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内容

为什么田螺可以吃福寿螺不能,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吃福寿螺小心感染寄生虫)

关于【为什么田螺可以吃福寿螺不能】,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吃福寿螺小心感染寄生虫!如何区分田螺与福寿螺?2、为什么田螺可以吃福寿螺不能: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

1、吃福寿螺小心感染寄生虫!如何区分田螺与福寿螺?

朋友们小聚在一起,点上几盘炒田螺、醉虾、小龙虾之类的食物边吃边聊,好不惬意。但近日,网上有传言称,有人在旅游途中误食福寿螺后,被寄生虫入侵脑部,久治难愈。那么,食用福寿螺真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怎么正确区分福寿螺和田螺呢?

为什么田螺可以吃福寿螺不能,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吃福寿螺小心感染寄生虫)

2012年8月23日,江西省广昌县志愿者砸碎螺壳杀死福寿螺。

(曾恒贵/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吃货们在追求美食的同时,也应时刻谨防某些美食中的“健康杀手”,福寿螺便是其中的一种。据《健康时报》报道,一只福寿螺含有的寄生虫可高达6000条以上,如果食用生的或未经充分加工的福寿螺,则很有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的感染。被感染后,人会出现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时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四招教你区分福寿螺和田螺

由于福寿螺的成本要比田螺的低,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会用福寿螺代替田螺售卖。关于如何正确辨别福寿螺和田螺,光明网介绍了以下四招:

1.看个头,福寿螺个头很大,而且变种多,田螺个头小,多为1厘米~1.5厘米。

2.看外形,一般屁股塌、螺口大的是福寿螺,而屁股尖、螺口小的是田螺。

3.看颜色,福寿螺的外壳呈黄色,田螺的外壳呈青褐色。

4.看肉色,肉色较浅且多为黄白色的是福寿螺,肉色多为青褐色的一般是田螺。

要想预防寄生虫感染,还需注意这三种食物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王磊博士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提醒,为了避免被寄生虫感染,大家需对以下三种食物提高警惕:

1.淡水鱼、虾。它们是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会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

2.海产品。海鱼或海里的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海豚、海豹等哺乳动物中,在内脏中往往形成包囊或处于游离状态,虫体盘旋于囊内,无色半透明且似碟状。

3.猪肉。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

一些食物虽然美味,但在食用之前还需三思,切勿因贪图“口舌之快”而丢了健康。(赵鹏)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为什么田螺可以吃福寿螺不能,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吃福寿螺小心感染寄生虫)

(责编:方正、张希)

2、为什么田螺可以吃福寿螺不能: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

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

福寿螺为什么不能吃

福寿螺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英文名是Apple snail,所以又被成为苹果螺、大瓶螺。自然分布在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家。上个世界70年代,曾经被引入到台湾,后又传入广东。此物繁殖能力极强,口味又杂,所以顽强的在中国多个地区生活下来。但是它显然不招人喜欢,在多个国家都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中国环保总局在2003年就将福寿螺列入首批侵入中国的16种危害性最大的外来物种。

北京100多人吃没煮熟的福寿螺感染寄生虫生病,人们意识到了福寿螺的危害,全国多地禁售福寿螺。但仍有一些商贩用福寿螺代替田螺销售,因为同样一盘螺,使用福寿螺成本至少减少了一半。

作为普通食客,我们既控制不了商贩的“偷梁换柱”,也戒不了辣炒田螺的美味,怎么办?那就要学会辨别,如果发现螺有异样或者没煮熟,千万不要吃。

前些年,北京曾经爆发了一次福寿螺致病事件,让这个早已盘踞人们餐桌的螺名声大噪。100多人因在同一家店吃了未煮熟的凉拌福寿螺肉,感染了广州圆线虫病,先后入院治疗。出售这道“凉拌螺肉”的餐厅也因此饱受质疑,损失严重。

广州圆线虫完整的一生要在中间宿主和中间宿主中度过,福寿螺就是广州管圆线幼虫的`中间宿主之一。经研究证实,有的福寿螺体内含广州管圆线幼虫竟多达3000-6000条。若人生吃或吃没煮熟的带虫福寿螺,就可能会感染广州圆线虫病。这种寄生虫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容易入侵神经系统。轻者会有头痛、低热等症状,严重者会致神经系统病变,引发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形态特征

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

福寿螺为什么不能吃

福寿螺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英文名是Apple snail,所以又被成为苹果螺、大瓶螺。自然分布在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家。上个世界70年代,曾经被引入到台湾,后又传入广东。此物繁殖能力极强,口味又杂,所以顽强的在中国多个地区生活下来。但是它显然不招人喜欢,在多个国家都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中国环保总局在2003年就将福寿螺列入首批侵入中国的16种危害性最大的外来物种。

北京100多人吃没煮熟的福寿螺感染寄生虫生病,人们意识到了福寿螺的危害,全国多地禁售福寿螺。但仍有一些商贩用福寿螺代替田螺销售,因为同样一盘螺,使用福寿螺成本至少减少了一半。

作为普通食客,我们既控制不了商贩的“偷梁换柱”,也戒不了辣炒田螺的美味,怎么办?那就要学会辨别,如果发现螺有异样或者没煮熟,千万不要吃。

前些年,北京曾经爆发了一次福寿螺致病事件,让这个早已盘踞人们餐桌的螺名声大噪。100多人因在同一家店吃了未煮熟的凉拌福寿螺肉,感染了广州圆线虫病,先后入院治疗。出售这道“凉拌螺肉”的餐厅也因此饱受质疑,损失严重。

广州圆线虫完整的一生要在中间宿主和中间宿主中度过,福寿螺就是广州管圆线幼虫的`中间宿主之一。经研究证实,有的福寿螺体内含广州管圆线幼虫竟多达3000-6000条。若人生吃或吃没煮熟的带虫福寿螺,就可能会感染广州圆线虫病。这种寄生虫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容易入侵神经系统。轻者会有头痛、低热等症状,严重者会致神经系统病变,引发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形态特征

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

福寿螺螺壳坚硬、厚实,螺口有硬的角质盖子,因此汤汁很难进入螺肉;螺内的螺旋形构造像迷宫一样,不利于热量的传导;福寿螺的个头本来也比较大,也不太容易烧透,导致加热不够彻底,会产生大量的寄生虫。

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福寿螺的危害:

北京有两人吃过“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后,被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病人出现了持续两周的头痛,严重的时候头部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坐下、翻身的时候头痛得更厉害,同时觉得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还伴有发烧、乏力等症状。经过医院专家的详细检查后,一致诊断为“广州管原线虫病”。

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介绍,每只福寿螺含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至6000条。轻度感染者会有轻度的头痛以及低热,严重者会有较重的神经系统病变。确诊后以丙硫咪唑等药物进 行治疗。建议食用过福寿螺等螺类的人,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和不适,应尽快就诊。

本文关键词:螺蛳和福寿螺的区别,十种不能吃的螺图片,福寿螺的克星,福寿螺的样子图片,为什么田螺没有寄生虫。这就是关于《为什么田螺可以吃福寿螺不能,国家为什么禁止吃福寿螺(吃福寿螺小心感染寄生虫)》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现实又很扎心的文案,现实又很扎心的句子(句句扎心但是又很现实的文案)

下一篇: 对待叛逆孩子怎么办,对于叛逆的孩子怎么处理(解决孩子叛逆不听话的难题)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