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塔(大理崇圣寺三塔地位为何如此崇高)
你眼中的大理,是什么样子的?
大理,在很多人眼中,是巍峨延绵的苍山,是清澈明净的洱海,是南诏璀璨夺目的文化,是白族姑娘纯朴甜美的微笑。
甚至于《还珠格格》中紫薇所说“家家有花,户户有水”的地方......它是许多人心目中向往的诗与远方。
但我眼中的大理,却是凝聚了大理诸多文化的崇圣寺三塔。
都说崇圣寺三塔是大理最富有内涵的地方,在大理地区地位崇高,其他的描述都不需要,首批全国重保这个招牌便足以证明。
且在新鲜出炉的“云南最受欢迎景区”的排名中,崇圣寺三塔位列第五,这也足以证明它的受欢迎程度。
不难看出,崇圣寺在大理乃至云南地区,地位崇高。若要究其原因,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NO.1 历史文化历史上的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据史料记载“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享“佛都”之美誉。
崇圣寺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毁于清咸丰年间,只有三塔至今屹立不倒,故,我们今天就重点来讲讲三塔。
三塔正中的大塔叫千寻塔,轮廓端庄素雅,外观和西安小雁塔、登封永泰寺塔、洛阳白马寺塔为同一类型。
千寻塔高度为69.13米,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为十六级空心密檐式砖塔,自建成起,直到1985年的这一千多年中,一直是全云南最高的建筑。
南北两小塔建于宋,均高42.19米,为十级密檐式八角形塔。三塔呈品字形鼎立,笔直入云,傲世苍穹。
千寻塔前,照壁一幅,上书“永镇山川”,传说大理当年水患肆虐,于是立塔以镇蛟龙为祸。
而塔中更是保存有大鹏金翅鸟金像一座,是伏龙平水的神兽,现已是崇圣寺旅游标志。
三塔修建至今,经历上千年的风雨剥蚀和30多次强地震,1514年和1925年的大地震,当时大理城几乎都夷为平地,唯有三塔巍然屹立;
明代万历11年的大地震,千寻塔“裂一尺许,势如破竹”,却又“旬日而合......”
三塔历经多次磨难依旧屹立不倒,愈显得难能可贵。
NO.2 帝王文化与佛教文化大理崇圣寺,是云南古代佛教密宗的灌顶道场,也是大理国王室的内道场,所崇之圣是密教的圣观音。
在佛教盛行的大理国时期,百姓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有佛堂;无论男女老少,都手不释数珠,因此,当时的大理国有“佛国”之称。
而佛教在当时的大理地区盛行,与当时的皇室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千多年前,崇圣寺就是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园寺”。
南诏国时期的唐贞元十八年,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在南诏王异牟寻的陪同下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因而崇圣寺三塔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
到了大理国时期,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酷爱佛教,《南诏野史》说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
公元1056年,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
由于大力倡导,大理佛教非常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