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渔父傲》的创作背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2、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
3、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4、原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5、仿佛梦魂归帝所。
6、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8、九万里风鹏正举。
9、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10、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11、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12、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13、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14、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15、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16、扩展资料:赏析: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17、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18、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19、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20、“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21、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22、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23、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24、可称之为“跨片格”。
25、“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 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
26、“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
27、“九万里风鹏正举 ”,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
28、说“鹏正举 ”,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 ,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
29、在大鹏正在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堪称大手笔。
30、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3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32、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33、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34、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35、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36、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37、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38、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