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内容

北京语言大学教务处(北京语言大学自考专科)

北京语言大学教务处(北京语言大学自考专科)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北京语言大学在让“质量文化”落地生根方面,实施了哪些举措?

2019年年底,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主题为“提升课程供给水平 建设教学质量”的首届(2019)“教学质量周”活动,校级领导、各学部(院、系)负责人及教学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教学质量周’活动举办的初衷,凝聚一句话,就是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增强全校师生的教学质量意识。”北京语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亮向《麦可思研究》如是分享道。他是这次“教学质量周”活动开幕式的主持人。“教学质量周”从12月2日一直持续到6日,“我们认为活动集中在一周的话,师生的关注度更高。如果活动只有一天,很多人可能并不会注意到学校举办了这么一个活动。持续一周的话,有些人一天、两天没注意,但到三天、四天的时候看到活动一直在持续,可能就会主动了解相关信息。”陈亮表示。

为保证“教学质量周”活动不流于形式,能够在各教学单位深入展开,在活动安排上,北京语言大学特别设置校级和院级两个层面的活动。

另外,为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全员推进、全员落实的氛围,北京语言大学宣传部负责“教学质量周”的总体宣传工作,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利用学校及自有宣传平台,如“数字北语”“北语教务”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该活动进行了宣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北语教务”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新闻29条,北京语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转发8条,校园网发布新闻20条,制作视频5条(个)。

“学校、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发布相关新闻时,均会冠名‘教学质量周’。”陈亮介绍说,且教务处还设计了“教学质量周”的LOGO——以北语校徽主体部分和五色彩带为主要设计元素,飘扬的五色彩带代表来自五大洲世界各地的学子,背景的剪影圆形和彩带组成字母“Q”,寓意“以质量(quality)为核心,以问题(question)为导向”的质量建设主体。

2019年的“教学质量周”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据悉北京语言大学有意将该活动打造成每年举办的品牌活动。

《教学质量分析与改进报告》发布

尤为令人关注的是,在“教学质量周”开幕式上,北京语言大学发布了《北京语言大学2018—2019学年课堂教学质量分析与改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学校2018—2019学年的学生课堂评估数据及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工具分析了与评教结果相关联的因素,按教学类别分析比较了全校各教学单位的总体评价、教学准备、教学精神、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辅导答疑、评价方式等十大教学指标数据。

在撰写这份《报告》时北京语言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以2018—2019学年为例,参与评教的学生人次(回收问卷数)64090,参评课程门数1136、门次2835,评价教师人次76499,主观意见条数32828(优点18847,建议13981)。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该《报告》不仅对通识课、思政课、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等公共课进行单独评价,而且还对学生的主观意见通过提取关键词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除了学校层面的主报告之外,北京语言大学还与第三方数据公司合作撰写了14份学部(院)的数据报告,主要对各教学单位的各门课程数据进行排名分析。

“多维度”“关联分析”是北京语言大学对该《报告》的期待之一,为此《报告》的具体需求与相关数据均由教务处策划并提出,第三方数据公司则对各类内部数据加以关联、对比、筛选、预测等。撰写过程中双方进行了数次深入沟通交流。最终通过类比归类、突出国际学生特色、专业学科门类归类、强调公共课(通识课、思政课、公共外语课、公共计算机课)维度、优秀教师维度、督导评价维度、主观评价维度、排名靠前与靠后教师的情况分析等想法和需求的明确与提出,撰写出了这样一份《报告》。

对于《报告》的使用,北京语言大学不仅计划利用其促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进,例如评价指标的调研、调整、修订;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师评价,例如优秀教师培育和经验推广,评价较低教师的情况核实、督导,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等参考的依据;而且还会用于促进学校课程的建设,例如示范课、一流“金课”、优质慕课、线上线下课程的建设等;用于促进教学管理的改进。

{链接}《北京语言大学2018—2019学年课堂教学质量分析与改进报告》主要发现撷选

不同教师类别与学生评教得分的关联

● 在各类各级评奖中表现优秀的教师评价得分高于其他教师。

● 教学督导评价为“优”的教师,其学生评价得分也高。

● 在职教师(包括专任教师和院外聘请的校内在职教师)的平均得分略高于外聘教师。外教综合得分相对较高。

● 教授语言类课程的教师平均得分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教授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师平均得分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一定波动,56岁及以上和36~40岁的教师平均得分较高。

