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的例子(创造性思维的事例50字)
创新,即有目的的创造力,被认为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创新构筑了人类福祉和繁荣的基石。“创造力”一词似乎总与“天才”“艺术家”“科学家”等挂钩,他们仿佛天生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思维,因而也有颠覆传统的伟大创造。那么普通人面对这复杂而加速发展的世界,就只能“坐享其成”现有的科研成就,无能为力了吗?
《走出思维泥潭》的作者罗伯塔·乃斯告诉我们,创新不是少数人的特质,创造力更不是天生的,普通人经过思维训练也可以利用并放大内在的能力去克服思维障碍,变得富有创造力。
《走出思维泥潭》
罗伯塔·乃斯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我们经常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产生无力感,仿佛生活在流水线上,按照既定的模式运作,不会出错,却也没有惊喜。法国诗人弗朗西斯·蓬热说:“不会再生的石头是自然界中唯一永远死亡的东西。”一成不变不会是生活的最优解,创新不只存在于科学创造中,它也是普通人生活中不一样的可能性。
那我们如何在生活乃至科学研究中如何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呢?
罗伯塔·乃斯在《走出思维泥潭》书中告诉了我们答案——一只“泥潭之猪”(PIG In MuD),它可以带领我们走出思维的泥潭,推开创新的大门。“泥潭之猪”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即通过表述(Phrase)出正确的问题,识别(Identify)认知框架并替代它,产生(Generate)可能的最佳方案并进行孵化(Incubate)后再融合(Meld)到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后将它传播(Disseminate)的过程。
认知框架是书中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概念,它被认为是科学研究中的“范式”,是一系列紧密相连的预期和假设;而在日常生活中,认知框架则因个体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经历、思考等形成,是我们的思维“舒适圈”,是一般人不愿轻易破坏的自我合理化“秩序”。认知框架或许会在处理问题时帮助人们做出最安全、最熟悉的决策,但是常常与“灵光一现”的创造性想法擦肩而过,甚至会产生认知偏见,从而误导决策。在引起问题的认知框架内思考,则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创新意味着打破固有的认知框架,跳出科学研究中的“范式”。常规的科学实验都根植于必要的假设和预期,但是伟大的进步往往需要颠覆那些搭建了科学世界稳定基石的理论。
有人认为“思维”是个抽象的概念,对于思维的研究往往显得深奥,但是书中对于“思维”的呈现方式却显得生动有趣。这得益于罗伯塔·乃斯长期致力于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模式研究,通过巧妙的构思、通俗的语言以及列举大量我们熟知或新奇的例子来讲述,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为我们剖析如何克服创造力障碍。例如,本书讲述珍·古道尔通过对黑猩猩的研究重新定义人性,赫伯·尼德尔曼研究了如何去除汽油中的铅,塞麦尔维斯发现了如何控制感染的方法而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罗伯塔·乃斯还强调,仅仅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思维局限是不足以在认知上对其克服的。所以在《走出思维泥潭》中,她提供了不少对提升个人和群体创造性思维有效的建议和练习,以帮助我们在大大小小的思维训练中学会使用一系列工具来扩展我们产生原创性想法的能力,包括类比、扩展问题、分解问题、逆向思维以及与多学科背景的团队合作等。不仅能给我们的生活带去奇思妙想,也能让我们把学到的创新思维技能与日常的科学思维过程结合起来,成为科学研究中的有力武器。
《走出思维泥潭》是我们走进创造力世界的“敲门砖”,是我们走向创新的第一步。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知道一种自由,那是思想的自由。”想象即是自由,创新即是自由。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创新发现的福祉,陶醉于创新思想的奇妙,在忙碌的世界中感受创新思维的自由之风。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