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内容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关于【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包拯清廉无私的三个小故事: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2、大公无私的故事

1、包拯清廉无私的三个小故事: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包拯为官三十年,不仅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处理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官员,而且也办了许多为民请命、兴利除害的好事。

他的一生对清廉极为重视,不但毫不留情的反对朝野一切奢侈浮华之风,而且自己身体力行,认为这是为人做官的根本。

此篇内容,本人就从三个小故事入手,来给大家讲讲包拯在合理断案、清廉无私及对人对己三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事迹。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包拯剪纸画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端州知州包拯“不持一砚归”

包拯的廉洁在当时是有名的,史书上记载了他不少这方面的事迹,其中最著名的“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就发生在宋仁宗初年,包拯任端州知州的时候。

端州(今天的广东省肇庆市),自古以来就出产一种名贵的石砚,叫作端砚。端砚和山东的鲁砚、安徽的歙砚、江西的龙屋砚,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砚;而且在这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为贵。

制作端砚的石料颜色漆黑发亮、细润如玉,不仅晶莹细腻,而且在磨墨时毫无声响。早在唐朝初年,端砚便已闻名全国,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就有“端州石砚人间重”的名句。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端砚

关于端砚还有一个颇有趣味的传说:

说是在唐朝的时候,端州有个姓梁的举人赴京会试。在考试的那一天,京城长安突然天降大雪气温骤减,考场内应试的考生们的石砚中的墨汁都结了冰,唯独这个梁举人砚里的墨汁没有结冰。

可是,当他用完石砚中的墨汁时,文章还没有写完。他就想再倒一些水来研墨,可发现水壶里的水也结了冰倒不出来。梁举人十分着急,用两手捧着祖传的宝砚轻声呼唤:“砚啊砚,家里人说你是祖传的宝砚,如今你宝在何处呀!”

没想到话音刚落,只见砚池中就挂上了一层小水珠。梁举人见此情景,心中一动,赶忙拼命的向砚池中呵气,不一会,砚池中竟然积下浅浅的一层水来。梁举人大喜过望,连忙研好浓墨奋笔疾书,将文章写了个花团锦簇一般的精彩绝伦。

这场考试下来,别人都因天寒墨冻而搞得狼狈不堪,梁举人却因宝砚的帮助高中会试的第一名。

后来,这件事让皇帝知道了,专门派了宫中的大太监去端州选石制砚。从此,端砚成了贡品,产石的地方平时由太监和官府派兵守护,不准外人擅自开采和制造。因此,端砚在民间又被称作皇砚。

到了北宋年间,皇宫里每年都要从端州挑选一些上好的石砚,有些留在宫中供皇室使用,有些作为赏赐送给公卿大臣。当时京城中的权贵、大臣、豪门、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端砚也就成了端州地方官结交权贵、讨好上司的敲门砖。

特别是端州的知州,不论哪一任上来,都要向民间的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目大好几十倍的端砚,有的还把不易得到的上好端砚作为传家之宝珍藏起来。

包拯到端州上任之后,到处张贴布告,命令工匠和作坊每年只向州衙交纳进贡的端砚,端州各级地方政府只能如数收取,不许额外多加一砚。

包拯是说到做到,首先自己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当他在端州三年任满,调中央任职时,连一方端砚也没带走。包拯不仅以身作则,用端砚政策打击了官场上奢侈浮华的风气,也实实在在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为国为民都是大大的好事一桩。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包知县智断牛舌案

这个有趣的小案子发生在包拯做扬州府天长县知县的时候。

有一天,县衙来了一个告状的乡下老农叫刘全。他申诉说有人把他家耕牛的舌头给偷偷割掉了,请知县老爷为他作主。

包拯听了后就问他知道是谁割的吗?

刘全答:“不知道。”

包拯问:“你猜想一下会是谁呢?”

刘全答:“猜不到。”

包拯问:“你平日里有什么仇人吗?”

刘全答:“我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庄稼人,哪有什么仇人呀!”

包拯又问:“那么,你最近和什么人闹过别扭或吵嘴争斗过吗?”

刘全说:“从来没有呀!”

