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古代军队中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的编制吗?

网友提问:

古代军队中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的编制吗?

优质回答:

近代军事上那种整齐划一的军、师、旅、团等军队编制单位,在古代也是有的,但特点是最高部队编制单位的人数普遍不多,没法跟今天的编制单位比。

汉代的军队编制叫做“部典制”,最高军事单位是“部”,也称“营”,定额为1000人,部的军事主官叫做“校尉”,部之下有“曲”的单位,人数也差不多是1000人,部和曲的区别只是军官级别上的,部的校尉是比二千石,相当于副部级,曲的军候则只是比六百石,相当于副处级。曲之下有屯长、队率则是相当于营长、连长的基层部队主官。

宋代的军队编制的最高单位是“营”,每营定额500人,营的主官是“指挥”,其下有“都”,定额为100人,主官是都头,指挥和都头在宋代都是低级军官,平时负责训练带兵,真打起仗来,这么小规模的部队是不管用的。一般会以“营”为单位重新调配和编制。

南宋以后,因为常年打仗,在营之上设置了“军”,每个军的由几个到几十个营组成,因此人数不等,军的主官叫“统制”,如果战事激烈,还会在“军”的基础上编组多个“统制”组成一部作战部队,主官叫做“都统制”。

宋代“营”以上的军事单位,编制不稳定,人数不固定,只有每营500人的编制是稳定的。

不过,明朝前期的卫所制度却是很典型的整齐划一的军事编制单位。只不过在实际中并不适用,后来基本上废掉了。

朱元璋带领手下兄弟起兵以后,部队越打越多,但各个将领统领的部队人数并不整齐,各级将领的官名也是乱叫,有的叫元帅,有的叫总管,有的叫枢密,五花八门。1364年朱元璋“立部伍法”,确立了以“卫”为最高军队编制单位的体制。

每卫大概有士兵5000人,各级将校600人,共计5600人。当时的规定是,每卫设指挥使(正三品)为主官,后来明代的各部尚书(正部级)是正二品,各部侍郎是正三品(副部级),所以军事编制上的卫指挥使,相当于副部级高官,跟今天的“正军级”军官相当于副部级干部是一致的。

所以明代前期的“卫”就相当于今天的“军”的级别。只是人数要少得多罢了。

卫之下设置千户(1000人)、百户(100人),总旗(50人)、小旗(10人)四个等级,一个卫即有10个千户,1个千户有10个百户,1个百户有2个总旗,1个总旗有5个小旗,非常的整齐划一。

所以总的来说,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普遍人数比今天的军师旅团要小得多,并不适应于大兵团作战。

其他网友观点

没有。

比如汉代。《后汉书》记载,东汉军队以将军领兵,每位将军下设长史、司马,相当于今天负责综合管理的秘书副官长与参谋长。之下则分若干部,每部1000人,由校尉和军司马统领;部下设2曲,由军侯率领,每曲500人。曲下设置10屯,每屯50人,由屯长管理。屯下设2队,每队25人,由队正管理。队下分5伍,每伍5人,由伍长管理。

比如唐代。中央12卫各设大将军1,将军2,领40—50折冲府。各卫有辅助军官,司马等。折冲府分上中下等,各有1200,1000,800人的编制,折冲都尉领军,左右果毅都尉为副。每府分4—6团,每团200人,校尉领军。每团下设2旅,每旅100人,旅帅领军。每旅下设2队,每队50人,队正领军。每队下设5火,每火10人,火长领军。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如果王夫人在场,探春还会发这么大脾气吗?

下一篇: 不良资产剥离范围包括哪些?银行如何处置不良资产?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