11集团军发动全线总攻。邱清泉亲自督战,以奇兵断绝日军退路。11月3日,占领龙陵,20日攻克芒市,将滇西日军赶出国门。

抗战后,邱清泉第5军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在华东战场耀武扬威。

抗战胜利后,为解决云南半独立状况,邱清泉率部参与包围昆明行动,迫使龙云解除武装,并协助改组云南政府。

1946年初,国军开始整编,计划第5军整编成第5师,邱清泉任第5师师长。邱清泉对整编计划不感冒,认为2团制的旅作战效率不及3团制的师,就坚持没有整编。

第5军调到华东后,其45、70师短暂称过旅,但还是3团制度。所以华东战场上作战,别的部队都整编了,如主力整11师、74师,唯独邱清泉番号仍用第5军。

之后第5军升级为整编第5军,辖第5军(整5师)、整70师、整83师,亦称邱清泉兵团。所以第5军的番号非常容易混淆。

邱清泉常常自诩的“逢五不打”,起源于淮南、定陶战役。1946年7月,苏中战役打响,邱清泉奉命率领第5军进攻淮南。华东解放军为避敌锋茫,主动撤离淮南。

邱清泉得以轻松占领几座城池。 8月下旬,定陶战役打响,国军重兵围攻晋冀鲁豫解放区。邱清泉奉命由东面围攻解放军。刘伯承集中兵力对付西面之敌,邱清泉部又得以占领一些城镇。

从此,邱清泉得意扬扬地宣称:解放军逢五(第5军)不战。 甚至在《赠本军立功诸将士》一诗中骄狂写道:“以来王业归汉有,岂可江山与贼分。众多狐鼠遁逃外, 河朔家家望五军。”

1948年,整编第5军升级为第2兵团,邱清泉成国军三大主力兵团司令官之一。

1948年8月,国军军事检讨会决定成立13个机动野战兵团。其中以第5军为核心成立第2兵团,辖第5、12、70、72、74军和1个骑兵旅。5个军12万人。

杜聿明为兵团司令、邱清泉为副司令,李汉萍为参谋长。熊笑三任第5军军长。10月杜聿明赴葫芦岛指挥东进兵团,邱清泉任第2兵团司令。

邱清泉第2兵团(华东)与廖耀湘第9兵团(东北),黄维第12兵团(华中)被称为三大野战主力兵团,隶属国防部直接指挥。后来在陈官庄被围时,于包围圈内邱清泉又成立116军,不过只有军官空架子,没有实际战斗力。

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前,蒋介石还幻想在徐州与解放军主力决战。一开局就部署混乱,所用非人。

1948年国军转入重点防御,各战场几乎无兵可调。唯独徐州有邱清泉、李弥、黄百滔、孙元良等4个机动兵团30余万精锐,黄维兵团也随时待命,这几乎蒋介石所有老本了。

遭白崇禧拒绝指挥华东、华中两大战区后,蒋介石任命刘峙出任徐州剿总司令官、杜聿明为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

济南战役后,参谋部制定徐蚌会战计划,总体思路是在徐蚌地区以一个最坚军坚守据点,吸引华野主力来攻,然后各兵团从外围合拢,进行决战。

蒋介石派人征询杜聿明对计划意见。杜聿明认为计划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各兵团分散在徐州附近两条直线上,要求蒋命令刘峙收拢部队,自己飞赴东北指挥葫芦岛作战。

刘峙在杜聿明离开的时间里,没有收拢部队,造成战守不能局面。粟裕抓住了三绥靖起义的战机,迅速南下直扑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

新安镇的黄百韬第7兵团,原本要撤往徐州的。临时刘峙命令将海州第44军划给第7兵团建制,要求在新安镇等44军2天。

黄伯滔白白浪费2天时间,没有及时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在曹八集掩护黄百韬的李弥又被刘峙临时调防,结果黄百韬兵团被围于徐州东50公里的碾庄。

刚指挥完葫芦岛撤军的杜聿明,飞赴南京向蒋介石汇报。得知黄百韬兵团被围,急赴徐州指挥作战。命令黄维兵团攻击宿县;孙元良兵团守徐州;自己亲率邱清泉、李弥兵团解救黄伯滔。

11月12日在蒋介石干预下,杜聿明的救援计划开始实施,李弥兵团行动较快,主力第8军42师在12日发起了攻击。

13日邱清泉兵团集结完毕,两个兵团救援部队5个军共12个师,在100多门重炮、100辆坦克掩护下,发起了全线攻击。 解放战争最大的阵地战:徐东阻击战爆发了。

华野首批阻击部队第7、10、11三个纵队建立以大许家为核心长达10多公里的防御阵地。徐东阻击战华野先后有8个纵队参加,甚至超过了围歼黄伯滔兵团的部队,可见战况之惨烈。