大堂上的衙役们听到这,都忍不住偷笑起来,他们心想,一个糊涂老头遇上了个糊涂老爷。一个什么都不知道,就来告状;一个啥也问不出来,还一个劲地问。

这时,包拯沉思了一会儿,就对刘全说:“那你就先回去把那头耕牛杀了吧。卖了肉和皮,你还能得一些钱。”

刘全有些迷惑不解,他问道:“朝廷的王法不是不准百姓们私自宰杀耕牛吗?”

包拯对刘全说:“你的牛不是已经残疾人了吗?再说是我让你杀的,怎么能算私杀呢?你回去就按我说的办,但是不许对外讲是我叫你杀的,你要是不听话说了,引起什么麻烦,我可就不管了。”

刘全听了后,喏喏连声的离开了县衙门。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第二天一早,县衙又来了一个告状的乡下农民,这个人是告昨天那个叫刘全的私杀耕牛的。

包拯立即差人把那个牛主人刘全传来县衙,刘全来了后,包拯就指着今天这个告状的人问:“你认识这个人吗?”

刘全答道:“都是一个村的,还能不认识。”

包拯问:“你和他有过什么交往吗?”

刘全答:“也没什么,只是他前年借过我一点钱没还,最近我向他催讨过几次。”

包拯问:“那他还你钱了吗?”

刘全答:“催了几次才还的。”

包拯又问:“你俩还有别的交往吗?”

刘全说:“再没有其它的了。”

这个今天来告状的人看到县太爷不问私杀耕牛的事,一个劲地打听他俩的关系,感到心里有点发毛,正两眼发直的仔细想着这里面的蹊跷。

突然猛听见惊堂木一响,县太爷包拯大声喝道:“你这个刁徒!怎么心地如此狭窄?你借了他的钱,理应归还;即便一时还不上,也应请求宽限。为何悄悄割了他家耕牛的舌头还不算,又来告他私杀耕牛,你想害他吃官司吗?”

这一下,可把今天来告状的人吓坏了,连忙趴在大堂上连连磕头求饶。包拯念他还肯认罪,没有怎么再责罚他,只是让他回去后赔偿牛主人刘全一些钱,帮人家再买一头耕牛。

这两个乡下农民走了后,只剩下县衙里的人还站在那里发呆,他们实在弄不清包拯是怎么判定今天来告私杀耕牛的这个人,就是割耕牛舌头的人?于是,有人便上前请教包拯判定此案的思路。

包拯笑了笑说:“其实这个无头案子也简单。首先,割人家牛的舌头,绝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所以我昨天一再追问牛主人刘全有没有仇家或者与他闹别扭的人,谁知那人太老实,就是想不出来。”

包拯接着说:“因此,我估计这件事的起因一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一点小事就割人家牛舌头的家伙,一定是一个心地狭小的人。所以说,此人一定还会注意牛主人发现牛舌头被割后的反映,当他看到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一定非常关心告状的结果。”

“于是,我就故意让牛主人回去杀牛,引诱他来告状。此人果然来了,但我还不能肯定就是他,所以马上把牛主人传来问话。不出所料,他俩之间不仅认识,还曾有几次讨债的事,这样我就有了九分的把握。”

“最后,趁着此人作贼心虚,还没有想出新花招的时候,猛然喝问之下,他便慌了神,就不得不招了。”

包拯言罢,县衙里的人听了他的这一番讲解后,才恍然大悟,一个个拍手叫好。没过多久,天长县包知县智断牛舌头案子的故事不胫而走,处处都有人们在谈论和传播。

再后来,包拯做了北宋朝廷很大的官,处理了许多的疑难案件。但是,不论是写历史的人,还是写戏剧、小说的人,都忘不了记录上这个小小的,而又是包拯真正审理的第一个案件牛舌案。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清廉的包拯和他的家训

包拯一生为官三十年,对清廉极为重视。在这方面,他对人、对己、对家属都是要求极严。他的很多意见和举措,就是在今天看来,依然非常实用和有效,以及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