不同课时数、授课门数、班级规模与学生评教得分的关联

● 随着教师所教课程门数增多,其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分呈下降趋势。

不同课程类别与学生评教得分的关联

● 专业课中核心课的综合得分略高于非核心课。留学生对综合类课程的评价最高。

● 体育课在所有类别中平均得分最高。

不同年级与学生评教得分的关联

● 从不同年级来看,全校本科生大一至大四年级的课程平均得分中,二年级课程得分最高。

教学质量提升是项系统工程

除了《报告》的发布,学科竞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学质量周”活动期间还发布了由教务处编写的《北京语言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榜单》——纳入省部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97种,综合考虑竞赛覆盖面、竞赛水平、获奖难度等多种因素,又分为核心榜(A、B类)和其他榜(C类)两大类,在奖励时实行年榜制,即综合前一年学生获奖情况,从主办单位、举办时间、参赛高校情况、获奖难度、获奖广度、影响力等方面对榜单进行动态调整。

组织形式多样的研讨会也是“教学质量周”活动的一大亮点,例如召开的新文科建设专家咨询会、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教学督导组与各教学单位教学负责人交流会等。在该活动期间北京语言大学还安排了系列公开课,不仅组织相关教师前往现场观摩学习,还把系列公开课的视频资源统一上传至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进一步加大共享力度。

通过“教学质量周”期间的一系列活动,北京语言大学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重视教学质量,建设优质课程的小高潮。“教学质量周”活动仅是北京语言大学2019年聚焦课程内涵式发展的举措之一,据陈亮介绍,除校级领导亲自主持多次会议研究课程建设路径之外,加之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和教师的努力,学校基本实现了课程体系“完备性”、课程内涵“科学性”、课程指向“针对性”、课程手段“信息化”的改革目标。

北京语言大学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呢?

在“课程本体改革”方面,该校具体采取了启动“金课”建设计划、推进公共外语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全英文课程建设、深化思政课程建设、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五项举措。具体来看,启动“金课”建设计划包括开展“精品课培育计划”,打造线下“金课”,打造线上“金课”。

为推进公共外语课程教学改革,北京语言大学制定并实施了《北京语言大学公共外语改革实施方案》,允许在校生在本专业培养方案之外自主选择学习第二外语,减少大学一、二年级公共英语必修课课时和学分,强化英语应用能力。

为推进全英文课程建设,北京语言大学启动了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2019年共建设5门全英文课程。

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建设,北京语言大学一方面出台相关文件,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开设形式多样的思政课程,保证思政教育能“入耳入脑入心”。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面,北京语言大学一是重视宣传启动工作,二是强化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三是注重发挥示范课程的带动作用,促进其实现带动作用。

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北京语言大学主要从四方面抓起:

(1)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程质量。为此该校一方面开展教师成长系列活动,另一方面持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荣誉体系,加大教师教学奖励力度。

(2)加强教材建设,保证课程科学、规范。为此该校制订《北京语言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设立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教材质量评估制度。

(3)推进课程的信息化。近年来该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硬件设施水平,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4)加强制度建设与质量保障,保证课程质量。该校发布《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规定》,从制度层面,对教授上讲台授课的内容、形式、数量和奖惩机制进行明确规定;为强化领导干部听课制,该校对校领导、教学单位负责人、职能部门领导干部每学期听课时长作了明确规定;为严格管理,该校组织制定、修订了13个教学管理文件,推出彻底取消“清考”举措;为完善教学督导工作,目前该校的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共17人。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据了解北京语言大学2020年不仅会进一步推进立体、多元的课程建设,持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而且还将建立“三个贯通”的育人机制,实现全校课程的全贯通——贯通本研课程,贯通不同学院的课程,贯通学部(院、系)内部专业课程。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苦丁茶作用(苦丁茶多少钱一斤)

下一篇: 昆明别墅(昆明富人区别墅排名)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