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内容

中国基本常识,中国基本常识文化(9张图教你了解中国文化常识)

关于【中国基本常识】,中国基本常识文化,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知识贴:9张图教你了解中国文化常识2、中国基本常识

1、知识贴:9张图教你了解中国文化常识

2、中国基本常识

中国基本常识

1、“中国”这个词最初并不是指我们这个国家,而是指京畿或中原地区。宋朝在对外交往中开始出现自称“中国”,清朝第一次在正式文献中称国为“中国”。

2、中国人口最多的汉族,按地域习俗差异分为8大民系,分别称:湖湘人、江南人、广府人、高凉人、晋语人、北方人、客家人。

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印度,不是指现在的印度,而是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玄奘取经的终点站“天竺”也不是印度,而是尼泊尔。

4、新疆及中亚人最初信仰的宗教是佛教,佛教在中亚流行了1000多年,元朝时,蒙古察合台汗国统治中亚时,强迫改当地人信仰伊斯 兰教。

5、张献忠并未屠川,张献忠建立大西国后,沉重的负担导致了成都人口锐减。而四川全境人口的大面积减少,则是因为明末清初四川地区近50年的混战。

6、中国的地方行政划分是省、县、乡三级。常见的“地级市”不是法律认可的独立行政区。换句话说,地级市和县都属于省管辖,市县的级别是一样的,只是市主要代表的是城市,县主要代表的是农村,市和县是兄弟关系,市是兄,县是弟,本质上不存在统属关系。

7、“五四运动”并不是单纯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其幕后推动者有北洋政府官员和当时的文化界大师。包括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和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

8、除了中国著名的万里长城,朝鲜,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德国都建有长城。

9、在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当时国内大城市的只有三个:南京、成都、西安。

10、中国历史上有三人不是因为战争,而千里之外灭亡他国:汉朝傅介子,唐朝王玄策,明朝郑和。

中国基本常识

一、“中国”一词的历史含义变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二、中国一词的含义

(1) 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2)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中国基本常识

1、“中国”这个词最初并不是指我们这个国家,而是指京畿或中原地区。宋朝在对外交往中开始出现自称“中国”,清朝第一次在正式文献中称国为“中国”。

2、中国人口最多的汉族,按地域习俗差异分为8大民系,分别称:湖湘人、江南人、广府人、高凉人、晋语人、北方人、客家人。

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印度,不是指现在的印度,而是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玄奘取经的终点站“天竺”也不是印度,而是尼泊尔。

4、新疆及中亚人最初信仰的宗教是佛教,佛教在中亚流行了1000多年,元朝时,蒙古察合台汗国统治中亚时,强迫改当地人信仰伊斯 兰教。

5、张献忠并未屠川,张献忠建立大西国后,沉重的负担导致了成都人口锐减。而四川全境人口的大面积减少,则是因为明末清初四川地区近50年的混战。

6、中国的地方行政划分是省、县、乡三级。常见的“地级市”不是法律认可的独立行政区。换句话说,地级市和县都属于省管辖,市县的级别是一样的,只是市主要代表的是城市,县主要代表的是农村,市和县是兄弟关系,市是兄,县是弟,本质上不存在统属关系。

7、“五四运动”并不是单纯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其幕后推动者有北洋政府官员和当时的文化界大师。包括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和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

8、除了中国著名的万里长城,朝鲜,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德国都建有长城。

9、在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当时国内大城市的只有三个:南京、成都、西安。

10、中国历史上有三人不是因为战争,而千里之外灭亡他国:汉朝傅介子,唐朝王玄策,明朝郑和。

本文关键词:中国基本常识竞赛锻炼孩子的,中国基本常识文化,中国基本常识大全,中国基本常识大全视频,中国基本常识教案。这就是关于《中国基本常识,中国基本常识文化(9张图教你了解中国文化常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十二星座真正智商排名,十二星座的智商排名表(十二星座里公认的智商排行前三甲)

下一篇: 刘翔打破世界纪录,刘翔15年的跨栏记录终被打破(2019宁夏省考成绩开始查询)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