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onnecttimedout是什么意思】,connect,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connecttimedout是什么意思:connect timed out 解决办法2、TCP网络编程中connect()、listen()和accept()三者之间的关系1、connecttimedout是什么意思:connect timed out 解决办法
connect timed out 解决办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操作方法
首先我们要打开windows防火墙,然后要允许程序或功能通过windows防火墙,但java、Plaform、SE 、binary选择为不能访问程序,最后点击“确定”就可以了。
或者我们也可以先关闭防火墙,然后重新启动之前不能使用的程序,再打开防火墙,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你现在使用的网络,就完成了。
高级设置:如果你要用mysql的远程访问,那么就先要确定ip可以ping得通,通了但是不能访问,就说明端口被killer了,我们打开myslq端口,就可以了。
发生的原因:防火墙阻止程序访问网络。
如果网络更换后, 防火墙就会开启一个新的防火墙规则,所以等我们开启防火墙规则后,就会询问你“是否允许程序访问正在使用的网络”,自己选择就可以了。
2、TCP网络编程中connect()、listen()和accept()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于 TCP 的网络编程开发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常见的核心步骤和流程如下:
connect()函数
对于客户端的 connect() 函数,该函数的功能为客户端主动连接服务器,建立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而这个连接的过程是由内核完成,不是这个函数完成的,这个函数的作用仅仅是通知 Linux 内核,让 Linux 内核自动完成 TCP 三次握手连接(三次握手详情,请看《浅谈 TCP 三次握手》),最后把连接的结果返回给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成功连接为0, 失败为-1)。
通常的情况,客户端的 connect() 函数默认会一直阻塞,直到三次握手成功或超时失败才返回(正常的情况,这个过程很快完成)。
listen()函数
对于服务器,它是被动连接的。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通常的情况下,移动的客服(相当于服务器)是等待着客户(相当于客户端)电话的到来。而这个过程,需要调用listen()函数。
#include<sys/socket.h>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listen() 函数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套接字( sockfd )变成被动的连接监听套接字(被动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至于参数 backlog 的作用是设置内核中连接队列的长度(这个长度有什么用,后面做详细的解释),TCP 三次握手也不是由这个函数完成,listen()的作用仅仅告诉内核一些信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listen()函数不会阻塞,它主要做的事情为,将该套接字和套接字对应的连接队列长度告诉 Linux 内核,然后,listen()函数就结束。
这样的话,当有一个客户端主动连接(connect()),Linux 内核就自动完成TCP 三次握手,将建立好的链接自动存储到队列中,如此重复。
所以,只要 TCP 服务器调用了 listen(),客户端就可以通过 connect() 和服务器建立连接,而这个连接的过程是由内核完成。
需要C/C++ Linux服务器架构师学习资料私信“资料”(资料包括C/C++,Linux,golang技术,Nginx,ZeroMQ,MySQL,Redis,fastdfs,MongoDB,ZK,流媒体,CDN,P2P,K8S,Docker,TCP/IP,协程,DPDK,ffmpeg等),免费分享
下面为测试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代码,运行程序时,要先运行服务器,再运行客户端:
服务器: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arpa/inet.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unsigned short port = 8000; int sockfd;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创建通信端点:套接字if(sockfd < 0){perror("socket");exit(-1);}struct sockaddr_in my_addr;bzero(&my_addr, sizeof(my_addr)); my_addr.sin_family = AF_INET;my_addr.sin_port = htons(port);my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int err_log =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my_addr, sizeof(my_addr));if( err_log != 0){perror("binding");close(sockfd);exit(-1);}err_log = listen(sockfd, 10);if(err_log != 0){perror("listen");close(sockfd);exit(-1);}printf("listen client @port=%d...\n",port);sleep(10);// 延时10s system("netstat -an | grep 8000");// 查看连接状态return 0;}
客户端:
#include <stdio.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ring.h>#include <stdlib.h>#include <arpa/inet.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unsigned short port = 8000; // 服务器的端口号char *server_ip = "10.221.20.12"; // 服务器ip地址 int sockfd;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创建通信端点:套接字if(sockfd < 0){perror("socket");exit(-1);}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bzero(&server_addr,sizeof(server_addr)); // 初始化服务器地址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port);inet_pton(AF_INET, server_ip, &server_addr.sin_addr);int err_log =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主动连接服务器if(err_log != 0){perror("connect");close(sockfd);exit(-1);}system("netstat -an | grep 8000");// 查看连接状态while(1); return 0;}
运行程序时,要先运行服务器,再运行客户端,运行结果如下:
三次握手的连接队列
这里详细的介绍一下 listen()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backlog)的作用:告诉内核连接队列的长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 backlog 参数,我们必须认识到内核为任何一个给定的监听套接口维护两个队列:
1、未完成连接队列(incomplete connection queue),每个这样的 SYN 分节对应其中一项:已由某个客户发出并到达服务器,而服务器正在等待完成相应的 TCP 三次握手过程。这些套接口处于 SYN_RCVD 状态。
2、已完成连接队列(completed connection queue),每个已完成 TCP 三次握手过程的客户对应其中一项。这些套接口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
当来自客户的 SYN 到达时,TCP 在未完成连接队列中创建一个新项,然后响应以三次握手的第二个分节:服务器的 SYN 响应,其中稍带对客户 SYN 的 ACK(即SYN+ACK),这一项一直保留在未完成连接队列中,直到三次握手的第三个分节(客户对服务器 SYN 的 ACK )到达或者该项超时为止(曾经源自Berkeley的实现为这些未完成连接的项设置的超时值为75秒)。
如果三次握手正常完成,该项就从未完成连接队列移到已完成连接队列的队尾。
backlog 参数历史上被定义为上面两个队列的大小之和,大多数实现默认值为 5,当服务器把这个完成连接队列的某个连接取走后,这个队列的位置又空出一个,这样来回实现动态平衡,但在高并发 web 服务器中此值显然不够。
accept()函数
accept()函数功能是,从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的连接队列头部取出一个已经完成的连接,如果这个队列没有已经完成的连接,accept()函数就会阻塞,直到取出队列中已完成的用户连接为止。
如果,服务器不能及时调用 accept() 取走队列中已完成的连接,队列满掉后会怎样呢?UNP(《unix网络编程》)告诉我们,服务器的连接队列满掉后,服务器不会对再对建立新连接的syn进行应答,所以客户端的 connect 就会返回 ETIMEDOUT。但实际上Linux的并不是这样的!
