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在没有引进棉花的时候,古人是如何御寒的?

网友提问:

在没有引进棉花的时候,古人是如何御寒的?

优质回答:

著名大诗人陆游在《谢朱元晦寄纸被》中写道:“布衾纸被元相似,只久高人为作铭”,这首诗是写给友人朱熹,答谢他送“纸被”的恩情。在寒冷的冬天,陆游裹着它看窗外的飞雪,更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愉悦之情。古代的冬天有多冷,对于此的描述可见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由此看来,对于这御寒的“纸被”,倒是如雪中送炭一般实在。

这被陆游大力称赞的“纸被”是当时的产物,制作的工序也是严格的。这种被子是以野生的藤条为采,经过后期的加工制造,最后制成一种特殊的纸张。这种被子色泽好,保暖功能强大,一度成为名人之间来往赠送的绝佳之物。即是名人之间赠送物品,百姓自然也是无消费得起的。

既然如此,那古代还有其他什么御寒的物件呢?在宋代墓穴中出土的最早棉被,是一条棉线毯,即作为陪葬,那便是极其珍贵之物,可见一条毯子都如此珍贵,那棉被岂不就是更加稀罕了。宋朝尚且如此,那之前的古人又是以什么地域寒冷的冬季呢?

宋朝之前,在《盐铁论》《东观汉记》中记载,尽管的汉朝的“盛世”年间,穷苦百姓还住在木头建的房子中,可想而知,木料薄不保暖,皑皑白雪之时,百姓如何扛得住寒冽的冬季。这冬天究竟有多冷,在唐代诗人们笔下是如此形容的,李白说:“唯有北风怒号天上来”、为此杜甫也表示:“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可见和如此寒冷的冬季,没有被子怎么熬得过去。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记载的布衾,是一种用麻和葛制作的被子,在里面填充芦花柳絮等,这便是穷困人家的保乱之物。在棉花大量传入之前,富人家是用绫罗绸缎织的被子,再往里填充丝绵。有钱人穿兽皮制作的衣服保暖,可以用“汤婆子”等取暖用品,这些都是百姓消费不起的御寒之物,所以谈到御寒。有钱与没钱确实是天壤之别。

烤火也是古代重要的取暖方式,在春秋时期便有精致的暖炉问世,秦朝还有一米高的宫廷壁炉,辽金出现了火坑。但是炭火取暖可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的,就连官员也要依靠国家发的“柴薪银”取暖。但唐朝以后,穷人们保暖是用“纸衣”。这可比“纸被”便宜不少。在早先,是将纸张填充进衣服,到南宋后便才有了专门的“纸衣”,政府还会在寒冷的冬天将“纸衣”发放给贫穷百姓,以示“皇恩”浩荡。

到元朝时期,棉花才开始普及,才出现黄道婆这些手工业织棉者,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在此时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明代后,在江南地区大力种植棉花,自此才有“遍布于天下”,“人无穷富皆可得”的局面。这些就是古代的保暖措施,在时代发展中,保暖手段也越来越成熟。时至今日,暖气,空调等御寒措施更是比比皆是。

其他网友观点

棉花原产地并不在中国,而是在印度和阿拉伯,虽然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跟阿拉伯人素有往来,但棉花传入中国可是晚到了宋朝,那没有棉衣棉被,宋以前的冬天人们怎么过冬。

在没有棉花做被子的时候,被子都是丝麻做的,那保暖效果跟棉被肯定没得比。一到冬天,大户人家自然不必担心,手里有钱,买些皮草,驼绒,房间里再摆上取暖的炉子,小日子过的也是挺滋润的。

但是穷人就没有那么多钱买这些取暖工具,但还有一种廉价的取暖物,就是干稻草。把干稻草铺在床上,还是比较松软暖和的。他们还会把做饭剩下的未灭的柴火星铲出来放在火盆里,再放上木炭,烤着炭火喝着茶,也是一件美事。

这么比较还是现代的高科技强大,空调、小太阳、暖气、地暖等等,让冬天的寒冷都远去了。

其他网友观点

棉花原产地是阿拉伯和印度,在南北朝时期,我国边疆开始种植棉花,引入我国内地的时间大约在宋末元初时期,作为产量大,保暖效果好的一种植物,棉花的引入真正造福了老百姓。

但是我们不禁想问,在棉花引进之前,我国古人又是靠什么御寒的呢?

可以从汉字看出端倪,在棉花引入前,我国只有绞丝旁的“绵”字,没有“棉”。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棉花到来之前,有钱人是这样保暖的:

用丝绸作为面子,里面则塞满了动物的绒毛,原理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穿的羽绒服,是非常保暖的,所以“绵”指的便是这样的丝绸制成的被子和衣服。

穷人则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会在床上铺上一层有一层的干草,而麻布衣服或者被子里,填充的则是芦苇和柳絮,别看和棉花长得挺像,其实一点都不保暖,所以,古时候的穷人冬天很难熬的。

但是随着棉花的引入,让保暖变得廉价起来,种植棉花就可以做棉布,做棉袄,棉裤,和棉被。可以说,棉花的引入,真正解决了普通大众冬天保暖的问题。

由于棉花来自与植物,所以这个“棉”字才会超过了“绵”,更多的出现在书籍文献中。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大清有打赢的可能吗?

下一篇: 史湘云本来住在贾府,她是怎么回史家的?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