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内容

伊甸园婚介(宁波伊甸园婚恋服务有限公司)

伊甸园婚介(宁波伊甸园婚恋服务有限公司)新京报2020-12-04 18:47:24

2020年9月12日,广州白云区一相亲联谊活动现场。图源视觉中国

文|叶克飞

下午6点半后,单身男女从城市各个角落下班赶来,和自己在相亲软件上认识的异性在“单身公社”约见。据了解,这里每周都会有一场“高知伊甸园”主题相亲会举办。该活动的定位就是撮合高学历男女,入场条件是交纳1500元-3900元不等的会费。

类似的定位高学历圈层的相亲局,早就存在,如“相遇未名”、“陌上花开”等相亲平台,就备受部分名校生青睐。

12月4日,一篇题为《985高学历相亲圈:有人称“应征就是因为你是清华的”》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热议,也让“985相亲圈”进入了公众视野,让这些相亲平台“出圈”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个相亲圈层里,有许多外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圈子里”的人却视为真理的相亲原则,比如985的不找211的;本科第一学历很重要。

这种相亲圈层自然会引发质疑。许多网友认为,985高校的教育背景与爱情毫无关系,将之作为恋爱标签是一种学历歧视。相亲平台俗称的“挂牌”(自我推介),也被网友们视为“赤裸裸的物化”。

但对于“圈中人”来说,他们却另有看法,比如一位“陌上花开”的兼职编辑就认为,网友们的“酸”是因为他们不属于这个圈子,“物化”说法也很玻璃心,择偶本来就会预设各种条件。

她对同圈层相亲平台的认同,源于个人经历。她从贵州小县城考取清华后,一直忙于学业,且因为一向目标性很强,通过“陌上花开”平台“征得”男友,并迅速步入婚姻。

事实上,相亲乃至婚嫁的同圈层意识一直存在。古有“门当户对”,如今同样会将车子、房子、职业和家庭背景等作为考量标准。即使是物质欲望极低的人,也很难避免圈层考量,因为三观契合、“谈得来”等标准,同样是一种圈层。我们尊重择偶的自由,也尊重个体在择偶时进行各种考量的自由。

但将圈层固化为985高校,确实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划分。因为它将“考取985高校”等同于优秀,甚至是“基因优秀”,同时将985高校这个圈层等同于一个“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诚然,大多数985高校学生都有“学霸”经历,但“分数不是人生全部”的道理,很多中小学生都已明白。

985高校的学生未必一定优秀,一个二本生和专科生也未必不优秀。何况,即使同为985高校学生,三观和背景也可能天差地别。尤其是在三观和智识上,对不起自己学历的人一点也不少见。过分强调985身份,并不意味着会带来更好的爱情与婚姻。

倒不是要由此对“985相亲圈”进行批判,将其视为学历鄙视链下的“优越感”。他们借助这类平台展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同温层社交、同圈层相亲,的确会制造新的信息茧房。但反过来讲,对某些人来说,这样缩小相亲的筛选范围,以便更“快速精准”实现目的。

也就是说,人们有时会主动选择固步自封,这不仅仅是思维和交际上的懒惰,有时也会成为部分人目的性很强的处事手段——这就跟某些企业招聘直接筛掉非985毕业生一样,简单粗暴,也确实能压缩筛选成本。

图源新京报网

现实中,一个人可选择的机会越多,就会越从容。婚恋领域同样如此,掌握社会资源越多的精英,越看重“真爱”,也更容易诞生爱情神话。而过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往往意味着选择空间的狭窄和严重的不安全感。985相亲群体也是这样,他们的目的与功利是因为选择空间太小。

有人或许不理解这种说法,会认为985高校的学生如此优秀,选择应该很多才对。但这却忽视了一点:如果985群体需要寻求阶层稳定甚至上升,选择面就会大大收窄。

之前有媒体采访过一个在985相亲平台上挂牌一年的女孩,对方说:“我就是小镇女孩,一路都是往上的。读最好的乡村小学,最好的县城中学,最好的省城大学,我什么都好了,为什么要在择偶上拉低自己呢?我的人生不允许宕机”。这种看似高调的话语,实质上却是选择空间太少(所以决不可犯错)引发的自卑。

甚至可以说,对许多985学生来说,学霸经历和高考分数是自己人生某个阶段仅有的光环。也正因此,他们更恐惧于阶层下坠。而以学历登对为条件、在“新型门当户对”中择偶,其实也是找寻阶层稳定或跃升的途径,本质上也是找安全感。

换言之,当一些外部因素在婚姻整体考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固定圈层就会成为低成本筛选的方式。这不仅仅是智力和基因上的考量,还包括了相对靠谱的职业起点、共同的人脉圈子,还有相对知根知底的信任感。

但就算是这样,“985相亲圈”还是太过局限,也并不值得提倡。

即使社会整体风气对物质考量越来越看重,但仍然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学历和社会地位等外在指标,往往跟亲密关系的高质量和长久性无关。

同时,985的身份背景也并不意味着“共同语言”,因为衡量是否有共同语言,专业知识、家庭背景和工作经历,都比学历本身可靠得多。

进而言之,择偶视野被狭小圈子“框住”,未必就能找到真爱——因为选择面太少、安全感不够,就进一步固步自封,划定更狭窄的选择面,很可能是开启恶性循环。

这世界就是这样:很多事需要“走出去”。格局大了、视野阔了,或许就能跳出螺狮壳里做道场的选择困境。

说到底,无论婚恋还是人生,都不是一份划定考试范围的考卷,无法用“优等生思维”解决。你划定的所有标准与条件,都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人若真能凭硬件条件配对,世界上早没单身了。”

□叶克飞(专栏作家)

编辑:马小龙 实习生:祁倩倩 校对:卢茜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博士家园(新郑博士嘉园)

下一篇: 林峰的妹妹(林峰家里成员)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