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故居(江阴徐霞客镇景点)
他,用尽人生的三分之二在路上,死后被奉为“游圣”。他是旅行者心中的圣人,也是旅行写作的先驱。这便是旅行的最高境界,正所谓——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徐弘祖(1587—1641),字振之,号霞客。1607年3月29日,二十岁的他从家乡江阴马镇南岐村的胜水桥头出发。这是他第一次出游,走的不远,只是畅游了无锡惠山,然后泛舟于太湖。那次旅行一定很愉快,不过他一定想不到的是,这趟不长的行程竟为他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一扇门,从此他穷尽生命的最后三十四年,不知疲倦的走遍除四川之外的两京十二省,为世间留下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的旅行从兴趣升华为考察的转折点是1613年5月19日,这是他的第一次正式旅行,也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无锡江阴和宁波宁海,这两个地方因为徐霞客的“第一次”而成为纪念地,3月29日和5月19日,也由此被分别用来争夺“中国旅游日”,尽管后来宁海胜出,但是江阴仍然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这里可以看到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霞客故居和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故居位于今徐霞客镇南岐村。徐霞客去世后不久,故居便毁于乱世兵火,清顺治年间由其侄孙徐君铨重建。后来屡遭损毁,至1984年时仅有七间瓦房幸存,后来政府拨款大修,这才有了今日的形制。如今的徐霞客故居景区,包括了徐霞客故居、仰圣园、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胜水桥等几大看点,几经扩建,远胜当年。也许很多人会说景区原真性不高,纪念意义大于实质,然而对于“游圣”而言,以这样的形式促进旅游业,应该也暗合他本意了吧。
故居三进十七间,大门悬陆定一所题“徐霞客故居”匾额,下面是对徐霞客一生的总结:“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背面为门楼,题有 “绳其祖武”四字。院中有一口古井,为当年徐霞客所用。穿过庭院为二进大厅,展出徐霞客生平介绍、旅行路线图、沿途照片及岩溶标本等,厅后院内还有一株徐霞客亲手移栽的罗汉松——据说它本是徐父从京城带回的一株盆松,徐母为鼓励儿子出行考察,才叫他将盆松移栽进庭院当中。继续向前,崇礼堂是唯一可追溯到清初的原构,内部除做正厅陈设外,还对徐霞客卧室进行了复原。
故居南侧是占地占地20亩的仰圣园,建于2001年,时值徐霞客逝世360周年。园内除了湖泊和小品建筑,更有徐霞客游记碑廊,碑廊刻有《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全长250米,共计132个条目135块碑刻。
仰圣园西南角是著名的晴山堂,从文物角度来说,晴山堂中的明代石刻才是整处国保的精髓所在。晴山堂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取“晴转南山”之意,是徐霞客在母亲病愈后为母养老所建。徐霞客将求人所作的赋引诗文连同先祖留下的名家墨迹镌刻于石,时间跨度从明洪武三年至崇祯五年,作者包括倪瓒、宋濂、董其昌、米万钟、李东阳、文征明、祝允明、黄道周、顾鼎臣、高攀龙、倪岳、吴宽等,总数达76块。晴山堂毁于明末战乱,幸存的是石刻因移放于徐氏宗祠墙上而流传后世。
徐霞客墓位于晴山堂后院,为1985年按《徐氏宗谱》 所附墓制图而迁建。晴山堂大门处嵌有一块五十年代立的“徐霞客墓”省保碑,但是由于原墓毁坏重建,保护级别相应下调,故墓前文保碑显示为县保。 墓坐西朝东,墓圈青石砌就,墓碑为清初原物,碑顶横书阴刻“十七世”三 字,中间直书阳文“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
胜水桥横跨在故居东侧的枕塘河上,始建于明,重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板桥。这里就是当年徐霞客出游前停泊船只之处,每次乘船远行,徐母都要到此送别。当然,此桥非当年之桥,然而正如桥联所云:“曾有霞仙居北坨,依然虹影卧南旸”。作为一种纪念,足够了。
最后,为大家附上一张“徐霞客旅行路线总图”,出自中图社1991年出版的《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