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关于《红楼梦》的庶出,为何感觉男女区别如此之大?

网友提问:

关于《红楼梦》的庶出,为何感觉男女区别如此之大?

优质回答:

这就是真实写照啊。

仅从中国历史来说,嫡庶区别待遇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最严厉的嫡庶差

西汉之前,嫡庶差距如同鸿沟。

嫡子是主子,庶子是奴隶。庶子没有独立财产权,年长就要被驱逐,相对富裕的人家则会给点财产就分家出去。

至于受教育权,庶子就别想了。

二、世家状态下的嫡庶差

自西汉开始,庶子享有了名义上的财产分配同权,但这仅仅是书面形式,法律与习惯都对庶子有各种压制。

法律明确规定,父亲可分配财产要剔除与官、爵相关的府邸、爵田、御赐物,这些都属于嫡子才能继承。

宗法上,族产归嫡子管理和处分。

习惯上,嫡母可大肆购买族产,从而分薄可分配公共财产。

此外,嫡母管理财产制度下,可以贪污转移公共财产出去。

同时,庶子母族不显,没有娘家可依靠。

婚姻上,庶子婚姻对象极差。

教育上,寒门地主都读不起读不到书,多是文盲,就不要说庶子了。

比如袁绍。他被嫡次子袁术公然辱骂为奴隶所出也没办法。若非袁绍从小过继给伯父为嗣子,有单独财产与人脉,袁绍不可能有受教育机会,更不会被举孝廉:

三、耕读下的嫡庶差

宋代推崇文治,读书出仕成为可能。此时的庶子,在从军之外有了一丝机会。

但是对比上一条,庶子在教育上依旧处于劣势,其他原因是:

嫡母管控厉害,譬如红楼梦中贾环,读书被老师表扬几句,王夫人让他抄佛经,实际就是故意占用贾环的读书时间。

此外,嫡母还可用提前分家养生母的方式逼庶子放弃财产权。譬如给几十亩地去单独奉养生母,庶子为了生母也得答应。

此后就得结婚养家,奔波劳累。十五六岁正是读书上进的好时候,三五年一过,各方磨合成功后,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庶子也就成为家族普通旁支,泯然众人矣。

贾代儒这样的,大体就是:

四、女子嫡庶差大体分两个阶段

以东晋南北朝划线。

在此之前,庶女连独立出嫁机会都没有。

庶姐妹,庶堂姐妹,庶侄女,庶堂侄女要给嫡小姐做陪嫁媵女,以利掌握男方血脉。

东晋世家遭受重创,开始用庶女进行向下联姻以巩固家族基础,娣媵制大体结束。庶女此后才得到表面的相同待遇,有了受教育权与一份嫁妆。但庶女的婚姻对象,嫁妆丰薄,出嫁后可得到娘家资源支持方面,都差距嫡女很远。哪怕庶女最后出头,也是丈夫和儿孙的原因。

五、结论

宋代之后,庶女待遇比庶子更好。

因为庶女不过一份嫁妆而已,但毕竟能够成为另外一个家庭的主母,可能给家族带来实际利益,庶子则是在嫡母和嫡子头上分资源,显然是不同的。

其他网友观点

古代嫡庶出身对人的一生很重要,而《红楼梦》在这个问题上体现出个别对待!

探春,是庶出,但由王夫人教养,贾府里的女孩子也都上学,在黛玉初入贾府时就有交代!

而王夫人对探春也很好,让她协理家务,吃穿用度同其他姑娘没有区别,反而更重视她!

贾环就不同了,在赵姨娘的抚养下,品质和行为都让人感到龌龊不齿,连下人都看不起这对母子,同为庶出,境遇却不同,当然这里有个人素质原因[灵光一闪]

其他网友观点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宝玉去见到贾政与王夫人都在里间,赵姨娘把帘子打起来,宝玉才进了里间。贾政与王夫人对坐于炕上。

炕下就坐着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而等到贾宝玉坐下之后,这三人才坐下来。

但是迎春为什么不站起来呢?难道迎春的地位比贾宝玉还高吗?当然不是,因为她是姐姐,在家里,姐姐即使是庶出,也不会给嫡生的弟弟让座。

那么为什么女子分嫡出、庶出呢,那是在嫁人之后的分别,在家里还是需要遵守长幼尊卑的,并不会出现嫡出弟弟不尊重庶出姐姐的事情。但是要说嫡庶没有差异,那也是不可能的。

一、嫡庶的差异性

在贾府这样一个大家庭里,矛盾也是极大的,家大业大,事情也大。在这样一个封建大家族中,嫡庶矛盾也很突出。

《红楼梦》中的嫡出与庶出,从话语权上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尊重是一回事,但是地位和权利,还是有些明显的差异性。贾宝玉作为贾府未来的继承人,王夫人的嫡出之子,自然也有着不同与一般人的地位。

