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同姓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吗?

网友提问:

同姓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吗?

优质回答:

同姓人有可能是一家人,这样的情况非常复杂。我碰到一个情况,一个是东北的,一个是南京的两人都考进同一所大学,通过互相聊天,偶尔发现,原来他们是一家人!只因为这一家人70年前就失去联系了。

所以说,同姓人家500前是一家人的可能性,那就更大了不是?因为,一家人在500年中能够生产出2000个规模的新家族呢。例如,赵姓在宋代以前的姓氏人口还不是中国姓氏的五大姓氏,但是,经过宋代200多年的发展,一下就成为中国五大姓氏人口了。

中国的姓氏汉代以后有了比较确切的宗族记载历史。但是,这些记载往往应为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所以,如果一个家族不孝衰落,那么,这个家族的来历就很不清楚了。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他的老祖先是造父。但是,他的家族距离造父已经1800多年,赵匡胤自己连200年前,他的祖先是谁都不知道了,那么500年前的祖宗就更不知道了。

在比如说,唐代大诗人杜甫家族的老祖宗是晋代杜武库大将军,但是,杜甫距离杜武库也500年的样子了,可是,杜甫也不知道300年以前的老祖宗是谁了。

由于,同姓一家人这个说法是以姓氏为基础的,而姓氏的组成往往比较复杂。

大体来说有如下一些情况,对“同姓一家人”构成复杂的因素。

第一,改姓。一些本来是姓张的,由于各种原因改姓李了等待。也有集体改姓的。例如,一些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改汉族姓氏的。

第二,赐姓。这种姓氏,主要是黄帝给有功的大臣“赐姓”以表示,皇帝家族对他的敬重有“一家人”的意思 。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赐姓”的例子。可能只有元代和清代没有对汉族人“赐姓”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姓氏,比较复杂,既有本姓的血缘宗氏,也有非血缘姓氏,你有纯粹的汉族同姓,也有不同民族血缘的同姓。

所以,对姓氏,我们只要看你是从血缘来说一家人呢,还是从文化说一家人呢?总之,我们中华民族都是一家人,为什么同姓不是一家人?500中是一家人,500年前也是一家人!希望我们世世代代都是一家人的感觉吧!

其他网友观点

出门在外,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陌生人,因为有着相同的姓氏,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就会迅速拉近距离,让人倍感亲切。

那么,相同姓氏的人五百年前真的是一家吗?有书君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同一姓氏起源不一

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来源也多种多样。

古时候,大多数人以国为氏,国灭亡之后,原先的国民仍以国为氏,如齐、魏、吴等等。

还有以邑为氏,以职业、以官职、以居住地、以祖名字为氏。

有皇帝把自己的姓赐给有功的大臣,如李、刘、赵等等;

也有人为了逃避灾难而隐姓埋名,有一些少数民族被迫改为汉族的姓,还有人从小被过继给外姓等等。

到了现代,人的姓氏来源也不一致。比如有人随父姓,有人随母姓;

有人随母亲改嫁后,跟了继父的姓;也有的地震孤儿和弃婴,因为无法知道其原来的姓,被工作人员统一为“党”姓。

网上曾有报道,有姓“操”的人,因为这个字念起来不那么文雅,就把自己的姓改为“曹”姓。

有书君一同事的父亲,在文革时为了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为了能够飞黄腾达,他把自己的姓改成了“毛”姓,以表明自己将紧跟毛主席的决心。

2、“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来历

“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词源自于清末民初,往回倒500年,就是元末明初,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官方移民有关。

明朝初年,因为元末的战乱和灾荒,北方很多地方尸骨遍野,土地无人耕种。

而山西富庶,人口也比较密集。明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历时五十年,采用欺骗和强制等手段,从山西向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分批大量移民。

为了便于登记造册,将出发前的移民集中于山西洪洞县的广济寺三棵大槐树下,以此为大本营,向各地分派移民,被统称为“洪洞大槐树移民”。

统治阶级害怕同族的日后势力大了造反,要求同一姓氏必须迁往不同地方。有的兄弟不想分开,只能让人改姓改身份,因此,后来在同一地方的不同姓氏中,也有来自于同一家族的。

到了清末民初,“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子嗣已经遍及全国十多个省份,这些后人在外出办事与人寒暄时,习惯性地问人籍贯?如果对方也来自于山西洪洞,老乡见老乡,就格外亲切。再问对方贵姓?如果是同姓,感情便又进了一步,“哦,原来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 从此以后,“五百年前是一家!”便流传开来。

3、“五百年前是一家”是一种交际用语

后来的人们在交际应酬中所说的“五百年前是一家”,只不过是一种套近乎的客套话。

目的是为了拉近谈话双方的距离,想办法找出更多的共同话题来,以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气氛。

而且这个“五百年”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是泛指很久以前,有可能是一百年,也有可能是一千年,也有可能是更久。

因此,同一姓氏,因为起源不同,五百年前有可能是一家人,也有可能不是一家人;

而不同的姓氏,出于各种原因,也不能排除他们曾经是一家人的可能性。

不能一概而论,说“相同姓氏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

但是,有书君认为,不管是相同的姓氏,还是不同的姓氏,大家其实都是炎黄子孙,说到底还是一家人。

有国才有家,唯有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富足!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其他网友观点

相同姓氏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有这个可能。就是不相同的姓氏的人五百年前也可能是一家,想知道原委听我慢慢道来。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话大概来自清末民国初年,往前推五百年是明朝初年。因为元末的战乱,中原被波及的最为厉害,基本上已经没有人烟了。朱元璋夺得天下后为了恢复中原的生机,必须往中原移民。这时他注意到了山西,山西因为环山又不是各方势力争夺的主战场,因此当地还是很富足的,人口也是很众多的。于是采用劝说、欺骗、强迫等手段把当地人分批的迁往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北等地,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时间长达五十多年。

当时出发时聚集和登记的地点是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若干年后被迁者和他们的后代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准确位置,只记得出发地洪洞县大槐树,于是洪洞大槐树成为一个符号,是他们寻祖归乡之地。

那么为什么说不是一个姓氏也可能是一家?是因为朱元璋怕同族的人生活在一起不容易管理有可能造反,于是要求同一个姓氏必须迁往不同的地方。很多的兄弟为了能在一起生活只能调换身份改变姓氏,这样造成虽姓氏不同,但出自一家。

在未来他们的子孙因为各种原因去全国各地生活,更有甚的已经移居海外开枝散叶。但不管走哪里,都不会忘记洪洞大槐树,自己的“根”之所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同口径的榴弹炮和迫击炮相比,哪个威力更大?

下一篇: 明教出身的朱元璋称帝以后,其所依赖的明教去哪了?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