下面为测试代码,服务器 listen() 函数只指定队列长度为 2,客户端有 6 个不同的套接字主动连接服务器,同时,保证客户端的 6 个 connect()函数都先调用完毕,服务器的 accpet() 才开始调用。
服务器: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arpa/inet.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unsigned short port = 8000;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sockfd < 0){perror("socket");exit(-1);}struct sockaddr_in my_addr;bzero(&my_addr, sizeof(my_addr)); my_addr.sin_family = AF_INET;my_addr.sin_port = htons(port);my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int err_log =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my_addr, sizeof(my_addr));if( err_log != 0){perror("binding");close(sockfd);exit(-1);}err_log = listen(sockfd, 2);// 等待队列为2if(err_log != 0){perror("listen");close(sockfd);exit(-1);}printf("after listen\n");sleep(20);//延时 20秒printf("listen client @port=%d...\n",port); int i = 0;while(1){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 char cli_ip[INET_ADDRSTRLEN] = ""; socklen_t cliaddr_len = sizeof(client_addr); int connfd;conn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 &cliaddr_len); if(connfd < 0){perror("accept");continue;} inet_ntop(AF_INET, &client_addr.sin_addr, cli_ip, INET_ADDRSTRLEN);printf("-----------%d------\n", ++i);printf("client ip=%s,port=%d\n", cli_ip,ntohs(client_addr.sin_port));char recv_buf[512] = {0};while( recv(connfd, recv_buf, sizeof(recv_buf), 0) > 0 ){printf("recv data ==%s\n",recv_buf);break;}close(connfd); //关闭已连接套接字//printf("client closed!\n");}close(sockfd); //关闭监听套接字return 0;}
客户端:
#include <stdio.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ring.h>#include <stdlib.h>#include <arpa/inet.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 void test_connect(){unsigned short port = 8000; // 服务器的端口号char *server_ip = "10.221.20.12"; // 服务器ip地址int sockfd;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创建通信端点:套接字if(sockfd < 0){perror("socket");exit(-1);}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bzero(&server_addr,sizeof(server_addr)); // 初始化服务器地址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port);inet_pton(AF_INET, server_ip, &server_addr.sin_addr);int err_log =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主动连接服务器if(err_log != 0){perror("connect");close(sockfd);exit(-1);}printf("err_log ========= %d\n", err_log);char send_buf[100]="this is for test";send(sockfd, send_buf, strlen(send_buf), 0); // 向服务器发送信息system("netstat -an | grep 8000"); // 查看连接状态//close(sockfd);}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pid_t pid;pid = fork();if(0 == pid){ test_connect();// 1pid_t pid = fork();if(0 == pid){test_connect();// 2}else if(pid > 0){test_connect();// 3}}else if(pid > 0){test_connect();// 4pid_t pid = fork();if(0 == pid){test_connect();// 5}else if(pid > 0){test_connect();// 6}} while(1);return 0;}
同样是先运行服务器,在运行客户端,服务器 accept()函数前延时了 20 秒, 保证了客户端的 connect() 全部调用完毕后再调用 accept(),运行结果如下:
服务器运行效果图:
客户端运行效果图:
按照 UNP 的说法,连接队列满后(这里设置长度为 2,发了 6 个连接),以后再调用 connect() 应该统统超时失败,但实际上测试结果是:有的 connect()立刻成功返回了,有的经过明显延迟后成功返回了。对于服务器 accpet() 函数也是这样的结果:有的立马成功返回,有的延迟后成功返回。
对于上面服务器的代码,我们把lisen()的第二个参数改为 0 的数,重新运行程序,发现:
客户端 connect() 全部返回连接成功(有些会延时):
服务器 accpet() 函数却不能把连接队列的所有连接都取出来:
对于上面服务器的代码,我们把lisen()的第二个参数改为大于 6 的数(如 10),重新运行程序,发现,客户端 connect() 立马返回连接成功, 服务器 accpet() 函数也立马返回成功。
TCP 的连接队列满后,Linux 不会如书中所说的拒绝连接,只是有些会延时连接,而且accept()未必能把已经建立好的连接全部取出来(如:当队列的长度指定为 0 ),写程序时服务器的 listen() 的第二个参数最好还是根据需要填写,写太大不好(具体可以看cat /proc/sys/net/core/somaxconn,默认最大值限制是 128),浪费资源,写太小也不好,延时建立连接。
本文关键词:connect to和connect with的区别,connectivity,connect,connect with,connect韩剧。这就是关于《connecttimedout是什么意思,connect(TCP网络编程中connect)》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