包围圈里的黄百韬,不相信邱清泉会来相救。他认为自己与邱清泉有隙,曾对部署说:我们被围,邱清泉是不会来救的,但杜聿明和李弥是支持我们的,一定会来救。

华野在围歼黄百韬兵团同时,也做好了下一步歼灭徐州国军的准备。但邱清泉行动谨慎,顶住压力、没有中计。

军委和华野原定计划,是要在徐东战场逐步诱敌深入,在消灭黄伯滔兵团后再围歼徐东国军。 但是邱清泉相当机警,知道围城打援是解放军常见战术,一直控制着前进速度和侧翼安危。

救援部队进展缓慢,蒋介石急的不得了,派顾祝同到徐州督战。顾祝同催促邱清泉加快攻击力度,邱清泉说要考虑徐州安危,不能再从徐州抽调部队。

顾祝同说:“我是参谋总长,徐州丢了我负责”,邱清泉蛮横劲又上来了:“我管你什么总长不总长,不出兵就是不出兵”,把顾祝同呛个半死。

蒋介石深怕邱清泉保存实力,不肯出死力救援,亲自致电邱清泉,但邱清泉压力巨大、满腹牢骚。

邱清泉、李弥兵团攻击力可谓强大,但解放军在大许家一线逐步增强防御力量,先后调集8个纵队阻援。有人劝邱清泉派机动兵力绕过大许家,被邱清泉断然拒绝。

蒋介石见邱、李两兵团进展缓慢,派人给邱清泉送去亲笔信: "党国存亡,在此一举,吾弟应发扬黄埔精神,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不惜一切牺牲将当面敌人击溃,以解黄兵团之围。”

蒋介石限令邱清泉一天之内到达大许家、八义集一线,与黄百韬兵团会师。邱清泉一下心情烦乱起来,当时风传南京人心惶惶,各机构准备向西南迁移。

邱清泉气氛的对参谋长李汉萍说:“我们在前方拼命,南京与徐州路隔千把里倒自相惊扰起来,准备逃跑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种仗还有什么可打? “

邱清泉又说:如此重要的生死之战,老头子为什么自己不亲自来徐州呢?如果他自己坐镇徐州,谁又敢不替他卖命?谁还敢各怀鬼胎,暗自保存实力?当然现在徐州是危险的,那也可以坐在飞机场指挥嘛!

杜聿明督促邱清泉、李弥竭尽全力也没有突破大许家,黄百韬兵败自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粟裕大获全胜。

经过双方反复争夺,18日华野增派1纵、2纵、鲁中南纵三个纵队到达阻击阵地南线狼山、鼓山一带,双方势在必得,阵地几次易手,一直打到20日中午。

而此时围歼黄兵团迟迟没有进展,粟裕放弃诱敌深入计划。集中主力发起总攻黄百韬兵团。解放军突入碾庄,黄伯滔告急。

杜聿明动用总预备队72军和直属装甲部队增援,但6个军的援军直到22日碾庄战事完成,只前进了10多公里,一直没有越过大许家。 眼看救援无力,顾祝同命令黄伯滔突围,向援军靠拢。

黄百韬心如死灰,拔枪自杀。事后蒋介石震怒,斥责邱清泉、李弥:为军人奇耻大辱。

祸不单行,黄百韬兵团刚被歼灭,前来救援的黄维兵团被围双堆集。经过杜聿明力争,徐州3个兵团被允许撤退。

23日黄伯滔第七兵团全军覆没,24日黄维第12兵团刚沿蒙宿公路走到双堆集,就被中野部队合围了。此时徐州三个兵团有被华野合围之险,统帅部、徐州剿总对是撤是打争吵不休。

蒋介石意见要求杜聿明率3个兵团救援黄维。杜聿明提出要打就不能撤,必须得到5个军以上的援军;撤就不能打,部队要撤退到淮河一线修整后才能发起攻击,邱清泉等赞同杜聿明的方案。

28日杜聿明飞赴南京参加军事会议,经过一番争吵,会议同意30日徐州各兵团撤退的方案。 杜聿明没有走东南撤往两淮的道路,而是选择往西撤往永城,在一片混乱中跳出粟裕的包围。

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把要撤退消息透露给经商的侄子,迅速泄密,引起徐州军民一片混乱,各部队也不管撤退时间了。

不到30日那天,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兵团主力各自出徐州往永城方向西撤,各兵团通信中断、沿途到处是丢弃武器和物质。

粟裕原推测杜聿明会走徐州东南撤往两淮,已派出大部队前往两淮方向走了一天,而杜聿明根本不信任国防部,选择往永城方向西撤。粟裕突然发现预计有误,再掉头去追,相差2天路程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

此时邱清泉兵团拥有5个军近12万人,是徐州国军主力,仍是踌躇满志,说:现在是海阔天空,任我高飞.....

12月2日,蒋介石专机抵达杜聿明大军上空投下亲笔信,要杜聿明改变行军路线,调头救援黄维兵团。

信中说:根据空军侦查,你部往永城方向撤退,无异袖手旁观黄维兵团被消灭,必须马上与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粟裕,以解黄兵团之围......

