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故园情(落日故园情还是落日故人情)
李心观/文
张中信先生少负才华,散文、小说、诗词歌赋,无不渉猎,成就斐然。其诗歌创作历程纵贯三十余年,精品佳构层出不绝。《尚书·舜典》有云:“诗言志,歌永言。”《通江书》一书,可以说作者半生心路历程的实感记录和艺术再现。作者的志趣、胸襟,尽皆可掬可捧。
1984年到1998年,先生在四川通江县工作。其间,他跋山涉水,访奇探幽,饱游饫看家园山水风光。少年意气,英风高情,胸怀天下,心存远志,虽间或有伤逝颓光、羁旅感怀,但字里行间却不乏勃勃英气。1998年,他调任巴中。当时他志在功业,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他积极入仕,梦想干出一番业绩,报效国家。之后八年,因公事繁忙,写作时间少,因而作品不多。
2006年后,他赴任成都,有更多时间创作。此时,他己届中年,半生浮沉,世事洞明,思想渐臻圆熟,故而下笔能举重若轻,而骨力益见;清新空灵,而用情尤深,大有建安之骨力,摩诘之遗风也。请看:
《空山道中》:“乳燕翻鹅黄,春风拂面狂。空山独寂寞,十里槐花香。”
《桃花山庄》:“林瘦枝先发,花缀二三枒。相约桃熟时,再回山里家。”
句式流转自然,用笔流美清健,音韵宛转自然,造境高妙深远。或寓情于景,情景浑融;或借物抒怀,物我两忘。情真语切,却不着痕迹;剪裁巧妙,而托意深远;质朴率真,而灵气沛然。若非如椽之笔、上等功力,安能至此?
《通江书》的诗体多样,古风、律诗、绝句、五言、七言、辞赋,无不涉猎,虽大多不依格律,却超越格律的限制,发出时代的新声。在各种文体中,尤以绝句最见个性与才情。
《通江书》所收录的诗作中,绝句占了很大篇幅,足见他对绝句的偏爱。他的绝句,写景抒情,信手拈来,意随笔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句式、音韵、节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看似信手采撷,却又意匠惨淡。比如:
《山行》之二:“溪水流朝霞,袖底见落花。峡江鹊声起,白云到我家。”
《江行》之九:“雉鸟三二飞 江天落斜晖。一声棹歌起,山山涌翠微。”
这些诗,用语造景,皆极精巧,朴实率真,宛如天成,渐臻归真返璞,圆熟通透之境。宗白华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此时,已然蜕去“绚烂”外衣,益发走向文字的精神实质,而臻于平淡的境界。
《通江书》题材内容极为广泛。巴山蜀水、春花秋月、寒云衰草、秦栈汉道、唐楼宋亭、羁情乡愁、人生感悟等,大都随地取材,信手拈来,看似随意挥洒,实则惨淡经营;仿佛无意巧拙,却能自臻妙境。或一咏三叹,或长歌当哭,或浅斟低唱,无不逸趣横生,真切动人。高昂处如铁板铜琶,金声玉振;低沉时似红牙轻拍,缠绵悱恻。无不体现出不羁的诗才。
《诺水谣》描写诺水奔腾咆哮之状:“溯流探源于陕南,冲天吼地出秦川。通天彻地曲折里,波涛汹涌浩荡间。闯险滩,迎恶浪;斗激流,驱漩涡。奔腾长啸越壁州,万马声中挥金戈。”
真是气势非凡,写意真切,读之如身临其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诺水谣》之境,实是深得“宏壮”之美,亦即“有我之境”,故而在写景状物的同时,仍不忘抒发“我”的胸怀和志趣:“归去兮,且吟哦;临风引,逐逝波。昔为舟子苦,今唱游人歌。乘风破沧海,岁月莫蹉跎。”
事实上,他的艺术才情是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也丰富多样:或沉郁,或飘逸,或幽淡,或旷达,或宏壮,或优美……变幻无穷,不拘一端。古风《诺水情》描绘诺水洞天胜景:“有山藏纷纭,沟壑共葱笼。千丘成参差,浩渺无影踪。有水浮青鳞,五彩出空蒙。龙湫来天际,一梦入画中。”
山色空濛,如梦如幻,用笔看似缥缥缈缈,若无着力处,却又无所不在。接着,笔锋一转:“峰从人面直拔起,突兀峥嵘纷呈里。山如列国何茫然,争雄逞霸气冲天。”
顿时又变为大开大合,峥嵘雄骏,真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应变无穷,而莫不合乎道也。
诗文之余,先生还擅长作赋。《通江书》中收录的几篇赋皆为上乘力作。如《通江赋》《文笔山赋》《唱歌石林赋》等,无不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出的文学才华。
《通江赋》追忆通江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光辉历史以及文化源流;追昔抚今,展望未来,描述了改革开放年间通江经济建设,极力铺陈家乡取得的非凡成就,表现了拳拳家国深情。其叙事之宏大,眼界之开阔,学力之丰赡,笔力之沉雄,让人叹为观止。
《通江书》收录的诗作,较多反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江经济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恰逢改革开放,万象更新,民心所向,宇内沸腾。诗人挥笔写照,歌之咏之,为山川代言,为时代立传,既表现山川之瑰美,也记录通江的历史变革。就此意义而言,这些诗作堪称“诗史”。
《通江书》辑诗近500篇,堪称煌煌巨作。就书写通江一地之作品数量而言,张中信先生可谓前无古人。《通江书》不仅是思想情感的倾力抒发,也是对时代发展的忠实记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厚重的人文精神。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先生写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
李心观,四川通江人,现居成都。成都市青羊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工诗词,善书画,已在国内数十家报刊或机构发表(展出)诗词、书画作品数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