&崇尚节俭,禁用金饰

包拯一贯反对朝廷士大夫阶层那种讲穿戴、摆阔气,争相浮华的坏风气。他在担任天章阁大学士、负责谏院的时候,曾给宋仁宗上过一篇题为《请断销金等事》的著名奏疏。

在这篇上疏中,包拯坚决要求朝廷重申禁止各级官吏、商贾富室和全国百姓,用金子做各种用品、玩物及衣帽的装饰。他主张对违反禁令的人和私自制造金质装饰品的工匠严厉处罚。

包拯还指出,宋真宗在位的时候(公元998年—1021年),由于对此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几十年间朝野上下从无敢用金子做装饰品的事情发生。他认为这是宋真宗皇帝“躬行俭德,以化天下”的英明之举。

而近些年来,官僚士庶之家是竞事浮华,衣服首饰、土木玩物等用品上镶金带银之风盛行。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大量浪费国家金银,而且有伤天下教化。

包拯认为,明令禁止用金子做装饰,对上是光大了先帝(宋真宗)崇尚节俭的美意,对下是禁绝了朝野的奢侈之风。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包拯塑像

&禁止各级公务人员用公款做生意和消费

另外,包拯还多次上书,要求禁止朝廷各级官府和相关官吏借用种种便利勒索民财。

包拯在《请罢天下公用回易》的上疏中,对于朝廷允许各州、军一级的地方官府用“公用钱”(大约相当于今天地方政府的行政费用款,也就是公款)做买卖一事,提出了反对意见。

包拯在这篇上疏中说,自从允许全国各州、军用“公用钱”做买卖以来,各地方政府不管路途远近,也不管是不是国家禁运的货物,均凭仗官府势力到处贩运。

为了牟取暴利还常常禁止民间商旅做买卖,把官府自己的货物硬行配给百姓或强行售给商户。这种“盘剥小民,阻绝商旅”的做法,使国家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让国家税收因此而骤减。

包拯一针见血的指出,各州、军的“公用钱”数额并不少,如果真正用于正常的办公、奖励官吏、犒劳军队、迎送宾客的话,是还能够有所剩余的。问题是那些一心想往上爬的小人,为了个人的私利,用大量的“公用钱”去巴结权贵、讨好上司,如此行事的话,那有多少“公用钱”也是不够用的。

他强烈要求朝廷明文禁止用公款做买卖,禁止请客送礼,尤其要刹住官员之间互赠马匹、绸缎等贵重物品的不良风气。

包拯在《请止绝三番索取》的上疏中,还对朝廷中负责“三番”事务的官员在迎送番邦使臣的沿途过分铺张浪费、任意向地方百姓勒索牛、羊、鸡、鸭、鱼、兔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指责。

当时,北宋王朝的北部有契丹(辽)、女真(金)和蒙古三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比较强大的国家政权,北宋王朝和北方三个民族常有使节来往。包拯在一次受命伴送契丹使臣回国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负责“三番”事务的官员沿途勒索、大肆铺张的状况。

包拯非常气愤,他认为这种骚扰地方的行为,不仅危害百姓,增加地方的负担,并且有损国家的体面。他还为此提出了十分具体的办法,要求以后接待北方几个民族使臣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制度办事。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包拯墓

&包拯的家训,让后世人深思

包拯不但毫不留情的反对朝野内外一切奢侈浮华的风气,而且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对自己家族亲属的管束也是十分严厉的。

包拯曾写了一则《家训》,将其刻在石碑上,立在庐州老家的堂屋东面墙壁前面。

《家训》的全文如下: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包拯一生做了这么多为国为民的好事,死后受到百姓们的怀念。当时,他的家乡合肥兴化寺有一个和尚提出把包拯青年时期寄居读书过的兴化寺改建为包公祠,以资纪念。

于是,这个和尚去向州官请示,州官说:“当之无愧”;去向州里的学者们请教,学者们讲:“理应如此”;去向当地百姓们询问,百姓们吹呼道:“早该这样办了!”

包公祠建成以后,当时的合肥太守张环在《孝肃包公祠堂记》的碑文中写了这么一段话,用今天的白话文说就是:“他的功绩和好处用不着多说了,就说一个人死后,自己家乡的民众齐心为他建立祠堂,这难道是件容易的事吗?”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则删。

另:喜欢的朋友可以链接阅读相关文章【不畏权贵的包拯如何上劾皇戚下弹贪官?又是怎样保护正直的好官?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JCCWffL/

参考资料:《宋史》、《包拯集》、《包公传》等

2、大公无私的故事

大公无私的故事

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对他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盖他的才华嘛。”

晋平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不错,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果然很有治理的才能,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

晋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可是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晋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才,便不推荐他。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啊!”