杜聿明宣布蒋介石的命令,邱清泉正好急于想救断后的45师,坚决同意,其他将领表示不能打。杜聿明心如死灰,最怕老头子来这一手,关键时刻改变主意。

此去必凶多吉少,但又不敢抗命承担徐蚌会战职责。杜聿明以邱清泉兵团为主力攻击前进,李弥、孙元良兵团掩护左右后三翼,调头向双堆集方向攻击前进。

12月2日华野部队追上了杜聿明集团,将三个兵团加随军徐州民众30万人包围在永城陈官庄,经过1个多月战斗,弹尽粮绝的杜聿明集团化为齑粉。

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覆没陈官庄,有巧合也是国共发展大势所趋。

一是双方军事实力发生逆转所致,解放军数量已超过国军。这种局面下,国军没有及时退守江淮还想战略决战,已经是不现实。

二是蒋介石不断改变主意,当断不断,想救黄伯滔兵团,赔进去一个黄维兵团,想救黄维,又赔进去杜聿明三个兵团;

三是刘峙无能所致,淮海战役前将部队散落四处,又临时决定44军从陆路撤退,延误黄伯滔兵团撤退时间;同时让本该掩护黄兵团的李弥提前撤往徐州,在徐东战役以徐州安全为由反对杜聿明救援计划,延误1天最佳救援战机.....

四是民心所向,华野部队有四百万民工保障后勤,而国军部队根本吃不上饭,解放军一锅肉包子能招来一群投降的国军。

图为邱清泉被击毙在解放军阵地前。

淮海战役是邱清泉最后一战,其本人最后心如死灰,发疯冲向解放军阵地被击毙,下场可怜可悲。

邱清泉性格暴虐,第五军是其心头肉,舍不得半点损失,本来杜聿明集团已经跑了2天路,粟裕眼看追不上,但是邱清泉非要杜聿明停止行军,回头去救援断后的45师。

45师是第五军的起家部队,邱清泉命70军、72军全力去救,结果花了2天时间把45师是救出来了,但是粟裕大部队也追上来了。

1月6日杜聿明集团决定向南突围,邱清泉以70军、74军轮番打前阵,后来拉上了12军、72军,但是作为兵团主力的第5军一直在后面担任防守任务。

其后邱清泉几近哀求的向72军要一个团当自己的警卫队,也舍不得向第5军开口要兵,其对第5军的爱护到了变态的程度。

而第5军军长熊笑三对邱清泉并不客气,杜聿明和邱清泉去视察包围圈的第5军,没想到熊笑三下了逐客令:你们一来,共军炮火就打到第5军阵地了,还是别来了......

邱清泉在包围圈里,感到大势已去,但是拒不投降。 当杜聿明拿着解放军《敦促杜聿明将军等投降书》试探邱清泉态度时,邱清泉将劝降书撕的粉碎,杜聿明只好作罢。

邱清泉每日唉声叹气,寻欢作乐,最终兵败身死,也算是得到自己归宿。 第2兵团覆没后,国军再也没有一支兵团级的部队能与解放军正面对抗和机动作战,基本是一触即溃,国军的主力至此已消耗殆尽。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谢谢点赞和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蒋介石用人有三个条件,而邱清泉几乎满足了这三个条件,首先他是浙江人,第二个还有出身黄埔,再者邱清泉对蒋介石也绝对忠诚,所以说,邱清泉不想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都难。但在他的一生中,却饱受争议。

黄埔生几乎都参加过东征北伐,而邱清泉也不例外,但在黄埔生里面,能打仗的确实多,从消灭军阀到打日本人,黄埔多的是军事人才,但像和邱清泉一样文武兼备的却不多。这邱清泉不但毕业于黄埔军校,而且在德国陆军大学有过深造,打仗当然是厉害,尤其和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在昆仑关一战中成名,后来第五军更是成为了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

当然除了打仗,他还爱写诗,而且他还出书,著有《教战一集》、《教战二集》、《建军从论》等一系列军事著作,现均传世。所以说,邱清泉绝对配的上文武兼备,堪称是一位儒将,而这样一位少有的军事人才肯定是蒋介石的嫡系心腹。当然,做为蒋介石的嫡系,他也为自己日后命丧疆场埋下了祸根。

做为杜聿明系的将领,当然离不开大名鼎鼎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而内战爆发后,邱清泉便以自己亲自调教的第五军为主力,组成了第二兵团,总共下辖四个军,一时成为了兵团司令,可谓风光无限。当然风光是风光,但是国民党的败退岂是他一人能阻止的,后来在淮海战役被陈粟大军围歼于陈官庄,最后以死报效了他的校长蒋介石。

老蒋的独裁统治注定会失败,而他的嫡系在内战中不是死亡就是败逃台湾,邱清泉做为这其中的一员,不知道他的校长是否在败退台湾之际曾想起过他的这位忠诚门生。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汉武帝因谗言错杀太子,猛然醒悟后愤怒的他是如何复仇的呢?

下一篇: 佛教的“空”是不是真的没有。应作何理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