从贾府老祖宗对宝玉的宠爱中就可以看出来,嫡出与庶出的极大差别,贾母叫宝玉命根子,心头肉,当贾政要教训宝玉的时候,贾母说你拿根绳子先把我弄死,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来,贾母对于宝玉的疼爱,只有嫡出之子,可以享受这份温情。可是贾母在见到贾环的时候,就没有这份好脸色了。

贾宝玉不但被贾母宠爱,甚至在贾元春省亲之时,都要特地把他叫到面前,而贾环,甚至贾兰,在此时都是贾府的小透明。

贾环同样的是贾政的儿子,也同是贾府的公子,可是他是赵姨娘所生,庶子的地位决定了他在贾家的地位,整个《红楼梦》中,贾母就没有拿正眼看过贾环,在贾府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这都不算,主人看不上就算了,就连丫鬟也不把当回事。

而女儿家的嫡出与庶出更加不同,嫡出之女往往担当着家族兴旺的责任。贾元春被选到宫中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身份高贵,贾家嫡出之女,就连林黛玉的母亲贾敏,也是贾家的嫡出大小姐,所以才会嫁给时为探花的林如海。

肯定有人又要问了,那贾探春不是也担负了家族兴旺的命运吗?其实探春远嫁,完全是政治牺牲品,在需要牺牲之时,庶出之女,一定是首要选择。

在这些既定俗成的规矩下,嫡出庶出的矛盾就凸显出来。按照古代封建宗法制度,贾府嫡庶之分比较严格,正妻所生为嫡子女,妾所生则是庶子女,这种区别直接关系到承袭地位,庶出子女往往在环境的压抑下,内心嫉妒之情最终做出不虞之事。比如,赵姨娘因嫡子贾宝玉受宠,做出巫蛊之事,令凤姐发疯,宝玉失去神智。

在古代,嫡庶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话语权这方面。但是基本的尊重还是有的,并不是说,嫡出之子就可以凌驾于庶出姐姐或者哥哥之上,古代还是有长幼尊卑的次序的。

二、探春与贾环的地位

虽然《红楼梦》中把探春描写得美丽干练,但是她其实也没有逃脱封建制度的桎梏,她叫王夫人为母亲,并不拜自己的母亲,平时还多有看不起赵姨妈与贾环之举。

纵观探春与贾环的交集并不是太多,她见到贾环也多是训斥,庶出子女的地位虽然不如嫡出,但是也是贾府的主人,

兴儿曾说探春,就像那带刺的红玫瑰,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可是注意了,她漂亮,但是她也有魄力,也有胆识,是“老鸹窝里出凤凰”。

同为庶出的迎春就没有探春的魄力,她因为出身,一直唯唯诺诺,还不如她的丫头司棋有魄力。软弱可欺的她,忍受其乳母盗走金丝风。探春挺身而出,果断地制止了一场“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的风波。

同样是庶出,探春以霹雳的手段维护了作为主子的尊严,虽然庶出的身份,话语权是比不上嫡出的,但是依然是主人的身份。

古代的宗法制度,把嫡庶的功能分得很清楚,《红楼梦》里与贾环探春为赵姨娘所生,为了不让人轻视,连亲娘都可以抛之脑后,她说:“我眼中只有老爷太太,旁的什么我一概认不得。”这些话在现在听来可能觉得无情,但是这就是古代宗法制度下的真实写照,探春唯有这样,才能在贾府找到一棵依靠的大树,都说她无情,不如说她无奈,一个有着聪明头脑与非凡才干的庶出小姐,要在贾府受到尊重,必定要牺牲亲情。

从探春表现的“势力”来看,其实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她不这样做,她也许就是迎春,就是她那个母亲的下场。

在贾府,贾环的地位更加卑微,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地位,地位再不如嫡出,他也是贾府的公子。

三、宗法制度下的“嫡庶之别”

《礼记·大传》说:“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诸志诚。诸志诚故隶属刑。隶属刑然后乐。”

这段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过古代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父统子、兄统弟、嫡统庶、大家统小家,这就是古代宗法制度的脉络。 在贾家这样的一个大家族里,唯有贾宝玉是正统继承人,所以贾环只能是屈居在下。这是封建制度的硬性要求。

《红楼梦》里描写丫环莺儿曾经这样数他落贾环“一个做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瞧不起!”而贾环的哭诉更进一步证明这个问题:“我拿什么比宝玉?你们都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从贾环的哭诉中可以看出来,他庶出的身份,确实没有那么受人待见。

封建社会的嫡庶之别还是存在的,但是长幼尊卑还是存在的,并不是说嫡出可以随意欺负兄长,只是在担负家庭责任这点上来说,嫡出的话语权更加多一点,未来的继承者也会是嫡出长子。而女孩嫡出的,更多的承担着家族联姻的重大责任,实现强强联合的利益婚姻。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如何看待美国《新闻周刊》称,“若疫情导致大量首脑死亡,美军计划接管美国政府”?

下一篇: 你觉得美国能抗住这次疫情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