大公无私的故事

春秋时,鲁国有个叫祁黄羊的官吏,为人正直公正。一天,鲁平公问他:“南阳县缺少了一个县长,你看派谁去比较好?”

祁黄羊回答:“派解狐去最适合。”鲁平公听了非常惊讶,便问他:“咦!解狐不是和你有仇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去?”

祁黄羊回答说:“您只问我什么人最合适,并没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鲁平公接受他的建议,派解狐去当南阳县长。解狐到任后,果然替地方上的人做了不少好事,当地的百姓都很称赞他。

祁黄羊虽然和解狐有仇,但是当鲁平公征求祁黄羊的意见时,祁黄羊并不记私仇,完全公事公办地推荐解狐。祁黄羊这种大公无私的处世精神,很值得我们效法。

大公无私的故事

包公 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包拯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因而博得当时和后代人民的颂扬,把他奉为青天。包拯办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怕权势,二是为民申冤。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包拯。

不怕权势,敢于顶风办事,不是容易的事。那错综复杂的关系,早已用一根既得利益即特权的绳索,把官僚、贵族、豪绅、恶霸们联系在一起。要冲破这个已经编织好的、保护地主贵族利益的网络,谈何容易。但是,包拯却迎难而上。

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河的两岸,既有平民也有达官贵人的住宅。包拯任开封府尹时,天下大雨,河水泛滥,淹没街道,使许多平民无家可归。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泛滥成灾呢?包拯经过调查,了解到河塞不通,不能排水的原因在于大官僚和贵族们在河上筑起了堤坝,将坝内的水面据为己有,种花养鱼,并且同自己的住宅连在了一块,成了水上花园。因此,要疏通惠民河,为民造福,只有将这些堤坝挖掉,但挖掉堤坝就会冲走水上花园。贵族们能答应吗?包拯画了地图,下令将所有堤坝与花园拆毁。有人自恃权大位显,告到宋仁宗那里。包拯拿出证据,证明他们非法建造水上花园。宋仁宗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为皇亲贵戚们说话了。这样,惠民河才得以疏通,人们免受其害。

包拯为人刚直,既不两面三刀,更不会搞阴谋。他从不趋炎附势,看颜色行事,更不说大话,假话。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他也是直言不讳,不怕冒犯皇帝。为了立太子的事,包拯曾冒死直谏,公开对皇帝说,我已经老了,而且没有儿子,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也不要紧,反正我不是为了自己想升官发财。幸而宋仁宗倒也英明,没有处理包拯,反而说,可以慢慢商量。包拯又说,宫内的亲信宦官,权力太大,待遇太高,应该精简人员和开支。这当然要得罪皇帝的亲信左右,招来不测之祸。还好,皇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包拯碰上了比较开明的宋仁宗。否则,早已人头落地了。这种刚正不阿的大无畏气概,使当时的老百姓和一些有正义感的臣僚,对包拯都很钦佩。欧阳修就钦佩包拯“天姿峭直”。

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出现过一件怪事:转运使王逵,向皇帝告状,告的是陈州(今属河南省)地方官任中师盘剥农民,多收钱粮。在当时人心目中,任中师廉洁,王逵贪卑,这是不是恶人先告状?所以要派人去调查。许多人都畏惧王逵的权势,不愿前往。包拯为弄清真相,为民除害,毅然来到陈州,经过调查,并且掌握了证据。包拯回到首都,向皇帝报告,对农民任意搜括,使人们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引起农民强烈不满的,正是王逵。包拯要求将王逵撤职,将多收钱粮还给农民。戏曲《陈州放粮》,就是依据包拯这一事迹,加工而成的。

包拯办案,不徇私,不舞弊,所以当时的天下百姓,男女老少都知道包拯,把他誉为救世主。他们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关节就是打通关节,意思是说,如果你没钱走后门去打通关节,也不要着急,因为有包拯替我们做主。

包拯任开封府尹时,有一天退朝回府,途中遇到一民妇。该民妇身穿孝衣,手举状纸,拦轿喊冤。包拯问她:你告谁?有什么冤情?民妇回答:状告郑州曹国舅,强抢民妇,杀夫害子;东京大国舅,袒护凶手,打伤民妇。包拯收了状纸,又将民妇带回府衙细问原由。

民妇张氏,系潮州潮水县人。丈夫袁文正,是位举人。听说东京开科取仕,便想进京赶考。于是携妻带子同往京城。一天,途经郑州城,忽听一声大喝。只见大队人马拥着一位皇亲迎面而来,这人就是曹国舅。袁文正夫妇和孩子躲闪不及,摔倒在地。曹国舅在马上看见张氏美貌非凡,顿时起了霸占之心,即以冲撞马头之罪,将袁文正一家人抓进府中。

回府后,曹国舅逼张氏成婚,欲行奸污,张氏拒不答应,并要见丈夫和儿子。曹国舅密令亲信将袁文正父子用绳索勒死,把尸体抛到后花园枯井里去。又命令使女告诉张氏,说他的丈夫和儿子已死,叫她断绝夫妻母子团聚之念,劝她与国舅成婚。张氏又哭又骂,誓死不从,曹国舅只好将张氏暂时关押在密室中,并派院公张义德看守。

张义德向来怀有一颗慈善之心,听了张氏不幸遭遇的哭诉,便萌生了搭救之念。张氏得知张义德是潮州同乡,当即跪下,拜为义父。乘夜深人静,张义德带着张氏秘密地打开后门,逃出曹府,抄小路直奔东京,想去开封府告状伸冤。

到东京后,投宿于王婆客店。王婆听了张氏诉说冤情,也为之泪下。王婆对张氏说:包拯每天早朝,等他回府时,你可拦轿喊冤。张氏请人写了状子,就去街口等候。看见一群士兵簇拥着一顶官轿来到跟前,便立即上前拦住喊冤。不料这位官员并不是包拯,而是大国舅。大国舅见状告他弟弟,大吃一惊,就又以冲撞马头之罪,指使随从将张氏打得昏死过去。王婆和张义德闻讯赶来,见张氏还没断气,连忙抬回家中救治。后来王婆亲自带领张氏守候在包拯上下朝必经之路,看见包拯官轿快到跟前时,就让张氏赶紧上前拦轿喊冤。

包拯听了张氏细说冤情后,立即派人传王婆、张义德到堂询问,证实张氏所说是事实。于是派张龙、赵虎二人星夜秘密赶往郑州,潜入曹府后花园,从枯井中取出两具尸体,运回开封府,让张氏辨认。张氏认出是他的丈夫袁文正和儿子的尸首,悲痛欲绝。包拯义愤填膺,决心惩凶除恶,为民伸冤。

包拯冥思苦想,怎样捉拿两国舅到开封府问罪。一夜未眠,想到了一个妙计,决定先捉大国舅。第二天,包拯假称有病不去早朝,皇上想亲自前往探视。大国舅因为做了违法的事,心中忐忑不安,想去开封府探个虚实。于是请皇上让他先去看一下,皇上同意了。大国舅来到开封府,坐下后问包拯得了什么病。包拯答道:“近来一桩十分棘手的案子害得我寝食不安,积劳成疾。”大国舅笑道:“是什么案子?竟然难住了包大人。”包拯十分严肃地说:“有一民妇状告郑州曹国舅抢夺别人的妻子,还杀害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后来这名女子逃出曹府,到东京遇到一位大官人,拦轿喊冤,又被打昏死过去,不知这位大官人是谁?”大国舅哑口无言。包拯传张氏到后堂问话。张氏指着大国舅说:“就是这位大官人将我打昏死过去。”大国舅否认。包拯又传王婆、张义德等见证人到堂作证,大国舅只好承认。包拯立即命令关闭府衙,将大国舅和随行人员关在府中,以防走漏消息。包拯看到从随行人员身上搜出大国舅图章,顿时计上心来。于是叫书吏模仿大国舅字体写了一封家书,说老母郡太夫人病重,请二弟速来东京,并盖上大国舅的图章。派人连夜赶往郑州,送到曹府。曹国舅看到是哥哥的来信,信以为真,马上动身前往东京开封城。包拯命令张龙、赵虎、王朝、马汉持皇上御赐尚方宝剑,在曹国舅进京必经路口等候,将曹国舅和亲信捉到开封府大堂,将两国舅关进牢中。

曹母郡太夫人听说此事,急忙进宫告诉曹娘娘。曹娘娘偷偷打出宫门来到了开封府,当面向包拯求情。包拯说:“国舅违法犯罪,应当依照法律处置。娘娘私自出宫,明天我上奏皇上。”曹娘娘悻悻地回宫了。郡太夫人只好亲自向仁宗说情。仁宗派大臣去开封府劝说包拯饶恕国舅。包拯事先知道了,于是贴出告示:为国舅说情者,与国舅同罪。各位大臣便都不敢去说了。包拯下令将曹国舅押赴法场,立即斩首,大国舅则还是关在牢里。郡太夫人大哭,恳请皇上赦免大国舅,皇上答应了。包拯义正严词地对皇上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赦免大国舅,而不赦免别的人,不合理又不合法。如果这样做,以后谁还会相信皇上,相信法律呢?”王丞相也说:“包拯言之有理。”皇上无言以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包拯处死大国舅。

二、不谋私利

包拯一颗为民之心时刻留心民生疾苦,他曾说:“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只有一心为民、减轻百姓负担,才能长治久安,利国利民。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包拯奉旨调任端州(即今广东肇庆)知府。任职三年里,包拯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百姓。当时的端州, 每年都会暴发洪水, 导致传染病流行。包拯到任后,发动群众在城区开挖状如七星的七眼水井,水质清洌、甘甜可口。百姓的饮水问题解决了,传染病也控制住了。人民饮水思源,将这七口水井称为“包公井”。包拯还开渠筑塘,筑城墙建围基,开办了端州第一个交通邮政总站,兴建星岩书院 (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建造大型粮仓,做了许多深受百姓称赞的好事。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包拯在端州任上,曾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为官者清廉,才能为民表率,而贪赃则是“民贼”,理应铲除。

这也是他一生的行动准则。早在庐州家乡做官时,包拯就以无私而远近闻名。包拯作了父母官,他的亲戚乡里都很高兴,认为从此有了靠山。然而,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办事,即使是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他也是执法如山。

包拯大公无私,不谋私利,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他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墙壁上: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就是说,如果有贪赃枉法的,就不准回家,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不遵从家训的就不是包家的子孙。包拯对自己更是从严要求,从不谋取半点私利。

古端州以砚闻名,“端砚”被列为朝廷贡品。当时到端州任职的许多官员都额外征收端砚,用于私自收藏和迎来送往,有的甚至肆意加征几十倍,使砚工们苦不堪言。包拯一上任便改革积弊,明令禁止超征,并声明自己“绝不带走一块砚”。除上贡朝廷之外,多产出的砚台,砚工们可以自由买卖。这道命令一出,砚工们无不欢呼雀跃。

包拯离任时,端州空巷,民众扶老携幼沿江相送。船行至西江羚羊峡口的成洲,忽然狂风大作,浊浪滔天。包拯心中有疑,难道行李中有贿赂之物,违背了到任时“不取民物”的诺言,以致于天地不容?于是下令停船搜舱。果然,在行李中发现了一方精美端砚,是端州的砚工们在包拯多次拒收后,为表感激和爱戴之情,悄悄放在船舱中的。包拯问明原委,当即对沿江百姓拱手致谢,然后将那方端砚掷入江中。一时间,江面恢复风平浪静。

嘉柏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开封。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作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包拯死后,其威名传播四方。有一个少数民族官员,归顺了宋朝,他对宋神宗说,我听说包拯是忠臣,我没有别的要求,请准许我改姓包。宋神宗同意了,将他的姓名改为包顺。

本文关键词:大公无私的故事50字,大公无私的故事视频,大公无私的故事简述,大公无私的故事40字,大公无私的故事。这就是关于《大公无私的故事,大公无私的故事内容(智断牛舌案、不持一砚归和他的家训)》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如何了解一个女人的心,如何了解一个女人的内心(生气又不说,女人的心思真难猜)

下一篇: 胎儿缺氧孕妇啥感觉,35周胎儿缺氧孕妇啥感觉(注意早产的征兆)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